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张绍武

月刊

1004-8685

wsjyzz@126.com

010-84030401

100007

北京市100007-9号信箱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Health Laboratory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湖州市2022年甲型H3N2亚型流感病毒分子特征分析

    陈莉萍徐德顺吴晓芳纪蕾...
    1957-1959,19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2022年湖州市甲型流感病毒的流行特点,明确流行株与疫苗株的匹配情况及流感病毒基因组进化特征.方法 随机抽取2022年湖州市甲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标本进行全基因组测序,采用Bioedit、MEGA 7.0软件对各基因片段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及分子特征分析.结果 2022年6月—12月甲型H3N2亚型流感病毒是湖州市流感的唯一流行型别.测得15株甲型H3N2亚型流感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分析显示均属于3C.2a分支,为同一个进化来源,且与疫苗株A/Darwin/9/2021/H3N2关系较近.与疫苗株A/Darwin/9/2021/H3N2相比,15株H3N2亚型流感序列5个抗原决定簇位点的氨基酸序列与疫苗株成高度一致,HA蛋白上受体结合位点(RBS)的5个保守氨基酸也没有变化;HA蛋白增加了一个糖基化位点,NA蛋白糖基化位点没有变化.结论 2022年湖州流行的甲型流感未发生具有流行病学意义的变异,接种当年度疫苗对甲型流感有一定的预防效果.需加强流感疫苗接种的宣传教育.

    甲型H3N2亚型流感病毒血凝素HA神经氨酸酶NA进化特征

    NOG基因移码变异导致的听力异常家系的遗传学分析及产前诊断

    嵇龙飞蔡云祥沈学萍姚娟...
    1960-1962,19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一个听力损失家系的遗传学病因,并根据基因检测结果进行产前诊断.方法 对先证者进行了靶向下一代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其中包含5 679个与听力损失相关的基因.NGS检测到的变异通过Sanger测序进行验证,并评估其致病性,通过羊膜穿刺术进行产前诊断.结果 测序分析在noggin(NOG)基因中发现了一个移码变异c.509delC(p.Pro170ArgfsTer4),该变异导致一个截断的蛋白质.目前,该突变未被任何数据库或出版物收录及报道,进一步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该变异为致病变异.产前诊断提示该胎儿没有携带同样的突变.结论 对该家系的分析显示NOG基因的c.509delC(p.Pro170ArgfsTer4)突变导致先证者混合性听力损失和轻度骨骼异常,这与以往的研究不同.本研究对进一步研究NOG基因突变的临床表型和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听力损失下一代测序noggin基因混合型产前诊断

    Tfr细胞及炎性因子对脓毒症患者的影响

    朱红俊陈佳琦
    1963-19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Tfr细胞及炎性因子在脓毒症患者中的表达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在本院进行脓毒症治疗的100例患者为脓毒症组,另取100例来本院进行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抑炎细胞因子(IL-4、IL-10、IL-35)、促炎细胞因子(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流式细胞仪检测Tfr细胞标志物(CD3+、CD4+、CD4+CD25+),logistic分析脓毒症患者不良预后产生的因素.结果 与健康组比较,脓毒症组患者血清中促炎细胞因子IL-6、IL-1β、TNF-α及Tfr细胞标志物CD3+、CD4+、CD4+CD25+升高,抑炎细胞因子IL-4、IL-10、IL-35降低(均P<0.05).预后分析中发现,预后不良的脓毒症患者的抑炎细胞因子IL-4、ILL-10、IL-35降低,促炎细胞因子IL-6、IL-1β、TNF-α升高及Tfr细胞标志物CD3+、CD4+、CD4+CD25+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中,IL-4、IL-10、IL-35、IL-6、IL-1β、TNF-α、CD3+、CD4+、CD4+CD25+均是导致脓毒症患者预后不良的因素.结论 Tfr细胞以及炎性因子的异常不仅对增加脓毒症患者的疾病反应具有重要促进作用,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预后.

    脓毒症Tfr细胞炎性因子预后

    CRP与IL-6联合检测对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预测价值研究

    周仁希林晓伟周俊陈东...
    1968-19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本次研究旨在调查CRP与IL-6联合检测对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SMPP)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 本院2019年3月—2022年6月诊断为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住院患儿纳入研究对象,并分为重症肺炎组(SMPP)和普通肺炎组(GMPP).分析比较2组患儿的一般情况、超敏C-反应蛋白(CRP)和白介素-6(IL-6).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 SMPP 患儿 CRP 和 IL-6 的临界值(cut-off),并且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两者联合检测对SMPP的预测价值.结果 本次研究共纳入222例MPP患儿,其中SMPP组39例,GMPP组183例.2组患儿性别、年龄均无统计学意义,SMPP组患儿的住院时间较GMPP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SMPP组的CRP和IL-6水平明显高于GMP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中,CRP和IL-6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12.80 mg/L和41.43 pg/ml时,区分SMPP和GMPP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6.7%和60.1%及61.5 和68.3%,ROC 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值分别为0.652 和 0.689,CRP 与 IL-6 联合诊断的AUC值为0.711.结论 CRP和IL-6可作为SMPP重要的预测指标,CRP和IL-6联合检测对SMPP的预测价值最高.

    肺炎支原体肺炎重症超敏C-反应蛋白白介素-6

    空腹血糖正常人群中2型糖尿病及糖耐量受损的ANN预测模型研究

    余璟璐江丽莉裴立红
    1971-19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在空腹血糖正常人群中,应用人工神经网络(ANN)模型预测2型糖尿病(T2DM)及糖耐量受损(IGT)的发病风险.方法 收集空腹血糖正常个体的实验室检测数据,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参数筛选,通过MATLAB软件构建ANN预测模型.应用ROC曲线评价预测模型的检验效能.结果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1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糖等5项指标为T2DM、IGT以及NFG人群独立危险因素(P<0.05),作为ANN预测模型的输入参数,构建多层前馈算法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显示ANN预测模型、糖化血红蛋白(5.7%切点)以及空腹血糖(5.6 mmol/L切点)3种方法对预测T2DM及IGT人群的发病风险,灵敏度分别是60.93%、30.20%、39.47%,约登指数分别是61.7%、17.89%、28.01%,ROC曲线面积分别是0.852、0.738、0.671.结论 ANN预测模型可评估空腹血糖正常人群中T2DM及IGT个体发病风险,用于临床辅助决策.

    人工神经网络2型糖尿病糖耐量受损预测模型

    冠心宁对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清ICAM-1、VCAM-1和miR-21的影响分析

    姜爱燕徐冬
    1975-1978,19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冠心宁对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和microRNA-21(miR-21)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本院2020年7月—2022年8月收治的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42例为研究对象,其中行常规用药治疗的患者69例为对照组,治疗方案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冠心宁的患者73例为观察组.2组均完成4周的治疗后,分别检测记录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清ICAM-1、VCAM-1和miR-21水平、血压、心率、心绞痛发作情况、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作情况.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各指标均得到改善(P<0.05).行组间数据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的中药症候积分下降,临床疗效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血浆黏度、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压及心率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5);组间心绞痛发作情况比较,观察组心绞痛发作频次小于对照组,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ICAM-1、VCAM-1及miR-21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宁可以显著提高对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疗效,缓解心绞痛发作,预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且安全性良好.

    冠心宁片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细胞间黏附分子-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MicroRNA-21

    脓毒症患儿相关标志物水平与小儿危重病例评分及小儿死亡危险因素评分的相关性

    王品惠晓君张靖冯园...
    1979-19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脓毒症患儿相关标志物水平与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及小儿死亡危险因素评分(PRISM Ⅲ)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2022年5月在本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99例脓毒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90例存活组和9例死亡组患儿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48 h NLR、NLR变化率、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和PCIS、PRISM Ⅲ评分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比较NLR、NLR变化率、MPV、PDW对患者的28 d全因死亡风险预测价值.结果 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48 h NLR、NLR变化率、MPV、PDW水平及PRISM Ⅲ分数均较存活组升高,PCIS分数降低(P<0.05).48 h NLR、NLR 变化率、MPV、PDW 与 PRISMⅢ分数成正相关性(r 值为 0.117~0.265,P<0.05);而 48 h NLR、NLR 变化率与PCIS分数成负相关性(r值分别为-0.323、-0.342,P<0.05).各指标评价脓毒症患儿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从高到低依次为MPV、48 h NLR、PRISMⅢ分数、PCIS分数、PDW、NLR变化率.结论 MPV和48 h NLR可能是评估脓毒症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和预测疾病预后的潜在指标.

    脓毒症患儿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容积指数小儿危重病例评分小儿死亡危险因素评分

    金华地区460例孕妇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及产前诊断结果分析

    施竞超毛晓婷
    1983-1985,19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金华地区孕妇地中海贫血的常见基因突变类型,为本地区地中海贫血的诊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0月在金华市妇幼保健院进行孕检筛查提示地中海贫血高危的孕妇共460例,所有高危孕妇采用荧光PCR溶解曲线技术进行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对检测结果阳性的孕妇,召回其配偶进行地中海贫血基因筛查,并对二人均携带地中海贫血基因的高风险夫妇进行产前诊断.结果 460例地中海贫血高危孕妇经基因检测确诊阳性141例(30.65%),其中α-地中海贫血86例(61.00%),β-地中海贫血48例(34.04%),α-β复合型地中海贫血7例(4.96%).86例α-地中海贫血患者存在6种基因型,以--SEA/αα(76.75%)、-α37/αα(12.79%)为主.48 例 β-地中海贫血患者存在 7 种基因型,以 CD17/N(39.58%)、IVS-Ⅱ-654/N(22.92%)、CD41-42/N(20.84%)为主.7例α-β复合型地中海贫血存在4种基因型.二人均携带地中海贫血基因的高风险夫妇8对,羊水经基因检测结果未发现中间型及重型地中海贫血患儿,经后期随访,结论与产前诊断结果相同.结论 本地区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类型多样,其中α-地中海贫血基因型以缺失型为主,β-地中海贫血基因型以CD17/N、IVS-Ⅱ-654/N、CD41-42/N最为常见.通过对诊断地中海贫血高危的孕妇及配偶采取基因检测、遗传咨询等措施,能有效预防地中海贫血患儿出生,一定程度上降低出生缺陷,对加强优生优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产前诊断金华地区

    产前血清HIF-1α、FIB及D-二聚体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产妇胎儿不良结局的关系分析

    赵宇王宁宁潘大欢
    1986-19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产前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GDM)产妇胎儿不良结局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于本院产科就诊的135例GDM产妇为研究对象,产前采集孕妇空腹静脉血,离心取血清,检测血清HIF-1α、FIB及DD水平,并收集产妇一般资料.随访至分娩,观察本组产妇胎儿结局,并分为正常组、不良组,经单因素、logistics多因素回归分析GDM产妇胎儿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对产妇产前血清HIF-1α、FIB及DD水平与其胎儿结局之间的关系进行Spearman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GDM产妇产前血清HIF-1α、FIB及DD水平对其胎儿不良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 GDM产妇共135例,胎儿结局不良发生率为32.59%(44/135).与正常组比较,不良组产妇血清HIF-1α、FIB及DD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s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血清HIF-1α、FIB及DD水平偏高是导致GDM产后胎儿不良结局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产妇产前血清HIF-1α、FIB及DD水平与其胎儿不良结局发生率均成正相关关系(P<0.05).产妇产前血清HIF-1α、FIB、DD水平及其联合预测其产后胎儿不良结局的AUC依次为0.805、0.789、0.926和0.969,单一预测AUC均小于联合方法.结论 GDM产妇产前血清HIF-1α、FIB及DD水平与产后胎儿不良结局成正相关关系,可作为胎儿结局的预测因子,且以联合应用时预测效能最高.

    产前缺氧诱导因子-1α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妊娠期糖尿病胎儿不良结局相关性

    冠心病患者解偶联蛋白2、血清Dickkopf相关蛋白-1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刘帅印王羽
    1991-19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解偶联蛋白2(Decoupling protein 2,UCP2)、血清Dickkopf相关蛋白-1(Dickkopf-associated protein-1,DKK-1)水平波动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于本院确诊为冠心病的1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Gensini评分分为Gensini低评分组、Gensini中评分组、Gensini高评分组;并选取同期5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脂代谢指标、UCP2、DKK-1水平、Gensini评分;分析其与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UCP2、DKK-1水平较高(P<0.05);TC、TG、LDL-C、UCP2、DKK-1水平随着Gensini评分的提高依次升高,而HDL-C水平依次降低(P<0.05);脂代谢指标、UCP2和DKK-1均为病情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P<0.05);UCP2、DKK-1与Gensini评分成正相关关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CP2、DKK-1均对冠脉狭窄程度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AUC值分别为0.924、0.959,P<0.05).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UCP2、DKK-1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

    冠心病解偶联蛋白2血清Dickkopf相关蛋白-1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