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兽医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兽医学报
中国兽医学报

王哲

月刊

1005-4545

xbcjvs@163.com

0431-87836534

130062

长春市西安大路5333号

中国兽医学报/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Veterinary Scien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学报是由解放军军需大学主办的兽医专业学术性期刊,是国内兽医界最有影响的权威性核心期刊之一。被CA、CAB、AGRIS、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农业文摘及中国科学引文索引等近20种国内外数据库或检索性刊物收录。《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列为中国兽医科学核心期刊。中科院医学信息研究所确定其为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绿原酸可减轻高水平FAs诱导犊牛肝细胞线粒体功能障碍

    温佳楠尹钰锋李铭王晶晶...
    1014-10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旨在探讨绿原酸(cholorogenic acid,CGA)是否能通过内质网应激减轻犊牛肝细胞的线粒体自噬.从犊牛中分离出的原代肝细胞经处理后进行培养.首先通过检测犊牛肝细胞中的ROS筛选CGA的最佳质量浓度.用1.2 mmol/L FAs刺激犊牛肝细胞12 h,并用CGA处理12 h.试验设置4个处理组(Ctrl、FAs、CGA、CGA+FAs),分别检测线粒体功能相关指标(CypD)以及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Parkin、LC3)的表达.结果表明,FAs增加了线粒体功能相关指标(CypD)以及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Parkin、LC3)的表达,而CGA可减轻这些影响.为进一步研究CGA对线粒体功能的影响,用内质网应激诱导剂毒胡萝卜素(thapsigargin,TG)处理犊牛肝细胞12 h.结果显示,TG中线粒体功能相关指标(CypD)以及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Parkin、LC3)的表达均有所增加,而CGA可减轻这些影响,说明CGA可通过内质网应激下调线粒体自噬.总之,本研究结果表明,CGA是一种有效缓解犊牛肝细胞线粒体自噬的治疗工具.

    泌乳营养内质网应激线粒体自噬

    橄榄苦苷对LPS诱导小鼠视网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陈文东朱秀娟叶文斌王昱...
    1019-1025,10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橄榄苦苷(oleuropein,OP)对LPS诱导小鼠视网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将SPFKM小鼠随机分成5组,分别为LPS模型组(LPS)、对照组(Control)、OP高、中、低质量浓度(800、400、200 mg/kg)处理组,连续灌胃21 d,从第14天开始,各组小鼠灌胃30 min后,在异氟烷气体辅助麻醉下,小鼠腹腔注射2.0 mg/kg LPS,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2.0 mg/kg生理盐水,连续7 d,建模完成后,检测小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性及白细胞介素-1 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甘油三脂脂肪酶(PNPLA2)在小鼠视网膜各层结构上的分布特点并观察视网膜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显示,OP使小鼠血清中SOD、CAT和GHS-Px活性显著升高(P<0.01),IL-1β和TNF-α含量下降(P<0.05),视网膜中PNPLA2表达量升高(P<0.05,P<0.01);OP各剂量组均能提高SOD、CAT和GHS-Px活性,降低IL-1β和TNF-α含量,改善LPS对小鼠视网膜的病理损伤,提高视网膜中PNPLA2表达量,具有保护LPS诱导视网膜损伤的作用.

    橄榄苦苷脂多糖视网膜小鼠

    中药复方"四神丸加减"对感染白痢沙门菌雏鸡免疫功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成基鞠天缘李童胡桂秋...
    1026-10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鸡白痢沙门菌病是危害养鸡行业最严重的疾病之一.抗生素的过度使用导致动物源性细菌产生耐药性.而中药复方替代抗生素已成为相关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中药复方"四神丸加减"(Sishen Wan Plus and Minus,SSJ)具有涩肠止泻、益气活血、清热利湿解毒等功能,但是SSJ对鸡白痢沙门菌病的影响尚缺乏研究.本研究旨在研究SSJ对感染白痢沙门菌雏鸡的免疫功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将90只1日龄雏鸡均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鸡白痢沙门菌组、SSJ低剂量治疗组(0.4 g/kg)、SSJ中剂量治疗组(0.8 g/kg)、SSJ高剂量治疗组(1.6 g/kg)、抗生素组.通过16S rRNA测序和ELISA等技术探究SSJ对鸡白痢沙门菌病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SSJ能够显著降低由白痢沙门菌引起的雏鸡绒毛长度降低以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升高(P<0.05).此外,SSJ也能显著缓解由白痢沙门菌引起的雏鸡免疫球蛋白指数的显著降低(P<0.05).16S rRNA测序结果显示,高剂量SSJ能够显著增加菌群的多样性以及有益菌的丰度.以上结果证实,添加SSJ能够改善白痢沙门菌感染引起的雏鸡免疫功能减弱和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减少.

    四神丸加减鸡白痢免疫球蛋白炎性因子肠道菌群

    白藜芦醇缓解NEFA诱导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周期阻滞和凋亡

    曹丽光刘思宇栾奕高文睿...
    1032-10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围产期奶牛能量负平衡(negative energy balance,NEB)可引起高非酯化脂肪酸(non-esterified fatty acids,NE-FA)血症.大量NEFA被乳腺组织吸收,可诱发细胞凋亡.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是一种非黄酮类多酚有机化合物,具有抗炎抗凋亡等作用.目前,尚不清楚RES对高NEFA处理的乳腺上皮细胞(MAC-T)的周期阻滞和凋亡的影响.因此本研究主要探讨NEFA对MAC-T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的影响以及RES是否能改善高浓度NEFA对MAC-T的病理作用.添加不同浓度的NEFA处理 MAC-T,利用CCK-8细胞活力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活力,通过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相关分子Caspase-3、Bcl-2、Bax和细胞周期调节因子Cyclin D1的蛋白表达水平,采用qRT-PCR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因子Caspase-3、Bcl-2、Bax的mRNA转录水平,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结果显示,NEFA剂量依赖性地诱导MAC-T细胞凋亡,降低细胞活力,阻滞细胞周期.高NEFA显著增加Bax、Caspase-3的mRNA转录水平和Bax/Bcl-2、cleaved-Caspase-3/Caspase-3蛋白表达,降低细胞周期调节因子Cy-clin D1的蛋白表达及Bcl-2 mRNA转录水平.此外,单独添加最高浓度80 μmol/L的RES对 MAC-T细胞活力无影响,且不会引起细胞凋亡.用高浓度NEFA处理细胞并分别添加10、20、40 μmol/L RES,RES的添加可以缓解NEFA导致的Cyclin D1蛋白水平下降,降低Bax/Bcl-2和Cleaved-Caspase-3/caspase-3蛋白水平.同时,RES的添加还可以降低G2/M和S期细胞百分比和细胞凋亡.结果表明,NEFA可以引起细胞周期阻滞和细胞凋亡,RES能缓解NEFA诱导的MAC-T细胞周期阻滞和细胞凋亡.

    白藜芦醇乳腺上皮细胞非酯化脂肪酸细胞周期细胞凋亡

    诃子鞣酸对LPS诱导的小鼠子宫内膜炎的保护作用

    张兰欣郭文瑞巩志国李姣姣...
    1041-10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诃子鞣酸(chebulagic acid,CA)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小鼠子宫内膜炎的保护作用.本研究体外试验部分,使用MTT法检测CA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活性的影响,通过ELISA和 Westen blot分别检测CA对LPS刺激的巨噬细胞促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和IL-6)分泌水平和ERK、p38和p65磷酸化水平的影响;体内试验部分,通过ELISA分析CA对LPS刺激后小鼠子宫组织TNF-α、IL-1β和IL-6分泌水平的影响,使用组织免疫荧光法检测小鼠子宫损伤相关因子(HMGB1)的表达水平,通过HE染色法观察小鼠子宫组织的病理变化,使用血常规法分析小鼠全血中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和单核细胞数的变化.结果显示,CA质量浓度为12.5、25.0、50.0 mg/L对巨噬细胞活性均无显著影响,因此后续试验结果与CA的细胞毒性无关.CA可显著下调受到LPS刺激的巨噬细胞中的TNF-α,IL-1β和IL-6分泌水平,且具有浓度依赖性.此外,CA可显著下调受LPS诱导的巨噬细胞中ERK、p38和p65的磷酸化水平.CA可显著下调LPS刺激小鼠后子宫组织中TNF-α、IL-1β和IL-6的分泌水平;LPS刺激可增加小鼠全血中的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和单核细胞数,而使用CA治疗可使其显著降低;相比于LPS刺激组,CA治疗组子宫组织中HMGB1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LPS刺激小鼠子宫后导致子宫角出血和水肿,使用CA治疗后子宫角出血程度和水肿程度均有所降低.同时,HE病理切片显示LPS刺激组小鼠子宫组织中出现大量的嗜中性粒细胞浸润,子宫内膜上皮发生增生、水肿、坏死及脱落,CA(100 mg/kg)治疗后,子宫组织基本恢复正常,具有浓度依赖性.以上结果表明,CA可通过抑制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中MAPK和NF-κB通路的激活,下调巨噬细胞和子宫组织中炎症介质的表达水平从而减轻LPS诱导的小鼠子宫内膜炎.

    子宫内膜炎诃子鞣酸脂多糖炎症介质炎症信号通路高迁移率蛋白1小鼠

    列当水提物对谷氨酸诱导的氧化衰老模型的影响及其机制

    侯婕刘鑫煜张鹏赵留威...
    1049-10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列当水提物(OLE)对谷氨酸(Glu)诱导的氧化衰老的影响及其机制.采用MTT法检测Glu、OLE对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根据MTT试验结果确定最佳给药浓度与时间,设置空白组、Glu组(模型组)、OLE低、中、高质量浓度组(1.56、3.13、6.25 g/L).通过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染色(SA-β-Gal)检测模型组与OLE组的衰老程度;检测各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OLE作用12 h后细胞的周期分布;通过 Western blot检测Bcl-2、Bax、ERK1/2及磷酸化ERK1/2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SOD、GPX活性显著降低(P<0.05),MDA含量显著上升,β-Gal染色阳性率显著上升,而经过OLE预处理再用Glu诱导组的MDA含量出现下降,SOD、GPX活性升高;与模型组相比,OLE预处理能抑制细胞凋亡(P<0.05),作用于PC12细胞的G2期促进细胞增殖;与模型组相比,OLE中剂量组可显著提高ERK1/2、p-ERK1/2、Bcl-2的表达,降低Bax蛋白表达(P<0.05).结果表明OLE可通过提高SOD、GPX活性,抑制MDA的产生,纠正Glu造成的氧化损伤,抑制细胞凋亡;通过提高ERK1/2、p-ERK1/2、Bcl-2的表达,降低Bax蛋白表达拮抗Glu带来的氧化损伤,对Glu引起的氧化衰老有预防作用.

    列当谷氨酸氧化衰老ERK1/2BaxBcl-2

    牛至油对高脂诱导的肥胖小鼠肉品质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刘宏睿刘媛媛胡亚捷周万慧...
    1057-1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取健康且体质量相近的5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24只,随机分为低脂饲粮组(LDF组)、高脂饲粮组(HDF组)、低脂饲粮添加100 mg/kg牛至油(Oo)组(LDF+Oo组)、高脂饲粮添加100 mg/kg牛至油组(HDF+Oo组)4组,每组6只.试验期为70 d,试验结束后立即采集小鼠肌肉组织、肝脏组织及血液样品,并采用ELISA、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各组试验鼠肌肉品质及抗氧化指标.结果显示,与LDF组、HDF组相比,LDF+Oo组能够提高日增体质量及末体质量(P<0.01),HDF+Oo组能够降低日增体质量及末体质量(P<0.01),降低滴水损失率和蒸煮损失(P<0.01),提高肌肉剪切力(P<0.01),并能提高小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1(SOD1)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P<0.01),显著升高小鼠肝脏中核因子E2相关因子(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醌氧化还原酶1(NQO1)蛋白表达(P<0.01).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100 mg/kg牛至油能够显著提高高、低脂饲喂小鼠末体质量及日增体质量,降低高脂诱导肥胖小鼠末体质量及日增体质量,进而起到缓解肥胖的作用;另外,饲粮中添加100 mg/kg牛至油还可改善高脂和低脂小鼠的肉品质,并提高它们的机体抗氧化能力.

    C57BL/6J小鼠牛至油肉品质抗氧化指标

    牛磺酸对青春期小鼠乳腺发育的影响

    王佳鑫冯艳丽孔丽娟葛玉松...
    1063-10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体外使用不同浓度的牛磺酸刺激小鼠乳腺上皮细胞(mMECs)24 h,通过 Western blot、CCK-8和EDU等方法检测牛磺酸对mMECs增殖的影响,在体内对4周龄小鼠饮用含0.025%、0.005%、0.100%牛磺酸饮用水4周,分别检测乳腺中乳导管及终末端数量,并检测乳腺中增殖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0.2、0.4 mmol/L牛磺酸能显著促进mMECs的增殖,可显著增加mMECs中Cyclin D1、Cyclin D3和PCNA的表达量,而mTOR抑制剂雷帕霉素(Rapa)可消除牛磺酸对mMECs增殖的促进作用;摄入水中含有0.025%、0.050%、0.100%牛磺酸能显著提升乳腺内乳导管和终末端的数量,显著促进青春期乳腺中Cyclin D1、Cyclin D3和PCNA的表达.结果表明,牛磺酸能显著促进mMECs增殖和青春期小鼠乳腺发育.

    牛磺酸青春期小鼠乳腺发育mMECs增殖

    microRNA在猪源病毒感染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马莹王家乡李鹏陈林...
    1070-1077页
    查看更多>>摘要:microRNA(miRNA)作为小非编码RNA与特定靶基因mRNA结合,通过降解或抑制其翻译可实现对靶基因表达的调控.深入了解miRNA在猪源病毒与宿主之间的调控作用,对预防和治疗猪病毒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在此对miRNA的生物合成和作用机制、miRNA与猪源病毒的关系、宿主miRNA与病毒的互作及相关信号通路进行综述,以期为猪病毒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等提供新思路.

    microRNA猪源病毒感染信号通路

    RNA疫苗研究进展及狂犬病RNA疫苗

    汪芋缪发明张守峰么乃全...
    1078-10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狂犬病(rabies)是由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RABV)引起的一种严重人畜共患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其致死率为100%,每年全球约6万人死于该病,其中亚洲和非洲发生最多.RABV是狂犬病的致病病原体,由结构蛋白和负链RNA构成.狂犬病一旦发病致死率为100%,目前疫苗接种仍是预防和控制狂犬病最为有效的策略.RNA疫苗是新一代核酸疫苗,其安全性好,有效性高,设计灵活,研发周期短,且借助高效递送系统,可刺激机体快速产生强烈免疫应答.RNA疫苗这一特点对于潜伏期短且病死率高的狂犬病的防控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现对RNA疫苗及狂犬病RNA疫苗的研究进行系统梳理,以阐明其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RNA疫苗狂犬病免疫应答递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