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
《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编辑部
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

《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编辑部

孟群

双月刊

1672-5166

zhangyj@moh.gov.cn

010-85002952

100044

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外南路1号

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Health Informatics and ManagementCSTPCD
查看更多>>是国家科技部、国家新闻出版署2003年7月批准创办的第一份专注卫生信息化领域研究与应用的综合性科技期刊。该杂志由卫生部主管,卫生部卫生统计信息中心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公立中医类医院信息化建设现状

    石晗肖勇刘玉娟刘哲园...
    702-709,7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全国公立中医类医院信息化建设现状,为推进中医类医院信息化建设、助力中医类医院数字化转型提供借鉴参考.方法 基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监测统计中心2023年公立中医类医院信息化发展水平调研数据,采用描述统计、卡方检验和多重响应分析结合交叉表卡方检验等方法,分析公立中医类医院信息化管理、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服务水平、信息化创新能力、信息化投入来源和网络安全管理等现状.结果 中医类医院已设置信息化专职部门的占比91.84%.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结果一级和二级水平占比最高;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集中在3级和4级.应用率最高的信息标准是ICD10.12项基础业务信息系统平均建设率80.00%以上,中医药特色系统建设率偏低.信息化建设资金来源以自筹为主.网络信息安全各项工作整体完成度较好.结论 中医类医院基础业务信息系统和惠民服务功能建设逐步完善,但存在不同等级医院间信息化水平差距大、系统功能建设不全面、中医药特色不突出、联通共享程度低等问题.应以应用导向驱动创新发展,将中医类医院业务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深入推进数据标准和联通共享工作,充分挖掘中医药数据价值.

    公立医院中医类医院信息化

    医保"双通道"处方管理系统的应用探讨

    陈莹莹饶予林黄嘉绿刘苏东...
    710-7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医保"双通道"处方管理系统的构建与应用,推动"双通道"政策落地,提升国家谈判药品可及性.方法 在建立医保"双通道"管理制度的前提下,通过设计医保"双通道"处方管理系统、优化就诊取药流程等举措,分析某医院2023年医保"双通道"处方流转实施情况.结果 该医院2023年共计开出"双通道"处方4 710人次,其中审核通过处方4 636人次,审核时长中位数为20.6 min.2023年开出的"双通道"药品以抗肿瘤药品为主,占88.7%(4 179/4 710).结论 医保"双通道"处方管理系统可为参保人员提供便捷的服务,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后续基金安全,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电子处方医保"双通道"医保基金

    智慧病房多系统集成建设实践

    李源张朝
    716-7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智慧病房建设中多系统集成方式.方法 根据智慧病房各子系统对支持数据时限要求的不同,基于集成平台与数据中台分别实现实时消息与业务数据的互联互通.结果 解决了智慧病房建设中多系统难以集成的痛点,完成多系统深度整合,实现了移动护理、移动查房、智能病房交互、输液监控、体征采集自动上传等,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改善了患者的就医体验.结论 利用集成平台与数据中台架构的包容性和可扩展性,可融入复杂多样的智慧病房子系统,最终达到优化医疗流程、提升工作效率、提高服务水平的良好效果.

    智慧病房集成平台数据中台

    医院麻精药品信息化管理研究与实践

    谢程生何昊恒黄晓晴陈土佳...
    722-7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利用信息化技术改进传统医院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麻精药品)的管理,使其进一步实现科学化、精细化,提升工作效率.方法 分析国内外麻精药品的医院信息化建设现状及现有麻精药品管理模式,将麻精药品日常管理、使用实践进行信息化改造,开发麻精药品管理软件,进行流程改造,比较软件上线前后的效率变化.结果 软件上线后,药库麻精药品计划制定时间减少75%,药房麻精药品平均领用时间减少65%,麻精药品空包装平均清点时间减少50%,药库麻精药品账册填写时间减少76%.结论 开发的麻精药品管理软件操作简单,管理精准、方便,软件上线后工作效率提升明显,同时工作差错减少,保证了用药安全.

    医院信息化麻精药品管理

    基于人机连续问答的疾病流调与随访智能技术研究

    张诚夏天刘星航贾莉莉...
    728-7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解决流调和随访信息收集过程中依赖大量人力、问答模板单一、反复多次、效率低等问题.方法 研究面向流调随访信息自动收集的人机连续问答技术,实现流调随访问答模板的自动生成和流调随访信息可信度评估,形成高效、可信、鲁棒的疾病流调和随访信息自动收集方案.结果 通过基于人机连续问答的疾病流调与随访智能技术研究,并开展规模化验证与示范应用,显著提升流调随访效率和精准度.结论 通过构建与新技术有效配合的精准流调随访业务模式,为形成和推广面向现代疾病防控的智能化信息采集与解析解决方案提供较为成熟、可复制的经验模式.

    人机连续问答疾病流调与随访智能技术

    天津市智慧疾控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陈虹刘军
    733-7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为加强和提高疾控机构实验室能力建设和管理水平提供信息化支撑.方法 基于JavaEE技术体系及三层结构,设计并开发天津市智慧疾控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包括实验检测过程管理、质量体系管理、资源与安全管理,配置信息管理四大类功能模块).结果 该系统整合疾控系统实验室管理信息,具有业务便捷受理、任务自动分派、原始记录关联、结果快速录入、报告智能撰写等功能,上线运行后实现了疾控实验室检测智慧化、管理规范化.结论 实现了病原微生物、卫生产品、放射个人剂量实验检测流程管理,满足了网络安全三级等级保护要求,提高了疾控实验室规范化、智慧化管理能力和水平.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智慧疾控设计与实现

    人工智能技术在女性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分析

    张安慧朱敏毛建张敏...
    739-744,7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人工智能细胞学辅助诊断技术在妇女宫颈癌筛查项目中的有效性和准确率.方法 将自主研发设计的人工智能宫颈癌辅助诊断平台应用于芜湖市64 788名适龄妇女宫颈癌筛查项目,对智能辅助诊断平台检测出的"宫颈上皮细胞异常"全部阳性标本和随机抽取的10%阴性标本,以人工判读结果为标准,计算人工智能阅片在二分类的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以组织病理结果为标准,分析该自动化细胞学诊断平台用于宫颈癌筛查的准确性.结果 采用人—机交互模式对64 788名妇女进行宫颈癌筛查,人工智能自动诊断与人工阅片一致率为98.81%.在严格执行初审—复审二级审核流程下,阳性检出率稳定在6%~7%,日签发报告由原来的人工阅片100份/日,上升至最高远程诊断数量1 000份/日.以人工复核结果为标准,人工智能的判读对二分类具有较高的特异度和灵敏度,分别为97.08%、98.94%,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56%、99.77%.结论 人工智能宫颈癌辅助诊断平台在宫颈细胞学检测中的二分类结果,与人工阅片相比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及特异度,同时具有较高的效率和准确性,能减轻细胞病理医师的工作量.

    人工智能宫颈癌筛查

    AI病历内涵质控系统的建设与应用

    王会考王灿军鞠涛
    745-7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实时监测院内医疗行为,实现对病历内涵质量的全过程、系统化和智能化管理,提升病案质量管理工作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方法 通过整合医院内多个业务系统中的多源异构数据,运用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对文本数据进行结构化处理,并建立完善的质控规则体系和病历质量评分体系,对医疗行为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全面追踪病历内涵质量.结果 实现了病历内涵质控的闭环管理,健全了"事前提醒、事中监管、事后质控"的质控管理体系,有效提升了病历内涵质量.结论 AI病历内涵质控系统的建设,实现了从数据到管理再到临床的闭环,为医院临床业务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数据支撑和保障.

    病案质量人工智能病历内涵质控智能化管理

    甘肃卫生人力资源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徐瑞璞杜嘉欣钱国宏路杰...
    751-7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甘肃省卫生人力资源现状,筛选最优模型预测2023-2026年甘肃省卫生人力资源数量.方法 根据2010-2022年卫生人力资源数,用卫生人力/人口比值法、线性回归预测模型、ARIMA时间预测模型、灰色预测模型、组合预测模型预测2023-2026年甘肃省卫生人力资源数量,并比较各模型精度.结果 组合预测模型预测效果最好.该模型预测结果为:2023-2026年甘肃省卫生人力资源数量分别为26.870万人、28.126万人、29.425万人、30.771万人.结论 应用组合模型预测可有效减少单一预测模型局限性,准确度较高.卫生人力资源预测除考虑人口和时间影响外,还应考虑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卫生人力资源趋势预测组合模型

    智能病案首页质控系统的应用效果评价

    康周谷成胜马崇淇
    758-763,7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智能病案首页质控系统对病案首页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间断时间序列模型(ITS)分析系统使用前(2021年1月—2022年8月)与使用后(2022年9月—2023年10月)某医院主要诊断选择正确率、主要诊断编码正确率、主要手术选择正确率、主要手术编码正确率、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入组率和病案首页完整率等6项评价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ITS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在智能病案首页质控系统使用后,主要诊断选择正确率、主要诊断编码正确率、主要手术选择正确率、主要手术编码正确率和病案首页完整率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总体改变量分别上升0.665%、0.437%、0.426%、0.538%、0.381%,但对DRG入组率变化趋势影响不明显.结论 智能病案首页质控系统可显著改善病案首页质量,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病案首页质量控制ITS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