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特殊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特殊教育
中国特殊教育

陈云英

月刊

1007-3728

zgtsjy@yahoo.com.cn

010-62003367

100088

北京市北三环中路46号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中国特殊教育/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特殊需要人群为服务对象,以展示我国特殊教育研究领域最高水平学术成果为宗旨,保持学术刊物的权威性和指导性。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培育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助力特殊学生活出精彩人生——特殊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研究新进展

    庄妍
    3-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识别与干预特殊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有利于激发特殊学生的潜能,消解社会歧视与偏见,培育良好的社会心态。特殊学生与普通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存在差异。智力障碍、孤独症、学习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感觉障碍等类型的特殊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各具特点。特殊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干预包含五个要素,主要依据"认识—探索—运用"模型,采用标志性优势、全方位优势评价等具体方法。积极心理品质干预在帮助特殊学生应对困境与挑战、提升健康与幸福感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针对不同类型的特殊学生,干预措施各有侧重,效果也不同。未来研究应着力开发适宜特殊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测评工具,探究特殊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影响机制,构建特殊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支持系统。

    特殊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测评干预

    普通学生对特殊学生融合教育态度的元分析

    李欢罗月伶
    11-2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普通学生对特殊学生的融合教育态度与特殊学生个人发展乃至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紧密相关。采用元分析方法对近二十年国内外72项普通学生对特殊学生融合教育态度的实证研究进行梳理分析,以探究普通学生对特殊学生的融合教育态度及相关因素对其态度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普通学生对特殊学生融合教育整体上持低水平的积极态度(d=0。35),但内隐测试下普通学生对特殊学生的融合教育持较高水平的消极态度(d=-1。506);态度测试方式、学生所在学段以及特殊学生的障碍类型对普通学生的融合教育态度起显著调节作用。最后,结合研究结果,提出改善普通学生对特殊学生融合教育态度的研究与实践建议。

    融合教育特殊学生态度内隐元分析

    听障儿童的肢体情绪加工特征:来自眼动的证据

    龙细连孟迎芳陈顺森陈海霞...
    2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听障儿童对肢体情绪的加工是否存在缺陷,选取听障儿童和性别、年级相匹配的普通儿童各17名,让其观看愉快、平静和愤怒肢体情绪图片并对情绪效价进行判断,采用眼动追踪技术采集两组儿童观看肢体情绪的视觉指标。结果发现:(1)听障儿童对愉快肢体的反应时短于普通儿童,对平静肢体的正确率低于普通儿童;(2)听障儿童对肢体情绪所有眼动指标注视量均显著少于普通儿童;(3)听障儿童和普通儿童相同,对肢体情绪的加工深度从深到浅依次为上肢、头部和下肢。说明听障儿童对肢体情绪的加工模式与普通儿童相同,但加工深度不如普通儿童,存在一定的缺陷,情绪能力提升训练应加强深度加工训练。

    听障儿童肢体情绪眼动

    听障者书面语阅读困难的根源:字词解码缺陷还是语言知识缺陷?

    王阳吴岩
    30-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究听障者书面语阅读困难的根源性问题一直是该研究领域的核心议题。基于简单阅读观理论,本文梳理了引发听障者阅读困难的两种假说:字词解码缺陷和语言知识缺陷。前者涉及语音意识问题,而后者则集中在词汇知识和句法意识的不足上。具体而言,有观点认为语音意识可能是阅读能力发展的结果,而非先决条件。听障者通常依靠视觉补偿策略,如正字法或唇读,来培养和发展语音意识。此外,词汇知识对阅读成绩的预测作用在阅读材料难度提升的过程中会逐渐减弱。相比之下,句法意识在听障者的文本阅读中保持着稳定的预测作用。未来研究应全面考虑语言、认知和生态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并运用认知神经科学和计算建模技术,考察听障者阅读加工的神经机制,预测和识别其阅读缺陷类型,以期更有效地验证或修订现有的理论假设。

    听障者书面语阅读字词解码缺陷语言知识缺陷

    负性情绪对听障学生幸福感的影响:体育锻炼与休闲活动满意度的双调节作用

    孙霁令狐荣丹刘志彬班永飞...
    40-47,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听力障碍学生负性情绪、体育锻炼、休闲活动满意度对幸福感的影响,采用抑郁焦虑压力量表、牛津幸福感问卷、体育活动等级量表和休闲满意度量表分别对392名听力障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负性情绪对听力障碍学生幸福感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2)体育锻炼和休闲活动满意度在听力障碍学生负性情绪和幸福感之间起调节作用。体育锻炼越多,休闲活动满意度越高,听力障碍学生的幸福感越强,其负性情绪对幸福感的负向预测作用越大。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听力障碍学生负性情绪与幸福感关系的内在机制,并提示体育锻炼和休闲活动满意度能够缓冲负性情绪对听力障碍学生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提升他们的幸福感。

    听力障碍学生负性情绪体育锻炼休闲活动满意度幸福感

    培智学校生活数学教学"伪生活化"现象的质性研究

    王琦张瑶
    48-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培智学校新课标要求生活数学教学要立足智力障碍学生生活需要,以生活为核心组织实施课程教学。生活数学教学生活化作为达成新课标要求的有效手段,被培智学校数学教师普遍认可和实践。为了解培智学校生活数学教学生活化实施情况,选取四所有代表性的培智学校,对其部分数学教师进行焦点团体访谈和个人访谈。结果发现,培智学校数学教师在实施数学课程教学生活化过程中存在"伪生活化"现象。通过进一步分析,培智学校生活数学教学在"概念认知""教学内容""素材选用""教学方法"四个方面存在"伪生活化"现象,其背后原因是"学科性"与"生活性"错位、"学生为本"与"教师中心"失衡、"真实生活"与"生活化课程"脱节。基于上述问题,提出加强教师生活教育理论学习,正确理解数学教学生活化内涵;形成正确生活化教学导向,提升生活数学教学生活化水平;丰富师生数学生活体验,正确处理"真实生活"与"课程生活化"的关系;强化数学教学生活化教研,指导数学教学实践等建议。

    培智学校生活数学生活化伪生活化

    循证实践视角下孤独症学生数学教学的方法、应用及展望

    杨洁杨粤栋户秀美胡晓毅...
    56-64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学是培智学校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培智学校中孤独症学生数量的增多和程度的加重,培智学校数学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立足《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年版)》对生活数学的内容要求,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孤独症学生数学教学的循证实践研究,明晰了生活数学五大领域的有效教学方法。基于此,提出培智学校数学学科教学应重视"学做"结合,强调数学学科属性;融合信息技术,创新数学教学方式;加强循证实践,提高教学研究质量;拓宽教学领域,把握学科内在联系。

    孤独症课程标准数学教学循证实践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中央执行系统缺陷的认知行为及脑机制研究

    安文军张帆朱紫桥何红艳...
    65-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央执行系统作为工作记忆的核心成分,在调控和整合语音回路、视觉-空间模板和情景缓冲器三个子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者们从认知行为、脑科学和神经电生理的角度对孤独症儿童的中央执行系统子成分进行广泛的研究。尽管研究结果不一致,但还是发现了一些差异和问题。认知行为研究发现,孤独症儿童与普通儿童在转换、刷新和抑制三个功能上测试结果存在差异;脑机制研究表明,他们的脑结构和脑网络存在异常;神经电生理的研究显示,孤独症儿童α波段和θ波段活动异常可能影响中央执行系统转换、刷新和抑制。未来研究应严格控制相关影响因素,比较孤独症儿童中央执行系统不同子成分之间的特征,并结合神经影像学技术,以深入了解孤独症儿童的中央执行系统缺陷,为后续开发有针对性的测试工具和干预策略提供依据。

    孤独症谱系障碍中央执行系统转换刷新抑制

    组织支持感与特殊教育教师教学正念的关系:有调节的中介作用

    苏蒙张玉红田惠东魏轶昕...
    74-8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组织支持感与特殊教育教师教学正念之间的关系,并考察相对剥夺感的中介作用及教龄的调节作用,采用问卷法对373名特殊教育教师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组织支持感显著正向预测特殊教育教师的教学正念;(2)相对剥夺感在组织支持感与特殊教育教师的教学正念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教龄在特殊教育教师组织支持感与相对剥夺感中起调节作用,且组织支持感对相对剥夺感的负向预测作用只在教龄较短的特殊教育教师群体中显著。据此,组织应从加强工具性支持、强化情感性支持、助推个性化支持三方面入手,以期提升特殊教育教师的教学质量。

    特殊教育教师教学正念组织支持感相对剥夺感教龄

    融合教育氛围对学前融合教育教师职业认同的影响: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贾婵娟徐奕澜张璐怡
    82-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融合教育氛围对学前融合教育教师职业认同的影响及自我效能感在其中的作用机制,采用幼儿园融合教育氛围量表、学前融合教育教师职业认同量表及教师融合教育自我效能感评估量表,对317名学前融合教育教师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融合教育氛围正向预测学前融合教育教师职业认同;(2)学前融合教育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在融合教育氛围和职业认同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因此,建议通过积极营造支持性融合教育氛围和培养学前融合教育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增强其职业认同。

    融合教育氛围学前融合教育教师职业认同自我效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