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韩济生

月刊

1006-9852

pain1712@126.com

010-82801705、82801712

100191

北京海淀区学院路38号 北京大学医学部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Pain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办刊宗旨:本刊的方针及任务是贯彻临床与基础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交流有关疼痛研究的新进展、新理论及新的预防治疗方法,以便促进我国疼痛医学的发展,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同时也可使国际疼痛医学界通过每篇论文的英文摘要及时了解中国疼痛医学方面的最新进展,促进国际交流。读者对象为国内临床各科医务工作者和研究疼痛原理的科研、教学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主编寄语

    万有樊碧发韩济生
    1页

    中国疼痛医学学科建设的挑战与机遇

    姜海婷韩济生
    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新时期卫生健康事业发展需要及学科建设要求,回顾中国疼痛医学学科发展的历程,分析学科建设面临的挑战;提出中国疼痛医学需夯实基础,进一步完善疼痛医学学科建设,明确学科建设标准和规范,重视疼痛相关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加强专业人才培养,推动学术共同体建设,不断探索新理论、新方法,审思前沿热点问题,增进多平台国际合作交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疼痛医学学科体系,为民除痛,高质量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疼痛医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合作交流

    神经病理性疼痛评估与管理中国指南(2024版)

    国家疼痛专业质控中心神经病理性疼痛专家组段宝霖樊碧发冯开儒...
    5-14页

    缺氧诱导的碳酸酐酶对脊髓后角神经元的激活和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诱导

    Da Vitoria Lobo MEWeir NHardowar L李千...
    1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有一部分神经病理性疼痛是由脊髓后角的中枢神经敏化引起的.但其敏化的形成机制仍不清楚.有证据表明,脊髓血管网络完整性的破坏可能是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致病因素.该研究验证了脊髓后角处的血流量和血管分布减少会导致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作.通过使用导致脊髓后角内皮退化的啮齿动物模型(I型糖尿病和可诱导的内皮特异性脊髓后角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敲除小鼠),发现脊髓血管病变导致伤害性行为超敏反应,同时这也导致神经元缺氧增加,表现为缺氧诱导因子1α、葡萄糖转运脊髓后角蛋白3和碳酸酐酶7等缺氧标志物表达增加.此外,通过鞘内递送二甲基草酰甘氨酸诱导缺氧导致脊髓后角激活神经元以及机械和热超敏反应,表明由血管减少引起的缺氧信号会导致超敏反应和疼痛增加.通过腹膜内注射乙酰唑胺抑制碳酸酐酶活性,抑制缺氧引起的疼痛行为表明在糖尿病中发生的脊髓后角缺氧微环境的诱导以激活神经元并引起神经性疼痛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该研究推测通过改善脊髓微血管血流来逆转缺氧状态可以逆转或预防神经病理性疼痛.

    2024年《中国疼痛医学杂志》征稿与征订

    18页

    富血小板血浆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应用进展

    杨薏帆钟志芳刘益鸣张挺杰...
    19-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神经病理性疼痛仍然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导致病人长期忍受慢性疼痛的折磨、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可以释放多种生物活性因子,具备神经修复和缓解疼痛的作用.本文通过对现有的研究和文献进行检索及归纳,发现PRP具有促进创伤愈合和抗炎的特性,不仅有助于修复受损的神经组织,而且能有效缓解多种神经病理性疼痛,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富血小板血浆神经病理性疼痛神经损伤

    淫羊藿素联合吗啡对骨癌痛小鼠的镇痛效应研究

    杨雪伟袁贤达田越孙琳琳...
    28-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淫羊藿素对骨癌痛(bone cancer pain,BCP)小鼠的镇痛效应,以及淫羊藿素与吗啡联合用药的镇痛效应;确定半效剂量淫羊藿素与吗啡联合用药,在达到吗啡最大镇痛效应时所减少的吗啡用量.方法:使用雄性 C57BL/6J 小鼠及路易斯(Lewis)肺癌细胞建立 BCP小鼠模型.通过测定机械刺激缩足反射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冷刺激缩足潜伏期(paw withdrawal latency,PWL)以及自发抬足次数和抬足保护时间以评估小鼠疼痛敏感度.结果:自造模后第7~14天起,BCP小鼠左侧(荷瘤侧)后爪MWT和PWL明显降低,自发抬足次数和抬足保护时间明显上升,并持续存在(P<0.05).造模后第7~14天给予淫羊藿素,自第10~14天起淫羊藿素明显增加BCP小鼠左侧后爪的MWT和PWL,并减少自发抬足次数和抬足保护时间,停药后效应持续至造模后第18天(即停药后第4天)(P<0.05).应用2倍EC50 剂量淫羊藿素(200 mg/kg)与吗啡联合用药可明显延长停药后镇痛效应,停药后镇痛效应持续至造模后第21天(即停药后第7天)(P<0.05).应用半效剂量淫羊藿素(100 mg/kg)与吗啡联合用药,达到吗啡最佳镇痛效应时最多可减少60%吗啡用量.结论:淫羊藿素对BCP小鼠有明显的镇痛效应,当与吗啡联合用药时,不仅明显延长了停药后的镇痛效应,还能够减少高达60%的吗啡用量.

    骨癌痛淫羊藿素吗啡镇痛效应

    慢性偏头痛病人躯体化症状与焦虑、抑郁的横断面分析

    傅增辉金艳林再红姜岩...
    38-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偏头痛(chronic migraine,CM)病人躯体化症状与焦虑、抑郁状况,为慢性偏头痛病人精神心理评估与干预提供借鉴.方法: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就诊的278例CM病人.收集病人一般临床资料,采用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self-rating somat-ic symptom scale,SSS)、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7(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7,GAD-7)、病人健康问卷-9(9 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PHQ-9)、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数字分级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分和偏头痛失能程度量表(migraine disability assessment,MIDAS)分别对躯体化症状、焦虑、抑郁、睡眠、头痛程度和失能程度进行评价.结果:150名CM病人SSS量表筛查呈阳性,阳性率为53.96%.与128例SSS阴性CM病人相比,SSS阳性CM病人教育年限、头痛程度评分、头痛持续时间、发作频率、头痛病程、失能程度评分、抑郁评分和睡眠评分均较高.CM病人躯体化症状的单险因素分析结果中,受教育年限、头痛程度评分、头痛持续时间、发作频率、病程、失能程度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和睡眠评分为躯体化症状的影响因素.相关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头痛程度评分、头痛持续时间、发作频率、病程、失能程度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和睡眠评分是CM病人躯体化症状的危险因素.结论:CM病人伴随躯体化症状较为普遍,头痛程度严重、头痛持续时间长、频繁的头痛发作频率、较长头痛病程、较高失能程度、焦虑、抑郁和睡眠差是CM病人发生躯体化症状的危险因素.

    慢性偏头痛躯体化症状焦虑抑郁

    短时程脊髓电刺激预防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胡慧敏王晓越张媛婧张毅...
    46-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短时程脊髓电刺激(short-term spinal cord stimulation,st-SCS)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神经痛及预防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11月于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就诊的带状疱疹病人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药物治疗组(M组)和短时程脊髓电刺激治疗组(S组).M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S组给予st-SCS治疗,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治疗后2周、1个月和3个月的疼痛、睡眠、生活质量变化,以及并发症与疾病转归情况.结果:最终共纳入 168 例,其中M组 90 例,S组 78 例.两组病人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阿森斯睡眠量表(Athens insomnia scale,AIS)及生活质量QL-index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01),且S组改善更加明显(P<0.05).治疗3个月后,S组PHN的发生率低于M组(P<0.05).结论:st-SCS可以改善老年带状疱疹神经痛且对PHN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短时程脊髓电刺激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预防

    腹侧海马CA1区HCN2通道功能下调参与慢性炎症痛

    Zheng YWShao SZhang Y刘风雨...
    5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