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卫生工程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卫生工程学
中国卫生工程学

邵强

双月刊

1671-4199

jlpma@163.com

0431-87980203

130062

吉林省长春市景阳大路3145号

中国卫生工程学/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Engineering
查看更多>>本刊1992年创刊,2002年国内外公开发行。全面、客观、系统地展示全国卫生工程学科的理论研究新成果和卫生工程学实践的新技术、新方法、新经验;应用工程技术及有关的理论与实践,控制人们生活环境中存在的不良因素,以减少污染,创造适宜的环境质量,控制疾病发生,提高人群健康水平。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神经内分泌轴功能与2型糖尿病血糖水平的相关性及对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

    贾春静梅玉粘
    817-8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神经内分泌轴功能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水平的相关性及对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2月本院收治的80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血糖水平将入选患者分为中度组45例[空腹血糖(FBG)≤11.0 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9%]和重度组35例(FBG>11.0 mmol/L、HbA1c>9%);另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的43例健康志愿者纳入对照组.比较各组血糖水平和神经内分泌轴功能差异,分析两者相关性和对T2DM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结果 各组神经内分泌免疫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重度组T淋巴细胞表面抗原4+/T淋巴细胞表面抗原8+比值(CD4+/CD8+)、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高于中度组、对照组,NK细胞占比为(10.32±2.12)%,均低于中度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神经内分泌激素调节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重度组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均高于中度组、对照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酮(CORT)水平均低于中度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Spearman相关性系数检验,FBG、HbA1c与CD4+/CD8+、IL-1β、TNF-α、DA、NE 均呈正相关(均P<0.05),与 ACTH、CORT、NK 细胞占比均呈负相关(均P<0.05).经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D4+/CD8+、NK细胞占比、IL-1 β、TNF-α、DA、NE、ACTH、CORT等神经内分泌轴指标均能较好预测T2DM病情严重程度.结论 神经内分泌轴功能与血糖水平密切相关,动态监测神经内分泌轴指标变化可预测T2DM病情严重程度.

    2型糖尿病神经内分泌轴血糖水平相关性分析预测效能

    血清IL-1β、TNF-α、PTH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刘雪龙侯卫东田勇
    820-8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血清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甲状旁腺激素(PTH)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57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4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MI)、高血压病程、收缩压、舒张压、家族糖尿病史、家族高血压史、高血压水平分级、降压药物使用情况]、生化指标[血钾、立位醛固酮/肾素比值(ARR)、立位肾素、立位醛固酮、卧位ARR、卧位肾素、卧位醛固酮]及血清IL-1β、TNF-α、PTH水平,分析影响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发生的因素及血清IL-1β、TNF-α、PTH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立位ARR、立位醛固酮、卧位ARR、卧位醛固酮水平更高,血钾、立位肾素、卧位肾素水平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血清IL-1β、TNF-α、PTH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立位ARR、立位醛固酮、血清IL-1β水平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保护因素(均P<0.05);卧位ARR、卧位醛固酮及血清TNF-α、PTH水平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危险因素(均P<0.05).经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IL-1β、TNF-α、PTH水平联合检测诊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AUC为0.921,灵敏度为77.19%、特异度为93.48%,具有较高诊断价值.结论 血清IL-1β、TNF-α、PTH水平变化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密切相关,联合检测有较高应用价值.

    白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甲状旁腺激素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诊断

    结直肠癌患者血清CRP/ALB值、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变化与化疗预后的关系分析

    王涛
    823-8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蛋白(ALB)值、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变化与化疗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本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100例,均接受FOLFOX方案化疗.分别于治疗前及化疗后3个月、6个月时采集空腹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清CRP、ALB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随访18个月,将发生复发、转移、死亡情况的患者纳入预后不良组,其余患者纳入预后良好组;根据化疗后6个月随访时测得的血清CRP/ALB值、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平均值将患者分为低水平组和高水平组;分析上述指标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随访结束时共76例患者出现复发、转移、死亡情况,纳入预后不良组,其余24例患者纳入预后良好组.治疗前、化疗后3个月两组血清CRP/ALB值、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化疗后6个月预后不良组患者血清CRP/ALB值、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化疗后6个月结直肠癌患者血清CRP/ALB值、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的平均值分别为0.80、169.52 ng/L,以平均值为截点,将患者分为CRP/ALB低水平组47例、CRP/ALB高水平组53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低水平组52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高水平组48例.CRP/ALB高水平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高水平组复发率、转移率、死亡率均分别高于CRP/ALB低水平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低水平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CRP/ALB值、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截断值为0.74、165.81 ng/L时预测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价值较高,上述两项指标联用的预测价值最高(AUC=0.946).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血清CRP/ALB值、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表达变化与化疗预后相关,联合检测对预后的预测价值较高.

    结直肠癌C反应蛋白白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预后

    利拉鲁肽联合益生菌对肥胖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疗效及其对肠道菌群影响

    杨海燕金海
    826-8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利拉鲁肽联合益生菌对肥胖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疗效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肥胖T2DM合并NAFLD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两组均给予注射用胰岛素和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加用利拉鲁肽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身体质量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AFGF-21)、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联素(ADP)、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白蛋白(Alb)、氢呼气试验阳性率等指标差异.结果 治疗前,两组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GPT、GGT、Alb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同时观察组GPT、GGT水平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Al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糖脂代谢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FBG、HbA1c、TG、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同时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肝脏质子密度脂肪分数(PDFF)、ADP、AFGF-21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肝脏PDFF、AFGF-21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ADP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同时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观察组氢呼气试验阳性率为55.00%(22/40),与对照组的60.00%(24/4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氢呼气试验阳性率为20.00%(8/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5.00%(1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拉鲁肽联合益生菌可较好地控制肥胖T2DM合并NAFLD患者的血糖和血脂,延缓糖尿病和脂肪性肝病进展,改善肠道菌群,减少肝损伤,疗效显著.

    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利拉鲁肽益生菌肠道菌群临床疗效

    血清CK-MB、α-HBDH、S100β水平诊断精神分裂症的价值研究

    王欢孙斐刘萌萌
    829-8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钙结合蛋白(S100β)水平诊断精神分裂症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12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观察组,另取同期健康体检志愿者128例为对照组.比较对照组体检时和观察组治疗前、治疗3 w后血清CK-MB、α-HBDH、S100β水平,记录观察组治疗前、治疗3 w后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分析上述指标与PANSS评分的相关性和对精神分裂症的诊断价值.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治疗3 w后血清CK-MB、α-HBDH、S100β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体检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3 w后CK-MB、α-HBDH、S100β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3 w后阴性症状、阳性症状、一般病理及总分均低于同组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血清CK-MB水平与阴性症状、阳性症状、总分均呈正相关(均P<0.05);治疗3 w后,血清CK-MB水平与阴性症状、阳性症状、一般病理、总分均呈正相关(均P<0.05).治疗前、治疗3 w后,血清α-HBDH水平与阴性症状、一般病理、总分均呈正相关(均P<0.05).治疗前、治疗3 w后血清S100β水平与阴性症状、阳性症状、一般病理、总分均呈正相关(均P<0.05).经ROC曲线分析显示,治疗前血清CK-MB、α-HBDH、S100β水平单独诊断精神分裂症的AUC分别为0.676、0.707、0.750,上述指标联合检测诊断精神分裂症患者的AUC为0.859,诊断价值较高.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CK-MB、α-HBDH、S100β水平升高,与病情严重程度明显相关,可用于辅助临床早期诊断.

    肌酸激酶同工酶α-羟丁酸脱氢酶钙结合蛋白精神分裂症

    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SIRT3、GLP-1、ANGPTL4水平对临床转归的预测价值

    赵阳张文君方敬献
    832-834,8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清沉默信息调节因子相关酶3(SIRT3)、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PTL4)水平对临床转归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107例老年AIS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107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人院时血清SIRT3、GLP-1、ANGPTL4水平,分析研究组不同病情程度、不同临床转归患者上述血清指标水平差异,分析上述血清指标水平与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相关性及对老年AIS患者临床转归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入院时血清SIRT3、GLP-1、ANGPTL4水平更高,GLP-1水平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病情程度患者入院时血清SIRT3、ANGPTL4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根据治疗后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入选患者80例转归良好、27例转归不良.不同临床转归患者入院时血清SIRT3、GLP-1、ANGPTL4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转归良好患者比较,治疗1 w、治疗2 w后转归不良患者血清SIRT3、ANGPTL4水平均更高,GLP-1水平均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入院时血清SIRT3、AN-GPTL4水平与NIHSS评分均呈正相关(均P<0.05),入院时血清GLP-1水平与NIHSS评分呈负相关(P<0.05).经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治疗1 w后血清SIRT3、GLP-1、ANGPTL4水平联合检测预测老年AIS患者转归不良的AUC为0.745,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5.19%、63.75%;治疗2 w后血清SIRT3、GLP-1、ANGPTL4水平联合检测预测老年AIS患者转归不良的AUC为0.818,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2.59%、71.25%.结论 血清SIRT3、ANGPTL4、GLP-1水平与老年AI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临床转归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判断病情、预测转归的有效指标.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转归沉默信息调节因子相关酶3胰高血糖素样肽-1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

    脓毒症患者外周血炎症细胞因子、RDW、PDW表达变化及意义

    郭翠翠
    835-8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脓毒症患者外周血炎症细胞因子、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5月本院收治的脓毒症患者90例(脓毒症组),排除脓毒症的感染患者45例(对照组).纳入本研究后24 h内采集两组空腹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记录RDW、PDW水平.统计脓毒症组28 d生存情况,分为死亡组和生存组,分析指标的预测价值.结果 脓毒症组外周血IL-8、IL-10、RDW、PDW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脓毒症患者28 d存活26例(生存组),死亡64例(死亡组).死亡组外周血IL-8、IL-10、RDW、PDW水平均明显高于生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IL-8、IL-10、RDW、PDW联合检测预测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价值最高(AUC=0.961).结论 脓毒症患者外周血IL-8、IL-10、RDW、PDW高表达,联合检测对患者预后具有较高预测价值.

    脓毒症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10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预后

    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肺力咳合剂对支气管扩张伴感染患者炎性指标及肺功能的影响

    陈旭亮陈巧玲关日辉
    838-839,8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肺力咳合剂对支气管扩张(BE)伴感染患者炎性指标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0月至2023年2月本院接诊的BE伴感染患者91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入选者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肺力咳合剂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统计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及炎性指标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咳痰咳嗽、肺部啰音及发热消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第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流速(PEF)、用力肺活量(FVC)水平均升高,同时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炎症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降低,同时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肺力咳合剂可降低BE伴感染患者炎性反应,改善肺功能,疗效较好.

    支气管扩张感染头孢哌酮/舒巴坦肺力咳合剂肺功能

    胆结石患者血清ALT、AST、ALB、TC、TBIL水平及对胆结石类型的诊断价值

    林国文阮万泽李江梅黄李友...
    840-8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胆结石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固醇(TC)、白蛋白(ALB)、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总胆红素(TBIL)水平及对胆结石类型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本院收治的胆结石患者80例为观察组,收集同期在医院健康体检者8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均接受胆结石手术,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分为胆固醇结石亚组与非胆固醇结石亚组,比较观察组、对照组及不同结石类型亚组患者血清ALT、AST、ALB、TC、TBIL水平,分析上述指标对胆结石类型的诊断价值.结果 观察组血清ALT、AST、TC、TBI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AL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病理结果显示,观察组中胆固醇结石者42例(胆固醇结石亚组),非胆固醇结石者38例(非胆固醇结石亚组).胆固醇结石亚组血清AST、TC水平均高于非胆固醇结石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结石类型患者血清ALT、ALB、TBIL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AST和TC诊断胆结石类型的AUC分别为0.826、0.819,诊断价值均较高.结论 胆结石患者血清ALT、AST、TC、TBIL水平均明显升高,血清AST和TC水平对胆结石类型的诊断价值较高.

    胆结石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固醇诊断

    2型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致病菌分布情况与危险因素分析

    庞萌萌
    843-844,8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致病菌分布情况与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7月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313例,根据尿路感染发生情况分为感染组80例,未感染组233例.留取感染组患者清晨中段尿液标本,2 h内送检验科进行细菌培养,次日观察血平板上菌落数量和细菌形态,判断是否存在致病菌,使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鉴定致病菌种类型.收集患者人口学特征、糖尿病病程、住院天数、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析危险因素.结果 80例尿路感染的2型糖尿病患者尿液送检标本中共分离培养出52株致病菌,其中革兰阴性菌42株(80.77%),革兰阳性菌10株(19.23%).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变型菌属;革兰阳性菌中粪肠球菌比例最高,其次为屎肠球菌.年龄、糖尿病病程、住院天数以及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在感染组与未感染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感染组年龄≥60岁、糖尿病病程≥10年、住院天数≥15 d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未感染组,同时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也明显高于未感染组.性别在两组患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致病菌以大肠埃希菌等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高龄、长病程、高血糖是尿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2型糖尿病尿路感染病原菌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