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物价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物价
中国物价

陈东琪

月刊

1003-398X

010-63908263 63908250

100038

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北里甲11号国宏大厦B座1213室

中国物价/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物价研究专业期刊。宣传国家物价政策,刊登有关物价改革与价格理论体系研究的论文,以及物价法规和调价信息、国内外重要工农业产品价格和服务收费动态、市场调查、预测、基层物价工作动态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健全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财税体制研究

    杜爽
    68-73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向财税体制提出了要求,具体包括:政府要有稳定的财政收入为高质量发展充分融资;财政支出结构要向民生、创新、协调、绿色等方面倾斜;财税体制要发挥好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政府要高度重视政府债务管理,确保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有效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为形成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财税体制,我国应健全税收制度,实现"效率"与"公平";优化财政支出方向,增强对重点领域支持力度;构建合理的财政分权体制,调动地方政府积极性;完善政府债务管理制度,促进政府债务水平与经济发展需求相协调.

    高质量发展财税体制财政职能

    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基于同群效应视角

    沈露程同林
    74-78,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既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本文以2013-2022 年我国 30 个省份为研究对象,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同群效应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存在同群效应,数字经济发展同群效应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且城镇化水平发挥了"U"型间接作用.基于此,本文建议在发展数字经济的同时,也要加强各地区数字经济的合作.

    共同富裕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数字经济同群效应

    中国加入CPTPP的经济效应分析及对策研究——基于GTAP模型的模拟

    钟税针刘德华
    79-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冠疫情、乌克兰危机和巴以冲突等全球性事件对世界经济与供应链造成深远冲击背景下,各国纷纷寻求通过加入区域贸易协定如RCEP、CPTPP、欧盟-新西兰自由贸易协定等来稳固和促进经济增长.中国于2021年9月16日正式向新西兰递交了申请加入CPTPP的文书,开启了中国加入CPTPP的谈判进程.加入CPTPP有助于我国进一步推进制度型开放,构建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了验证中国在经济层面是否具有加入CPTPP的可行性,本文将使用GTAP10 模型通过设定目标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削减幅度对中国加入CPTPP产生的经济效应进行仿真模拟.研究发现,中国加入CPTPP对促进各成员国的GDP、福利水平、贸易规模、贸易条件、就业水平和具有比较优势产业的产出均具有积极影响,这一研究结果不仅能够为中国加入CPTPP的其他研究视角提供参考,也为中国顺利加入CPTPP进行政策制定及调整提供实证依据.

    全球性事件供应链CPTPP经济效应研究视角实证依据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成因及其主要经济影响研究——基于微观视角的实证分析

    陈思怡唐聪聪
    85-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也开始发生变化,逐渐呈现"少子老龄化"的特征.少子化、老龄化是相互联系的,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现象,是生育水平下降的结果.当经济发展达到一定阶段,生育水平下降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的变化息息相关,其带来的人口年龄结构变化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又通过影响消费而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影响.保持适度的生育水平是优化人口年龄结构、改善劳动力供给、增加社会活力的重要途径.为此,需促进人口合理分布,提高医疗、教育、住房等资源供给水平,加大财税支持力度,为改善人口年龄结构、保持劳动力资源优势、促进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人口年龄结构少子老龄化生育水平消费水平

    社会网络理论视域下中国与拉丁美洲国家贸易网络研究

    连欣祝文浩王者
    9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中国持续维持拉美地区第二大贸易伙伴地位,2000-2022 年双边贸易额增长了 35倍.据世界经济论坛预测,到2035年,对华贸易将占到拉美地区总外贸规模的四分之一.但当前双边贸易存在结构不平衡、出口产品竞争同质性高等问题,促进双边贸易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是中拉双方基于长期战略视角亟待解决的问题,对双多边的整体贸易关系分析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利用社会网络分析理论,通过网络的视角、结合网络的指标,动态、可视化地对新世纪以来中国和拉美主要国家的贸易关系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中拉贸易网络的模式从世纪初的"巴西-阿根廷"双核、域内强国与大国差距较小的格局逐渐演变成以中国为核心的"核心-边缘"结构,中国在整体贸易网络中的核心地位得到了持续巩固,对网络的影响力也逐渐增强.

    中国拉丁美洲国际贸易社会网络

    全球最低工资制度发展新趋势及对我国的启示

    贾东岚祝慧琳刘军胜
    97-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最低工资制度作为保障劳动者基本权益的重要政策手段,在推动劳动力市场和谐发展、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梳理全球最低工资标准及制度的发展新趋势,总结了各国(地区)最低工资标准调整评估机制的新特征,基于此提出完善我国最低工资制度的政策建议.研究发现:经济发展差异、最低工资标准制度改革、标准调整频率要求、民众运动等多重因素影响各国(地区)标准变动走势.近年来,全球最低工资制度呈现出更加法制化、包容化和动态化的新发展趋势.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和评估出现专家主导、中央指导地方、评估指标多元化、动态调整等新特征.未来,可以从提高立法层次、加强宣传指导和促进数据交流共享等方面,持续完善我国的最低工资制度,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最低工资制度全球趋势经济发展劳动力市场

    数字经济促进乡村振兴的实证研究

    杜雯馨杜运伟
    104-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选取2011年至202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发展能力进行量化考察,并在此基础上探究数字经济对乡村振兴的驱动效应、空间效应和异质性特征.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能够形成数字赋能,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起到积极推动作用;(2)数字经济对乡村振兴的五个维度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经济发展较落后省份的居民收入有着更强的拉动作用,且具有明显空间溢出效应.据此,提出需要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进程,因地制宜制定乡村数字经济发展策略,协同推进区域间乡村振兴发展水平等政策建议.

    数字经济乡村振兴技术创新

    宅基地使用权入股的现实困局与破解路径研究

    胡建徐铭
    11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闲置宅基地入股的财产化利用可以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宅基地使用权入股是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民法典》《公司法》和《农民专业合作法》等相关立法对宅基地使用权入股问题缺乏规制,使得实践中宅基地入股面临困境.本文立足宅基地使用权入股操作的现实障碍,提出在入股阶段建立登记确权制度和规范入股评估机制,在运行阶段健全利润分配体系和强化风险防范系统,在退出阶段合理赋予农民退股权利和发展入股保险制度的破解路径,以期将宅基地使用权入股纳入法治轨道.

    三权分置宅基地入股宅基地使用权

    我国大城市郊区多功能农用地综合利用模式研究

    伏森陈怀远
    117-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用地是城市空间的重要载体,推动我国大城市郊区多功能农用地综合利用是满足市民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方式,是大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我国大城市郊区积极推动多功能农用地综合利用,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然存在综合利用方式粗放化、产业用地分布零散化、土地利用低效化等问题.针对现实问题,我国各大城市积极开展"在地化"实践探索,形成了现代农业型、绿色循环型、景观文化型、城乡融合型四种大城市郊区多功能农用地综合利用模式.因此,应推动全域统筹,促进全域一体运作,推进绿色创新,有效提升我国大城市郊区多功能农用地综合利用模式实效.

    大城市郊区土地综合利用农用地综合利用综合利用模式

    长江经济带农业碳汇效应与低碳农业生产效率研究

    王语嫣许玉韫
    123-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长江经济带9 省 2 市 2007-2022 年的面板数据,对农业生产的净碳汇量进行测算,揭示其时空特征,并将农业碳汇视为期望产出纳入农业生产效率的超效率SBM模型指标体系来测算低碳农业生产效率,最后基于Tobit模型分析影响低碳农业生产效率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2007-2022 年间,长江经济带农业生产净碳汇均显著大于0,实现了碳汇盈余,农业生态效益良好,且净碳汇量处于波动上升阶段,整体上涨较为明显.从整体来看,长江经济带低碳农业生产效率呈波动发展趋势,在2007-2022年间,长江经济带整体效率波动上升,从无效逐步达到有效水平.划分地区来看,上游生产效率最高,下游其次,中游最低.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和种植结构因素能有效促进长江经济带低碳农业生产效率提升.本文对于科学制定农业发展政策、实现农业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农业碳汇低碳农业生产效率超效率SB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