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张绍武

月刊

1004-8685

wsjyzz@126.com

010-84030401

100007

北京市100007-9号信箱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Health Laboratory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某院ICU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病原菌分布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邵兴童洪杰
    2477-2479,24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病原菌分布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120例继发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ICU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ICU未继发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者12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者病原菌分布情况,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120例患者中共检测出17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115株,占64.61%,以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阳性菌52株,占29.21%,以难辨梭状芽胞杆菌为主;真菌11株,占6.18%,以白色念珠菌为主.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年龄≥60岁、禁食、抗生素使用时间≥7 d、联合使用抗生素是ICU患者继发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难辨梭状芽胞杆菌在ICU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者中占比较高.对于高龄、病情危重患者,应严格掌握抗生素使用指征,减少或避免联合或长期抗生素治疗.

    重症监护病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病原菌危险因素

    肺炎链球菌致学龄前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特征、血清分型与药物敏感性研究

    叶丽叶义花
    2480-2483,24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肺炎链球菌致学龄前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特征、血清分型与药物敏感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2022年本院肺炎链球菌致学龄前儿童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 共分离出肺炎链球菌329株,检出率为9.6%.男患儿、年龄≤2岁、居住于城市、冬季肺炎链球菌检出率较高,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区域、不同季节、不同年度间肺炎链球菌的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链球菌所占比例最高的 5 种血清型分别是 19F(33.1%)、23F(19.1%)、6B(14.9%)、19A(14.0%)、6A(9.4%),PCV7 覆盖率为 72.3%,PCV13覆盖率为95.7%.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G、复方新诺明、阿奇霉素、克林霉素、红霉素、四环素保持较高的耐药性,青霉素耐药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普遍高于青霉素敏感株(P<0.05),多重耐药菌株占81.2%.结论 本地区学龄前儿童肺炎链球菌冬季检出率较高,以≤2岁的城市男孩居多,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已不适用肺炎链球菌感染的治疗,本地区PCV13疫苗血清型覆盖率高,推荐使用PCV13疫苗预防肺炎链球菌感染.

    肺炎链球菌学龄前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特征血清型药物敏感性

    基于临床和实验室指征的骨折后骨痂过度生长的Nomogram预测模型的建立及临床应用

    于倩王晔恺陈位
    2484-24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本研究通过骨折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指征建立骨痂过度生长(callus hyperhyperplasia,CH)的Cox风险模型并输出得到Nomogram图.方法 选取2018年8月—2022年6月在舟山医院住院骨折患者共127例,其中男性84例,女性43例.患者入院采集临床资料和各项手术参数,并从患者入院开始收集第1天(时间点A)、第7天(时间点B)、第15天(时间点C)的血清,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人骨成形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BMP-4、BMP-7及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浓度.按随访是否出现CH分组建立Cox回归模型,得到独立风险因子后输出为Nomogram图.结果 共计发现CH结局患者16例.多因素Cox回归模型显示:合并脑外伤(HR=1.865,P<0.01)、手术持续时间(HR=1.004,P<0.01)、术中出血量(HR=1.003,P<0.01)、BMP-2(C)(HR=1.050,P<0.01)、BMP-4(C)(HR=1.005,P<0.05)、BMP-7(C)(HR=1.002,P<0.05)、TGF-β(C)(HR=1.001,P<0.01)7个因素对CH的结局存在显著影响.输出得到第60天和120天的CH发生率预测Nomogram图.结论 建立得到一种简单又可操作性强的预测骨折患者HO风险的临床评分系统,有助于临床早期干预降低患者HO的发生率.

    骨痂过度生长诺莫图风险比率

    甲亢孕妇血清25-羟维生素D、血钙及骨钙素水平与新生儿骨密度不足的相关性分析

    杨鹿鸣董士中马艳庆马晓莉...
    2489-24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甲亢孕妇血清25-羟维生素D、血钙及骨钙素水平与其所娩新生儿骨密度不足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22年6月在本院产检并分娩的86例甲亢孕产妇(观察组)及其新生儿和83例正常分娩孕妇(对照组)及其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收集2组产妇一般资料;检测新生儿出生第3天的骨密度情况;对甲亢孕妇一般资料与临床指标及其所娩新生儿骨密度不足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甲亢孕妇血清25-羟维生素D、血钙及骨钙素与新生儿骨密度不足的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所娩新生儿骨密度不足发生率为30.23%(26/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82%(4/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骨密度不足新生儿母亲血钙及骨钙素水平显著高于骨密度正常新生儿母亲,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显著低于骨密度正常新生儿母亲(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钙、骨钙素水平升高,25-羟维生素D水平降低是甲亢孕产妇所娩新生儿骨密度不足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甲亢孕妇所娩新生儿骨密度不足与25-羟维生素D成负相关,与血钙及骨钙素水平成正相关.

    甲亢骨代谢新生儿骨密度

    妊娠期无症状尿路感染特征及妊娠结局分析

    尚露梦戴显宁郑文静赵秘胜...
    2493-2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对妊娠期无症状尿路感染(ASB)病原菌特征、易感因素及妊娠结局的分析,为临床治疗ASB提供指导.方法 收集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温州市人民医院孕检的315例无尿路感染临床表现的孕妇,采用VITEK质谱仪和VITEK 2 Compact分析仪分析菌群分布和耐药情况,并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结果 315例孕妇发生尿路感染84例,感染率为26.67%,共检出92株病原菌,其中大肠埃希菌32株,占34.78%,且分离出产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ESBLs)16株,ESBLs对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复方新诺明的耐药性较高.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35岁、尿白细胞酯酶≥1+、伴妊娠期糖尿病是发生ASB的危险因素(P<0.05).先兆早产、先兆流产在感染组与非感染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SB检出率较高,且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对于有危险因素的孕妇,临床应重点关注,及时给予干预治疗,避免早产、流产的发生.

    妊娠期无症状尿路感染耐药危险因素妊娠结局

    调节性T淋巴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在肝移植受者外周血中变化的应用研究

    刘珍王峰王爱珍蔡漫漫...
    2497-25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调节性T淋巴(Treg)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在肝移植受者外周血中的变化规律.方法 选择2021年6月—2022年11月于本院行肝移植术且术后恢复良好患者49例及长期肝移植门诊随访的稳定期肝移植受者63例和同期健康体检者56例,采用流式细胞免疫荧光技术检测患者Treg细胞百分比及相关细胞因子(IL-2、IL-4、IL-6、IL-10、TNF-α、IFN-γ和IL-17 A)浓度;采用速率法或酶法检测肝移植受者肝功能相关指标.结果 新近肝移植受者及稳定期肝移植受者Treg细胞百分比均低于健康对照者,而新近肝移植受者Treg细胞百分比略低于稳定期移植受者(P<0.05),IL-2、IL-4、IL-6、IL-10和TNF-α细胞因子浓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稳定期肝移植受者IL-2、IL-4、IL-10、IFN-γ 和IL-17A细胞因子浓度略高于健康对照者;新近肝移植受者ALT、AST、ALP、GGT及TBIL外周血浓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和移植后稳定者;移植后稳定受者外周血中ALP和TBIL高于健康对照者.结论 Treg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在肝移植受者的预后评估中有重要作用,新近肝移植受者体内促炎细胞因子与抗炎细胞因子大量释放,在达到稳定期后,各型细胞因子浓度趋于平衡.

    Treg细胞细胞因子肝移植稳定期肝功能

    不同体质指数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糖脂代谢结果的影响

    马英英夏舟岚马雪莲
    2502-25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不同体质量指数(BMI)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临床特点和糖脂代谢的差异,探究肥胖型PCOS患者的糖脂代谢异常的特点.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22年12月绍兴市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就诊的PCOS患者23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体质量指数分为2组:BMI≥25 kg/m2为肥胖组(A组),BMI<25 kg/m2为非肥胖组(B组).对2组患者年龄、WHR、OGTT试验的血糖、胰岛素和HOMA进行比较分析.以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肥胖组比非肥胖组BMI、WHR、血脂3项(TC、TG、LDL)、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水平、OGTT后0.5 h血糖和胰岛素水平、OGTT后1 h血糖和胰岛素水平、OGTT后2 h血糖和胰岛素水平、OGTT后3 h胰岛素水平以及HOMA-IR均高度显著增加(P<0.01),肥胖组比非肥胖组OGTT后3 h血糖水平明显增加(P<0.05),血脂HDL则显著下降(P<0.01).肥胖组的胰岛素抵抗率、糖尿病率和血脂异常率均显著高于非肥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肥胖型PCOS患者有更为严重的糖脂代谢紊乱,应尽早进行血糖和血脂检查以便及时干预,从而预防和延缓PCOS的远期并发症.

    体质量指数多囊卵巢综合征糖脂代谢

    探讨血清Lp-PLA2、Hcy、UA水平联合预测急性脑梗死近期预后不良的价值分析

    邢金生
    2506-25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同型半胱氨酸(Hey)、尿酸(UA)水平联合预测急性脑梗死(ACI)近期预后不良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2年8月在本院收治的158例ACI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158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受试对象均检测血清Lp-PLA2、Hcy、UA水平.另根据随访90 d时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标准,将ACI患者分为预后良好者(mRS评分≤2分)和预后不良者(mRS评分>2分).对比研究组与对照组、预后不良者与预后良好者血清Lp-PLA2、Hcy、UA水平,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ACI患者近期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Lp-PLA2、Hcy、UA水平联合对ACI近期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 研究组血清Lp-PLA2、Hcy、U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158例ACI患者中有62例近期预后不良,预后不良发生率为39.24%;预后不良者血清Lp-PLA2、Hcy、UA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合并高血压、心房颤动、大面积梗死、发病至入院时间、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糖化血红蛋白水平(HbAlc)、颈动脉斑块、胱抑素C(Cys C)水平及血清Lp-PLA2、Hcy、UA水平均是ACI患者近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Lp-PLA2、Hcy、UA水平联合预测近期预后不良的灵敏度(96.77%)、曲线下面积(AUC)(0.889)均高于单独预测(P<0.05),特异度(79.17%)与单独预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I患者血清Lp-PLA2、Hcy、UA水平均异常升高,且各血清指标均与ACI近期预后不良关系密切,均对ACI患者近期预后不良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但联合预测价值更高.

    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同型半胱氨酸血清尿酸急性脑梗死预后不良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对胰腺癌非手术患者预后影响的探讨

    周官保卢央芳卢根杰俞麒麟...
    2511-25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胰腺癌非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6年1月1日—2021年9月30日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首次被确诊为胰腺癌并行非手术治疗患者125例,通过电子病历收集其临床资料及相关检测指标,并通过随访获取患者预后信息.结果 6个月随访总生存期(OS)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NLR最高为0.756(P<0.001).高NLR组患者与转移性胰腺癌相关(P=0.038).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发现,高NLR与更差的OS相关(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高NLR、转移性胰腺癌、化疗或放化疗、高C-反应蛋白/白蛋白(CRP/Alb)比值、高CA19-9与OS独立相关(P<0.05).结论 在诊断时高NLR可能与胰腺癌非手术患者预后不良相关.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胰腺癌非手术预后

    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血清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表达水平与肺功能及胸膜厚度的相关性研究

    张边防谭磊李振云赵桂增...
    2516-25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血清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interferon induced protein 10,IP-10)表达水平与肺功能及胸膜厚度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2022年6月—12月于本院结核内科的40例肺结核患者(肺结核组)、75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结核性胸膜炎组)和40例健康对照(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并比较3组血清中IP-10表达水平的差异,评估肺结核组和结核性胸膜炎组肺功能指标(FEV1和FVC)及胸膜厚度的差异.根据75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肺功能状况分为肺功能正常组、肺功能轻度减退组、肺功能显著减退组和肺功能严重减退组,分析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肺功能严重程度与血清中IP-10表达水平与胸膜厚度关系.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中IP-10在鉴别结核性胸膜炎与肺结核、肺结核和正常对照中的临床效能.结果 对照组、肺结核组和结核性胸膜炎组3组血清中IP-10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0.940,P<0.001);与对照组和肺结核组相比,IP-10在结核性胸膜炎组中升高(P<0.05).与肺结核组相比,结核性胸膜炎组FEV1、FEV和FEV1/FVC均降低(P<0.05).结核性胸膜炎组中肺功能正常组6例、肺功能轻度减退组31例、肺功能显著减退组18例和肺功能严重减退组20例,血清中IP-10表达水平和胸膜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5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膜厚度为(4.31±0.42)mm,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中IP-10与胸膜厚度成正相关关系(r=0.806,P<0.001).ROC曲线发现,血清中IP-10在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效能较为显著,AUC为0.879,当截断值为38.11 ng/ml时,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34%和91.45%.血清中IP-10在诊断肺结核的临床效能较差,AUC为0.683,当截断值为29.34 ng/ml时,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6.56%和60.23%.结论 IP-10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血清中高表达,且可作为鉴别结核性胸膜炎和肺结核的一项血清学标志物.

    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