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张绍武

月刊

1004-8685

wsjyzz@126.com

010-84030401

100007

北京市100007-9号信箱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Health Laboratory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脊髓损伤并发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临床特征的回顾性研究

    楼世贵孙永宁
    2602-2605,26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医院脊髓损伤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某医院脊髓损伤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变化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 2013年1月-2022年12月脊髓损伤患者共1 128例,其中94例患者发生尿路感染,发生率为8.33%.脊髓损伤并发尿路感染男性比例高,不完全损伤比例高.共获得菌株104株,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和真菌构成比依次为73.08%、13.46%和13.46%.居前3位的病原菌分别是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和热带念珠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普遍耐药,已有2株耐碳青霉烯的大肠埃希菌检出,未检测出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的菌株.喹诺酮类药物DDDs排序第一.结论 大肠埃希菌是脊髓损伤患者尿路感染最常检出的病原菌,耐药性严重,呋喃妥因可以作为治疗尿路感染的经验性用药.已有对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株检出,应加强对耐药菌监测并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脊髓损伤医院感染尿路感染病原菌耐药性碳青霉烯类

    GeneXpert MTB/RIF检测技术在结核病诊断及利福平耐药中的应用效果

    胡春燕陈军
    2606-26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GeneXpert MTB/RIF检测技术在句容市基层定点医院结核病诊断和利福平耐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2月-12月句容市结核定点医院收治的182例肺结核患者病例情况,并从句容市结核实验室获得检测数据,以痰培养及体外比例法药敏试验为金标准,分析GeneXpert MTB/RIF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和利福平耐药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以及与金标准的一致率.结果 182份痰标本经痰涂片、痰培养和GeneXpert MTB/RIF检测,阳性率分别为 38.46%(70/182)、55.49%(101/182)和 54.95%(100/182).以痰培养结果为金标准,GeneXpert MTB/RIF检测灵敏度为86.14%(87/101),特异度为87.65%(71/81).GeneXpert MTB/RIF与痰培养检测结果一致率为86.81%(158/182).GeneXpert MTB/RIF检测涂阳患者结核分枝杆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1.80%(56/61)、66.67%(6/9),检测涂阴患者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7.50%(31/40)、90.28%(65/72).以体外比例法药敏试验为金标准,GeneXpert MTB/RIF检测痰培养阳性患者中利福平耐药的灵敏度为83.33%(5/6),特异度为97.87%(92/94),检测结果一致率为97.00%(97/100).结论 GeneXpert MTB/RIF检测技术在对结核病的早期诊断及利福平耐药有较好的应用效果,适合在基层结核病定点医院大规模推广.

    结核病GeneXpertMTB/RIF耐药

    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评估大脑动脉粥样硬化型缺血性脑卒中斑块易损性的价值

    林秀慧王逸如吴旭杰吴志敏...
    2610-26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评估大脑动脉粥样硬化型(LAA)缺血性脑卒中斑块易损性的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4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179例LAA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颈动脉血管超声结果将患者分为易损斑块组和稳定斑块组,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斑块易损性的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D-D、FIB预测斑块易损性的价值,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D-D、FIB与三维超声参数灰阶中位数(GSM)的关系.结果 易损斑块组患者男性比例、吸烟比例、D-D水平、FIB水平、Hey水平高于稳定斑块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史、D-D、FIB是影响LAA斑块易损性的主要因素(P<0.05),性别、Hey与斑块易损性无显著相关性(P>0.05);D-D、FIB评估斑块易损性的AUC分别为0.731、0.729;LAA脑卒中患者D-D、FIB水平与三维超声参数GSM值成负相关(P<0.05).结论 D-D、FIB与LAA脑卒中斑块易损性关系密切,可作为评估斑块易损性的辅助指标.

    缺血性脑卒中大脑动脉粥样硬化型斑块易损性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

    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血清h-FABP、miR-155-5P、miR-499a-5P表达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马欣王建峰
    2614-26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微小RNA-155-5P(miR-155-5P)、微小RNA-499a-5P(miR-499a-5P)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3月在本院就诊的脓毒症患者124例,其中合并有心肌损伤患者52例(心肌损伤组),无心肌损伤患者72例(无心肌损伤组),分析比较2组血清h-FABP、miR-155-5P、miR-499a-5P以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差异.结果 心肌损伤组患者血清h-FABP、miR-155-5P、miR-499a-5P、CK-MB和NT-proBNP高于无心肌损伤组(P<0.05),而LVEF低于无心肌损伤组(P<0.05);血清h-FABP、miR-155-5P、miR-499a-5P与NT-proBNP成正相关(P<0.05),而与LVEF成负相关(P<0.05);心肌损伤组死亡患者血清h-FABP、miR-155-5P、miR-499a-5P 和 NT-proBNP 高于存活患者(P<0.05);血清 h-FABP、miR-155-5P 和miR-499a-5P预测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7、0.775和0.706(P<0.05);血清NT-proBNP预测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44(P>0.05).结论 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血清h-FABP、miR-155-5P、miR-499a-5P表达水平升高,与NT-proBNP及LVEF有一定相关性,同时在预测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预后中有一定价值.

    脓毒症心肌损伤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miR-155-5PmiR-499a-5P预后

    PINP与β-CTX在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预测诊断中的应用

    孙景熙陈剑明王福斌
    2618-26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骨形成指标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PINP)和骨吸收指标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检测在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40例,其中男性60例,女性80例,运用电化学发光法(ECL)检测血清中PINP和β-CTX的表达水平.用双能X线吸收测量仪进行测量,以其结果为标准,分析DXA参数包括股骨颈、腰椎及髋部整体的骨密度与PINP和β-CTX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结果 男性和女性,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组PINP、β-CTX、25(OH)D3均低于非骨质疏松组,PINP和β-CTX与DXA测量的骨密度为负相关关系,男性PINP与DXA相关系数(r)为-0.124~-0.374,男性β-CTX与DXA相关系数(r)为-0.257~-0.425;女性PINP与DXA相关系数(r)为-0.167~-0.201,女性β-CTX与DXA相关系数(r)为-0.231-0.348.PINP与β-CTX均能预测腰椎骨质疏松症,其阈值分别为52.23 ng/ml、0.37 ng/ml;PINP与β-CTX也能预测髋部骨质疏松症其阈值分别为53.39 ng/ml、0.39 ng/ml.结论 PINP与β-CTX与T2DM合并骨质疏松症腰椎和髋部骨密度相关,对于预测T2DM合并骨质疏松症有意义,其诊断阈值根据部位、性别的不同而略有不同,值得临床推广.

    骨转换标志物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骨密度相关性

    TREM-1 A811G基因多态性与慢性乙型肝炎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戴显宁王倩项心怡童郁...
    2622-26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TREM-1A811G基因多态性在CHB发生发展过程中与炎性反应的相关性.方法 运用Sanger测序对TREM-1基因测序后,分析TREM-1基因多态性在CHB组及其亚组和对照组中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及危险度(OR)计算,评估TREM-1基因多态性位点在CHB感染中与炎症反应的相关性.结果 TREM-1 A811G基因突变位点在CHB组和对照组中均检测出AA、AG、GG 3种基因型,其中在CHB组中AG基因型频率最高(41.13%,167/406);健康对照组中AA基因型频率最高(36.67%,33/90).且CHB组G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x2=5.555,P<0.05),G等位基因相对于A等位基因(OR)为1.475(95%CI:1.066~2.039).CHB组3种不同基因型中,其中ALT血清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BIL和AST血清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REM-1 A811G基因型及分布频率在CHB组和对照组中分布有差异,携带A等位基因的人群相比较携带G等位基因人群CHB的感染炎性反应程度风险相对较低,可能是影响慢性肝炎进展及易感性的因素之一.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基因多态性炎性反应感染

    MRE11A基因多态性与心肌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金可可戈睿佗张利勇虞旭东...
    2626-2629,26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中国南方汉族人群中DNA损伤和修复因子基因多态性与心肌梗死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 对207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心肌梗死患者和202例健康对照组的5个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比较不同基因型和等位基因与心肌梗死患病风险的关系.结果 在这5个与DNA损伤和修复密切相关的因子(减数分裂重组11同源物A、活性氧调节因子1、白介素-10、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和琥珀酰-戊二酸辅酶A转移酶)中,位于减数分裂重组11同源物A(MRE11A)基因的rs2155209多态性在心肌梗死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等位基因和基因型的分布频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x2=0.255,P>0.05).心肌梗死组rs2155209 C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24.9%vs 15.6%,P=0.02),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MRE11A rs2155209 CC+CT基因型携带者患心肌梗死的风险高于TT基因型携带者(OR=2.01,95%CI:1.33~3.05,P=0.001),且这一关系独立于性别、年龄、吸烟、高血压、糖尿病及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TC)、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C)水平等危险因素之外.没有证据表明其余SNPs与冠心病易感性相关.结论 MRE11A基因rs2155209多态性可能是中国南方汉族人群心肌梗死发病的遗传危险因素之一.

    心肌梗死减数分裂重组11同源物A活性氧调节因子1白介素-10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琥珀酰-戊二酸辅酶A转移酶

    腹透滤出液中sICAM-1与腹膜透析患者腹膜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邱杰山徐丽清李霞暨利军...
    2630-26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PD)患者腹透滤出液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与腹膜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本中心行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治疗的患者93例,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数据,行腹膜平衡试验(PET),计算PET4 h腹透滤出液肌酐浓度与血浆肌酐浓度比值(D/P-Cr),4 h腹透滤出液葡萄糖浓度与初始腹透液葡萄糖浓度比值(D/D0),Elisa法检测腹透滤出液中sICAM-1浓度.比较不同腹膜转运类型患者腹透滤出液中sICAM-1浓度的差异.通过两因素相关分析法,对腹透滤出液中sICAM-1浓度分别与D/P-Cr、D/D0及临床指标做相关性分析,通过多因素回归法分析腹透滤出液中sICAM-1浓度对PD患者腹膜功能的预测价值.结果 根据PET,纳入研究的患者中高转运组17例、高平均转运组41例、低平均转运组26例,低转运组9例,比较发现,各组间sICAM-1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腹透滤出液中sICAM-1的浓度依次为高转运组>高平均转运组>低平均转运组>低转运组.两因素相关性分析显示,腹透滤出液中sICAM-1与D/P-Cr(r=0.674,P<0.001)、透析龄(r=0.279,P<0.05)及血清CRP(r=0.235,P<0.05)成正相关,与D/D0成负相关(r=-0.497,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腹透滤出液中sICAM-1水平是D/P-Cr的预测因子.结论 腹透滤出液中sICAM-1分子是D/P-Cr的预测因子,是反映PD患者腹膜功能的有效标记物.

    腹膜透析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腹膜功能相关性

    绝经前女性甲亢患者血清尿酸、25羟维生素D水平与甲状腺功能的相关性

    姚莉敏付士玲
    2635-26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绝经前女性甲亢患者血清尿酸、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甲状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医院收治的绝经前女性甲亢患者110例为研究组,同期选取来医院做体检的健康女性110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血清尿酸、25(OH)D水平及甲状腺激素水平.根据血清尿酸水平将研究组患者分为正常尿酸组(≤360 μmol/L)及高尿酸组,比较不同血清尿酸水平绝经前女性甲亢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根据血清25(OH)D水平将研究组患者分为正常组(>30 ng/ml)及低量组,比较不同血清25(OH)D水平绝经前女性甲亢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绝经前女性甲亢患者血清尿酸、25(OH)D水平与其甲状腺功能的关系.结果 研究组血清尿酸水平高于对照组,25(OH)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正常尿酸组FT3、FT4水平均低于高尿酸组,TSH水平高于高尿酸组(P<0.05);血清25(OH)D水平正常组FT3、TSH水平均低于低量组,FT4水平高于低量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绝经前女性甲亢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FT3、FT4均成正相关,与TSH成负相关(P<0.05);绝经前女性甲亢患者血清25(OH)D水平与FT3、FT4均成负相关,与TSH成正相关(P<0.05).结论 绝经前女性甲亢患者血清尿酸、25(OH)D水平与甲状腺功能成线性相关,甲状腺功能低下的绝经前女性甲亢患者可能更易发生高尿酸血症及维生素D缺乏症.

    甲亢尿酸25羟维生素D甲状腺功能绝经前女性相关性

    不同Wagner分级糖尿病足患者miR-24表达差异及其与血清炎症因子、创面修复因子的关系

    林乐张高芝臧循雄
    2639-26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不同Wagner分级糖尿病足患者miR-24表达差异及其与血清炎性因子、创面修复因子的关系.方法 选择160例糖尿病足患者,按照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指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进行Wagner分级后入组:0级30例、1级~2级42例、3级~4级88例.比较3组患者的miR-24、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重组人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水平之间的差异.研究 miR-24 与 Wagner 分级、IL-1β、TNF-α、IL-6、PDGF-BB、bFGF的相关性.结果 3 组患者的 miR-24、IL-1β、TNF-α、IL-6、PDGF-BB、bFGF水平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组患者的 miR-24、IL-1β、TNF-α、IL-6、PDGF-BB、bFGF从高到低依次为3级~4级组、1级~2级组、0级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 miR-24与PDGF-BB、bFGF、IL-1β、TNF-α、IL-6、Wagner分级成正相关(P<0.05).通过多因素分析,IL-1β、TNF-α、IL-6、PDGF-BB、bFGF、miR-24是影响糖尿病足程度的危险因素(P<0.01).ROC曲线分析,0级~2级及3级~4级糖尿病足的miR-24截断值为2.25,其曲线下面积为0.628.结论 miR-24表达水平可以作为糖尿病足患者严重程度的重要依据.

    糖尿病足炎性因子创面修复因子相关性Wagner分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