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卫生工程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卫生工程学
中国卫生工程学

邵强

双月刊

1671-4199

jlpma@163.com

0431-87980203

130062

吉林省长春市景阳大路3145号

中国卫生工程学/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Engineering
查看更多>>本刊1992年创刊,2002年国内外公开发行。全面、客观、系统地展示全国卫生工程学科的理论研究新成果和卫生工程学实践的新技术、新方法、新经验;应用工程技术及有关的理论与实践,控制人们生活环境中存在的不良因素,以减少污染,创造适宜的环境质量,控制疾病发生,提高人群健康水平。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某叔丁胺技改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侯淑媛崔英菊
    183-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识别叔丁胺技改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提出关键控制点和防护的特殊要求.方法 2021年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现场检测检验法对该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进行评价.结果 该生产装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氨、丁烯、噪声.有毒物质检测合格率100%,噪声测量合格率100%.结论 该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有效可行,应重点防止氨泄漏对作业人员皮肤、黏膜的灼伤和中毒.

    叔丁胺技改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敬告作者

    《中国卫生工程学》编辑部
    186页

    BALF中外泌体含量与成人ARDS肺功能损伤程度的相关性及对预后水平的影响

    张媛媛王保振
    187-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外泌体含量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肺功能损伤程度的相关性及对预后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85例成人ARD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肺功能检测情况将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百分比(FEV1)<50%的25例患者列为重度组,将FEV1在50%~80%之间的30例患者列为中度组,将FEV1>80%的30例患者列为轻度组;检测3组患者BALF中外泌体相对表达量及Murray肺损伤评分,分析各外泌体与肺损伤程度的相关性.统计纳入患者3个月内的病死情况并进行分组,比较死亡组、未死亡组BALF中外泌体阳性表达率,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外泌体与ARDS合并肺功能损伤患者的相关性.结果 重度组患者BALF外泌体CD63、CD9、CD81相对表达量及Murray评分均高于中度组、轻度组,中度组上述指标水平均高于轻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Spearman相关性系数检验,外泌体CD63、CD9、CD81相对表达量与Murray评分均呈正相关(均P<0.05).经统计,85例患者死亡25例(死亡组),死亡率为29.41%(25/85);其余60例患者纳入未死亡组.死亡组CD63、CD9、CD81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未死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随外泌体CD63、CD9、CD81阳性表达率上升,ARDS合并肺功能损伤患者的病死风险逐步升高(AUC均>0.85).结论 BALF中外泌体相对表达量可随肺功能损伤程度加剧而不断升高,外泌体高阳性表达可增加患者不良预后发生风险.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支气管肺泡灌洗肺功能损伤外泌体预后水平

    大连市某社区老年人跌倒伤害危险因素调查

    姜杰周毅恒张瑜王智勇...
    190-192,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影响大连市老年人跌倒发生的危险因素,为下一步开展老年人跌倒干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大连市某街道的6个社区,在每个社区内选取60岁及以上年龄的1 454名老年人开展调查.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跌倒的危险性因素和保护性因素.结果 大连市社区老年人跌倒率为23.2%,其中男性跌倒率为19.5%,女性跌倒率为25.6%;性别、患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骨质疏松、关节炎、神经性功能障碍等疾病,经常服用抗抑郁药物以及腿脚不便、经常使用拐杖、起夜3次及以上、担心跌倒而减少活动等因素为社区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大连市社区老年人跌倒发生率较高,老年人跌倒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可以采取针对危险因素的综合性措施预防老年人跌倒.

    跌倒老年人危险因素

    吉林省29621例腹泻病例沙门菌感染情况及血清型别分析

    翟前前石奔孙景昱寇泊洋...
    193-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吉林省沙门菌感染腹泻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和血清型别分布,为防控沙门菌感染所致暴发事件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和建议.方法 选择2013-2020年吉林省29 621例食源性腹泻病例为研究对象,采集其生物样本进行沙门菌监测和分析.结果 29 621例病例中检出775例沙门菌阳性,检出率为2.62%;5岁以下年龄组检出率最高(3.75%);儿童检出率高于其他职业人员,为3.68%;2018年检出率最高(3.63%),沙门菌所致暴发事件最多(4起);吉林省中部地区检出率最高(5.90%);D群的肠炎沙门菌所占比例最高(44.93%),是吉林省主要致病沙门菌血清型.结论 沙门菌感染所致的食源性疾病是吉林省重要的食品安全问题,存在引发食源性疾病风险,沙门菌血清型具有多态性和优势性的特点,应加强主动监测,降低沙门菌感染所致的食源性疾病负担.

    沙门菌检出率血清分型

    2018-2022年郑州市青少年结核病患者就诊延迟及影响因素

    薛榜婷黄舍王志霞
    198-2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18-2022年郑州市青少年结核病患者就诊延迟及影响因素.方法 将2018-2022年郑州市青少年结核病患者5 196例作为调查对象,统计就诊延迟患者人数,将患者分为就诊延迟组和就诊正常组.统计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分析就诊延迟特征并进行影响因素探讨.结果 入选患者中就诊延迟患者2 305例(就诊延迟组),就诊延迟率为44.36%,就诊延迟天数(28.37±7.98)d,将未发生就诊延迟的患者2 891例纳入就诊正常组.经年度分析发现,2018-2022年郑州市青少年结核病患者就诊延迟率和就诊延迟天数呈现逐渐下降趋势.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性别、民族、户籍地、治疗分类、发病季节、合并基础疾病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就诊延迟组患者居住地为农村、教育阶段为初中、病例来源为被动发现、诊断结果为病原菌阳性比例高于就诊正常组,年龄低于就诊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居住地为农村、低龄、教育阶段为初中、病例来源为被动发现、诊断结果为病原菌阳性是青少年发生结核病就诊延迟的主要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2018-2022年郑州市青少年学生结核病患者就诊延迟现象较为普遍,居住地、年龄、教育阶段、病例来源、诊断结果是患者就诊延迟的主要影响因素,应予以重点关注并积极落实防控政策.

    青少年结核病就诊延迟发生率分布特征影响因素

    2006-2021年吉木乃县人间布鲁氏菌病流行特征分析

    范广杰王勇勇张曦
    201-203,2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06-2021年吉木乃县人间布鲁氏菌病流行特征,为实施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的吉木乃县人间布鲁氏菌病例有关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21年吉木乃县共报告人间布鲁氏菌病346例,年均发病率60.41/10万,2017年后报告病例数呈明显下降趋势,但发病率仍然较高.发病高峰期在每年的5-7月;男性230例,女性116例,男女性别比为1.98∶1,发病率男性(80.71/10万)与女性(40.31/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71,P<0.05);各年龄组均有病例报告,最小年龄1岁、最大年龄80岁,20~49岁组最多(244例,占70.52%);职业分布较广,以农民和牧民为主(265例,占总病例数76.59%);各临床类型均有病例报告,急性期最多(328例,占94.80%),亚急性期次之(13例,占3.76%),慢性期最少(5例,占1.45%).结论 2017年以来吉木乃县人间布鲁氏菌病报告病例数和发病率虽然呈下降趋势,但发病率仍然较高,建议相关部门加强联防联控机制,持续深入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开展行为干预保护易感人群,积极探索防治结合、综合干预的布病防控新举措.

    布鲁氏菌病流行特征发病率

    AECOPD患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

    杨耀宗张书娟
    204-2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133例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入选患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病例数和病原菌分布情况,计算肺部真菌感染发生率.根据是否发生感染将入选患者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分析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入选患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26例,发生率为19.55%(26/133).26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中共分离出41株真菌菌株,其中白假丝酵母菌和热带假丝酵母菌为主要菌株.按照是否继发肺部真菌感染将患者分为感染组26例和未感染组107例.感染组患者糖尿病史比例、机械通气比例、激素药疗程、抗生素药疗程、抗生素种类均高于未感染组,而血清白蛋白水平低于未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史、高血脂病史、合并慢性支气管炎比例、呼吸衰竭分级、入住ICU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史、机械通气、激素药疗程长、抗生素药疗程长、抗生素种类多是患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均P<0.05),高血清白蛋白水平是肺部真菌感染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AECOPD患者继发肺部真菌的主要致病菌种为白假丝酵母菌和热带假丝酵母菌.糖尿病病史、机械通气、激素药疗程长、抗生素药疗程长、抗生素种类多是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高血清白蛋白水平是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保护因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真菌感染病原菌影响因素

    老年人营养风险指数评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价值分析

    陈建波
    208-2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人营养风险指数(GNRI)评估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114例CHF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GNRI评分分为GNRI评分≥98分的无营养不良组(79例)和GNRI评分<98分的营养不良组(35例).统计患者一般临床资料以及各项血清生化和功能指标,两组均随访3个月,比较随访期间死亡情况.分析影响CHF患者治疗预后的单因素,通过多变量Cox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CHF患者治疗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营养不良组患者年龄≥60岁、心功能分级Ⅳ级、住院时间≥10 d的比例均高于无营养不良组,肾小球滤过率、总胆固醇、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无营养不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期间共有28例(24.56%)患者死亡,其中无营养不良组死亡率为15.19%(12/79),营养不良组死亡率为45.71%(16/35),营养不良组患者死亡率高于无营养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糖尿病、脑梗死、心功能分级、血红蛋白、肌酐、GNRI分组均为CHF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均P<0.05).多变量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GNRI分组、糖尿病史是CHF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老年人营养风险指数GNRI与CHF患者疗效密切相关,对评估预后有重要价值.

    慢性心力衰竭老年人营养风险指数预后预测价值

    食管癌组织FNDC1 mRNA、CREB1 mRNA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雷彩鹏赵春玲张卫国
    211-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食管癌组织中Ⅲ型纤维连接蛋白域蛋白1(FNDC1)mRNA、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1(CREB1)mRNA表达情况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115例为研究对象,取手术切除的食管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距离癌组织>5 cm),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技术检测FNDC1 mRNA、CREB1 mRNA水平,分析食管癌组织FNDC1 mRNA、CREB1 mRNA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食管癌组织FNDC1 mRNA、CREB1 mRNA相对表达量的均数为界,分为高、低FNDC1 mRNA组,高、低CREB1 mRNA组,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分析各组3年总体生存率(OS).结果 FNDC1 mRNA、CREB1 mRNA在食管癌组织组中的相对表达量高于在癌旁组织组中的相对表达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TNM分期为Ⅲ期的食管癌组织中FNDC1 mRNA、CREB1 mRNA的相对表达量高于Ⅰ~Ⅱ期,有淋巴结转移者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性别、年龄、病理类型、肿瘤位置、肿瘤直径、分化程度的食管癌组织中FNDC1 mRNA、CREB1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年随访期间有3例患者失访,获访的112例患者中,生存71例、死亡41例,3年总OS为63.39%.高FNDC1 mRNA组51例患者中生存23例,3年OS为45.10%,低FNDC1 mRNA组61例患者中生存48例,3年OS为78.69%,两组3年O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CREB1 mRNA组53例患者中生存24例,3年OS为45.28%,低CREB1 mRNA组59例患者中生存47例,3年OS为79.66%,两组3年O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管癌组织FNDC1 mRNA、CREB1 mRNA相对表达量异常升高,其水平与肿瘤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水平越高的患者预后越差.

    食管癌Ⅲ型纤维连接蛋白域蛋白1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1临床病理特征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