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李连达

月刊

1007-7693

xdyd@chinajournal.net.cn

0571-87297398

310003

杭州市中河中路250号改革月报大楼10楼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odern Applied Pharmac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是一份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综合性药学科技期刊创,创刊于1984年,原名《浙江药学》、《现代应用药学》。现由中国药学会主办,浙江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浙江省药学会承办。协办单位先后有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浙江海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民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康恩贝集团、海南亚洲制药有限公司、浙江康来特药业有限公司、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浙江大德制药有限公司等,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辟有论著、药化、中药与天然物、药剂、药品检验与分析、 医院药学、儿童用药、不良反应、综述和综合报导 等栏目,在医院、药检所、制药企业、高校、科研单位和各级管理部门拥有读者和作者,尤其注重为国家重点科技项目和边疆、基层和部队的药学科技人员服务。 杂志连续十年来与中国药学会、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品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多次全国医院药学学术研讨会和医院药学质量监督管理学术研讨会,是近年来药学界学术活动最为活跃的杂志之 一。杂志已纳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在万方数据资源系统(Chinainfo〉及其镜像系统向国内外用户提供网络信息服务,另外还被纳入了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是一份深受医药学科技人员喜爱的科技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方法探究敦煌消痹止痛酊治疗骨关节炎的物质基础

    邱璐靳晓杰张敏姚娟...
    2329-23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皮肤渗透性参数计算、复杂网络分析、分子对接、分子动力学模拟等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结合化学分析、体外生物试验的"干湿"结合策略探究敦煌消痹止痛酊治疗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的物质基础.方法 选择被实验证实的中药来源的可透皮化合物,利用Schrödinger软件Qikprop模块进行皮肤渗透性参数计算,建立透皮参数范围标准,并筛选敦煌消痹止痛酊中满足条件的化合物.对敦煌消痹止痛酊进行功效分组,通过靶点反向预测-复杂网络分析-KEGG通路富集分析探讨不同功效组治疗OA的潜在靶点及KEGG通路.采用分子对接的方法对方中符合皮肤渗透性参数范围的成分进行虚拟筛选,挑选化合物进行酶活性测定、ADMET计算、皮肤渗透性测定、细胞试验、外植体试验研究.结果 全方得到潜在透皮成分为69个,复杂网络分析结果显示活血组治疗OA的特有靶点主要为VEGFA、IGF1R及HIF-1α等,主要KEGG通路为Ras、RAP1等.清热组治疗OA的特有靶点主要为TLR9、IL-6及ADAMTS5等,主要KEGG通路涉及TNF、NF-κB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酶活性-细胞试验结果显示,升麻素、欧前胡素和香草酸对COX-2具有抑制活性,可以抑制软骨细胞PGE2的合成.在软骨外植体模型中,升麻素可以有效缓解软骨损伤;体外透皮试验显示,升麻素12h内皮肤累积渗透量达到128.1 μg·cm-2,透皮吸收百分率为28.2%.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显示,升麻素与COX-2的氨基酸残基TYR355、LEU 384、SER 530形成较为稳定的氢键作用,与PHE518形成较为稳定的疏水相互作用.结论 本研究采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联合多种化学生物实验技术的"干湿"结合策略初步阐明了敦煌消痹止痛酊治疗OA的物质基础,为外用中药的研究提供参考.

    敦煌消痹止痛酊骨关节炎皮肤渗透性酶活性测定分子对接分子动力学模拟软骨外植体

    临床试验中心药房信息化建设相关思考

    李济忱王远方沈亮徐娟...
    2341-2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相关经验出发,探讨目前药物临床试验中心药房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挑战.方法 回顾临床试验药物管理及信息化的发展历程,结合笔者所在医院实践经验,从信息化系统的框架构建到具体操作细节等方面,介绍试验药物中心化管理方法,并对目前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纳并提出未来展望.结果 信息化建设对于临床试验中心药房管理具有重要作用,使其能够适应复杂的试验用药物管理需求,达到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ood Clinical Practice,GCP)和相关法律法规的高标准、严要求.但目前信息化系统的发展仍未完善,存在需要解决的问题.结论 各研究中心需要重视临床试验中心药房信息化建设,改进和完善试验药物中心化管理方法,引入新的技术与设备,这对于构建符合GCP及药物临床试验发展趋势的试验药物管理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试验药物临床试验中心药房信息化建设

    中国药品监管政策网络演化和发展研究

    兰娅菲陈颖韩朦褚淑贞...
    2346-23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中国药政侧重点的演化历程进行分析,以提高中国药品监管效力.方法 通过词频与社会网络分析,针对中国药品监管政策的演化过程进行词云与网络图的可视化呈现,并运用图密度、聚类系数、中介中心性、度中心性等指标,分析政策内容的不同演化特征.结果 不同时期网络特征存在明显差异,整体网络联系趋于紧密,结构趋于优化,且个体网络子群间联系逐步复杂化.但2018-2022年子群数量有所减少,核心节点转移.结论 在当下后疫情时期,要拓宽专项政策领域,加强政策关注点间的协同交叉.

    药品监管政策演化社会网络分析词云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结合根本原因分析在医院麻醉药品智能化管理中的应用

    李钧慧陈梁芳周奕辰吕宁...
    2354-23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ealth care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HFMEA)和根本原因分析(root cause analysis,RCA)在医院麻醉药品智能化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分析小组,运用HFMEA在医院麻醉药品智能化管理流程图中列出潜在失效模式,并结合RCA分析评估其中的关键失效模式,确定根本原因,进而制定改进措施并评估实施后的效果.结果 改进措施实施后,8项潜在失效模式的风险指数优先值均明显下降(P<0.05);药师、医师、护士对医院麻醉药品智能化管理流程的满意度分别由(88.39±2.21)%上升至(98.04±0.51)%,(87.79±1.36)%上升至(97.55±1.24)%,(90.79±1.39)%上升至(95.68±1.30)%.结论 HFMEA结合RCA可以降低麻醉药品流弊风险、保障药品质量安全、减少调剂错误发生、确保麻醉药品临床合理使用.

    医院麻醉药品医疗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根本原因分析智能化管理

    基于医保收费政策的住院药学服务信息管理模块开发

    冯峰
    2360-2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设计开发一种基于浏览器/服务器架构的住院药学服务信息管理模块,加载于合理用药软件,实现药学服务信息与其他诊疗信息的关联,再造住院药学服务管理模式.方法 梳理福建医保收费政策下对住院药学服务信息记录的要求,构建业务逻辑,模块分模型层、显示层、控制层三部分设计.显示层结合药学服务规范设计表单,检索、录入相关信息和药学干预内容等,模型层转化展示层用户指令,控制层响应模型层访问操作.主要利用Java语言完成架构开发.结果 应用该模块方便临床药师实现患者维度的住院药学服务追踪管理和服务项目统计,实现服务内容电子化,数据结构化.结论 基于浏览器/服务器架构的住院药学服务信息管理模块满足了医保收费对服务的记录要求,实现了工作流程标准化,是住院药学服务管理模式新的尝试.

    医保收费药学服务信息管理电子化标准化

    智能软件联合条码扫描技术在自动包药机加药流程中的应用

    张怡欣邓恬林文娟黄明珠...
    2366-23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并优化住院药房自动包药机加药机制,实现加药过程中药品核对及药品库存与效期的精细化管理,降低差错发生率,提高工作效率,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 利用智能软件联合条码扫码技术,对自动包药机加药流程中易出错环节进行智能干预,对比智能干预前后的加药差错发生率(%)、日平均加药时间(min)和月盘存裸片数量差错率(%).结果 与优化前相比,自动包药机加药流程优化后的加药差错发生率由0.11%降为0%;日均加药时间由(96.50±21.84)min缩短至(64.23±19.59)min(P<0.01),均值减少32.27min;月盘存裸片数量差错率由(9.42±1.13)%降低至(3.42±0.88)%(P<0.01).结论 优化后的自动包药机加药流程操作快捷、简便,准确度高,可实时追溯和管理包药机库存及效期等药品信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推动智慧药房管理体系发展,提升药学服务质量.

    自动包药机加药流程智能软件条码扫描技术智慧药房

    基于生物信息数据库分析CD47对肺鳞癌免疫微环境及其免疫治疗的影响

    史卫忠徐蓓韩容赵志刚...
    2372-23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基因CD47对肺鳞癌免疫微环境的影响并预测其免疫治疗响应.方法 从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下载基因CD47在肺鳞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测序数据并分析其表达差异.采用基因集富集分析研究CD47富集的免疫相关通路;通过肿瘤免疫数据库(Tumor Immune Estimation Resource,TIMER)和TISIDB数据库(http://cis.hku.hk/TISIDB/TISIDB)分析肺鳞癌患者中CD47基因表达情况与肿瘤微环境免疫细胞浸润的关系;同时也分析了 CD47和其他免疫检查点基因PD-1、PD-L1、CTLA-4、IDO1的相关性;采用pRRophetic和TIDE算法,预测CD47基因表达与化疗药物敏感性以及免疫治疗的响应.结果 与正常组织相比,CD47在肺鳞癌组织中低表达;CD47富集了免疫相关通路如炎症反应、干扰素a反应、干扰素γ反应和JAK-STAT通路.2个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在肺鳞癌组织中CD47表达水平与B细胞、CD8+T细胞、CD4+T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以及树突状细胞呈正相关性.同时CD47与其他的免疫检查点PD-1、PD-L1、CTLA-4、IDO1均呈一定的正相关性,化疗敏感性结果显示,在肺鳞癌组织中,对于舒尼替尼、达沙替尼、阿霉素、吉西他滨等化疗药物,高表达CD47组IC5o值低于低表达组.但对于免疫治疗,其响应率却低于低表达组.结论 CD47在肺鳞癌组织中低表达,能激活免疫相关通路,对免疫治疗响应率高,可作为肺鳞癌新型分子标志物.

    肺鳞癌CD47免疫微环境化疗敏感性

    自动化智能药柜在医院药品管理领域的应用概述

    董智勇李伟俊滕天立吕宁...
    2378-23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自动化智能药柜在国内外医院的应用与发展情况进行综述.方法 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等数据库检索2010-2022年发表的相关研究文献.结果 自动化智能药柜的应用可以缩短住院医嘱的执行时间,提高药师、医护的工作效率,加强病区药品管理的质量及促进医院药学服务的转型.结论 构建以自动化智能药柜为核心的分散调剂模式对于医疗机构药品的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全流程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及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医疗药事服务管理的水平.

    自动化智能药柜麻醉药品智能药柜药品管理药学服务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讨石榴皮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作用机制

    孙懿黄鑫宇屈雅琴郑国华...
    2384-23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细胞实验验证的方法探讨石榴皮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进行条件检索,获取石榴皮的活性成分及其对应的作用靶点.利用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等5个数据库获取NASH相关的靶点.将获得的石榴皮和NASH靶点进行筛选,通过韦恩图得到共同靶点.使用蛋白相互作用数据库(STRING)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并用Cytoscape 3.7.1建立"石榴皮-成分-靶点-NASH"网络.利用Metascape软件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分析.最后借助人肝癌细胞HepG2观察石榴皮中主要活性成分对NASH的影响.结果 石榴皮活性成分有7个,获得靶点基因191个,NASH靶点1818个,两者交集靶点98个,拓扑学分析显示,石榴皮治疗NASH的核心成分为槲皮素、山奈酚和木犀草素,核心靶点为蛋白激酶B(proteinkinase B,Akt1)、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 factor,TNF)等.KEGG通路分析结果显示石榴皮治疗NASH主要涉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 kinase,PI3K)/Akt、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等信号通路.体外细胞试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磷酸化蛋白激酶B(phosphorylated-AktThr308,p-AktThr308)、IL-6等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石榴皮活性成分可显著降低p-AktThr308、IL-6等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也能够降低IL-6、TNF-α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P<0.05).结论 石榴皮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发挥抗NASH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石榴皮中活性成分槲皮素、山奈酚和木犀草素影响Akt1等核心靶点及调控PI3K/Akt、NF-κB等信号通路,进而抑制相关炎症因子表达有关.

    石榴皮网络药理学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细胞实验分子机制

    小果博落回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及网络药理学预测其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机制

    宫贺李淑婷赛春梅
    2393-24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小果博落回果荚正丁醇萃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通过网络药理学预测其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靶点及通路.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ODS中高压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对小果博落回果荚正丁醇萃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NMR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利用SwissTargetPrediction、Targetnet数据库获取目标化合物的作用靶点,利用Genecard、OMIM及TTD数据库获取阿尔茨海默病相关靶点,将两者输入Venny在线工具获得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靶点.通过Cytoscape3.9.1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相互作用网络,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分析,使用Metascape数据库进行KEGG和GO通路富集分析,并用AutoDockTools 1.5.7软件进行分子对接研究.结果 从小果博落回果荚正丁醇萃取物分离得到5个酚苷类化合物;通过网络药理学筛选出TNF、PTGS2、APP 等 10 个关键靶点,Pathways in cancer、Serotonergic synapse、Alzheimer's disease 等 10 条重要通路,分子对接显示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有较好的结合能力.结论 化合物3~5为首次从博落回属分离得到,化合物5为首次从罂粟科分离得到;小果博落回可能通过作用于TNF、PTGS2、APP、ABCB1等关键靶点,干预APP/Aβ/NMDAR信号通路,来降低炎性因子、抑制炎症反应和减少脑内Aβ肽沉积,起到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

    阿尔茨海默病博落回属小果博落回黄酮苷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