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文房四宝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文房四宝
中国文房四宝

李晓坤

双月刊

1006-1843

95.cn@163.com

400 011 9501

100095

北京市朝阳区立清路7号院

中国文房四宝/Journal Chinese Four Precious Writing Articles
查看更多>>文化刊物。该刊宣传贯彻党的改革方针和文艺政策,继承和发扬文房四宝的民族文化传统,增进国内外和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指导生产,引导消费,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浅谈民俗摄影创作

    郭建秋
    72-7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俗摄影创作,是用民俗摄影这个手段来记录人类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直接或间接地反映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记录社会和变革,记录人类进步的历史。最终以摄影来关心人类的生存环境,生活状态,这必将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民俗文化民俗摄影民风民俗文化内涵

    灵璧石雕中的仕女情怀

    林琳
    73-73页

    《茶馆》中敬语“您”的语用翻译浅析

    钱璐廖思婧
    74-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是个长期受到封建制度影响的国家,因此,汉语中的敬语强调尊重。汉语中的特殊代词“您”是本篇文章的研究重点。由于《茶馆》这部剧本代表了几乎所有不同的社会阶层,并且其中出现了大量的“您”,本文将分析《茶馆》中“您”作为敬语的翻译。

    封建制度敬语等级制度

    跨越性视觉--以柄谷行人思想为线索

    万钰莹
    75-75页
    查看更多>>摘要:跨越性视觉其实是出自日本学者柄谷行人的“跨越性批判”,他从康德来透视马克思,又透过马克思来阅读康德。这种超越性的视觉告诉我们要弄清楚我们意识不到并且先于经验而存在的形式。这种批判并不是非难,反而更是一种反思。本文主要是对柄谷行人思想中的跨越性视觉进行解读,从这个独特的视觉,重新恢复哲学思想具有的批判意义。

    跨越性康德马克思批判

    唐代铜镜纹饰浅析

    王钟祺
    76-77,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历史的发展中,铜镜在唐代迎来了发展的最高峰,由于唐朝社会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以及海上和陆路交通的发达,以至于对外交流平凡,加之唐朝是一个开放的朝代,对于外来文化的接受能力很强,所以唐镜在此时达到了铸造高峰,并形成了其独特的纹饰造型,唐代之后无人可及。于是,唐代铜镜的纹饰便成为了人们主要的研究对象。扬州是唐代铜镜的铸造中心,现今尤以扬州出土的唐代铜镜数量最多,扬州博物馆也收藏有三百多件唐代铜镜,通过对各种实物的了解,我们可以对其纹样的审美风格、构成方式、艺术特征等有一定的了解。唐镜的纹饰内容不光展现了唐人的一种生活现状,同时也是唐代手工艺发展的表现,是唐代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综合体现。

    唐代铜镜纹饰

    A Research of Schema Theory in English Listening Teaching

    杨霞
    78-78页
    查看更多>>摘要:Nowadays, English listening is playing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English teaching. And the research of listening is becoming the key point. The Schema Theory, based on the cognitive psychology, is becoming a new way in English teaching. It is a reform to the traditional listening teaching, which can give full play to students’ initiative. This paper wil make a study on the Schema Theory used in English Listening Teaching.

    孟称舜对情的起源的认识

    李将将
    79-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孟称舜的情感起源认识比较复杂。一方面他强调文艺作品情感的自为性,其作品也表现出了对人天生的带有自然主义的情感的肯定与推崇。孟称舜与“发于情性,由乎自然”的审美观相一致,其所突出的仍然是情感生发的自为性,这样一种情感是源于自我内心的。但是另外一方面来讲,其后期所强调的情与性在“诚”的基础上产生,则又具有了一定的道德伦理色彩,其所提倡的又与传统文论中“发乎情,止乎礼”的诗教审美观相契合。

    情感起源自为性道德伦理

    文学翻译体现的文化误读

    于嵩楠
    80-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解构主义译学理论为依据,对文学中的特定词汇、文章结构等方面的翻译进行文化误读的分析,以期发现其中的差别及原因。

    文学翻译语言特征误译

    《庄子·德充符》中“兀者”的意思类型简析

    于泽
    8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畸形人”是《庄子》文本中一类具有特色的人物形象。在《庄子》33篇中共有“畸形人”11名,其中“兀者”4名。《德充符》一篇就有“兀者”3名,分别是:王骀、申徒嘉、叔山无趾。本文以《德充符》篇出现的“兀者”为分析对象,试图客观地接近和解释《庄子·德充符》篇“兀者”的意思类型。

    庄子兀者意思类型自然之德

    独立学院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调查与思考

    张珺姚瑶
    82-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正确引导独立学院学生自主创业,是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课题组以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客观分析其创业心理和创业需求,为更好地研究独立院校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策略提供参考。

    独立学院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