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张绍武

月刊

1004-8685

wsjyzz@126.com

010-84030401

100007

北京市100007-9号信箱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Health Laboratory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肿瘤标志物PIVKA-Ⅱ、AFP联合纤溶二项DD、FDP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黄建芳王怡陈怡郭瑞德...
    2520-25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甲胎蛋白(AFP)联合纤溶二项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检测在原发性肝癌(PL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患者及部分温州医科大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40例原发性肝癌(PLC)患者,40例肝硬化(LC)患者,40例健康体检人员(HC);比较3组患者血清PIVKA-Ⅱ、AFP、DD、FDP水平,并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PIVKA-Ⅱ、AFP指标以及纤溶二项DD、FDP检测在PLC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PLC组血清肿瘤标志物PIVKA-Ⅰ、AFP水平显著高于LC组和健康组(P<0.05),PLC组血清纤溶二项DD、FDP水平显著高于LC组和健康组(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PIVKA-Ⅱ、AFP指标检测的AUC分别为0.935、0.902,DD、FDP指标检测的AUC值分别为0.792、0.827,其中PIVKA-Ⅱ检测对肝癌的诊断价值最高.结论 肿瘤标志物PIVKA-Ⅱ检测在PLC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与AFP、DD、FDP检查联合能够显著的区分肝癌和肝硬化患者,有利于肝癌患者的早期诊断.

    原发性肝癌异常凝血酶原甲胎蛋白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

    三七总皂苷联合尼莫地平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

    冀桂苗张亚娟付水鸽
    2524-2527,25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三七总皂苷联合尼莫地平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2年6月在本单位进行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2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联合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联合组采用三七总皂苷联合尼莫地平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尼莫地平进行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TIMP-1、TGF-β1和BDNF水平、血肿体积、水肿体积、血脑屏障功能(rCBF)、脑血流量,比较2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2组血清TIMP-1水平均降低(P<0.05),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血清血蛋白、TGF-β1、BDNF水平均升高(P<0.05),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脑脊液白蛋白水平、血脑屏障指数均降低(P<0.05),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肿体积、水肿体积均减小(P<0.05),且联合组小于对照组(P<0.05);2组中心区、周边近区、周边远区以及额定叶区脑组织血流量均升高(P<0.05),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七总皂苷能够高调节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TIMP-1、TGF-β1和BDNF水平,改善血脑屏障功能以及脑血流量,减少血肿及水肿体积,提高临床疗效,安全性良好.

    三七总皂苷尼莫地平高血压脑出血血脑屏障功能

    过敏性鼻炎儿童发生支气管哮喘风险预测模型构建与验证

    金小娟李志飞陈丽君
    2528-25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影响过敏性鼻炎(AR)儿童发生支气管哮喘的危险因素,以此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行验证.方法 以2019年1月—2021年6月于本院就诊的AR继发或未继发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建模组(n=246),2021年7月—2022年6月收治的过敏性鼻炎继发或未继发哮喘患儿作为预测模型验证组(n=112),根据AR患儿是否继发哮喘进行分组,收集患儿的基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过敏原种类、临床特征等相关因素,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式分析影响AR患儿继发哮喘的相关因素,以此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以R软件绘制风险预测模型Nomogram图(即列线图)及建模组和验证组患者的验证校准图;以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评估风险预测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 作为建模的246例患儿中,有160例为单纯AR(AR组),有86例AR继发哮喘(AR继发哮喘组),AR继发哮喘率为34.9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儿的年龄、鼻炎病程、鼻炎类型、鼻炎严重度、季节特征、生活环境、过敏性疾病家族史、宠物接触史、粉尘螨、豚草、霉菌情况在2组患儿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鼻炎病程、季节特征、过敏性疾病家族史、粉尘螨、豚草、霉菌均为影响AR患儿继发哮喘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结果示,内部验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60(95%CI:0.699~0.821),其敏感度为75.4%,特异度为73.1%;外部验证AUC为0.735(95%CI:0.640~0.831),其敏感度为72.5%,特异度为70.4%;且两者校准一致性均较为良好.结论 鼻炎病程、过敏性疾病家族史、粉尘螨、豚草、霉菌均为影响AR患儿继发哮喘的独立影响因素,以此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具有一定的预测效能.

    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儿童风险模型列线图

    血清25-(OH)D3、IL-21水平与2型糖尿病合并桥本甲状腺炎老年患者甲状腺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刘鹏张晖常毅娜张颖裕...
    2533-2536,25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检测2型糖尿病(T2DM)合并桥本甲状腺炎(HT)患者中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白细胞介素-21(IL-21)变化,并分析二者与甲状腺功能及与合并HT风险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老年T2DM患者153例,根据是否合并HT分为单纯T2DM组(97例)、T2DM合并HT组(56例).比较2组一般资料、25-(OH)D3、IL-21水平,分析T2DM合并HT组血清25-(OH)D3、IL-21与甲状腺指标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T2DM患者合并HT的影响因素.结果 T2DM合并HT组中女性占比大于单纯T2DM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低于单纯T2DM组,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水平高于单纯T2DM组(P<0.05);T2DM合并HT组血清25-(OH)D3水平低于单纯T2DM组,IL-21水平高于单纯T2DM组(P<0.05);T2DM合并HT患者血清25-(OH)D3与TSH、TPOAb成负相关关系,IL-21与TSH、TPOAb成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IL-21是老年T2DM患者合并HT的独立危险因素,25-(OH)D3是老年T2DM患者合并HT的独立保护因素,且二者均与TSH、TPOAb水平密切相关.

    25羟维生素D3白细胞介素-21桥本甲状腺炎2型糖尿病

    不同剂量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心脏微循环、心脏功能的影响

    周斐叶爱丽龚利亚杨晶晶...
    2537-2540,25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不同剂量利拉鲁肽的临床疗效及对心脏微循环、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2021年5月—2022年5月本院收治的116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给药的剂量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8例.给予对照组患者1.80 mg利拉鲁肽治疗,给予研究组患者1.20 mg利拉鲁肽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血糖水平、体质量、血脂水平、心功能及心脏微循环指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糖水平、BMI指标、血脂水平及血清炎症因子指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糖水平、BMI指标、血脂指标及血清炎症因子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心脏微循环指标、心功能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心脏微循环指标、心功能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利拉鲁肽的给药剂量加大时,临床疗效并不显著,而给药1.20 mg剂量的利拉鲁肽,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可降低患者血糖、血脂、炎症反应,改善其心脏功能,值得临床示范推广使用.

    不同剂量利拉鲁肽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血清炎性因子预后改善效果

    探讨厌食症患儿血清神经肽、瘦素水平变化及其与胃肠激素的关系

    高超傅松维徐嫣苓林丹薇...
    2541-25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厌食症患儿血清神经肽(NPY)、瘦素(LP)水平变化及其与胃肠激素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138例厌食症患儿,设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的138例健康儿童,设为对照组.对比2组血清NPY、LP水平及胃肠激素[神经降压素(NT)、胃动素(MTL)、胃泌素(GAS)、生长抑素(SS)]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厌食症患儿血清NPY、LP水平与胃肠激素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的血清NPY、LP水平分别为(36.08±7.02)ng/L、(1.97±0.37)μg/L,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 NT、SS 水平分别为(88.93± 16.11)pg/ml、(13.48±2.08)ng/L,高于对照组(P<0.05),MTL、GAS水平分别为(181.97±35.78)ng/L、(44.42± 7.02)ng/L,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清NPY、LP水平与NT、SS水平均成负相关关系(P<0.05),与MTL、GAS水平均成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厌食症患儿血清NPY、LP水平均较健康儿童低,且与胃肠激素水平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厌食症儿童神经肽瘦素胃肠激素相关性

    深圳市2015年-2022年不同血清型登革病毒复合感染现状调查

    阳帆黄亚兰李玥张晓敏...
    2546-25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深圳市不同血清型登革病毒共感染情况.方法 收集2015年—2022年疑似登革热患者血液标本,对核酸阳性者进行型别鉴定,分析不同血清型登革病毒共感染率.同时对复合感染病例采用RT-PCR方法扩增病毒E基因序列并测序,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登革毒株进行同源性比较和进化分析.结果 2015年—2022年深圳市共报告登革热病例900例,其中810例核酸阳性标本分型结果显示DENV-1占78.15%(633/810),DENV-2占13.70%(111/810),DENV-3 占 7.04%(57/810),DENV-4 占 0.99%(8/810);仅发现 1 例 DENV-1 和 DENV-2 复合感染病例.共感染流行株D1/19YS00077/Shenzhen/2019株与1型标准株HAWAII 45株E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4.1%、96.8%,D2/19YS00077/Shenzhen/2019株与2型标准株NGC株E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3.4%、97.6%.进化树显示该流行株最有可能来源于东南亚柬埔寨地区,属于输入病例,与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一致.结论 深圳市登革热流行已从单一血清型向多种血清型并存变迁,同时出现不同血清型共感染现象,此发现有助于深圳市登革热流行病学的研究以及防制工作的开展.

    登革病毒血清型共感染E基因进化分析

    诊断学教学中应用"雨课堂"实施过程性考核的初探研究

    崔云霞娄宏君张月张玲...
    2551-25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本研究在诊断学教学实践中应用"雨课堂"智慧教学软件,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实施过程性考核的研究,并通过比较考核形式和内容、考试成绩及问卷调查来分析评估考核效果.方法 选取本校2个教学班的学生共240人,其中一个班采取"雨课堂"考核模式,另一个班采取传统考核模式.结果 本研究发现在诊断学教学中应用"雨课堂"平台进行过程性考核,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结论 合理的利用"雨课堂"平台进行教学考核,有利于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

    诊断学雨课堂过程性考核

    2019年-2022年宁夏艾滋病确证中心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

    杨东智李龙山赵建华曹慜...
    2554-2556,25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宁夏省级艾滋病确证中心实验室2019年—2022年HIV复检与确证试验数据,为本地区艾滋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15年修订版)对宁夏地区的送检标本进行复检与确证实验,采用四代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复检阳性后,再通过蛋白免疫印迹实验(WB)进行确证.结果 2019年—2022年本实验室共接收1 691份复检样本,HIV确证阳性病例共742例,不确定77例,阴性872例,占比分别为43.88%、4.55%、51.57%.HIV阳性病例中以男性为主,年龄集中分布在18岁~40岁,HIV阳性标本以医疗机构送检为主,占比76.28%;复检阴性结果中,采供血机构最高(85.0%),医疗机构(44.6%)次之,疾病预防控制机构(23.6%)最低;确证阳性中,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最高69.35%;医疗机构(51.55%)次之,采供血机构确证阳性率(9.64%)最低.结论 青壮年人群仍是本地区艾滋病防控的重点人群;应引入其他补充方法对不确定检测结果进一步的明确诊断,为早发现提供技术保障.

    HIV抗体检测酶联免疫吸附实验WB实验

    2017年-2022年新郑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监测与结果分析

    刘洋
    2557-25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新郑市农村地区水质状况及变化趋势,并持续完善新郑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方法 依据《水利部关于进一步强化农村饮水工程水质净化消毒和检测工作的通知》(水农[2015]116号)相关要求,对新郑市农村地区2017年—2022年的水质进行持续性监测,并依据国家相关饮水安全标准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7年—2022年新郑市农村地区水质检测结果显示整体合格率为81.63%,逐年合格率分别为77.41%、77.50%、84.25%、86.80%、73.00%、87.97%,逐年合格率除2021年外成逐年上升趋势.枯水期整体合格率为89.07%,丰水期整体合格率为75.36%.结论 除2021年外,新郑市农村地区水质合格率整体上成逐年上升趋势;枯水期合格率相对丰水期合格率更高,且差异性显著.需继续加强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重点关注微生物污染等问题.

    饮水安全工程水质农村地区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