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文房四宝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文房四宝
中国文房四宝

李晓坤

双月刊

1006-1843

95.cn@163.com

400 011 9501

100095

北京市朝阳区立清路7号院

中国文房四宝/Journal Chinese Four Precious Writing Articles
查看更多>>文化刊物。该刊宣传贯彻党的改革方针和文艺政策,继承和发扬文房四宝的民族文化传统,增进国内外和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指导生产,引导消费,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从《吻》看翻译中的“信、达、雅”难题

    董凯
    84-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严复提出的“信、达、雅”原则在翻译界可谓毁誉参半。有些译者将其作为文学翻译中的最高境界,也有译者认为三原则本身是矛盾存在的。在实际翻译过程中译者难以做到三者兼顾,经常会顾此失彼、陷入两难选择的境地。本文通过对凯特。肖邦作品《吻》原、译文的对比分析来对翻译三原则进行重新审视,旨在探讨在实际文学作品翻译过程中三原则的实用性以及译者怎样灵活运用“信、达、雅”翻译三原则。

    文学翻译翻译原则信达雅

    少儿游泳训练中使用脚蹼与传统水感练习对比分析--以山东滕州市水立方游泳训练中心小中班为例

    于婷
    85-8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山东省滕州市水立方游泳训练中心小中班20名少儿男子游泳初学者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教学实验法、对比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对脚蹼练习和传统水感练习进行调查研究,揭示了以往的传统水感练习方式与本研究中脚蹼的水感练习方式对少儿游泳初期训练的影响效果,试归纳了水感训练在少年儿童中更为合理的运用方式、方法,为少儿游泳的水感训练提供有益的参考。

    水感训练少儿游泳脚蹼

    浅析宋玉赋对“楚风”的接受

    刘女娘
    86-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宋玉是散文赋的鼻祖,其赋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由于优秀文学都孕育于文化土壤中,宋玉本人是生活在楚国这片土地上,其文学创作必然会受到楚文化的影响。本文试图从神话与图腾、气质与审美、风物与风俗三方面来浅析宋玉赋对“楚风”的接受。

    宋玉宋玉赋楚风接受

    文山苗族踩花山活动的体育与美育价值

    李忠艳
    87-8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多年的资料收集、现场观察,运用逻辑法、文献资料法、实地访谈法等来探讨文山踩花山活动中所蕴涵的体育和美育价值,利用踩花山活动里具有代表性的体育项目,从体育美育的含义及种类,来具体研究活动项目在体育和美育两方面的体现。

    文山苗族踩花山体育价值美育价值

    湖北黄石方言的语缀

    陈琛
    88-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构词能力、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等方面对黄石方言的语缀进行描写和说明,目的在于揭示黄石方言词汇的现状及其形态特征。黄石方言的语缀显现了其鲜明的地域方言特色。

    黄石方言语缀前缀后缀中缀

    对《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及其英译文的及物性分析

    周凡弼
    9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直以来都有学者从各个角度分析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及其译文,但从及物性角度分析的文章相对较少。在系统功能语言学及物性理论指导下,本文尝试分析该词和许渊冲的译文区别,试图解释译文无法传递原词精髓的原因,阐明及物性理论分析古典诗词及其英译文的可操作性。

    及物性过程参与者环境

    浅谈接受美学对中国新诗解读的可借鉴性

    李小洁
    93-93,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接受美学在德国骤然兴起并迅速风行世界。接受美学把读者接受作品的过程作为研究对象,颠覆了之前只以文学生产为研究对象的片面性,在强调文学接受的重要性的同时又脱离了文学生产。但是这种脱离了文学生产的接受理论,却可以被中国现代解诗学借鉴,使读者对于中国现代诗歌的阅读从单一化走向多元化,从而使对中国现代解诗学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接受美学解诗新诗未定点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的圣经典故

    张捷
    94-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圣经其借助基督徒和犹太人的传播,对世界各民族尤其欧洲中世纪和近代文学发生了无可比拟的深远影响。圣经与世界文学相互关系的探索,对于揭示世界文学发展的特定和规律意义深远。本文主要运用圣经中的典故来分析扬马特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意在体现《少年派》中浓厚的宗教色彩和圣经对于西方作品的紧密联系。

    圣经典故宗教思想

    书法篆刻的创作构思说

    刘兴亮
    95-9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主要研究的是书法篆刻中的创作构思问题,通过对书法篆刻创作构思的人重要性的认识,研究书法篆刻中的创作构思特点,从而探讨在书法篆刻中如何进行创作构思以及创作构思在书法篆刻中所具有的意义。

    书法篆刻创作

    浅论文学与意识形态

    唐益
    96-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化意识形态具有文学解读与政治解读特质。意识形态与文学的关系是多维的,这种关系的极端化导致文学意识形态本性论。文学与意识形态的功用不同,文学需逐步剔除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方能够得以新生。

    文学意识形态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