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张绍武

月刊

1004-8685

wsjyzz@126.com

010-84030401

100007

北京市100007-9号信箱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Health Laboratory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乙型肝炎病毒RNA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不同HBeAg状态下的临床研究

    张晓晶武瑞黄伟刘雁...
    257-2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观察HBeAg不同状态下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的HBV RNA表达水平、检出率分析以及与HBV DNA、HBsAg的相关性,探索血清HBV RNA在CHB管理中的价值.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2021年1月-12月在杭州市西溪医院门诊及住院部就诊的CHB患者253例,包括HBeAg阳性的患者103例和HBeAg的阴性患者150例,检测血清HBV RNA定量,并分析其与HBsAg、HBV DNA等的相关性.结果 在HBeAg阳性组与HBeAg阴性组之间,HBV RNA及HBV DNA的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HBeAg阳性患者的HBV RNA、HBV DNA、HBsAg、ALT、AST定量均高于HBeAg阴性患者.HBeAg阳性组中,血清HBV RNA与HBV DNA、HBsAg成正相关(r值分别为0.855、0.669,P<0.001);HBeAg阴性组中,血清HBV RNA与HBV DNA、HBsAg成正相关(r值分别为0.476、0.375,P<0.001).在 CHB 未治患者中 HBV RNA 与 HBsAg、HBV DNA 成正相关(r 值分别为 0.779、0.918,P<0.001).CHB 经治患者中,HBVRNA 与 HBsAg 成正相关(r=0.306,P<0.001).结论 血清 HBV RNA 与 HBsAg、HBV DNA具有相关性,这种相关性在HBeAg阳性患者中要优于HBeAg阴性患者,慢性乙型肝炎未治患者中要优于慢性乙型肝炎经治患者;HBeAg阳性患者的病毒水平及肝功能异常率更高.

    慢性乙型肝炎HBVRNA定量HBVDNA定量HBsAg定量

    利用蛋白组学技术探讨骨肉瘤肺转移患儿血清中蛋白表达情况

    范兆阳尹彩星鲜文峰刘大旭...
    261-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利用iTRAQ标记的蛋白组学技术探讨骨肉瘤肺转移患儿血清中蛋白的表达.方法 纳入10例骨肉瘤患儿和10例骨肉瘤肺转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研究对象血清5 ml,采用iTRAQ标记的蛋白组学技术分析2组血清中的差异表达蛋白,并对差异表达蛋白进行GO富集分析、KEGG通路富集及蛋白-蛋白互作分析.外科手术后获取2例骨肉瘤肺转移患儿及2例骨肉瘤患儿瘤体组织,采用Western blot验证2组患儿癌组织中CDK1、hnRNP A2/B1、ITGAV和SRSF10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骨肉瘤患儿相比,骨肉瘤肺转移患儿血清中高表达的蛋白共477种,低表达的蛋白共235种.KEGG通路富集显示,ECM及受体的相互作用、黏着力及PI3K-Akt信号通路等可能是骨肉瘤肺转移的主要发病机制.骨肉瘤肺转移患儿血清中差异蛋白前10种为CDK1、CTNNB1、ITGB1、SNRPE、SNRPG、HNRN-PH1、SNRPD3、HNRNPC、ITGAV和SRSF1.与骨肉瘤患儿的癌组织相比,骨肉瘤肺转移患儿癌组织中CDK1、hnRNP A2/B1、ITGAV和SRSF10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 与骨肉瘤患儿相比,骨肉瘤肺转移患儿血清中存在多种差异表达蛋白,采用iTRAQ标记的蛋白组学技术能很好地筛选出差异蛋白,为骨肉瘤发生肺转移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了潜在的血清学标志物.

    骨肉瘤骨肉瘤肺转移蛋白组学靶蛋白发病机制

    宫颈癌预后相关长链非编码RNA筛选及其临床意义研究

    叶文蔚郭丙静应柳青蒋梦亭...
    266-2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筛选宫颈癌预后相关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检测其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edgeR"包筛选到与患者生存相关的差异表达lncRNA-AP001528.2.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AP001528.2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生存曲线分析患者术后5年生存情况,Log-rank检测比较生存差异;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评价AP001528.2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宫颈癌组织中AP001528.2表达升高,且与FIGO分期、宫颈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高表达AP001528.2的宫颈癌患者术后5年总生存率降低;FIGO分期、宫颈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AP001528.2表达与宫颈癌患者生存率相关,且后三者是宫颈癌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AP001528.2表达诊断宫颈癌ROC曲线下面积为0.84,敏感度为96.7%,特异度为60.7%.结论 AP001528.2可能是宫颈癌预后的独立不良因素之一,在宫颈癌的诊断中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宫颈癌癌症基因组图谱长链非编码RNA-AP001528.2预后诊断

    酶免疫层析技术和酶抑制剂增强试验在碳青霉烯酶型检测方面的应用及研究

    王佳男李情操裘雪丹吴巧萍...
    271-274,2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酶免疫层析技术(金标法)和碳青霉烯酶抑制剂增强试验在检测CRKP碳青霉烯酶型方面的性能和差异,为实验室检测和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宁波地区多中心医院临床非重复分离的CRKP共150株,分别用金标法、酶抑制剂增强试验和PCR法检测CRKP碳青霉烯酶型,并以PCR法作为参考方法,对2种检测方法的酶型检测性能进行分析和评估.结果 在150株实验菌株中发现,共有142株CRKP携带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其中携带KPC-2型的菌株,共有92株,占比为61.3%;携带NDM-1型的菌株有22株,占比为14.7%;携带IPM-1型的菌株有12株,占比为8.0%;未检出VIM-1、VIM-2和IMP-2型基因.以PCR方法作为参考方法,通过酶抑制剂增强试验检测出产A类酶、B类酶和D类酶的菌株灵敏度分别为93.5%、88.2%和100.0%.通过金标法检测对于各基因型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90%.结论 酶抑制剂增强试验和金标法在检测CRKP碳青霉烯酶型上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且操作简单方便,适宜在临床实验室开展.

    酶免疫层析技术酶抑制剂增强试验PCR法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酶型

    顶空-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测定游泳池水中三卤甲烷

    鲁莉吕晓静李辉赵金泉...
    275-277,2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游泳池水中三卤甲烷的顶空-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 改进标准溶液配制方式,取10 ml水样加入4 g氯化钠,于40℃恒温培养箱中平衡30 min取上部空间气体上机测定游泳池水中三卤甲烷含量.结果 三卤甲烷各单体质量浓度在1 μg/L~50 μg/L内线性相关系数(r)为0.999 4~0.999 7;检出限为0.01 μg/L~0.09 μg/L,定量限为 0.03 μg/L~0.30 μg/L,相对标准偏差(RSD)为 1.1%~5.4%;回收率在 93.7%~105.3%.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单、快捷省时、灵敏准确,适合基层实验室的推广和批量样品的快速测定.

    三卤甲烷游泳池水气相色谱顶空-毛细管柱

    以碘-淀粉评估临床生化样本还原性的方法学研究

    陈丹张美娟杨建荣
    278-2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敏感的检测指示系统用于临床样本还原性的分析.方法 以1%浓度碘乙醇-水混合溶液与1%淀粉做梯度正交配比,观察570 nm吸光度变化;以临床药物浓度范围的维生素C及止血敏各与合适碘乙醇-水混合溶液做正交配比,观察570 nm吸光度变化.结果 0.031%~0.036%碘液与1%淀粉(V ∶ V=20 ∶ 1)混合溶液呈色反应效果最好,且避光条件下较为稳定;浓度为10 mg/L~80 mg/L维生素C与上述浓度碘-淀粉指示系统反应成线性关系;酚磺乙胺浓度越高,对碘-淀粉溶液的消色反应越明显.结论 本文建立的以碘-淀粉溶液为指示剂,检测临床生化样本还原性操作简便,且敏感性与重复性适于临床样本还原性的分析,对于及时发现还原性药物对生化反应的潜在干扰,提高基于Trinders反应的临床生化检验的准确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维生素C碘-淀粉溶液止血敏还原性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校园及周边市售辣条中多种合成色素含量

    朱小琼王永根石仁其姚凤燕...
    282-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辣条中多种合成色素含量(柠檬黄、新红、苋菜红、胭脂红、日落黄、诱惑红、红2G、亮蓝、赤藓红)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样品采用正己烷去油脂,α-淀粉酶、木瓜蛋白酶按试样质量分数2%、2.5%的比例相混合,水浴65℃,反应15 min,去除淀粉、蛋白等杂质后,用10%氨化甲醇提取合成色素,再用固相萃取小柱净化,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为避免假阳性样品的出现,同时以各自目标峰的出峰时间和特征波长进行双定性.结果 9种色素浓度在1.0 μg/ml~30.0 μg/ml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方法 检出限为0.08 μg/ml~0.27μg/ml,回收率为81.2%~100.0%,相对标准偏差为0.14%~2.8%(n=6).结论 本方法重现性好、准确度高,可同时测定辣条样品中9种人工合成色素,并应用于平湖市校园及周边市售辣条中多种合成色素含量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合成色素辣条

    乳酸、乙酸、过氧化氢、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白色假丝酵母菌生长生物被膜菌丝形成

    李桂军
    286-289,2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乳酸、乙酸、过氧化氢(H2O2)、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影响白色假丝酵母菌生长生物被膜及菌丝形成进行研究,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发病及久治不愈原因提供依据.方法 白色假丝酵母菌经含不同浓度乳酸、乙酸、H2O2、TNF-α肉汤培养基培养与含不同浓度乳酸、乙酸、H2O2血清养基,检测其生长、生物被膜及菌丝抑制情况.结果 乳酸、乙酸、H2O2浓度依赖性抑制生长和生物被膜形成.与早期形成生物被膜(4 h)相比,3种物质对晚期形成生物被膜(24 h)抑制作用明显减弱.乳酸、乙酸浓度依赖性抑制菌丝形成,低浓度H2O2、TNF-α无抑制作用.结论 乳酸、乙酸、H2O2有抑制白色假丝酵母菌生长生物被膜形成作用.乳酸、乙酸能抑制菌丝生长.TNF-α无直接杀菌能力.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发生及久治不愈可能与阴道微生态失衡,乳酸、乙酸、H2O2浓度下降,减弱或失去抑制白色假丝酵母菌生长生物被膜及菌丝形成有关.

    生物被膜菌丝乳酸乙酸白色假丝酵母菌

    延安市门诊患者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分析

    马莉马小娜景彩霞
    290-2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延安市2018年-2021年生殖道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收集近4年延安市延大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门诊报告的生殖道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病例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 025例泌尿生殖道感染中支原体阳性366例,阳性率为35.71%,男性检测者支原体阳性率为17.41%(51/293);女性检测者中支原体阳性率为43.03%(315/732),男女两性支原体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衣原体阳性50例,阳性率为4.88%,其男性、女性阳性率分别为4.43%、5.05%;支原体衣原体混合感染率为0.98%,男女两性衣原体感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u和Ct感染率高的人群主要集中在青壮年,以20岁~49岁患者居多.结论 延安市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率居高不下,沙眼衣原体感染发病率相对较低,提示应加强对生殖道支原体的防.治,以控制其感染的快速流行.

    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分析

    一起空肠弯曲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事件的病原学检测结果分析

    陈吉铭何琴芬张琴超唐诗洁...
    293-2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绍兴市某学校一起空肠弯曲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事件进行病原学研究,为食源性疾病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该事件患者肛拭子、食堂工作人员肛拭子、留样食品样品和环境样品共46份,采用快速多重病原基因检测系统筛查病原体,锁定目标病原后,将病原菌分离鉴定与实时荧光PCR同步检测,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探究菌株同源性,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菌株耐药情况.结果 采集的46份样品中,分离鉴定出空肠弯曲菌4份,均来自患者.PFGE聚类分析结果显示,4株空肠弯曲菌同源性为100.0%.药敏结果显示,4株菌对萘啶酸、环丙沙星、氟苯尼考和四环素4种抗生素均耐药.结论 这是绍兴市首次由空肠弯曲菌感染引起的食源性聚集疫情,建议加强学校食堂卫生管理、在校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健康教育,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空肠弯曲菌食源性疾病脉冲场凝胶电泳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