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中南大学;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中南大学;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

张阳德

旬刊

1005-8982

zgxdyx@cen-cn.com

0731-84327993

410008

湖南省长沙市湘雅路87号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Journal China Journal of Modern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刊登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与相关的科技新理念、新成果、新技术等研究论文和医学管理方面论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益气活血化浊解毒方调控KAT3B/STING轴介导的小胶质细胞极化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神经功能的影响

    刘学飞武萌萌孙翔曹利红...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益气活血化浊解毒方调控KAT3B/STING轴介导的小胶质细胞极化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复制缺血性脑卒中大鼠模型.将复制成功的60只大鼠分为缺血性脑卒中组、益气活血化浊解毒方低剂量组(低剂量组)、益气活血化浊解毒方高剂量组(高剂量组)、益气活血化浊解毒方高剂量+2,5-己酮可可碱(DMXAA)组(高剂量+DMXAA组),每组15只.另取15只正常大鼠为Sham组.低剂量组大鼠灌胃0.2 mL 27.5 g/mL的益气活血化浊解毒方药液,高剂量组大鼠灌胃0.2 mL 55.0 g/mL的益气活血化浊解毒方药液,高剂量+DMXAA组大鼠灌胃0.2 mL 55.0 g/mL的益气活血化浊解毒方药液和25 mg/kg的DMXAA,Sham组和缺血性脑卒中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代替药物;除高剂量+DMXAA组外,其余组大鼠再给予等体积二甲基亚砜溶液灌胃,1d/次,连续4周.Zea-Longa评分和网屏试验评分评估大鼠神经功能和神经行为学;检测大鼠脑组织含水量;TTC染色法检测大鼠脑梗死面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大鼠血清LDH和NGF水平和缺血侧皮层组织TNF-α、IL-6、IL-10水平;HE染色观察大鼠缺血侧皮层组织病理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缺血侧皮层组织iNOS、Iba1、CD68、CD40、CD206、Arg-1、Cleavedcaspase-3、KAT3B、STING蛋白表达.结果 缺血性脑卒中组大鼠Zea-Longa评分和网屏试验评分、脑组织含水量、脑梗死面积百分比均高于Sham组(P<0.05),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大鼠Zea-Longa评分和网屏试验评分、脑组织含水量、脑梗死面积百分比均低于缺血性脑卒中组(P<0.05),高剂量+DMXAA组大鼠Zea-Longa评分和网屏试验评分、脑组织含水量、脑梗死面积百分比均高于高剂量组(P<0.05).缺血性脑卒中组大鼠NGF和IL-10水平低于Sham组,LDH、TNF-α和IL-6水平高于Sham组(P<0.05);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大鼠NGF和IL-10水平高于缺血性脑卒中组,LDH、TNF-α和IL-6水平低于缺血性脑卒中组(P<0.05);高剂量+DMXAA组大鼠NGF和IL-10水平低于高剂量组,LDH、TNF-α和IL-6高于高剂量组(P<0.05).与缺血性脑卒中组比较,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缺血侧皮层神经元形态有明显改善.缺血性脑卒中组大鼠缺血侧皮层组织中iNOS、Iba1、CD68和CD40蛋白相对表达量比Sham组高,CD206和Arg-1蛋白相对表达量比Sham组低(P<0.05);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大鼠缺血侧皮层组织中iNOS、Iba1、CD68和CD40蛋白相对表达量比缺血性脑卒中组低,CD206和Arg-1蛋白相对表达量比缺血性脑卒中组高(P<0.05);高剂量+DMXAA组大鼠缺血侧皮层组织中iNOS、Iba1、CD68和CD40蛋白相对表达量比高剂量组高,CD206和Arg-1蛋白相对表达量比高剂量组低(P<0.05).结论 益气活血化浊解毒方可调节缺血性脑卒中大鼠小胶质细胞极化,减轻神经炎症和神经损伤,改善神经功能,可能与抑制KAT3B/STING轴有关.

    缺血性脑卒中益气活血化浊解毒方KAT3B/STING轴小胶质细胞极化神经功能

    红细胞与纤维蛋白成分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栓中的占比分析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罗根培胡伟东钟望涛
    9-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红细胞与纤维蛋白成分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栓中的占比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4年1月东莞市人民医院接诊的10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机械取栓手术治疗,术后参考改良脑梗死溶栓(mTICI)分级评估血管再通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66例)与预后不良组(36例).比较两组的围手术期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同型半胱氨酸、高纤维蛋白/血小板血栓、高红细胞血栓.采用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 术后24 h、出院前,预后不良组的mRS评分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的CRP水平、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预后不良组高纤维蛋白/血小板血栓占比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高红细胞血栓占比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RP水平高[OR=3.702(95%CI:1.607,8.529)]、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高[OR=3.615(95%CI:1.569,8.327)]、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OR=4.076,95%CI:1.769,9.389)]、高纤维蛋白/血小板血栓[OR=3.741(95%CI:1.623,8.615)]均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血栓中高纤维蛋白/血小板组分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栓成分预后

    血清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联合血栓弹力图对静脉溶栓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崔利君赵安容李双霜李垚...
    15-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imer)及血栓弹力图(TEG)预测静脉溶栓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巴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3个月后的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72例和预后不良组2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人口学和临床资料,影响因素的分析采用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FIB、D-dimer及TEG参数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预后良好组高血压患病率、凝血酶原时间、FIB、D-dimer、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反应时间(R值)和凝固时间(K值)均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α角、最大振幅(MA值)和30 min后的振幅百分比(LY30)均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多因素逐步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IB 水平[OR=0.351(95%CI:0.184,0.670)]、D-dimer水平[OR=0.010(95%CI:0.001,0.125)]、R值[OR=0.305(95%CI:0.161,0.579)]和K值[OR=0.020(95%CI:0.004,0.101)]均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不良的保护因素(P<0.05);α角[OR=1.088(95%CI:1.037,1.141)]、MA值[OR=1.093(95%CI:1.037,1.152)]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FIB、D-dimer联合R值、K值、α角、MA值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935(95%CI:0.880,0.990),敏感性为 87.5%(95%CI:0.676,0.973),特异性为 93.1%(95%CI:0.845,0.977),优于单独预测.结论 血清FIB、D-dimer联合TEG参数在预测静脉溶栓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方面展现出显著的价值.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血栓弹力图预后预测价值

    血浆纤维蛋白原联合microRNA-29a预测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积水患者预后的价值

    丁杰孟凡磊吴杰邵璞...
    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联合microRNA-29a(miR-29a)预测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积水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2024年3月天津市泰达医院87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的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积水患者的病历资料.术后3个月,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58例)与预后不良组(29例).对比两组的临床资料、FIB水平、miR-29a基因相对表达量,采用多因素一般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积水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FIB、miR-29及二者联合对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积水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 87例患者中,预后不良发生率为33.33%(29/87),预后良好率为66.67%(58/87).预后不良组脑积水严重程度、环池消失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预后不良组FIB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预后不良组miR-29a基因相对表达量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多因素一般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脑积水严重程度[OR=4.289(95%CI:1.885,9.756)]、环池消失[OR=4.559(95%CI:2.004,10.370)]、NIHSS 评分[OR=3.927(95%CI:1.727,8.934)]、FIB 水平[OR=3.561(95%CI:1.565,8.100)]、miR-29a基因相对表达量[OR=0.365(95%CI:0.160,0.830)]为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积水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FIB、miR-29a及二者联合预测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积水患者预后不良的敏感性分别为 79.31%(95%CI:0.597,0.913)、86.21%(95%CI:0.674,0.955)和 89.66%(95%CI:0.715,0.973);特异性分别为 84.48%(95%CI:0.721,0.922)、82.76%(95%CI:0.701,0.910)和 93.10%(95%CI:0.825,0.978);曲线下面积分别为 0.799(95%CI:0.696,0.879)、0.842(95%CI:0.747,0.912)、0.908(95%CI:0.826,0.961).结论 血浆FIB、miR-29a对预测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积水患者预后有重要价值,且二者联合的预测价值更高.

    创伤性脑损伤脑积水纤维蛋白原microRNA-29a预后预测价值

    牛膝醇提物通过滑膜液外泌体介导的m6A修饰抑制膝骨关节炎的分子机制研究

    高坤王燕飞靳连海刘伟东...
    27-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滑膜液外泌体介导的m6A修饰,探讨牛膝醇提物对膝骨关节炎(KOA)的影响.方法 利用改良Hulth法复制KOA大鼠模型,提取并鉴定滑膜液外泌体.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等方法检测KOA大鼠滑膜液外泌体中m6A修饰的变化,识别差异m6A.构建滑膜炎症细胞模型,将实验分为对照组、IL-1β组、IL-1β+si-NC组、IL-1β+si-METTL3组,检测METTL3对滑膜细胞存活率及趋化因子分泌的影响.通过HE和番红固绿染色评估METTL3对KOA滑膜退变的组织学影响.使用Nanosight和RT-PCR检测牛膝醇提物对滑膜液外泌体的数量、活性及METTL3表达的影响.结果 KOA大鼠模型成功复制后,micro-CT显示对照组大鼠的膝关节表面光滑,关节间隙正常;而模型组大鼠的膝关节表面粗糙,关节间隙狭窄.通过Nanosight检测,外泌体颗粒丰度为76~80 nm,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CD9和TSG101高表达,电子显微镜下外泌体为椭圆形,直径<200 nm.m6A定量检测结果显示,KOA模型组m6A总量、METTL3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去甲基化酶表达均无明显变化(P>0.05).METTL3沉默对滑膜细胞存活率的影响检测结果显示,与IL-1β组和IL-1β+si-NC组比较,IL-1 β+si-METTL3组的细胞存活率升高(P<0.05).检测METTL3沉默对滑膜细胞趋化因子SDF-1和MCP-1分泌的影响,结果表明,与IL-1β组和IL-1β+si-NC组比较,IL-1β+si-METTL3组SDF-1和MCP-1浓度均降低(P<0.05).HE和番红固绿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细胞层次分明,无明显炎症浸润;模型组和Scr-RNA组细胞排列紊乱,有血管增生和炎症浸润;Sh-METTL3组炎症浸润减少,血管增生缓解.牛膝醇提物含药血清刺激实验检测滑膜细胞存活率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牛膝醇提物组滑膜细胞存活率升高(P<0.05).与METTL3过表达组比较,METTL3过表达加牛膝醇提物组滑膜细胞存活率升高(P<0.05).动物实验中,与对照组比较,牛膝醇提物组外泌体数量和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均无明显变化(P>0.05),但模型组METTL3基因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和牛膝醇提物组(P<0.05).结论 KOA滑膜液外泌体中METTL3高表达,能够降低滑膜细胞存活率并促进趋化因子分泌.牛膝醇提物可能通过降低外泌体中METTL3的表达缓解KOA滑膜炎症.

    膝骨关节炎滑膜细胞牛膝醇提物外泌体N6甲基腺苷修饰

    针灸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研究进展

    邢雨茜周敏肖旭东朱丽萍...
    36-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发病机制涉及多种复杂的因素.针灸作为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备受关注,并在临床实践中展现出一定的疗效.该综述通过对阿尔茨海默病机制研究的深入分析,将中医病机理论与阿尔茨海默病现代医学病理生理机制结合,着重探讨了针灸治疗在突触可塑性、神经递质分泌、β-淀粉样蛋白沉积、Tau蛋白磷酸化、小胶质细胞介导的神经炎症等方面的潜在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并对其可能涉及的神经通路进行概述.

    阿尔茨海默病针灸机制

    慢性肾病与脑小血管病的研究进展

    陈俏贾文辉
    4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慢性肾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慢性肾病患者肾功能逐渐下降会引起广泛的生理、生物化学和血液学变化,这些变化同样也会影响脑小血管,进而引起脑小血管相关的疾病.该文就慢性肾病与脑小血管病相关联的机制、慢性肾病与脑小血管病亚型的相关性、慢性肾病与脑小血管病总负荷评分的关系,以及慢性肾病与认知功能障碍做一综述.

    慢性肾病脑小血管病机制认知功能障碍

    OPG-RANKL-RANK轴介导P38 MAPK信号通路调控破骨细胞在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马兰王晓晖周小青马桃梅...
    47-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DOP)是糖尿病在骨骼系统中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DOP起病隐匿,症状不典型,在疾病早期容易被忽视,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已有研究发现OPG-RANKL-RANK轴是调节破骨细胞分化成熟和骨吸收的关键因子,可通过介导不同的信号通路调节骨代谢,如调控破骨细胞生成分化的P38 MAPK信号通路,因此,进一步研究了解OPG-RANKL-RANK轴与P38 MAPK信号通路的关系可为DOP的防治提供新思路.该文综述OPG-RANKL-RANK轴介导P38 MAPK信号通路调控破骨细胞在DOP中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DOP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OPG-RANKL-RANKP38MAPK信号通路破骨细胞

    肾移植中供体来源的游离DNA作为潜在的排斥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程贤雄莫银竹吕仕杰胡军...
    54-61页
    查看更多>>摘要:肾脏疾病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终末期肾病患者必须依靠透析或肾移植治疗,而肾移植是终末期肾病的最佳治疗方法.肾移植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延长了患者生存时间,然而,由于免疫或非免疫因素导致一些患者移植物功能过早丧失,因此,并非所有患者都能从移植术中完全受益.循环游离DNA(cfDNA)是指存在于血液等体液中的小片段DNA,通常源自身体各个组织的细胞.供体来源的cfDNA(dd-cfDNA)是患者外源性且来自移植器官的cfDNA.与侵入性活检不同,dd-cfDNA可以通过对样本的非侵入性分析来检测.dd-cfDNA浓度可能在肌酐水平升高之前就增加了,这有助于早期诊断移植损伤和充分治疗,以避免移植物过早丢失.该文综述有关cfDNA在肾移植中的作用研究,希望为dd-cfDNA检测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肾移植供体来源的游离DNA免疫排斥反应生物标志物

    肾部分切除术后近期术侧肾功能损失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构建

    邓圆圆吴升向从明
    62-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肾部分切除术(PN)后近期术侧肾功能损失的危险因素,并以此构建预测模型进行验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3年12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07例行PN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近期术侧肾功能损失发生情况将其分为损失组(27例)和无损失组(80例).采用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术后术侧肾功能损失的危险因素,并以此构建Nomogram列线图模型预测患者术后肾功能损失的发生风险;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该模型对患者术后肾功能损失的预测效能.结果 损失组肿瘤最大径、R.E.N.A.L评分、热缺血占比、缺血时间>45 min占比均高于无损失组,肾体积保留率低于无损失组(P<0.05).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E.N.A.L评分[OR=5.609(95%CI:2.710,11.606)]、缺血类型[OR=4.462(95%CI:1.978,10.064)]是PN 患者术后近期术侧肾功能损失的危险因素(P<0.05);肾体积保留率[OR=0.285(95%CI:0.098,0.826)]是保护因素(P<0.05).基于上述影响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经Bootstrap法内部验证,结果显示,C-index指数为0.852(95%CI:0.783,0.964),预测患者肾功能损失的校正曲线趋近于理想曲线(P>0.05).列线图模型预测患者肾功能损失的敏感性为 88.90%(95%CI:0.791,0.984)、特异性为 91.20%(95%CI:0.841,0.994).结论 基于影响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可较好地评估患者PN术后近期术侧肾功能损失的发生风险.

    肾部分切除术肾功能损失影响因素风险预测模型列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