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张绍武

月刊

1004-8685

wsjyzz@126.com

010-84030401

100007

北京市100007-9号信箱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Health Laboratory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预测海岛地区5岁以下婴幼儿腹泻患者沙门菌感染列线图模型的构建

    李卓栋徐嫣苓陈燕娜
    2347-23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以评估海岛地区5岁以下婴幼儿腹泻患者发生沙门菌感染的风险为目的建立列线图模型.方法 回顾分析2021年1月-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5岁以下有腹泻症状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收集其就诊时检测的血常规、C-反应蛋白和粪便隐血等实验室指标,以逐步回归(向后法)筛选出有意义的变量纳入到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并建立列线图模型.通过ROC曲线、校准曲线、DCA曲线的绘制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 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单核细胞相对值和粪便隐血阳性是海岛地区5岁以下婴幼儿发生沙门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列线图模型的C统计量为0.724;校准曲线的平均绝对误差为0.013;DCA曲线显示,此模型能在较大的诊断阈值范围内获益.结论 本列线图模型有较好的预测性、准确性及临床效能,能为临床对海岛地区5岁以下婴幼儿腹泻患者沙门菌感染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和帮助.

    沙门菌感染血常规隐血列线图

    天台县东部地区鼠类动物钩端螺旋体感染情况调查和分离株基因种的鉴定

    胡海燕余力朱贵威姚文武...
    2351-23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天台县东部地区鼠类动物中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情况,为钩端螺旋体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病媒生物病原学监测方案(试行)》(中疾控传发[2020]13号)以夹(笼)夜法捕捉鼠类动物,采集肝、脾、肾等组织提取总DNA,通过PCR技术检测钩端螺旋体16S rRNA、Lepto F、Lepto R和Lepto P,测序后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 在东部地区坦头镇采集黑线姬鼠36只、白腹巨鼠10只、褐家鼠1只、小家鼠3只,共50只鼠类动物.检测到钩端螺旋体阳性样本黑线姬鼠13只,褐家鼠1只,总阳性率为28.00%,鉴定为致病性钩端螺旋体的有13只,全基因组测序分析显示11份阳性样本序列与致病性问号钩端螺旋体位于进化树上的同一个分支,2份阳性(黑线姬鼠)标本为博氏钩端螺旋体.结论 天台县东部地区鼠类动物致病性钩端螺旋体感染率较高,本地人群存在一定的感染风险.

    钩端螺旋体鼠类多位点序列分析

    绍兴地区33 784例妇科患者阴道分泌物检验结果分析

    王清赵艳秀
    2354-2356,2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绍兴地区妇科患者阴道分泌物检验结果,了解本地区阴道分泌物清洁度及病原体感染的情况.方法 以2019年9月-2022年8月来本院妇科就诊并接受阴道分泌物检验的33 7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按临床阴道炎诊断标准,分成阴道炎组和非阴道炎组,分析2组在阴道分泌物检验结果中的差异.结果 33 784例标本中,阴道清洁度Ⅲ度~Ⅳ度有14 954例,占44.26%,其中细菌感染11 037例(32.77%);根据阴道炎诊断标准分成阴道炎组(16 090例,占47.6%)和非阴道炎组(17 694例,占52.4%),阴道炎组平均年龄低于非阴道炎组(P<0.001),而pH值、白细胞高于非阴道炎组(P<0.001).阴道炎组唾液酸苷酶、白细胞酯酶、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及β-葡萄糖醛酸酶的阳性率及弱阳性率高于非阴道炎组,而过氧化氢低于非阴道炎组(P<0.001).结论 本地区女性阴道清洁度堪忧,以细菌感染为主;阴道炎患者以育龄期妇女为主,pH值及WBC呈增高趋势.建议女性定期检查阴道分泌物,并根据检查结果协助临床医生针对性用药.

    阴道炎阴道分泌物年龄清洁度

    血β2-微球蛋白、腺苷脱氨酶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中的变化及意义

    姜荣王继帆郑雪辉
    2357-2360,2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β2-微球蛋白(β2-MG)、腺苷脱氨酶(ADA)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86例IM患儿的临床资料,选取同时期收治的77例呼吸道疾病患儿作为非IM组,比较2组患儿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实验室指标与IM之间的关系,分析实验室指标诊断IM的价值;对比不同疾病时期IM患儿的β2-MG、ADA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β2-MG、ADA与LYM和异型淋巴细胞比例之间的关系.结果 IM组患儿淋巴结肿大比例、咽峡炎比例、眼睑水肿比例、肝脾肿大比例、皮疹比例、WBC、LYM、ALT、AST、异型淋巴细胞比例、β2-MG、ADA水平高于非IM组(P<0.05),NEU水平低于非IM组(P<0.05);WBC、LYM、ALT、AST、异型淋巴细胞比例、β2-MG、ADA是IM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NEU与IM无关(P>0.05);β2-MG、ADA及二者联合诊断IM的AUC分别为0.839、0.822、0.927,联合诊断价值最高;相比于IM急性期患儿,恢复期患者β2-MG、ADA水平降低(P<0.05);IM儿童β2-MG、ADA与LYM、异型淋巴细胞比例均成正相关(P<0.05).结论 血β2-MG、ADA是儿童IM的危险因素,在早期诊断IM方面有潜在价值.

    β2-微球蛋白腺苷脱氨酶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EB病毒诊断价值

    基于GEO数据库探讨肺结核差异表达基因及临床价值

    谭磊张边防史珂赵桂增...
    2361-2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生物信息学数据探讨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PTB)发病机制,为肺结核的形成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从GEO数据库中下载肺结核的基因表达谱数据,通过GEO2R对数据集进行在线分析并筛选差异表达基因,进一步对共同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GO、KEGG富集分析和蛋白互作分析,通过ELISA法检测并比较活动期肺结核、潜伏期肺结核及健康对照中目的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 GSE83456数据集中,PTB组中显著上调的基因共有1 621个,显著下调的基因有754个,GSE34608数据集中,PTB组中显著上调的基因共有1 468个,显著下调的基因有1 902个.筛选后获得21个共同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于蛋白结合、病毒免疫防御、免疫应答、固有免疫及NOD样受体信号通路等.蛋白互作分析后筛选出9个核心基因如IDO1、GBP1、GBP5、IFIT2、PSAD2、CARD17、CARD16、EPSTI1和AIM2.GBP1、GBP5和AIM2蛋白表达水平在对照组、潜伏期肺结核组和活动期肺结核组中依次升高,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BP1、GBP5和AIM2在鉴别活动期和潜伏期肺结核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1、0.879 和0.815,3种指标均具有较高的鉴别敏感度和特异度.结论 多种基因共同参与了PTB的发生发展,GBP1、GBP5和AIM2可能是PTB最相关的特征基因.

    肺结核差异表达基因富集分析蛋白互作分析诊断效能

    缙云地区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情况及基因亚型分析

    陈如意王绍杰马伟康
    2366-2369,23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人乳头瘤病毒(HPV)在缙云某医院就诊女性中的感染状况和基因亚型分布特征,为本地区HPV疫苗接种及科学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3年2月在缙云县人民医院就诊的女性11 956例,分析HPV的感染率、感染亚型、季节及各年龄段的分布特点.结果 在11 956例样本中,检出HPV感染者2 131例,感染率为17.82%.高危型感染2 185例,检出率为18.28%,高危型检出率前5位分别为HPV52(3.66%)、HPV58(2.73%)、HPV53(2.55%)、HPV16(1.64%)及 HPV51(1.02%).低危型感染 502 例,检出率为 4.20%,低危型检出率前3位分别为HPV81型(1.31%)、HPV42型(1.08%)、HPV70(0.74%).单一亚型感染者1 710例,感染率为14.30%,双重感染者309例,感染率为2.58%,三重及以上亚型感染112例,感染率为0.94%.HPV感染率存在季节性变化,不同年龄组HPV感染率近似"U"曲线,>65岁人群感染率最高,为40.88%,其次是56岁~65岁组和≤25岁组,感染率分别为37.10%和34.56%.不同年龄组HPV基因亚型分布有所差异,与其他年龄段相比,26岁~35岁组HPV各亚型分布处于较平均水平;而HPV6和HPV11亚型在<25岁组中比较突出;HPV52型亚型在36岁~45岁组中比较突出;HPV81型亚型在46岁~55岁组中比较突出;HPV31和HPV42型亚型在56岁~65岁组中比较突出;HPV16和HPV70亚型在>65岁组中比较突出.结论 缙云地区女性HPV感染以高危型和单一亚型感染为主,存在季节性变化,>65岁人群感染率最高,应重点关注,不同年龄组HPV基因亚型分布有所差异,应进行HPV疫苗精准接种和防治.

    人乳头瘤病毒女性季节基因分型

    急性胆管炎患者血清降钙素原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

    樊明鹤林广民黄瑞杰
    2370-23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胆管炎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本院急性胆管炎患者94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无感染的慢性胆囊炎患者3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血清PCT、血小板数量(PLT)水平,以及不同病情程度急性胆管炎患者血清PCT、PLT水平及变化率,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PCT、PLT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 Ⅱ)评分之间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PCT、PLT对急性胆管炎的诊断价值.结果 研究组血清PCT水平较对照组高,PLT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入院后24 h、48 h、72 h,Ⅰ级急性胆管炎患者血清PCT水平及PCT72h变化率均低于Ⅱ级、Ⅲ级,Ⅱ级低于Ⅲ级,Ⅰ级、Ⅱ级急性胆管炎患者PLT水平及PLT72h变化率均高于Ⅲ级(P<0.05);PLT与APACHE Ⅱ评分成负相关(r=-0.571,P<0.001),PCT与APACHE Ⅱ评分成正相关(r=0.636,P<0.001);PCT的曲线下面积为0.959,最佳诊断临界值为1.04 μg/L,敏感度为89.36%,特异度为97.22%;PLT的曲线下面积为0.830,最佳诊断临界值为205.05 × 109/L,敏感度为84.04%,特异度为75.00%.结论 血清PCT随着急性胆管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增加而升高,血清PCT、PLT与APACHE Ⅱ评分具有相关性,临床需重点关注急性胆管炎患者血清PCT、PLT指标变化趋势,对临床早期疾病鉴别急性胆管炎以及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具有指导意义.

    急性胆管炎降钙素原血小板数量病情严重程度

    miR-203、miR-106b表达与脑梗死后继发癫痫的相关性分析

    李传斌夏磊
    2375-2377,23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miR-203、miR-106b表达与脑梗死后继发癫痫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54例脑梗死后继发癫痫患者为继发癫痫组,选取同期113例脑梗死未继发癫痫患者为对照组.收集2组临床资料,并检测血清miR-203、miR-106b水平.比较2组临床资料、miR-203、miR-106b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脑梗死后继发癫痫的影响因素.结果 继发癫痫组梗死部位为皮层、梗死面积≥5 cm2、NIHSS评分≥15分占比及miR-203、miR-106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梗死部位、梗死面积、NIHSS评分、miR-203、miR-106b水平是脑梗死后继发癫痫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脑梗死后继发癫痫患者血清miR-203、miR-106b表达水平升高,且miR-203、miR-106b表达水平是脑梗死后继发癫痫的影响因素,有助于临床诊断治疗.

    miR-203miR-106b脑梗死癫痫影响因素

    血清β2-MG、Hcy及PCT水平与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肾功能的相关性

    赵换青孙一鸣耿娜
    2378-23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同型半胱氨酸(Hcy)及降钙素原(PCT)水平与脓毒症急性肾损伤(AKI)患者肾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2022年6月本院110例脓毒症患者临床资料,分为AKI组(n=41)和非AKI组(n=69),检测血清β2-MG、Hcy及PCT水平,评估AKI患者肾功能恢复情况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AKI组血清PCT、Hcy、β2-MG水平高于非AKI组(P<0.05);AKI组3期患者血清PCT、Hcy、β2-MG水平高于1期、2期,AKI组2期患者血清PCT、Hcy、β2-MG水平高于1期(P<0.05);AKI组肾功能恢复患者血清PCT、Hcy、β2-MG水平低于肾功能未恢复患者(P<0.05);PCT、Hcy、β2-MG水平升高为AKI患者肾功能未恢复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血清β2-MG、Hcy及PCT水平对脓毒症AKI早期诊断及病情程度评估具有指导意义,且同脓毒症AKI患者肾功能转归密切相关,对于血清β2-MG、Hcy及PCT水平升高的脓毒症AKI患者,应密切关注其肾功能变化,以预防肾功能预后不佳发生.

    脓毒症急性肾损伤同型半胱氨酸降钙素原β2-微球蛋白肾功能

    不同病理和生理特征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组织和血液中miR-21表达量的Meta分析

    殷秋芳罗雯斌李春儿
    2382-2384,23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搜索组织和血液大量数据,通过Meta分析,系统全面评价不同病理和生理特征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组织和血液中miR-21表达量,来更加深入了解NSCLC发病的影响因素.方法 检索2010年5月-2022年10月万方数据库、Pub Med、中国知网、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等数据库,搜索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组织和血液中miR-21表达量,筛选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后采用Stata 14.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17篇,组织标本中病理Ⅰ~Ⅱ期/病理Ⅲ~Ⅳ期、鳞癌/腺癌、癌组织/癌旁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标本中年龄>60岁年龄≤60岁、病理Ⅰ~Ⅱ期/病理Ⅲ~Ⅳ期、淋巴结转移/淋巴结未移、癌组织/正常对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关miR-2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量,不管是组织还是血液中,miR-21大于正常对照,TNM分期Ⅲ~Ⅳ期miR21相对表达量均高于Ⅰ~Ⅱ期患者.

    病理生理非小细胞肺癌组织血液miR-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