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陶瓷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陶瓷
中国陶瓷

李川

月刊

1001-9642

China_ceramics@vip.163.com

0798-8439006;8439093;8439008

333000

江西景德镇市新厂西路556号

中国陶瓷/Journal China Ceramic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镍钴锰酸锂三元正极材料的改性研究进展

    李安瑞王春梅王一飞张若楠...
    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锂离子电池的容量、循环寿命和安全性等性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正极材料。镍钴锰酸锂(NCM)三元正极材料具有能量密度高、成本低、相对安全等优点而备受关注。但阳离子混排、界面副反应、不可逆相变等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电池的循环和倍率等性能。综述了 NCM正极材料的结构特点、问题成因,并从掺杂、表面包覆、单晶和浓度梯度结构等角度探讨了其改性研究情况,对其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镍钴锰酸锂掺杂和包覆结构设计

    Sr05Zr2(PO4)3-(Ce,Sm)PO4 复相陶瓷核废物固化体的制备及化学稳定性

    刘缘范林杰刘昆奇刘蝶...
    13-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同时固化高放废物中的模拟放射性核素Sr、Ce和Sm,采用一步微波烧结工艺成功制备了 Sr0。5Zr2(PO4)3-(Ce,Sm)PO4复相磷酸盐陶瓷固化体,采用XRD、Raman、SEM-EDS和密度表征研究了其物相组成、微观结构以及致密性,并利用PCT法评估了化学稳定性。结果表明:Sr0。5Zr2(PO4)3相和(Ce,Sm)PO4独居石相兼容性好,两相间不发生相互反应;所制备的复相陶瓷固化体晶粒尺寸小,相对密度高于96%,改变Sm/Ce比对固化体的微观结构和致密性无明显影响;PCT测试结果表明Sr、Ce和Sm的元素归一化元素浸出率都较低,与单相磷酸盐陶瓷固化体相比,复相磷酸盐陶瓷固化体具有较为优异的化学稳定性。

    Sr0.5Zr2(PO4)3-(Ce,Sm)PO4复相陶瓷固化体微波烧结致密性化学稳定性

    氧化镉对CMAS系微晶玻璃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崔秀涛张宇轩徐文策吴楠楠...
    22-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熔融法制备了 CaO-MgO-Al2O3-SiO2系微晶玻璃,探索氧化镉的不同添加量对玻璃析晶以及机械性能的影响。随着CdO的加入,微晶玻璃的密度不断增加达到2。94 g/cm3,而抗折强度、维氏硬度先增加后减小,当CdO的添加量为2。2 wt%时,抗折强度和维氏硬度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38 MPa和20。07 GPa。镉的浸出浓度最高为0。036 mg/L低于危险废物最高浸出浓度。结果表明,添加适量的CdO能够促进玻璃析晶并且提高微晶玻璃的机械性能,同时微晶玻璃也能够有效稳定有毒重金属。

    微晶玻璃析晶行为固化重金属镉

    Sr0.55Na0.45SiO3-δ固体电解质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陈超赵浩勇曹志坤朱民正...
    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固相反应法在不同的烧结温度制备了 Sr0。55Na0。45SiO3-δ电解质材料,并通过SEM、XRD、电化学阻抗谱等方法对样品进行分析。XRD测试表明通过固相反应法在950 ℃煅烧2 h获得了纯相的Sr0。55Na0。45SiO3-δ;SEM分析和致密度的测量表明Sr0。55Na0。45SiO3-δ具有良好的烧结性能,在1000 ℃烧结2 h后相对密度达到99%以上;电化学阻抗谱分析表明Sr0。55Na0。45SiO3-δ具有良好的电性能,在600 ℃和800 ℃温度测试下的电导率分别为0。01501 S·cm-1和0。0677 S·cm-1,0。75 eV的电导活化能。研究表明制备的材料具备成为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理想电解质材料之一。

    电解质SOFCs电导率SrSiO3

    冷却工艺、填充溶剂对钙钛氧化物的微观形貌及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程卫桃李济胡其国
    36-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钛酸正丁酯和无水氯化钙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了不同显微形貌的钙钛氧化物粉体。研究了冷却工艺与填充剂种类对钙钛氧化相结构、显微形貌和光催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无外加填充溶剂引入,采用不同冷却工艺均可获得具有片状结构的CaTi204(OH)2纯相;当分别引入20mL乙醇或水作为填充溶剂时,制备的粉体相结构和微观形貌在不同的冷却工艺下存在较大差异,粉体的相结构和微观形貌经历了从无定型相的针网状形貌过渡到由纳米纤维聚积夹杂少量块状CaTiO3物相组成的形貌,以及完全由具有片状结构的CaTi2O4(OH)2物相过渡到具有片状结构的CaTi2O4(OH)2以及少量方块状CaTiO3组成的物相。光催化性能显示,引入20 mL乙醇作为填充溶剂,采用缓冷工艺制备的粉体在紫外可见光3h下对罗丹明B的光催化效率最佳。

    钙钛氧化物冷却工艺溶剂组成光催化性能

    基于高性能Metglas/PMNT的MPP结构磁电复合材料的交流极化研究

    夏子颐狄文宁陈瑞邓廷宇...
    4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基于高性能Metglas/PMNT的磁电复合材料的弱磁传感器受到广泛关注。随着磁电复合材料的深入研究,发现Multi-Push-pull磁电复合材料具有磁电系数高,内部噪声低等诸多优点,在弱磁场探测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考虑到MPP结构的磁电复合材料的通常使用的是三方相的PMNT单晶和Metglas非晶合金,使用交流极化(ACP)方法改善MPP结构磁电复合材料的磁电响应。采用交流极化的方法来提升PMNT单晶的性能,通过探索不同的极化条件(包括极化温度、极化电压和极化频率)来提升MPP结构磁电复合材料的磁电系数,从而提升磁电传感器的弱磁探测能力。

    PMNTMetglas交流极化磁电复合材料

    Bi2(Sn03)3掺杂(Ba,Sr)TiO3介电陶瓷介电性能的研究

    陈映义陈磊彭道华陈甲天...
    49-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传统固相法制备Bi2(SnO3)3(BSO)掺杂(Ba0。79Sr0。21)TiO3((Ba,Sr)TiO3,BST)陶瓷。采用XRD、SEM等研究了Bi2(SnO3)3(BSO)掺杂对BST陶瓷的物相和微观结构及介电的性能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BSO掺杂量增加,BST基介电陶瓷的介电常数开始增大而后减小然后再增大随后再减小,陶瓷的介质损耗首先增大然后减小。当掺杂BSO的量是2 wt%的时候,BST基介电陶瓷具有较好的介电性能:介电常数是5430;介质损耗是0。0145,电容温度变化率是+20。64%,-45。58%。BSO掺杂的BST基介电陶瓷仍为钙钛矿结构。BSO的掺杂起到移峰和压峰的作用。

    钛酸锶钡Bi2(SnO3)3介电性能掺杂陶瓷

    一种变角度摆动数控陶瓷滚压成型机的设计与试验

    徐晗季平于盛睿戴哲敏...
    55-63页
    查看更多>>摘要:陶瓷滚压成型通过陶瓷滚压成型机对泥料实施旋滚与压制复合运动,是日用陶瓷成型的重要环节,对成瓷质量具有重要影响。针对传统陶瓷滚压成型机存在的滚头角度固定、成型坯体颗粒排列不均的问题,通过对滚压成型工作原理及其过程中泥料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分析,提出一种变角度数控陶瓷滚压成型机的设计方法,将传统陶瓷滚压成型机滚头轴固定角度滚压改进为滚头先垂直下压,然后以滚头末端为中心点、产生滚头轴随形变角度摆动压制的滚压过程,用以克服传统滚压成型机滚压后坯体密度不均等问题,使其排泥流畅、坯体各处受力均匀,减少烧成变形。以典型盖碗瓷坯为研究对象,开展变角度摆动与固定角度的滚压成型试验,通过烧成后的质量对比分析验证提出方法有效性。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固定角度滚压,变角度摆动滚压成型机滚压成坯的A型盖碗烧成后的高度、口径烧结收缩率分别增加1。12%、0。73%,B型盖碗烧成后的高度、口径烧结收缩率分别增加0。11%、0。06%,说明变角度滚压机滚压后泥料底面和侧面受压力均匀,泥料致密性和均匀性更好;A型、B型坯体成品率分别提高44%、40%,成型产品质量提高,成品率大大增加。因此,提出方法对于提升陶瓷滚压成型工艺质量、减少产品变形,以及自动化和柔性化方面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与工程价值。

    陶瓷滚压成型机变角度旋滚滚头成品率

    花岗岩锯泥制备发泡陶瓷轻质墙体材料可行性研究

    张鑫邵雨薇王勇董祎然...
    64-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促进节能减排,实现双碳目标,固废资源化利用已成为当下热点问题。研究以花岗岩锯泥为原料,氧化铁为发泡剂,采用粉末烧结法制备发泡陶瓷,探究了氧化铁掺量及烧结温度对发泡陶瓷孔结构及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e2O3可提供发泡气体,同时Fe2O3在高温下引入的铁元素以Fe2+离子和Fe3+离子存在,起到不同作用。当掺量为5 wt%~15 wt%时,Fe2+离子破坏Si-0键,降低熔体黏度,促进气孔长大;当掺量为20 wt%,熔体中Fe3+/Fe2+比例上升,Fe3+离子起到补网作用,提高熔体黏度,抑制发泡。当氧化铁掺量为15 wt%,烧结温度为1220 ℃时,制备的发泡陶瓷孔结构均匀,综合性能最佳,总孔隙率为67。63%,体积密度为712。56 kg/m3,抗压强度为3。56 MPa,吸水率为0。91%。

    花岗岩锯泥氧化铁发泡陶瓷固废利用

    磷酸盐釉熔体中光子微纳结构的形成及釉面冷却性能

    何沈超展红全王晓梅高洁...
    7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SiO2-Al2O3-CaO-MgO-Na2O-Zn0多元釉系统中以Ca3(P04)2作为变量,采用白度仪、UV-vis、XRD、Raman、SEM等测试方法,探索不同Ca3(P04)2添加量对于釉熔体中非晶光子晶体结构、釉面颜色、釉面冷却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磷酸钙的引入能显著促进釉层分相,并促进釉层微观结构发生改变;引入磷酸钙较少量时,釉层结构由颗粒状变为短程有序的三维网络多孔海绵结构,釉色向蓝色系发展;随着磷酸钙的引入,分相作用导致三维网络状结构富硅相尺寸不断增大,在该三维网络状结构和两相折射率作用下,釉面具有极高的反射率,促使釉面呈乳白色效果;引入磷酸钙过量时,有大量棒状磷酸盐晶体析出,破坏釉层结构和釉面效果。

    分相磷酸钙光子结构冷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