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张绍武

月刊

1004-8685

wsjyzz@126.com

010-84030401

100007

北京市100007-9号信箱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Health Laboratory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河南省信阳市2019年-2021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原学检测结果分析

    吕惠荣尤爱国李懿杨岩岩...
    1362-13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河南省信阳市2019年-2021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S)病原学检测结果,为进一步预防和控制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临床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急性期血清标本,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方法检测新布尼亚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bunyavirus,SFTSV).对部分分离到的病毒株S片段基因进行扩增和同源性分析,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 502份样本中,新布尼亚病毒核酸检测阳性192份,总阳性率为38.25%;不同年份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1.013,P=0.000);男女新布尼亚病毒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340,P=0.012);阳性率以70岁~79岁组最高,各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8.679,P=0.000);农民占病例总数的80.21%;发病集中在4月-10月,5月出现发病高峰,发病在时间上存在集中趋势(Z=2.764,P<0.05);病例主要集中在商城县、光山县、平桥区和罗山县;基因测序有16份标本获得S片段基因全长,分离的16株新布尼亚病毒S片段核苷酸同源性为95.01%~99.94%;15株为基因A型,1株为基因E型.结论 信阳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具有明显地域性和季节性,女性、农民、大年龄组高发,新布尼亚病毒主要流行型别为A基因型,仍需持续开展病原监测.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新布尼亚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基因分型分析

    宫颈癌组织中IL-23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王艺陈霞郝尚辉陈丽珍...
    1367-13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宫颈癌组织中IL-23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纳入本院190例宫颈癌患者并分析宫颈癌组织中IL-23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根据宫颈癌组织中IL-23表达水平分为IL-23高和低表达组,统计2组预后不良发生率的差异,采用K-M曲线比较2组发生预后不良的中位时间的差异.结果 宫颈癌组织中IL-23高表达144例,低表达46例,癌旁组织中IL-23均为低表达.肌层浸润深度(≥1/2)、FIGO分期(Ⅱ a期)、淋巴管浸润(有)、淋巴结转移(有)和IL-23表达(高表达)均是影响宫颈癌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IL-23高表达组发生预后不良患者102例,预后良好患者42例;IL-23低表达组发生预后不良患者20例,预后良好患者26例,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352,P=0.001).IL-23高表达组发生预后不良的中位时间缩短(P=0.021).结论 宫颈癌组织中IL-23表达升高,IL-23高表达可能与宫颈癌患者预后不良有关.

    宫颈癌1L-23预后HPV感染

    基于GEO数据库对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虞莉莎
    1371-13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利用生物信息学挖掘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的关键基因并探索其发病机制.方法 从GEO数据库下载成人AML和健康对照的基因芯片,利用R语言筛选出两者差异表达基因,利用DAVID数据库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基于STRING数据库及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分析其关键基因簇及关键基因.结果 共纳入3个平台的成人AML和健康对照的基因芯片,筛选出共同差异表达基因85个,包括16个上调基因和69个下调基因.富集分析显示共同差异表达基因主要集中在免疫反应、蛋白结合、质膜上,主要涉及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造血细胞谱系、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自然杀伤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和癌症中的转录失调等信号通路.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提示存在3个主要的基因簇和10个关键基因,分别为CD2、CCR7、PRF1、CD247、GZMB、GZMA、KLRB1、CD3D、IL2RB和CCL5.结论 筛选出的关键基因和信号通路有助于加深对成人AML发病机制的理解,同时为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生物信息学基因芯片关键基因

    血清氧化应激指标、25-羟维生素D和NLR、LMR水平与糖尿病肾病患者肾脏病理严重程度相关性分析

    牛秋霞刘伟丽李学慧张茜...
    1375-13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氧化应激指标、25-羟维生素D[25(OH)D]和血液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水平与糖尿病肾病(DN)患者肾脏病理严重程度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9年5月-2022年6月本院肾病内科收治的80例DN患者作为DN组,60例单纯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血清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25(OH)D及血液NLR、LMR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氧化应激指标、25(OH)D和NLR、LMR水平与肾脏病理损伤严重程度(肾小球分级、间质炎症评分和IFTA评分评估)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DN组患者血清SOD、25(OH)D水平和LMR水平均降低,而血清MDA水平和NLR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肾小球分级、间质炎症评分和IFTA评分的增加,DN患者血清SOD、25(OH)D和LMR水平逐渐降低,而NLR水平逐渐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N患者血清SOD水平、25(OH)D、LMR水平与肾小球分级、间质炎症评分和IFTA评分均成负相关(P<0.05),而NLR水平与肾小球分级、间质炎症评分和IFTA评分均成正相关(P<0.05).结论 DN患者血清氧化应激指标、25(OH)D和NLR、LMR水平异常,且与肾脏病理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可能是评估DN患者肾脏病理严重程度的敏感指标.

    糖尿病肾病氧化应激25-羟维生素D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

    一起GⅠ.P13-GⅠ.3型诺如病毒暴发疫情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农皓刘昊晖舒宏
    1379-13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南宁市某高中一起诺如病毒暴发疫情进行病原体溯源分析,为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疫情标本进行诺如病毒核酸检测,RT-PCR对部分阳性标本多聚酶和衣壳蛋白连接区进行扩增,并对相应的扩增产物进行序列测定和系统进化分析,判定病原体的基因型别.结果 本起疫情共持续16 d,累计报告病例63例,均为学生,罹患率为3.87%(63/1 628).病例临床症状主要为腹泻(84.13%)、腹痛(82.54%)、恶心(28.57%)、呕吐(14.29%),无重症和死亡病例.4例学生和4例无症状食堂工作人员检出G Ⅰ组诺如病毒核酸阳性,其中4株病毒经序列比对分析确定为GⅠ.P13-GⅠ.3型诺如病毒.结论 流行病学调查和测序结果提示诺如病毒隐性感染的食堂工作人员是此次暴发疫情的传染源,毒株型别为GⅠ.P13-GⅠ.3型.此型病毒株有流行增强的趋势,需重视该型别重组毒株的监测与检测.

    诺如病毒GⅠ.P13-GⅠ.3基因型流行病学暴发

    浙江浦江县就诊人群TORCH检测结果及孕妇感染情况分析

    谢丹王国华张晓兰陈贤中...
    1383-13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浦江县就诊人群和不同妊娠次数孕妇TORCH感染情况.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CLIA)检测患者血清中TORCH特异性抗体,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浦江县TORCH急性感染以CMV-IgM(1.73%)和HSV-IgM(0.81%)为主,其中,CMV-IgM阳性率主要集中在29 d~6岁组(13.02%),其次是7岁~17岁组(2.26%)和≤28 d组新生儿(1.19%),HSV急性感染主要为HSV-Ⅰ-IgM(0.56%),其次是HSV-Ⅱ-IgM(0.25%),主要集中在青少年及成年人群,且2021年CMV-IgM(2.10%)和HSV-IgM(0.91%)阳性率高于其余年份;既往感染以CMV-IgG(56.66%)和RV-IgG(47.43%)为主,阳性率最高年龄段均为≤28 d组新生儿;本地区男性TORCH-IgM阳性率(3.27%)高于女性(2.28%),孕妇急性感染TORCH-IgM阳性率为1.62%,主要以CMV-IgM(0.75%)和HSV-Ⅰ-IgM(0.55%)为主,且不同妊娠次数CMV-IgG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胎次孕妇TORCH感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浦江县新生儿和婴幼儿TORCH急性感染率较高,孕妇TORCH-IgM阳性率不高,不同性别TORCH感染IgM和IgG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孕龄人群备孕期间还需要关注男性TORCH感染检测.

    TORCH新生儿婴幼儿妊娠孕妇

    宁波市奉化区2019年-2021年引起食源性腹泻病例监测分析

    洪雅宏江金伦陈静冯伟...
    1388-13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宁波市奉化区引起食源性腹泻病例主动监测,了解食源性疾病发病趋势及病原分布变化情况.方法 按照《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手册》《浙江省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手册》对粪便标本进行沙门菌、志贺菌、副溶血性弧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监测.结果 2019年-2021年致病菌阳性率分别为7.90%、10.6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年均以沙门菌检出病例数最多,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病例数次之;不同性别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1,P>0.05);0岁~10岁食源性腹泻病例监测阳性率最高,为39.24%,30岁~40岁次之,不同年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2.99,P<0.05);以第三季度(7月-9月)阳性率最高,达到11.69%,第四季度(10月-12月)次之,不同季节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4.94,P<0.05).结论 2019年-2021年宁波市奉化区食源性腹泻病例,主要是由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引起,因此要加强食源性腹泻病例的主动监测,及时了解致病菌病原谱的动态变化,防止由食源性引起的疾病的蔓延和暴发.

    食源性疾病病原菌主动监测

    禹州市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结果分析

    马红朋姜亚伟侯粉粉杨宗慧...
    1391-13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引起禹州市居民食源性疾病的主要暴露食品种类及暴露食品种类中常见食源性致病菌的分布状况、食源性疾病发生的流行情况.方法 收集哨点医疗机构在2015年-2021年报告的食源性疾病病例资料,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按人群年龄、性别、职业及发生场所、发病时间、食品包装加工方式等因素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8 488例病例中,男性4 422例,女性4 026例,男女性别比为1.1∶1;年龄分布以31岁~59岁病例占比最高(38.3%),职业人群中农民占比最高(64.5%),不同发病场所中家庭占比最高(75.4%),不同加工方式的食品中家庭自制食品占比最高(38.8%),主要暴露食品种类中粮食类及其制品占比最高(24.0%).在采集的1 278份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189份,阳性率为14.8%,诺如病毒、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志贺菌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0.2%、3.2%、1.3%、0.1%.结论 应重点关注农村居民家庭卫生饮食状况,加强对自制食品、散装食品、街头食品的监测和监管,开展食品安全教育,普及食品卫生知识,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食品食源性疾病食源性致病菌

    河南省重点行业工作场所铅暴露水平现状分析

    李园王战国
    1395-13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初步探讨河南省部分重点行业铅暴露现状及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情况,为预防和控制职业铅中毒、保护劳动者生命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2021年5月-2022年9月,选择河南省境内6个铅企业相对集中的地市20个重点行业企业进行工作场所铅暴露水平监测及接铅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分析河南省重点行业工作场所铅暴露水平现状.结果 20家接铅企业铅尘/铅烟暴露场所检测和CTWA检测结果显示,超标点和超标岗位主要集中在焦作市和濮阳市;按行业划分,超标企业集中在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前者场所和CTWA检测超标率高于后者;按企业规模划分,场所和CTWA检测超标率均显示大型>中型>小型.从岗位/环节分析,铅烟暴露场所检测超标率最高的是涂板淋酸,而CTWA检测超标岗位/环节主要是板栅制造;铅尘暴露场所和CTWA检测超标岗位均集中在电解、备料、铅粉制造等岗位.20家企业接铅劳动者共9 641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测的实际人数为9 347人,体检率达97.0%,其中大、中型企业对接铅劳动者进行的职业健康体检率较高,分别为99.3%、98.2%,而小型企业相对较差,体检率仅为78.5%;共检出异常45人,体检异常率总体达0.5%,其中小型企业复查发现27人异常,体检异常率达3.5%,高于大、中型企业体检异常率.结论 河南省重点行业中大型企业工作场所铅暴露危害最为严重,而小型企业铅暴露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情况不容乐观,需督促企业加强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

    铅烟铅尘暴露监测职业健康检查

    临床检验医师微生物检验实习带教模式的探讨

    夏梦刘爽段梦夕刘洋...
    1400-1401页

    微生物检验检验医师实习带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