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张绍武

月刊

1004-8685

wsjyzz@126.com

010-84030401

100007

北京市100007-9号信箱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Health Laboratory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血清hs-CRP、IL-35与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的相关性

    樊鸿雁倪燕红夏楷顺
    1111-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检测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前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35(IL-35)水平,分析血清hs-CRP、IL-35与术后感染发生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纳入杭州市萧山区中医院2020年6月-2022年6月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260例,入院后,设计基线资料调查问卷,调查患者基线资料,并测定血清hs-CRP、IL-35等实验室指标;术后2周,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感染发生情况,根据术后有无感染将患者分为感染组与未感染组,分析血清hs-CRP、IL-35与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的关系.结果 26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均顺利完成本研究,无退出患者;术后2周,26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中,发生术后感染18例,占比为6.92%;感染组合并糖尿病占比高于未感染组,手术时间长于未感染组,血清hs-CRP水平高于未感染组,血清IL-35水平低于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点二列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hs-CRP水平与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感染成正相关关系(r=0.540,P<0.001),血清IL-35与术后感染成负相关关系(r=-0.621,P<0.001);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s-CRP水平升高是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OR>1,P<0.05),血清IL-35水平升高是术后感染发生的保护因素(OR<1,P<0.05).结论 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前血清hs-CRP、IL-35与术后感染发生有关.

    胸腰椎骨折术后感染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35

    基于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分析胶质瘤组织中PLOD3 mRNA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张跃欣赵墨魏康康周国平...
    1115-1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分析2-酮戊二酸-5-双加氧酶(PLOD)3 mRNA在胶质瘤中的表达.方法 下载TCGA数据库中胶质瘤数据集,比较胶质瘤和正常组织中PLOD3 mRNA表达差异,探讨胶质瘤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及PLOD3高表达和低表达患者的生存差异,分析胶质瘤组织中PLOD3共表达基因及富集的信号通路,免疫组化法验证PLOD3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PLOD3 mRNA在胶质瘤组织中表达量升高(P<0.001).年龄(>60岁)、WHO分级(G4)、异柠檬酸脱氢酶突变状态(野生)及PLOD3 mRNA表达(高表达)是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胶质瘤PLOD3高表达组中位生存时间缩短(P<0.001).PLOD3共表达基因主要涉及内质网、谷氨酸能突触等信号通路.20例胶质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中PLOD3高表达阳性率为85%和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PLOD3在胶质瘤中显著高表达,可通过多种信号通路促进胶质瘤的发生发展.

    胶质瘤2-酮戊二酸-5-双加氧酶3预后富集分析

    DJ-1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与人附睾蛋白4、糖类抗原125和分泌性白细胞蛋白酶抑制因子联合检测的价值分析

    王文哲朱玉光方丽佳
    1119-1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DJ-1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人附睾蛋白4(HE4)、糖类抗原125(CA125)、分泌性白细胞蛋白酶抑制因子(SLPI)和DJ-1联合检测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2月-2021年12月盘锦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上皮性卵巢肿瘤患者,另选50例同期于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女性作为对照组.结果 上皮性卵巢癌组DJ-1表达阳性率(70.00%)高于良性卵巢肿瘤组(5.77%),中低分化组DJ-1表达阳性率(91.30%)高于高分化组(58.82%),上皮性卵巢癌组血清HE4、CA125、SLPI和DJ-1指标高于良性卵巢肿瘤组和对照组(P<0.05).4项指标联合检测的AUC、特异度、灵敏度高于血清HE4、CA125、S1PI和DJ-1的单一检测(P<0.05).结论 DJ-1参与了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与发展,联合CA125、HE4、SLPI和DJ-1检测对上皮性卵巢癌的诊断价值较高.

    人附睾蛋白上皮性卵巢癌表达糖类抗原

    白细胞计数、D-二聚体、血小板活化因子诊断急性肠套叠患儿肠坏死的价值

    陶良艇张维维叶仁俞艇...
    1123-1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白细胞计数(WBC)、D-二聚体(D-D)、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诊断急性肠套叠患儿肠坏死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22年6月收治的129例急性肠套叠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出现肠坏死将患儿分为肠坏死组35例和无肠坏死组47例,比较2组患儿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小儿急性肠套叠肠坏死风险的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实验室指标诊断肠坏死的价值,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WBC、D-D、PAF与I-FABP的关系.结果 肠坏死组患儿血pH值低于无肠坏死组(P<0.05),复型肠套叠比例、发病时间、D-D、PAF、CRP、WBC、I-FABP水平高于无肠坏死组(P<0.05);肠套叠类型、发病时间、血pH值、D-D、PAF、WBC、I-FABP是影响小儿急性肠套叠肠坏死的主要因素(P<0.05),CRP与小儿急性肠套叠肠坏死无显著关系(P>0.05);D-D、PAF、WBC、I-FABP诊断小儿急性肠套叠肠坏死的AUC值分别为0.784、0.746、0.816、0.881;小儿急性肠套叠肠坏死患儿D-D、PAF、WBC与I-FABP均成正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481、0.412、0.432,P<0.05).结论 WBC、D-D、PAF 与小儿急性肠套叠患儿肠坏死关系密切,可作为早期诊断肠坏死的辅助性指标.

    急性肠套叠肠坏死白细胞计数D-二聚体血小板活化因子

    不同阶段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红细胞内外铁分布与肝纤维化的关系

    裴依菲李艳
    1127-1130,1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V)慢性感染不同阶段患者红细胞内外铁分布失衡及其与肝纤维化指标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慢性HBV感染患者300例,根据HBV感染的自然病程分为免疫耐受组(n=60)、免疫清除组(n=115)、免疫控制组(n=68)、再活动组(n=57).测定所有患者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冬氨酸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红细胞内外铁代谢指标[红细胞铁、红细胞外铁(铁蛋白、血清铁)],肝纤维化指标[层黏蛋白(LN)、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纤维结合蛋白(FN)],并进行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红细胞内外铁代谢指标与肝纤维化指标相关性.结果 4组患者ALT水平比较,再活动组>免疫清除组>免疫耐受组>免疫控制组(P<0.05),AST水平比较,免疫清除组>再活动组>免疫耐受组>免疫控制组(P<0.05),GGT水平比较,免疫耐受组、免疫清除组、再活动组均>免疫控制组(P<0.05);4组患者红细胞铁、铁蛋白、血清铁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红细胞铁水平再活动组、免疫控制组均<免疫清除组<免疫耐受组(P<0.05),铁蛋白及血清铁水平再活动组、免疫控制组均>免疫清除组>免疫耐受组(P<0.05);4组患者LN、HA、PCⅢ、CⅣ、F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再活动组、免疫控制组均>免疫清除组>免疫耐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LN、HA、PCⅢ、CⅣ、FN与红细胞铁均成负相关(P<0.05),与铁蛋白、血清铁均成正相关(P<0.05).结论 HBV慢性感染不同阶段伴随着红细胞内外铁代谢失衡及肝纤维化进程进行性加重,且红细胞内外铁代谢指标与肝纤维化指标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红细胞铁分布肝纤维化

    免疫炎症指数在肝癌消融术后感染及预后中的意义

    王丽张晓敏吴晓敏金浚...
    1131-1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各种炎症的预后评分与癌症患者不良生存相关,本研究旨在通过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系统组成的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Ⅱ)评估其在肝细胞癌(HCC)患者根治性消融术后的预后价值,增加对HCC患者的预后预测能力.方法 回顾性收集本院2016年1月-2022年6月88例HCC接受消融切除术的患者数据,分析计算HCC患者的SⅡ值,根据最佳临界值把患者分为高SⅡ组和低SⅡ组,使用x2检验或t检验分析2组基本资料的差异性,应用Kaplan-Meier(K-M)法分析低SⅡ组、高SⅡ组患者的生存情况,并采用Log-rank检验差异;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HCC患者总体生存率的预后因素.结果 共纳入收集88例,根据SⅡ最佳临界值(170.6),将患者分为低SⅡ组(≤170.6,33例)和高SⅡ组(>170.6,55例).低SⅡ组总体生存率为87.50%,高SⅡ组总体生存率为80.85%.单因素结果显示,术前AFP、SⅡ值、术后是否感染与HCC消融术后预后生存时间有关(P<0.05);通过Cox多因素生存分析发现,SⅡ水平是HCC患者术后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消融术前SⅡ值是HCC患者术后预测肿瘤复发以及预后的独立有效因子,SⅡ水平高提示预后较差.

    系统免疫炎症指数肝细胞癌预后评估

    多发伤早期患者血清Mb、CK、IL-6和TNF-α水平对预后的预测意义

    任良杰余克歌
    1135-1137,1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多发伤患者血清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CK)、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1年6月医院收治146例的多发伤患者,将其记为创伤组,另招募52例健康志愿者,将其记为健康组.依据90 d内是否死亡将创伤组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创伤组与健康组的基线血清Mb、CK、IL-6和TNF-α水平;比较死亡组与存活组基线血清Mb、CK、IL-6和TNF-α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死亡组基线血清Mb、CK与IL-6、TNF-α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对血清Mb、CK、IL-6和TNF-α的预测死亡价值.结果 创伤组的基线血清Mb、CK、IL-6及TNF-α水平均高于健康组(P<0.05);创伤组死亡率为15.07%,死亡组的基线血清Mb、CK、IL-6及TNF-α水平均高于存活组(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知,死亡组Mb与IL-6、TNF-α均成正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912、0.891,P<0.05),CK 与 IL-6、TNF-α 均成正相关关系(r 值分别为 0.871、0.846,P<0.05);血清 Mb、CK、IL-6、TNF-α 水平联合预测多发伤患者死亡价值的AUC分别为0.704、0.707、0.591、0.617及0.933.结论 多发伤患者的血清Mb、CK、IL-6和TNF-α均明显增加,死亡风险高,且与血清Mb、CK、IL-6、TNF-α水平均相关,各指标联合预测多发伤患者的死亡风险的价值较高.

    多发伤血清肌红蛋白肌酸激酶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预后

    10 754例孕妇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结果分析

    毛晓婷李娜张俊梁妙玲...
    1138-1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羊水细胞异常染色体核型的种类以及和不同产前诊断指征之间的联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2年7月在本院产前诊断中心进行羊膜腔穿刺的10 754例孕妇诊断资料,将其临床指征及核型分析结果进行分类与统计.结果 在10 754例孕妇中共检出染色体异常850例,异常率为7.9%,其中非整倍体数目异常608例(71.5%),结构异常242例(28.5%).在八类产前诊断指征中,以无创产前基因检测高风险为指征的异常检出率最高,为50.6%,其余由高到低分别为父母一方染色体异常(35.5%)、高龄合并其他指征(13.6%)、高龄(6.5%)、超声异常(6.4%)、血清学筛查高风险(2.5%)、不良孕产史(2.5%)以及其他因素(2.2%).结论 引导具有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及时进行染色体检查,有助于排查胎儿染色体疾病,提高人口出生质量.

    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出生缺陷产前诊断指征

    渭南市2015年-2022年艾滋病检测实验室质量考评结果分析

    郭欣马宁刘腾党林...
    1141-1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为提高渭南市艾滋病检测工作质量,提升艾滋病检测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方法 利用Excel 2007录入整理2015年-2022年艾滋病检测实验室质量考评数据,对计数资料应用SPSS 22.0软件进行Fisher精确检验.结果 所有实验室2015年-2022年综合成绩均达到合格及以上,优秀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097,P<0.05).医疗保健机构2015年-2022年检测程序符合率、外部质控符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6.132、17.111,P<0.05).医疗保健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2015年-2022年仪器检定符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6.052、15.276,P<0.05).结论 渭南市2015年-2022年艾滋病检测实验室质量考评结果合格,考评成绩提升显著,但应继续加强问题实验室的技术培训和督导检查,要特别加强医疗保健机构的实验(原始)记录和报告规范.

    艾滋病质量考评能力验证血清盲样考核职能工作考评

    卫生化学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朱海豹阮征刘丹华肖芸...
    1148-1150页

    卫生化学预防医学课程建设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