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卫生经济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卫生经济
中国卫生经济

蔡仁华

月刊

1003-0743

che1982@vip.163.com

0451-87253040

150036

哈尔滨市香坊区香顺街41号

中国卫生经济/Journal Chinese Health Economics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卫生经济》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卫生部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原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主办的卫生经济专业学术期刊。自1982年1月5日创刊以来,历经30年的不懈努力,在期刊影响力方面,《中国卫生经济》杂志不但集“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三大核心期刊称号于一身,而且还成为了医药卫生事业管理学科期刊中最具影响力的期刊(2011年影响因子为1.261,同学科期刊中排名第一)。《中国卫生经济》杂志的办刊宗旨是: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研究社会主义卫生经济学理论,探索卫生经济客观规律,普及和提高卫生经济学知识,交流卫生经济管理和实践经验,理论联系实际,积极为卫生改革和发展服务。《中国卫生经济》杂志的读者、作者群主要为医药卫生行政部门及相关行政部门领导,医药卫生事业单位管理者,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相关教学与研究人员,基层卫生经济工作者。《中国卫生经济》杂志主要报道范围囊括卫生经济学所有研究领域,重点包括:卫生经济理论研究、卫生经济政策分析与评价、卫生筹资、卫生资源配置、区域卫生规划、医疗保障(医疗保险、医疗救助)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公共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农村卫生服务、卫生服务价格、卫生服务调查(卫生服务需求、供给与市场)、疾病经济负担、健康投资效益、健康与行为(危害健康的行为的卫生经济学)、医院经济运营、卫生财务管理与分析、会计与审计、成本核算、药物经济以及境外卫生经济动态等。《中国卫生经济》杂志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和为卫生改革服务的报道原则,并一直努力做到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实用性科技成果报告与工作实践总结以及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三者统筹兼顾。在不断努力打造精品学术期刊的同时,《中国卫生经济》杂志在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方面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截止2009年,由《中国卫生经济》杂志每年主办的以“卫生改革与发展”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已成功举办了11届,这11届卫生经济学术研讨会不仅为我国的卫生经济工作者提供了理想的学术交流平台,更为我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起到了建言献策的作用。2010年,《中国卫生经济》杂志决定以中国卫生经济学术论坛为今后年会品牌,并于2010年12月以“创新卫生经济工作 适应并推动卫生改革”为主题,在海南省成功举办了第12届中国卫生经济学术论坛,本届论坛在平台搭建、推动卫生改革等方面都取得了预期效果,《中国卫生经济》杂志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凝聚力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办刊30年来,在国家卫生部、黑龙江省卫生厅以及出版管理等部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在广大读者、作者的支持下,在历届编委和采编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伴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卫生经济》杂志正不断成长和壮大。展望未来,党的十七大已为进一步的医疗卫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作为我国专门研究卫生经济的权威期刊,抓住为卫生改革与发展服务的机遇,勇敢面对学术界和期刊领域的各种挑战,相信《中国卫生经济》杂志将会拥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价值定价的服务激励模型初探:以基层整合型健康服务为例

    杜奕欣周大创王文娟彭倩...
    1-4,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慢性病整合型健康服务为例,探究基于价值定价的基层整合型健康服务经济激励模型,提出实践需求依据和落地建议.方法:借助卫生技术评估框架,提出整合型健康服务可通过服务效果与服务效用进行定价的方法,基于以患者为中心的创新医疗服务激励模型,开发以价值定价为核心的经济激励模型,包括筹资、支付、考核、分配,结合我国基层整合服务的需求与实际提出可行建议.结论与建议:基于价值定价的整合健康服务经济激励模型有助于为基层卫生服务功能转型、提升服务动力提供理论依据,是我国在价值导向下服务购买战略的一部分.

    整合型健康服务价值定价经济激励

    基层健康管理类服务定价的实证探索:以个性化健康服务包为例

    任依阳殷悦唐文熙
    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进一步丰富与完善我国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的定价策略.方法: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个性化健康服务包为代表,以整合度为效用指标,以血压/血糖控制率为效果指标,采用离散选择试验调查了成都武侯慢性病患者对个性化健康服务包的支付意愿,并以此为定价依据.结果:共纳入238例有效问卷,条件logit回归分析显示,受访者对于服务包整合度水平从低提升至高,每年愿意自付147.13元,对于血压/血糖每周维持1天正常提升至每周7天正常愿意每年自付177.12元,对其他维度的改善没有显著支付意愿.结论:对于健康管理类服务,我国社区慢性病患者在服务效用和效果上具有可比的支付意愿,建议在基层健康管理服务定价中重视对于服务体验的价值纳入.

    服务定价健康管理个性化健康服务包支付意愿

    基于价值的医疗卫生服务定价难点与方法学研究

    梁乐怡彭倩殷悦唐文熙...
    10-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基于价值的医疗卫生服务定价难点和方法,为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价格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基于文献政策分析,明确价值定价的操作方法,回顾价值定价的国际应用经验.综合实地调研和访谈,剖析价值定价应用于医疗卫生服务的难点.结果:目前,基于价值的医疗卫生服务定价尚未有成熟的理论和方法,在筹资、支付、考核评价政策方面也存在诸多实践难点.结论:未来,考虑将服务体验独立作为效用纳入价值框架,以"服务效用"作为医疗卫生服务的定价基点,遴选出相关指标进行测量.同时,医疗卫生服务价格应当参考多方支付意愿,各利益相关方需要紧密协作,形成价值共识.

    医疗卫生服务价值价值定价医疗卫生服务价格

    医疗卫生服务定价:基于价值定价转型方法学初探

    彭倩殷悦梁乐怡唐文熙...
    14-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相较于依据投入价值的定价,依据产出定价更能激励服务结果趋向于预期,进而提升投入产出效率.探讨以结果价值为导向的医疗卫生服务定价路径,为医疗卫生服务的价值定价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梳理价值定价的概念、方法和国际经验.结果:将医疗卫生服务领域中依据结果的定价划分为效果和效用两种,并依据不同医疗卫生服务效果、效用的侧重点将其分为4类.结论:重效果的服务可以借鉴医疗技术领域的质量调整生命年量化结果,重效用的服务需要开发新的服务效用量表.

    医疗卫生服务价值定价按结果支付服务效用

    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内涵、特征与路径探索

    彭瑾姚岚
    18-2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是新时期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中国卫生健康现代化的重要选择.当前,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全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文章在界定卫生健康事业边界的基础上,探索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特征: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旨在满足人民多元高标的健康需求,重视质量和效益提升,最终达到提高人群健康水平,促进和维护人民健康的目标.在发展过程中,需关注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卫生健康服务的公平可及性、卫生健康主体的协同性、人民健康行为的实践性以及各发展阶段的层次性.总之,新时代要实现中国卫生健康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必须推动政策供需契合,提高卫生健康生产要素质量;汇聚强大人才支撑,创新配置卫生健康生产要素;催生多元创新主体,推动卫生健康劳动要素优化组合跃升;培育健康生态系统,创造全民健康长期内生动力.

    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内涵特征实现路径

    主动健康管理模式下的利益相关者识别、诉求分析与治理策略

    吴妮周晓媛田明政王泺...
    23-27,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旨在界定主动健康管理模式下的利益相关者,分析各方功能定位与利益诉求,并提出治理策略,为后续主动健康实施路径探讨提供参与主体的治理思路.方法:基于多主体协同视角,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以及米切尔评分法,对利益相关者进行识别、分类与管理.结果:经两轮专家咨询后,共有确定型、预期型、边缘型三类17位利益相关者.此外,结合专家返回意见,进一步确定了各方功能定位与利益诉求,提出相应治理策略.结论:主动健康管理应当采取"整体协同,分类而治"的策略,根据各类利益相关者诉求,优先级采取不同治理方式,同时建立健全责任分担合作以及利益冲突防范机制,协调均衡各方利益诉求.

    主动健康利益相关者米切尔评分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改善城乡老年人群健康状况和健康不平等研究

    汤少梁钱雨昕陈蕾董慧秋...
    28-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明确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与老年人群健康状况和健康不平等之间的关联,探索该关联在城乡之间是否存在差异,进而厘定医疗总费用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方法:基于CFPS 2018与CFPS 2020的两期面板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法和PSM-DID探索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试点对我国城乡老年人群健康状况和健康不平等的影响,并运用逐步法和Sobel检验验证医疗总费用的中介作用.结果: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效应首先在城镇老年人群中体现,通过降低医疗总费用促进其身心健康,但暂未对该群体内部的健康不平等展现出明显关联.而在农村老年人群中,政策效应在3个因变量中均无相关性(P>0.1).结论: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底层逻辑值得肯定,但其今后改革重点应向农村老年群体倾斜,并考虑群体内部及城乡之间的效应公平性,从而提升全民健康水平.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老年健康健康不平等城乡差异

    政策工具视角下我国公立医院负债治理政策量化分析

    范鹏举李岩冯静郭锋...
    3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从政策工具视角探讨公立医院负债治理政策的科学性,为后续政策优化调整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09-2022年国家和各省级层面的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基于Rothwell和Zegveld对政策工具分类的方法,利用Excel 2019对编码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分析的政策文本128份.其中,在政策工具维度中需求型、供给型、环境型政策工具分别占29.96%、34.16%、35.88%;系统机制维度主要以补偿机制为重点.结论:三种政策工具内部使用主要以环境型政策工具占据主导,需求型政策工具相对缺乏.建议增强需求型政策工具的使用,优化政策工具内部结构,提高各政策间的协调耦合性.

    公立医院负债治理政策工具

    医保信用无感支付中多元利益主体关系:从合作博弈到激励相容

    周绿林陈志远白焓斌郑其中...
    4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就医过程中存在报销流程烦琐、就医看诊效率低下等问题,因此医保信用无感支付成为医保部门和定点医疗机构提高支付效率、改善患者医保服务利用便捷性的方式之一.然而,现阶段医保信用无感支付中的多元利益主体关系仍处于普遍公私合作的"合作博弈"模式,影响医保信用无感支付实施的效果.因此,文章通过对多元利益主体间合作博弈关系的分析,基于激励相容理论构建医保信用无感支付多元利益主体从合作博弈到激励相容的实现路径,形成"合作约束、激励分配、监督问责"的三维机制,促进医保信用无感支付体系的构建及政策目标的实现.

    医保信用无感支付公私合作合作博弈激励相容

    共同富裕视角下城乡居民医保事业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时涛秦大伟邢鲁民王思冉...
    44-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2021年城乡居民医保事业发展的公平性、可及性和可持续性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提升医保管理和服务水平提供决策参考.方法:首先,构建"城乡居民医保事业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居民医保事业发展水平总指数及其公平性、可及性、可持续性3个子系统指数;其次,借助泰尔指数测量东、中、西部三大地带的水平差异,借助空间自相关分析总指数的空间集聚性和异质性;最后,构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居民医保事业发展水平存在省际差异,在地理上表现为由东向西递减的趋势,在空间上呈现随机分布格局;政策因素、经济因素、人口结构、医疗资源配置和教育水平对医保事业发展水平具有显著影响.结论:建议多层次推进医保公平性,全方位增强医保可及性,动态提升医保可持续性,进一步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增强群众医保体验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城乡居民医保公平性可及性地理加权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