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半月刊

1674-9316

chsm@vip.126.com ,wsbz@vip.126.com

010-64476881

100055

宣武区红莲南路30号7层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Journal China health standard management
查看更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协助卫生部宣传报道国家及行业卫生标准,征集社会各界对卫生标准的意见和建议,以内参形式向卫生部及专业机构提出卫生标准的立、改、废建议,让社会了解卫生标准制修订过程,让专家交流学术心得,解读卫生标准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软式内镜高水平消毒后储存期安全性的实践研究

    林慧毛璞张国龙张煜渠...
    178-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监测高水平消毒后软式内镜存放于镜柜不同时间时内镜管腔的微生物污染情况,以探讨软式内镜的安全储存时间。方法 使用随机抽样法选取2023年5—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镜中心消毒后软式内镜的活检腔道和吸引腔道进行采样。内镜储存的镜柜有3个不同的品牌。在内镜储存时,严格控制内镜存储的温湿度,使其保持在温度15~25℃、湿度41%~60%。采样时间对应内镜储存时间,分别在储存后的1、2、3、5、7 d进行采样。每个时间点计划采样的样本数为30条,纤支镜15条,消化内镜15条。2023年5—9月,在落实采样方案期间,已采样的145条内镜中,有1条储存3 d的内镜监测结果超标,结果为24 CFU/件,其余内镜都合格。因此,针对储存2 d内的内镜增加了采样数量,进一步通过监测结果来评估储存1~2 d的内镜安全性。结果 2023年5—12月共334条次内镜纳入监测,纤支镜纳入检测共185条次,消化内镜纳入检测149条次。在334条次内镜中,其中2条次内镜储存1、3 d的管腔菌落数分别为25 CFU/件、24 CFU/件,菌落数超标,其余332条次内镜监测结果都达标,总体合格率为99。4%。结论 在保证软式内镜高水平消毒效果的前提下,严格控制镜柜的温湿度,同时使用具备循环洁净空气干燥或紫外线消毒保证良好储存环境镜柜的情况下,非手术治疗的软式内镜高水平消毒后,储存2 d内的软式内镜是安全的,使用当天无需再处理。

    软式内镜存储时间内镜监测高水平消毒微生物生长纤支镜消化内镜

    舒适护理理念下改良体位固定法在癌症患儿腰椎穿刺术中的应用

    林艳朱芳唐许芬孙健冰...
    183-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理念下改良体位固定法在患儿腰椎穿刺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12月在福建医科大学肿瘤临床医学院/福建省肿瘤医院进行腰椎穿刺术并鞘内注射化疗药的100例肿瘤患儿,根据所在病区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腰椎穿刺术体位固定模式,观察组采取基于舒适护理下改良体位固定法,即在体位固定带辅助下腰椎穿刺术体位固定模式;2组其余护理方式一致。比较2组患儿术前体位摆放时间、术中调整体位、重复穿刺、术后并发症及体位满意度情况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术前体位摆放时间为(102。76±12。09)s,短于对照组的(118。72±23。41)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调整体位、重复穿刺发生率分别为12。00%、18。00%,低于对照组的82。00%、6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体位的稳定性、舒适性、固定效果、体位(带)的美观、术后恢复情况及整体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舒适护理理念下,腰椎穿刺术改良体位固定法不但提高腰椎穿刺术患儿的满意度,且缩短患儿腰椎穿刺术术前体位摆放时间,降低术中再次调整体位、重复穿刺率。

    腰椎穿刺术体位固定模式鞘内注射舒适护理癌症患儿

    PDCA在降低患者自行注射预灌式低分子肝素钠皮下瘀斑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

    张玉珍黄艳慧吴荣锋
    189-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开展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lan-do-check-act,PDCA)循环在降低患者自行注射预灌式低分子肝素钠皮下瘀斑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23年3—5月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并自行注射预灌式低分子肝素钠的5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23年8—10月自行注射预灌式低分子肝素钠的4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注射流程进行注射指导,观察组运用PDCA循环工具进行注射干预管理。比较2组自行注射预灌式低分子肝素钠皮下瘀斑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注射部位未轮换发生率为20。4%,未带空气泡注射发生率为18。4%,按压手法不准确发生率为16。3%,进针深度不准确发生率为6。1%,按压时间不够发生率为4。1%,低于对照组的44。6%、39。3%、35。7%、19。6%、1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注射时疼痛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下瘀斑的发生率为12。2%,低于对照组的3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工具的应用有助于降低患者自行注射预灌式低分子肝素钠皮下瘀斑的发生率。

    PDCA降低自行注射预灌式低分子肝素钠皮下瘀斑发生率

    新型材料在口腔种植体骨结合中的应用进展

    白银张露王邓莉
    194-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对口腔生物材料的持续开发,新型材料在口腔种植中的地位也变得日益突出。21世纪的科学技术发展,使生物、医学、材料等多个领域交叉发展,从而促进了生物材料学的发展。由于种植体材料的种类繁多,其所产生的效果也不尽相同;因此,文章将以骨结合原理作为切入点,从口腔种植技术的操作过程出发,对各种新型口腔种植体材料的生物兼容性和成骨性能进行深入探讨。此外,从受植部位的角度出发,通过对种植窝骨缺损的修复,加速牙槽嵴的改建,并采用骨增殖剂来增加骨量,从而提高种植体的成活率。最终对新型材料在口腔种植甚至是口腔医学领域中的应用进行科学的评价。

    口腔种植体材料新型材料口腔生物材料骨结合骨增量材料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