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实用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实用医药
中国实用医药

杜占明

旬刊

1673-7555

zgsyyy2007@yahoo.com.cn

010-64299142;81674222

100013

北京市和平里七区乙16号楼314室

中国实用医药/Journal China Practical Medical
查看更多>>本刊以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医疗领域内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帮助广大临床医师提高学术水平,解决在临床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办刊宗旨:充分利用广泛的专家资源,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科学化组织和出版医药卫生知识和相关信息,为医药卫生行业和医药卫生工作者提供交流与探索的园地,成为具有现实性和实用性的知识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我院1800例血小板减少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张德明黄荣梁琪王静...
    151-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血小板减少住院患者的科室分布及病因,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中调取1800例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年龄与性别,病因、科室分布情况,血小板减少的程度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00 例血小板减少患者中位年龄为 56 岁(1 d~98 岁),其中≤60 岁患者 1062 例,占 59.00%;>60 岁患者 738 例,占 41.00%.1800 例患者中男性 993 例,占 55.17%;女性 807 例,占 44.83%.男性患者中位血小板计数为 80×109/L,女性患者中位血小板计数为 80×109/L.1800 例患者中血小板计数≤20×109/L 121 例,占 6.72%;血小板计数(20~50)×109/L 274 例,占 15.22%;血小板计数(51~100)×109/L 1405 例,占 78.06%.1800 例血小板减少患者主要分布在血液科、肝病科、重症医学科、肿瘤科、普通外科等科室,其中血液科占 19.39%,中位血小板计数为 50×109/L.1800 例血小板减少患者中血液系统疾病共 399 例,占比 22.17%;肝脏疾病 346 例,占比 19.22%;肿瘤 300 例,占 16.67%;感染性疾病 297 例,占 16.50%;心脑血管疾病134例,占7.44%;肾病78例,占4.33%;妊娠期血小板减少41例,占2.28%;内分泌疾病27例,占1.50%;其他疾病 178 例,占 9.89%.血液系统疾病平均血小板计数为 50.58×109/L,肝脏疾病平均血小板计数为 72.93×109/L,内分泌疾病平均血小板计数为 74.56×109/L,肿瘤患者平均血小板计数为 75.10×109/L,心脑血管疾病平均血小板计数为 75.73×109/L,肾脏疾病平均血小板计数为 77.01×109/L,感染性疾病平均血小板计数为 78.05×109/L,其他疾病平均血小板计数为 80.65×109/L,妊娠期血小板减少平均血小板计数为 83.10×109/L.其中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平均血小板计数最低,且与其余 8 种疾病患者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肝脏疾病患者平均血小板计数与其他疾病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疾病患者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21 年度住院患者血小板减少的主要病因为血液系统疾病、肝病、肿瘤和感染性疾病,其中血液系统疾病患者血小板减少程度最为严重,需要临床重点关注,其他系统疾病引起的血小板减少也需临床高度重视.

    血小板减少住院患者科室分布病因

    红细胞直方图、血小板直方图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关系分析

    王亚梅玉峰熊钻刘庆...
    156-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红细胞(RBC)直方图、血小板(PLT)直方图与再生障碍性贫血(AA)的关系.方法 将 60 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纳入研究组,并将同期收治的 30 例低增生性骨髓异常综合征患者纳入对照组,两组均开展血细胞分析,比较两组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红细胞平均体积(MCV),计算RBC/MCV[5];分析RBC直方图、PLT直方图形态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危险因素.将再生障碍性贫血分为重型与非重型,比较重型、非重型患者RBC、Hb、RDW、MCV、RBC/MCV水平.结果 研究组RBC(7.58±1.21)×1012/L、Hb(106.98±8.63)g/L、RDW(14.65±3.14)%、MCV(105.69±5.74)fl、RBC/MCV(7.65±1.42)均高于对照组的(6.98±1.03)×1012/L、(95.25±6.98)g/L、(12.01±2.56)%、(85.06±4.23)fl、(6.01±1.05),组间差异显著(t=2.326、6.458、3.987、17.440、5.600,P<0.05).研究组PLT双峰特征 80.00%高于对照组的 40.00%,RBC左移特征 75.00%高于对照组的 30.00%,组间差异显著(χ2=14.400、16.875,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LT双峰特征与RBC左移特征是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RBC(8.65±1.25)×1012/L、Hb(125.41±15.42)g/L、RDW(16.69±2.41)%、MCV(118.52±12.74)fl、RBC/MCV(8.56±1.12)均高于非重型患者的(7.05±1.03)×1012/L、(102.36±10.21)g/L、(14.21±1.69)%、(96.52±10.06)fl、(7.14±0.89),组间差异显著(t=5.425、6.970、4.690、7.470、5.468,P<0.05).结论 PLT直方图与RBC直方图形态特征能够有效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价值较高,并能够判断患者病情,对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了解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红细胞直方图血小板直方图再生障碍性贫血相关性

    奈妥匹坦帕洛诺司琼预防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从临床试验到日常临床实践

    Matti AaproKarin JordanFlorian ScottéLuigi Celio...
    159-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CINV)是众多抗癌药物治疗中常见的不良事件,不仅会对患者生活质量带来负面影响,还有可能影响化疗效果.目前,指南建议的止吐方案可以预防大部分癌症患者的CINV.但临床医师并不能始终遵循指南建议,患者也常常难以坚持医师处方的治疗.因此需要采取一些提高指南依从性的方法.奈妥匹坦帕洛诺司琼(NEPA)是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固定剂量复方止吐药,由奈妥匹坦(口服)/福奈妥匹坦(静脉给药)与帕洛诺司琼(PALO)组成.NEPA可以联合地塞米松组成三联止吐方案,这是用于高致吐性化疗(HEC)患者和部分中致吐性化疗(MEC)患者预防CINV的推荐方案.因此,NEPA止吐治疗操作简单便捷,可能有助于提高指南依从性.本综述对CINV进行了概括,评价了在临床试验和真实实践中积累的NEPA止吐效果及安全性方面的证据,同时也评价了在关键临床试验之外的环境下,即日常临床环境中使用NEPA进行止吐的初步证据.此外,本文还评述了化疗期间使用NEPA控制恶心症状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这是癌症患者管理中面临的两个大挑战.

    奈妥匹坦帕洛诺司琼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NK1受体拮抗剂5-羟色胺-3受体拮抗剂生活质量止吐方案

    右美托咪定在心血管手术麻醉中的应用阐述

    田烨晖费宏亮
    175-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右美托咪定为α2 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其具有高选择性、镇静镇痛作用显著等特点,在近年临床麻醉中使用频率、使用范围不断扩大,促使临床麻醉质量不断提升.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在近年不断上升,心血管手术实施率自然也随之增加,此类手术具有创伤性大、难度与风险性高等特点,麻醉质量对手术安全与患者术后恢复效果等均有直接影响,相关研究发现右美托咪定不仅具有显著镇静、镇痛作用,同时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性、炎性水平、心肌功能及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发生率等均具有一定改善效果,从而保障患者安全,避免其因此产生其他不良症状,以此促进手术治疗效果的提高.本文将以此展开研究,分析右美托咪定特性、作用机制及在不同年龄段心血管手术中的具体应用状况等,促使右美托咪定在心血管手术中可发挥最大作用.

    右美托咪定心血管手术作用机制药理学特征

    抗肿瘤彝药的研究现状

    普丁雨孙健玮
    178-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彝药在临床运用和科学研究中表现出了明显的抗肿瘤活性,具有极大的医学价值,但目前多数彝药都是经验用药,具体的药效和作用机制尚不明确,需要进一步研究来挖掘其潜在的价值以更好地开发利用.本文列举了几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彝药,并对其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

    彝药抗肿瘤动物药植物药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稿约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社
    封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