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阿兹夫定、奈玛特韦、莫诺拉韦、先诺特韦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196例应用口服小分子抗病毒药物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所用药物不同将患者分为阿兹夫定组(92例)、奈玛特韦组(41例)、莫诺拉韦组(42例)、先诺特韦组(21例).阿兹夫定组接受阿兹夫定治疗,奈玛特韦组接受奈玛特韦/利托那韦治疗,莫诺拉韦组接受莫诺拉韦治疗,先诺特韦组接受先诺特韦/利托那韦治疗.比较四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水平,分析四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异常例数及占比,分析四组治疗后肝功能异常患者年龄及基础疾病.结果 阿兹夫定组治疗7 d后的谷丙转氨酶(47.24±13.86)U/L、谷草转氨酶(48.59±16.71)U/L高于治疗前的(38.87±19.14)、(40.18±22.33)U/L(P<0.05),碱性磷酸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奈玛特韦组治疗5 d后的谷丙转氨酶(61.71±27.74)U/L高于治疗前的(44.95±20.55)U/L(P<0.05),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莫诺拉韦组、先诺特韦组治疗5 d后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与治疗前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阿兹夫定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异常分别为28例(30.4%)、9例(9.8%)、4例(4.3%)、0、4例(4.3%).莫诺拉韦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异常分别为7例(16.7%)、7例(16.7%)、1例(2.4%)、1例(2.4%)、1例(2.4%).奈玛特韦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异常分别为14例(34.1%)、11例(26.8%)、5例(12.2%)、1例(2.4%)、1例(2.4%).先诺特韦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异常分别为4例(19.0%)、2例(9.5%)、0、0、0.四组治疗后肝功能异常患者共63例,其中男44例(69.8%),女19例(30.2%).年龄23~90岁,平均年龄73.06岁.无基础疾病14例(22.2%),合并高血压31例(49.2%),合并冠状动脉相关疾病16例(25.4%),合并脑血管病15例(23.8%),合并糖尿病11例(17.5%),合并肿瘤5例(7.9%),合并慢性肺疾病4例(6.3%).结论 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口服阿兹夫定显著升高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口服奈玛特韦显著升高谷丙转氨酶,口服莫诺拉韦、先诺特韦后肝功能无显著变化.对口服小分子抗病毒药物患者,需要监测肝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