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李连达

月刊

1007-7693

xdyd@chinajournal.net.cn

0571-87297398

310003

杭州市中河中路250号改革月报大楼10楼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odern Applied Pharmac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是一份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综合性药学科技期刊创,创刊于1984年,原名《浙江药学》、《现代应用药学》。现由中国药学会主办,浙江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浙江省药学会承办。协办单位先后有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浙江海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民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康恩贝集团、海南亚洲制药有限公司、浙江康来特药业有限公司、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浙江大德制药有限公司等,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辟有论著、药化、中药与天然物、药剂、药品检验与分析、 医院药学、儿童用药、不良反应、综述和综合报导 等栏目,在医院、药检所、制药企业、高校、科研单位和各级管理部门拥有读者和作者,尤其注重为国家重点科技项目和边疆、基层和部队的药学科技人员服务。 杂志连续十年来与中国药学会、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品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多次全国医院药学学术研讨会和医院药学质量监督管理学术研讨会,是近年来药学界学术活动最为活跃的杂志之 一。杂志已纳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在万方数据资源系统(Chinainfo〉及其镜像系统向国内外用户提供网络信息服务,另外还被纳入了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是一份深受医药学科技人员喜爱的科技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多元数据分析的固体分散体粉体学性质及其与重结晶过程中相对结晶度的相关性研究

    敖腾张俊芳赵国巍蔡萍...
    2260-22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固体分散体(solid dispersion,SD)粉体学性质与SD重结晶过程中相对结晶度(relative crystallinity,RC)的相关性.方法 以穿心莲内酯作为模型药,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二醇8000、泊洛沙姆188、Soluplus®为载体材料,采用3种制备工艺获得了 12种穿心莲内酯SD粉体,测定了 SD的粉体学性质,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偏最小二乘法等数据分析手段,研究SD粉体学性质与SD重结晶过程中RC的相关性.结果 通过偏最小二乘法成功建立了 SD粉体学性质与RC之间的相关性模型.其中,粒径参数D(0.5)的VIP值>1.2,说明SD粉体学性质中粉体粒径是影响SD重结晶的关键因素.结论 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通过不同的制备方法,或者通过调整选定制备方法的工艺参数,获得具有不同粒径参数的SD粉体,以提高SD的重结晶稳定性.

    固体分散体粉体学性质相对结晶度相关性

    聚多巴胺空心微球负载环丙沙星抗菌剂的制备及抗感染研究

    高丽文卢文琪陈云艳胡琦艳...
    2268-2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制备一种近红外光触发药物释放的新型抗菌剂来对抗细菌感染和促进伤口愈合.方法 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所制备的抗菌剂.对不同浓度的抗菌剂采用近红外光照射,研究抗菌剂的光热性能.通过测定不同条件下药物的释放来研究其释放性能.应用涂布平板法、细菌生长曲线法研究抗菌剂的抗菌活性.用不同的方法对小鼠进行抗感染治疗,观察小鼠伤口愈合的过程,研究其对伤口愈合的影响.结果 合成的抗菌剂在近红外光照射下可重复不衰减升温,在较低浓度125 μg·mL-1时依然达到45 ℃的高温,在升温的同时能促进所负载抗菌药物的释放,释放率达到86%.与聚多巴胺与环丙沙星200 μg·mL-1物理混合溶液相比,所合成的抗菌剂联合近红外光展现了更为优异的抗菌能力,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为99.9%.0.312 5μg·mL-1和1.25 μg·mL-1的抗菌剂联合近红外光照射后也可以明显抑制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通过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小鼠皮肤缺损模型验证了该合成抗菌剂在实际应用中仍旧有着优异的抗菌效果,并能加速感染型伤口的愈合.结论 合成的抗菌剂体外光热协同抗菌有着优异的抗菌效果,体内在不引起皮肤损伤的保守功率照射下依然有着良好的抗菌效果并能促进伤口的愈合.

    聚多巴胺微球环丙沙星抗菌抗感染伤口愈合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质量肽图分析及二硫键定位

    刘冰王莹董衍东邹寒艳...
    2277-22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绘制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质量肽图并鉴定二硫键位点.方法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原液经变性、还原、烷基化、脱盐、胰蛋白酶和V8酶分别酶解后进行质量肽图分析;原液经变性、烷基化、脱盐、V8酶和V8酶结合胰蛋白酶分别酶解后进行二硫键定位鉴定.结果 胰蛋白酶酶切的质量肽图共发现14个匹配肽段,V8酶酶切的质量肽图共发现18个匹配肽段,肽段覆盖率均为100%.经V8酶酶切仅鉴定到1种二硫键匹配方式即Cys55-Cys97,经V8酶结合胰蛋白酶酶切鉴定到2种二硫键匹配方式即Cys55-Cys97和Cys89-Cys122.结论 应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质量肽图分析和二硫键定位可作为重组蛋白药物质量控制方法.

    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质量肽图二硫键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通过式固相萃取结合UPLC-MS/MS同时检测水产品中麻醉剂及其代谢物残留

    王展华梁晶晶施贝朱蕾颖...
    2282-22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通过式固相萃取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同时检测水产品中多种麻醉剂及其代谢物的方法.方法 样品均质后,使用80%乙腈水溶液提取,使用ProElt PLS-A通过式固相萃取柱进行通过式净化.以0.1%甲酸水和0.1%甲酸乙腈为流动相按比例进行梯度洗脱,使用正离子模式.采用质谱多重反应监测模式,空白基质绘制标准曲线定量.结果 14种麻醉剂及其代谢物中,麻醉剂在1~50 μg·L-1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代谢物在10~500 μg·L-1内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0.99,其中麻醉剂药物检出限为0.5μg·kg-1,代谢物检出限为5μg·kg-1,麻醉剂药物定量下限为1μg·kg-1,代谢物定量下限为10μg·kg-1.方法 高、中、低浓度加样回收率为62.48%~116.5%,RSDs均<10%.结论 该方法操作流程简便,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水产品中麻醉剂及其代谢物的检测.

    通过式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麻醉剂代谢物

    苹果酸奈诺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可能致静脉炎1例

    姚囡囡赵琼玥赵宇晗顾董事...
    2288-2289页

    奈诺沙星静脉炎药品不良反应

    中国药典2020年版9205药品洁净实验室微生物监测和控制指导原则解读及探讨

    宣泽江志杰
    2290-2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药典2020年版9205药品洁净实验室微生物监测和控制指导原则要求对于洁净室相关洁净参数的分析方法、日常测试操作及管理流程有着重要价值.本文通过与中国药典2015年版的分析比较,对比国内外相关标准规定,从检测项目、项目要求细节和具体操作执行等方面,并结合日常检验工作经验,对通则中的关键指标进行重新评估,并提出完善项目或新增项目的建议,为下一版药典指导原则的修订提供参考.

    中国药典美国药典药品洁净实验室微生物监测指导原则

    海藻酸盐复合水凝胶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黄丽丽黄诚宇许铭志林华庆...
    2295-2305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藻酸盐复合水凝胶是目前肿瘤药物递送系统材料的研究热点之一.海藻酸盐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再生的特点,然而天然海藻酸盐水凝胶因降解缓慢、凝胶不稳定等缺点使其在机体环境下可能无法实现预期的结果.海藻酸盐通过结合其他材料,并用离子交联、共价交联和自由基聚合等方法形成水凝胶,使其在癌症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基于海藻酸盐水凝胶复合体系,综述了海藻酸盐水凝胶结构及其基本性质,重点阐述了近几年来海藻酸盐复合水凝胶在常见癌症治疗应用的研究状况,总结当前研究重点方向并讨论了海藻酸盐复合水凝目前存在问题,为进一步拓展海藻酸盐复合水凝胶在临床癌症治疗的研究提供参考.

    水凝胶海藻酸盐癌症治疗

    基于CiteSpace和VOSviewer的吸入性三联药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胡涵硕王卓刘晓东
    2306-23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吸入性三联药物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探索2000年以来三联药物领域的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方法 基于CiteSpace和VOSviewer软件,对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进行检索,将筛选所得文献的年度发文量、作者、机构、期刊和关键词等进行可视化分析,并对机构的聚类情况、关键词的时间线和突显年份进行探讨.结果 2000-2022年COPD吸入性三联药物相关文献发表量为403篇,总体呈增长趋势,主要集中在美国、英国、意大利、德国和加拿大等国;发文量前5名的作者为SINGHD、LIPSOND、MARTINEZ F、DORINSKY P 和 ISMAILA A,与发文量前 5 位的研究机构 GlaxoSmithKline、AstraZeneca、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和 McMaster University 相互吻合,机构间合作密切;COPD 病理生理学、三联药物与相关临床试验、药物吸入器技术与种类等是COPD吸入性三联药物领域研究的热点与重点方向;单吸入器三联疗法、多吸入器三联疗法、患者生存率、治疗有效性是三联药物的前沿研究内容.结论 2014年以来COPD的吸入性三联药物越来越受到重视,疾病的病理生理学、三联药物临床试验与主要结局指标、吸入器技术是该领域研究热点,单吸入器三联疗法是该领域前沿研究方向.中国相关研究层次深度与国际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吸入性三联药物WebofScienceCiteSpaceVOSviewer文献计量学

    提高低压低氧环境下红细胞氧亲和力的策略及潜在药物

    张宇轩钱庆元王芃李晓琳...
    2315-23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归纳和总结目前研究中能够在低压低氧环境下提高红细胞氧亲和力的策略及潜在的药物.方法 通过查阅CNKI数据库、Web of Science数据库及Pubmed数据库中有关低压低氧环境与红细胞氧亲和力关系的文献,对其进行筛选、提取和归纳总结.结果 低压低氧环境下,机体摄氧能力、氧气利用效率下降,导致机体处于缺氧状态.提高红细胞氧亲和力可帮助机体适应与习服低压低氧环境,且较多提高方式已在其他疾病中得到应用.结论 通过提高低压低氧环境下红细胞氧亲和力来提高氧气的利用率是目前预防高原低压低氧环境对人体损伤研究的起点与重点.

    低压低氧红细胞血红蛋白氧亲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