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张绍武

月刊

1004-8685

wsjyzz@126.com

010-84030401

100007

北京市100007-9号信箱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Health Laboratory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颅脑外伤患者血清NSE、MMP-9及IL-13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夏建国何华锋孙剑
    1665-1667,16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颅脑外伤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白细胞介素-13(IL-13)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方法 随机选择2020年6月-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105例颅脑外伤患者为观察组,依据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将其分为轻度(35例)、中度(42例)、重度(28例).并选取92例本院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对照组及不同病情程度血清NSE、MMP-9及IL-13水平和不同病情程度GCS评分,依据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NSE、MMP-9及IL-13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血清NSE、MMP-9及IL-13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5);轻度、中度、重度血清NSE、MMP-9及IL-13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中度、重度高于轻度,重度高于轻度(P<0.05);轻度、中度、重度患者GC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重度低于轻度,重度低于中度(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NSE、MMP-9及IL-13水平与GCS评分均成负相关(r值分别为-0.768、-0.735、-0.742,P<0.05).结论 颅脑外伤患者血清NSE、MMP-9及IL-13水平升高,并随着病情程度的加深而升高,且与病情程度密切相关.

    颅脑外伤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基质金属蛋白酶-9白细胞介素-13病情严重程度

    降钙素原与白蛋白比值、单核细胞分布宽度、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和C-反应蛋白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及疾病严重程度预测中的价值

    张世杰孟宪春丁健生吴静...
    1668-16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与白蛋白比值(PAR)、单核细胞分布宽度(MDW)、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和C-反应蛋白(CRP)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及疾病严重程度预测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2022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12例新生儿败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设为观察组,依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组68例,重症组44例.选择同期收治的50例局部感染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分析3组患儿PAR、MDW、NLR和CRP水平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究PAR、MDW、NLR和CRP与3组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疾病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AR、MDW、NLR和CRP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及疾病严重程度预测中的价值.结果 PAR、MDW、NLR和CRP水平在对照组、轻症组和重症组中逐渐升高(P<0.05),与病情严重程度均成正相关(r值分别为0.618、0.488、0.414和0.530,均P<0.001).体温、舒张压、NLR、MDW、CRP、PAR是影响疾病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PAR、MDW、NLR、CRP四项指标联合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和疾病严重程度预测中的价值均为最大,AUC分别为0.973和0.861,显著高于单一指标的预测效能(P<0.05).结论 PAR、MDW、NLR和CRP对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及疾病严重程度预测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降钙素原与白蛋白比值单核细胞分布宽度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C-反应蛋白新生儿败血症

    儿童肺炎支原体耐药基因突变和特征分析

    周静袁琛
    1673-16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湖州地区儿童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的感染状况及其对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基因突变与特征.方法 在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2021年1月-2022年7月共收集2 623例0岁~14岁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咽拭子样本,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MP核酸阳性率及耐药基因(23S rRNA)的突变情况,并对住院患儿中有和无耐药突变的2组特征进行比较.结果 2 623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中,MP感染398例,感染率为15.17%;其中有288例检测到23S rRNA突变,耐药突变率为72.36%.女童MP阳性率高于男童(P<0.05);不同年龄组间MP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MP感染率和耐药突变检出率均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的趋势(P<0.05);不同季节中以夏季MP感染率最高(23.56%).有耐药突变的患儿CRP更高,住院时间和治疗时间更长,应用大环内酯类药物后退热时间,呼吸道症状持续时间更长(P<0.05).结论 本地区MP感染可能与性别、年龄和季节等因素相关,MP对大环内酯类药物的耐药率较高,且有耐药突变的患者疗效较差.

    肺炎支原体耐药基因儿童

    基于多重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毛细电泳分析法的儿童常见13种呼吸道病原体流行特征分析

    徐飞刘鑫卢文波邱海燕...
    1677-1681,16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毛细电泳多重RT-PCR法探讨宁波地区儿童常见13种呼吸道病原体的流行特征.方法 收集2019年7月-2022年6月因急性呼吸道感染就诊的25 686例29 d~14岁患儿咽拭子或痰液标本,采用多重PCR与毛细电泳联用技术检测13种常见病原体,并使用SPSS和Joinpoint回归模型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5 686例患儿呼吸道病原体检出率为 55.64%(13 749/24 711).检出率前 3 是 HRV(22.69%)、HRSV(9.58%)和 Mp(7.97%),H1N1检出率最低,仅43例(0.17%).不同年龄组间13种呼吸道病原体的检出率,除H1N1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季节呼吸道病原体总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秋季检出率最高(56.94%,2 571/4 515).13 种呼吸道病原体中 Boca、Ch、HCoV、HMPV、HPIV、HRV、HRSV、FluB 和 Mp 有季节差异性(P<0.05).HADV、FluA、H1N1和H3N2无季节差异性(P>0.05).通过Joinpoint回归分析可得到各病原体总体流行趋势和趋势拐点,并得到13种呼吸道病原体月度变化百分比(monthly percent change,MPC).结论 宁波地区呼吸道病原体以鼻病毒检出率最高,呼吸道病原体的感染与年龄、季节有关.

    急性呼吸道感染呼吸道病原体Joinpoint回归分析

    气相色谱法与离子色谱法测定饮用水中二氯乙酸和三氯乙酸的方法比对

    刘烨王硕
    1682-1685,16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GC)与离子色谱法(ion chromatography,IC)检测饮用水中二氯乙酸(dichloroacetic acid,DCAA)和三氯乙酸(trichloroacetic acid,TCAA)的一致性.方法 对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等指标作比对,并对水样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种方法均能较好地对饮用水中的二氯乙酸和三氯乙酸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测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离子色谱法前处理简单,但检测限较高,不利于检测低浓度的二氯乙酸及三氯乙酸,气相色谱法检测限虽较低,但前处理繁琐.可根据水样中2种氯乙酸含量高低,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运用至日常检测工作中.结论 离子色谱法前处理简单,在日常监测水样的工作中,样品为较洁净的市政末梢水,并且样本量较大,建议使用离子色谱法检测水体中的二氯乙酸和三氯乙酸,并建议将离子色谱法作为《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中二氯乙酸和三氯乙酸检测方法的补充方法.

    二氯乙酸三氯乙酸气相色谱离子色谱

    基于QuEChERS测定鸡肉中22种磺胺类药物残留

    吴香伦周华姚熙霖黄琴...
    1686-16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基于QuEChERS结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快速测定鸡肉中22种磺胺类药物残留的方法.方法 通过对流动相的种类、提取溶剂的种类、盐析剂、吸附剂的种类和用量、定容液的种类进行讨论,在加标量为10 μg/kg的条件下,改变各优化条件,以回收率为指标得出最优的前处理条件.并分析该方法的基质效应、线性关系、检出限、定量限、加标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RSD),以评价方法的可行性.最后将该方法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方法 以甲醇和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样品经1%甲酸乙婧提取,2 g氯化钠(NaCl)为盐析剂,20 mg C18,10 mg PSA为净化剂,经LC-MS/MS检测,用基质匹配曲线内标法定量.结果 22种磺胺类药物在0.1 μg/L~20 μg/L内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8 8,方法检出限与定量限分别为 0.11 μg/kg~1.66 μg/kg 和 0.35 μg/kg~2.23 μg/kg.在 2 μg/kg、10μg/kg、50μg/kg3个加标水平上,平均回收率为75.6%~124.0%,RSD为1.1%~15.7%.结论 本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鸡肉中的22种磺胺类药物残留的快速分析.

    QuEChERS液相色谱-质谱联用鸡肉磺胺

    新型MOFs磁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草莓中2种新烟碱类农药

    王雅晶陈毅边姿名徐敬敬...
    1693-16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磁性固相萃取(MSPE)技术提取草莓中2种新烟碱类农药(啶虫脒和噻虫啉)的分析方法.方法 以通过层层自组装的方式形成纳米级孔道的三维网状结构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新型MOFs)为净化吸附剂,MSPE萃取富集样品溶液中的目标农药,结合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草莓中2种目标农药.本实验考察了吸附剂的量、pH值、振荡时间和洗脱溶剂的种类等因素对固相萃取效果的影响.结果 在优化后的实验条件下,在5 μg/ml~200 μg/ml内,2种新烟碱类农药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0.992,回收率在106.7%~119.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3%~9.8%,检出限为0.057 mg/kg~0.084 mg/kg.结论 此方法简单、可靠,在测定食品中新烟碱类农药残留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磁固相萃取新烟碱类农药高效液相色谱草莓

    临床实验室不同肺炎支原体检测方法学的效能评价

    张蔚晨闫彬汪海霞闫从临...
    1697-16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临床实验室多种常用检测方法在肺炎支原体(MP)检测方面的优劣及应用评价.方法 收集南阳市中心医院2021年10月-2022年3月住院发热患儿,经临床儿科医生诊疗疑似MP感染,采集外周静脉血、痰液和肺泡灌洗液标本,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磁微粒法、胶体金法、一代测序法和实时荧光定量(RT-PCR)进行检测,选择卡方检验分析比较不同检测方法对MP检测结果的优劣.结果 与磁微粒法和胶体金法比较,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MP-IgM抗体具有较高敏感度(P<0.05).在检测MP-DNA方面,肺泡灌洗液优于痰液(P<0.05),毛细管电泳测序法与RT-PCR法在方法学检测优势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检测MP阳性率方面,间接免疫荧光法优于测序法(P<0.05).结论 临床实验室检测MP方面,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MP-IgM和RT-PCR法检测MP-DNA具有显著优势,推荐两者联合检测,进而排除干扰因素对检测结果造成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准确的检测结果.

    肺炎支原体方法学应用评价临床实验室

    前庭大腺脓肿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徐熙许锴
    1700-17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温州地区临床诊断为前庭大腺脓肿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温州市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22年9月临床诊断为前庭大腺脓肿的患者脓液标本183份.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MALDI-TOF(VITEK MS)进行病原菌鉴定,采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鉴定药敏仪和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药敏试验,对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183份标本,检出92株病原菌,检出率为50.27%.革兰阴性菌50株,占54.35%,革兰阳性菌34株,占36.96%,真菌6株,占8.70%.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头孢吡肟的敏感性较好;革兰阳性菌以无乳链球菌和咽峡炎链球菌为主,对青霉素、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敏感性较好,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性高;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及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分别为20.0%、33.3%、33.3%.结论 前庭大腺脓肿感染患者标本中的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临床医生需根据实际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

    前庭大腺脓肿感染病原菌分布耐药性

    重症监护病房与普通病房血流感染的革兰阴性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黄巧娟董绉绉石林惠叶龙强...
    1703-1705,17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与普通病房血流感染的革兰阴性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6年1月-2022年6月医院ICU和普通病房血流感染的革兰阴性菌,对病原菌进行培养、鉴定,分析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结果 ICU共分离出410株细菌,前3位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普通病房共分离出821株细菌,前3位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ICU肺炎克雷伯菌及鲍曼不动杆菌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均高于普通病房(P<0.05).ICU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50%.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在ICU和普通病房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血流感染的鲍曼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高于普通病房,其中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较高,对于一般药物治疗效果差,应根据药敏结果选择药物治疗.

    重症监护病房血流感染病原菌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