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张绍武

月刊

1004-8685

wsjyzz@126.com

010-84030401

100007

北京市100007-9号信箱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Health Laboratory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相关参数预测肝细胞癌射频消融术后短期侵袭性复发转移的价值分析

    朱斌周国平王士维
    1995-19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用于肝细胞癌(HCC)患者射频消融(RFA)术后短期侵袭性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22年6月本院行RFA术的139例HCC患者,所有患者均行DWI扫描,记录表观扩散系数值(ADC)、癌组织与正常组织表观扩散系数比值(ADC T/L)、指数化表观扩散系数(eADC)和癌组织与正常组织指数化表观扩散系数比值(eADC T/L),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39例HCC患者RFA术后发生复发转移为23.7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DC、ADC T/L和eADC是预测HCC患者RFA术后发生短期侵袭性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ADC、ADC T/L、eADC、ADC 联合 ADC T/L、ADC 联合 eADC、eADC 联合 ADC T/L和三者联合预测HCC患者RFA术后复发转移的AUC分别为0.668、0.798、0.879、0.822、0.886、0.903和0.849,灵敏度分别为 64.60%、79.20%、81.30%、78.30%、87.00%、78.30%和 95.80%,特异度分别为 69.60%、78.30%、87.00%、80.20%、83.30%、88.50和60.90%.结论 ADC、ADC T/L和eADC是HCC患者术后短期侵袭性复发转移的独立预测分子,可作为联合检测指标因子进行预测.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肝细胞癌射频消融术短期侵袭性复发转移

    胃癌根治性手术前后四跨膜蛋白超家族1表达水平及病理特征变化研究

    董建姿
    1999-20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胃癌根治性手术前后四跨膜蛋白超家族1(TM4SF1)表达水平及病理特征变化.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0月在医院进行诊断且接受胃癌根治性手术患者100例,采集患者手术前后胃癌组织及胃黏膜组织,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TM4SF1表达水平,分析TM4SF1表达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 胃癌组织TM4SF1阳性表达率(64.00%)低于癌旁组织(9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发现TM4SF1染色位于基底黏膜,其蛋白主要位于固有腺体表达,术前胃癌组织TM4SF1阳性表达率(64.00%)低于术后胃底黏膜组织(9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M4SF1阳性组患者淋巴结转移、TNM分期Ⅲ期~Ⅳ期、肿瘤Borrmannn分型Ⅲ型~Ⅳ型、浸润深度T3~T4占比率均低于阴性组(P<0.05).结论 胃癌组织TM4SF1表达过低,其低表达与肿瘤分期、浸润深度、肿瘤分型、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四跨膜蛋白超家族1胃癌根治性术病理特征

    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电解质、NLRP3、瘦素水平变化与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曹雅红高鹤李碧青徐雪良...
    2003-20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血清阴性电解质、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3(NLRP3)、瘦素水平变化与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案,选取桐乡市中医医院神经内科2018年8月—2022年6月收治的HICH患者103例(HICH组)、选取健康体检志愿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2组研究对象的血清氯离子、无机磷、阴离子间隙(AG)、NLRP3 mRNA、瘦素水平,并按照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预后结局对HICH组进行分层对比,采用logistic回归因素模型分析各项指标与患者预后结局的关系.结果 HICH组患者的血清氯离子、AG、NLRP3 mRNA、瘦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HICH组患者的血清无机磷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重度HICH组患者的血清氯离子、AG、NLRP3 mRNA、瘦素水平均高于轻中度HICH组患者,重度HICH组患者的血清无机磷水平低于轻中度组(P<0.05);预后良好患者的血清氯离子、AG、NLRP3 mRNA、瘦素水平均高于预后不良患者,预后良好患者的血清无机磷水平低于预后不良患者(P<0.05);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合并冠心病、脑出血量≥30ml、患者病情重度、血清AG高水平、NLRP3 mRNA高水平表达、瘦素高水平是HICH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HICH患者的血清氯离子、AG、NLRP3 mRNA、瘦素水平较非HICH人群显著增高、血清无机磷显著降低,且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有关,其中血清AG、NLRP3 mRNA、瘦素高水平与患者不良预后结局有关.

    老年高血压脑出血阴性电解质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3瘦素预后

    高危HPV载量与血清FSTL1、TGF-β1水平联合检测对宫颈病变的预测价值

    史中娜王宝金白杨张俊清...
    2008-20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检测宫颈病变患者血清卵泡抑素样蛋白1(FSTL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及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载量,探讨三者联合检测对宫颈病变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4月—2022年6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164例宫颈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将其分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级患者82例、CIN Ⅱ级患者36例、CIN Ⅲ级患者24例及宫颈癌患者22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FSTL1、TGF-β1水平;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法检测HR-HPV载量;分析HR-HPV载量、血清FSTL1、TGF-β1及三者联合检测对CIN Ⅰ级、CIN Ⅱ级、CIN Ⅲ级及宫颈癌诊断的阳性符合率,并采用卡方检验比较其差异.结果 CIN Ⅰ级、CIN Ⅱ级、CIN Ⅲ级及宫颈癌患者年龄、婚姻状况、初次性生活年龄、文化程度、孕次、产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HR-HPV载量、血清FSTL1、TGF-β1及三者联合检测对CIN Ⅰ级、CIN Ⅱ级、CINⅢ级及宫颈癌诊断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 77.44%(127/164)、64.63%(106/164)、63.41%(104/164)、86.59%(142/164).HR-HPV 载量、血清FSTL1、TGF-β1联合检测对CIN Ⅰ级、CIN Ⅱ级、CIN Ⅲ级及宫颈癌诊断的阳性符合率高于三者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R-HPV载量及血清中FSTL1、TGF-β1水平与宫颈病变的发生密切相关,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可预测宫颈病变.

    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载量卵泡抑素样蛋白1转化生长因子-β1

    6项骨代谢标志物与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相关性研究

    周望展何卫赵峰
    2012-2014,20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检测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骨钙素(N-MID)、Ⅰ型前胶原N端肽(PINP)、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25-羟维生素D[25-(OH)D]、甲状旁腺素(PTH)、血清钙(Ca)的水平,研究其与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10例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为观察组,取97例体检老年人为对照组,检测25-(OH)D、N-MID、PINP、β-CTX、PTH、Ca,分析这些指标在对照组和观察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25-(OH)D不足和缺乏比例β-CTX、N-MID、PINP、PTH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5-(OH)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女性N-MID水平显著高于观察组男性(P<0.05),观察组女性平均年龄显著高于观察组男性平均年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PINP、PTH为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因素(P<0.05),25-(OH)D为骨质疏松骨折保护因素(P<0.05).结论 老年骨折患者存在高比例的25-(OH)D缺乏和不足,老年人骨代谢水平与骨折的发生存在明显相关性;老年女性发生骨折的比例要高于老年男性.

    25-羟维生素DN-端骨钙素β-胶原特殊序列Ⅰ型前胶原N端肽甲状旁腺素

    2020年—2022年广州市市售坚果与籽类食品质量监测结果分析

    宋韶芳张维蔚林晓华王燕燕...
    2015-20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20年—2022年广州市售坚果与籽类食品中重金属、黄曲霉毒素和微生物等监测结果,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政府监管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采集散装和定型包装坚果及籽类食品321份,按《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检测铅、镉、铬、黄曲霉毒素、酸价、过氧化值、大肠菌群和霉菌.结果 样品中监测项目均有检出,超标率为9.97%,超标项目是霉菌、大肠菌群、黄曲霉毒素B1、酸价.铅、铬、镉检出值在坚果食品中比籽类高;过氧化值在熟制坚果与籽类食品比生干制品高、籽类比坚果类高;酸价在熟制坚果与籽类食品比生干制品高,散装比预包装高;霉菌检出值在生干坚果与籽类食品比熟制制品高,籽类比坚果类高,散装比预包装高.结论 广州市售坚果与籽类食品中重金属元素、黄曲霉毒素污染水平总体较低,其日暴露量远低于容许量,不会引起健康风险.但不能忽视个别样品中霉菌、黄曲霉毒素B1和酸价等超标的潜在危害性,特别是霉菌超标率相对较高,应引起高度重视.

    坚果籽类食品重金属黄曲霉毒素霉菌过氧化值酸价

    杭州市医务人员手卫生消毒质量影响因素调研分析

    陈玮金慧龚甜王慧敏...
    2020-20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研分析医务人员手卫生消毒质量的影响因素,以期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质量,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安全.方法 随机选取杭州市各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128例,采用问卷调查和实验室检测方法对医务人员手卫生现况进行调查.结果 128例医务人员手卫生消毒质量合格数为93例,合格率为72.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岗位、学历、医学背景、手卫生步骤、免洗手消毒剂有效成分的医务人员手卫生消毒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培训频次和不同免洗手消毒剂使用量的医务人员手卫生消毒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培训1次/半年和免洗手消毒剂使用量<3 ml是医务人员手卫生消毒质量的危险性因素(P<0.05).结论 医务人员在执行卫生手过程中不仅应加强培训频次和质量,还应重视手卫生消毒过程中免洗手消毒剂的规范使用.

    医务人员手卫生手消毒剂影响因素

    浙江沿海0岁~6岁儿童感染性腹泻流行特征分析

    刘世科章海斌陈伟张峰...
    2023-20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浙江省宁海县2017年—2021年0岁~6岁儿童感染性腹泻的流行特征,为制定沿海地区儿童感染性腹泻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析2017年—2021年浙江省宁海县0岁~6岁儿童感染性腹泻流行病学特征,从监测哨点医院采集病例腹泻标本开展病原检测.结果 2017年—2021年浙江省宁海县共报告0岁~6岁儿童感染性腹泻14 391例.每年12月—次年2月为发病高峰.平原地区发病率高于沿海、山区发病率;城市发病率高于农村.发病男女性别比为1.51∶1,人群分布以1岁及以下婴幼儿为主,发病率随年龄增长总体成下降趋势.病原以肠道病毒感染为主,其次为肠道致病菌感染.肠道病毒病以轮状病毒(A型)为主,其次为肠道腺病毒,同时感染2种及以上肠道病毒2例.细菌性病原体以沙门菌感染为主,其中鼠伤寒沙门菌占沙门菌感染者的60.00%.结论 浙江省宁海县0岁~6岁儿童感染性腹泻发病主要在平原地区,冬春季节高发,1岁及以下婴幼儿是该疾病预防的重点人群,预防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可有效降低儿童感染性腹泻的发病率.

    感染性腹泻沿海地区0岁~6岁儿童流行特征

    磁共振成像对骨质疏松症或恶性肿瘤转移所致的脊柱骨折的鉴别价值Meta分析

    刘俊贾丛丛
    2027-20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磁共振成像(MRI)鉴别骨质疏松症或恶性肿瘤转移所致的脊柱骨折的价值报道进行Meta分析.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维普、Medline、PubMed、Web of science数据库,筛选MRI鉴别骨质疏松症或恶性肿瘤转移所致脊柱骨折的价值报道.进行Meta分析,计算合并灵敏度、特异度,评价纳入文献的发表偏倚.结果 本研究共筛选11篇文献,共纳入879例患者(其中骨质疏松症486例、恶性肿瘤393例)、1 183个椎体骨折(其中骨质疏松症所致椎体骨折687例、恶性肿瘤转移所致椎体骨折496例),纳入的文献质量均合格;MRI鉴别诊断骨质疏松症和恶性肿瘤转移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各文献之间存在异质性(I2=89.38%,95%CI:86.25%~96.79%;I2=92.54%,95%CI:88.35%~96.79%),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MRI鉴别骨质疏松症和恶性肿瘤转移所致脊柱骨折的合并灵敏度为83%(95%CI:80%~86%),合并特异度为90%(95%CI:85%~92%),其中MRI形态学改变与信号改变均可鉴别2种疾病,且文献间无发表偏倚.结论 MRI鉴别骨质疏松症或恶性肿瘤转移所致的脊柱骨折效能高.

    磁共振成像骨质疏松症恶性肿瘤骨转移脊柱骨折

    北京市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监测报告

    安伟佟颖
    2031-2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北京地区各级托幼机构的消毒质量现状,查找托幼机构日常消毒工作中的问题,探索预防传染病传播的可控环节,为改进和提高托幼机构消毒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采样和实验室检测方法,依据标准规范对北京市各级各类托幼机构的消毒质量进行监测,汇总分析.结果 2019年—2022年北京市各级各类托幼机构共采样20 692件,合格20 044件,总的合格率为96.9%.餐饮具的合格率最高,为99.4%,教师及儿童手的合格率最低,为90.3%.城区监测项目总的合格率为95.9%,低于郊区监测项目的98.0%(x2=77.586,P<0.001).结论 北京地区托幼机构消毒质量总体状况较好,但教师及儿童手的合格率尚需进一步提高,应加强对托幼机构的消毒技术指导,提升教师及儿童正确洗手的意识和依从性.

    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