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卫生经济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卫生经济
中国卫生经济

蔡仁华

月刊

1003-0743

che1982@vip.163.com

0451-87253040

150036

哈尔滨市香坊区香顺街41号

中国卫生经济/Journal Chinese Health Economics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卫生经济》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卫生部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原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主办的卫生经济专业学术期刊。自1982年1月5日创刊以来,历经30年的不懈努力,在期刊影响力方面,《中国卫生经济》杂志不但集“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三大核心期刊称号于一身,而且还成为了医药卫生事业管理学科期刊中最具影响力的期刊(2011年影响因子为1.261,同学科期刊中排名第一)。《中国卫生经济》杂志的办刊宗旨是: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研究社会主义卫生经济学理论,探索卫生经济客观规律,普及和提高卫生经济学知识,交流卫生经济管理和实践经验,理论联系实际,积极为卫生改革和发展服务。《中国卫生经济》杂志的读者、作者群主要为医药卫生行政部门及相关行政部门领导,医药卫生事业单位管理者,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相关教学与研究人员,基层卫生经济工作者。《中国卫生经济》杂志主要报道范围囊括卫生经济学所有研究领域,重点包括:卫生经济理论研究、卫生经济政策分析与评价、卫生筹资、卫生资源配置、区域卫生规划、医疗保障(医疗保险、医疗救助)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公共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农村卫生服务、卫生服务价格、卫生服务调查(卫生服务需求、供给与市场)、疾病经济负担、健康投资效益、健康与行为(危害健康的行为的卫生经济学)、医院经济运营、卫生财务管理与分析、会计与审计、成本核算、药物经济以及境外卫生经济动态等。《中国卫生经济》杂志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和为卫生改革服务的报道原则,并一直努力做到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实用性科技成果报告与工作实践总结以及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三者统筹兼顾。在不断努力打造精品学术期刊的同时,《中国卫生经济》杂志在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方面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截止2009年,由《中国卫生经济》杂志每年主办的以“卫生改革与发展”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已成功举办了11届,这11届卫生经济学术研讨会不仅为我国的卫生经济工作者提供了理想的学术交流平台,更为我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起到了建言献策的作用。2010年,《中国卫生经济》杂志决定以中国卫生经济学术论坛为今后年会品牌,并于2010年12月以“创新卫生经济工作 适应并推动卫生改革”为主题,在海南省成功举办了第12届中国卫生经济学术论坛,本届论坛在平台搭建、推动卫生改革等方面都取得了预期效果,《中国卫生经济》杂志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凝聚力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办刊30年来,在国家卫生部、黑龙江省卫生厅以及出版管理等部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在广大读者、作者的支持下,在历届编委和采编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伴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卫生经济》杂志正不断成长和壮大。展望未来,党的十七大已为进一步的医疗卫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作为我国专门研究卫生经济的权威期刊,抓住为卫生改革与发展服务的机遇,勇敢面对学术界和期刊领域的各种挑战,相信《中国卫生经济》杂志将会拥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常规方案治疗脓毒症相关血小板减少症的成本-效果分析

    唐宇忻甘天宇王淑玲
    54-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从我国卫生服务体系角度出发,评估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联合常规治疗对比常规治疗在脓毒症相关血小板减少症(SIT)治疗中的经济性.方法:构建决策树模型,基于脓毒症疾病特点采用最小成本分析和成本-效果分析两种方法进行经济性评价,并通过两种意愿支付阈值判断其经济性,再以敏感性分析检验结果的稳定性.结果:rhTPO联用常规治疗相比于单用常规疗法每提高1%的存活率患者可以节省520.58元,为绝对优势方案.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显示,对照组ICU医疗服务日成本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使用时长、试验组ICU医疗服务日成本对结果影响较大,参数结局稳定性较好.概率敏感性分析显示,意愿支付阈值在0~268 074元间变动时,rhTPO具有经济性的概率为100%.结论:在现有证据下,rhTPO联合常规治疗用于SIT治疗在提升存活率且同等安全的基础上更具有经济性.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常规治疗脓毒症相关血小板减少症荟萃分析最小成本分析成本-效果分析

    基于三阶段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的广东省中医医院运行效率研究

    李则杨许军邹俐爱张远妮...
    6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广东省中医医院运行效率及其变化情况,为提高广东省中医医院运行效率提供实证依据.方法:使用三阶段DEA模型对2022年广东省中医医院运行效率进行静态分析,并使用Malmquist指数对2018-2022年广东省中医医院运行效率的变化情况进行动态分析.结果:剔除环境变量和随机干扰因素的影响后,2022年广东省中医医院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均值分别为0.970、0.982、0.988;2018-2022年广东省中医医院全要素生产率均值为1.008.结论:广东省中医医院整体运行效率较高,但区域性差异较为明显,运行效率的进一步提高主要受纯技术效率制约,需要通过统筹各地资源布局、改善外部环境、健全医院内部管理制度、精细化运营管理等措施进一步提高运行效率.

    三阶段DEA模型Malmquist指数中医医院运行效率广东

    北京市17类医疗机构卫生资源配置效率分析

    冯颖王铭王丽韩爱庆...
    67-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2016-2022年北京市17类医疗机构卫生资源配置效率及其变化趋势,探讨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为提升卫生资源配置效率提供参考建议.方法: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中的假设规模效率可变模型,静态分析2022年北京市17类医疗机构的卫生资源配置效率;采用生产率指数模型,动态分析2016-2022年北京市17类医疗机构的卫生资源配置效率.结果:2022年北京市17类医疗机构整体综合效率值不高,平均为0.804.其中,6类医疗机构生产效率有效,占比为35.30%;4类医疗机构弱有效,占比为23.50%;7类医疗机构无效,占比为41.20%.2016-2022年综合医院、骨科医院、其他专科医院、护理院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大于1,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均值为0.907.结论:北京市各类医疗机构卫生资源配置效率有待提升.建议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与市场结合配置卫生资源;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制度,调整医疗资源结构,提升资源利用率;充分利用精神病医院卫生资源,避免资源浪费;提高技术能力,促进技术创新.

    医疗机构卫生资源配置效率北京

    公立医院医生双任务激励契约研究

    王俏荔杨立宏於君
    73-75,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政府激励公立医院医生完成经济性和公益性两项任务契约设计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激励策略.方法:采用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进行研究.结果:政府的最优激励系数与医生努力的成本系数、医生的风险规避度及任务成本呈负相关,不确定的外部环境对其影响不同.结论:公立医院医生激励契约的实现需要政府根据参数变化及时调整相应激励策略,以保障我国医疗服务的公益性和长期利润的获取.

    医生双任务多任务委托代理激励契约公立医院

    基于公平偏好视角的公立医院医生激励机制研究

    於君杨立宏王俏荔
    76-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公平偏好下公立医院医生努力水平和激励系数的影响因素,为公立医院医生激励机制设计提供建议.方法:运用公平偏好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以及Matlab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医生努力水平与成本系数呈负相关,与公平偏好水平呈正相关,且纵向公平偏好对于努力水平的提升作用高于横向公平偏好;激励系数与医生纵向公平偏好呈正相关,与横向公平偏好呈负相关.结论:政府和医院管理者要降低医生努力成本,充分了解医生公平偏好状况,加强对医生工作的监督,采用综合激励策略干预医生公平偏好状况,并将医生公平偏好负效用转化为努力工作的积极性.

    医生激励委托代理公平偏好公立医院

    基于治理视角的公立医院财会监督与内部控制协同机制实施路径研究

    李永翀黄晓春
    81-84,90页
    查看更多>>摘要:财会监督与内部控制可以有效防范和化解经济风险,维护财经纪律,提高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益,是公立医院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以及保障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但如何建立协同机制,实现二者的目标、主体、客体、行动协同发力,保障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的研究热点.文章基于协同治理视角阐述了财会监督与内部控制协同的理论基础,探讨构建公立医院财会监督与内部控制协同治理框架、作用机理和实施路径,为公立医院防范风险、规范经济业务提供理论依据和路径借鉴,为新形势下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公立医院财会监督内部控制治理视角协同机制

    国家审计促进医疗卫生治理现代化的监督体系与路径研究

    李兆东宋佳霁
    85-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医疗卫生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组成部分,是关键的民生问题.审计监督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疗卫生治理领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医疗卫生治理现代化要求的提出,医疗卫生体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文章在分析医疗卫生治理现代化的基础上,结合医疗卫生治理现代化对国家审计的需求,构建促进医疗卫生治理现代化的国家审计监督体系,探讨审计业务协同实施路径,以期为开展医疗卫生治理领域审计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国家审计医疗卫生治理现代化协同监督

    美国长期护理机构减少可避免住院策略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

    辛然李雪玉柴培培万泉...
    9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美国降低长期护理机构老年人可避免住院(Potentially Preventable Hospitalizations,PPHs)改革策略,借鉴其经验,为我国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美国通过建立完善的长期照护服务体系、实施临床干预和医保激励措施,有效降低了PPHs发生率和医疗支出.通过分析类似措施成效和问题,提出我国应在明确护理机构功能定位、强化激励约束机制、完善护理人员培训、建立评估机制和加强数据驱动的决策支持等方面进行改革,旨在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长期护理服务体系,降低PPHs的发生率,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及效率.

    可避免住院长期护理机构长期护理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