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李连达

月刊

1007-7693

xdyd@chinajournal.net.cn

0571-87297398

310003

杭州市中河中路250号改革月报大楼10楼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odern Applied Pharmac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是一份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综合性药学科技期刊创,创刊于1984年,原名《浙江药学》、《现代应用药学》。现由中国药学会主办,浙江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浙江省药学会承办。协办单位先后有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浙江海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民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康恩贝集团、海南亚洲制药有限公司、浙江康来特药业有限公司、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浙江大德制药有限公司等,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辟有论著、药化、中药与天然物、药剂、药品检验与分析、 医院药学、儿童用药、不良反应、综述和综合报导 等栏目,在医院、药检所、制药企业、高校、科研单位和各级管理部门拥有读者和作者,尤其注重为国家重点科技项目和边疆、基层和部队的药学科技人员服务。 杂志连续十年来与中国药学会、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品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多次全国医院药学学术研讨会和医院药学质量监督管理学术研讨会,是近年来药学界学术活动最为活跃的杂志之 一。杂志已纳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在万方数据资源系统(Chinainfo〉及其镜像系统向国内外用户提供网络信息服务,另外还被纳入了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是一份深受医药学科技人员喜爱的科技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外用半固体制剂的体外释放试验和等效性评价

    邵鹏郑金琪潘芳芳梁文权...
    2481-24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外用半固体制剂包括乳膏剂、软膏剂和凝胶剂等.药物活性成分(active pharmaceutical ingredient,API)的释放对于外用半固体制剂的质量影响至关重要,药物释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配方组成和制备过程.体外释放试验(in vitro release test,IVRT)可用来评估API的释放速率,检测由于制剂变化或API理化性质的差异而可能引起的释放速率之间的不同.已有大量研究表明,IVRT方法参数的差异会影响IVRT结果,因此保持IVRT方法参数的一致性才能保证结果的可靠.本文讨论了IVRT方法开发和验证,及关于半固体制剂仿制药等效性评价的实验和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半固体制剂体外释放试验等效性扩散池统计分析

    西奥罗尼杀伤FLT3-ITD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吴钰洁邓漫漫李志峰林志娟...
    2488-24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多靶点激酶抑制剂西奥罗尼对FLT3-ITD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细胞的杀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CCK8和集落形成试验检测不同浓度西奥罗尼对FLT3-ITD阳性AML细胞增殖和活力的影响;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西奥罗尼对FLT3-ITD阳性AML细胞株和原代细胞的凋亡诱导情况;Click-iT(R) EdU试剂盒评估细胞周期的分布情况;裸鼠皮下瘤模型用于评估西奥罗尼对FLT3-ITD阳性AML细胞体内的杀伤作用;Western blotting探讨西奥罗尼杀伤FLT3-ITD阳性AML的潜在作用机制.结果 在FLT3-ITD阳性AML细胞株模型上,西奥罗尼具有降低细胞的活力、抑制细胞的集落形成、阻滞细胞周期和诱导凋亡的作用;通过8例原代FLT3-ITD阳性AML细胞研究发现,西奥罗尼对原代细胞同样具有诱导凋亡的潜能;裸鼠皮下瘤试验表明西奥罗尼降低FLT3-ITD阳性AML细胞体内增殖能力,延缓肿瘤的生长,而无明显不良反应;机制研究显示西奥罗尼降低VEGFR2的磷酸化水平,且下调其下游的MEK/Erk通路的磷酸化作用.结论 本研究明确了西奥罗尼在体外和体内具有杀伤FLT3-ITD阳性AML细胞的的潜能,抑制VEGFR2/MEK/Erk通路的活性可能是西奥罗尼发挥杀伤FLT3-ITD阳性AML细胞的潜在作用机制.

    西奥罗尼FLT3-ITD急性髓系白血病VEGFR2MEK/Erk

    核受体与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疾病转归的相关性研究

    冯小娟邵云云刘俊瑾常壮鹏...
    2496-25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大鼠结肠组织中相关核受体的表达与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疾病转归的相关性.方法 SD大鼠一次性结肠灌注2,4,6-三硝基苯磺酸(2,4,6-trinitrobenzene sulfonic acid,TNBS)造模,诱导UC急性期和UC炎症消退后恢复期,收集大鼠血浆和结肠组织.计算疾病活动指数、粪便含水率,考察结肠病理变化,评估大鼠UC模型是否成功;ELISA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 4,IL-4)和IL-13的含量;比色法检测结肠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活性;Real-time PCR测定法尼醇X受体(farnesoid X receptor,FXR)、孕烷X受体(pregnane X receptor,PXR)、组成型雄甾烷受体(constitutive androstane receptor,CAR)、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s activate receptor γ,PPAR γ)mRNA的表达;R软件评估核受体与炎症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模型组大鼠疾病活动指数和粪便含水率均明显下降,提示UC大鼠模型建立成功.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急性炎症期组大鼠结肠FXR、CAR、PPARγ 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血浆TNF-α和IFN-γ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升高(P<0.05),FXR与IL-4显著正相关(P<0.05);结肠PXR表达水平降低,与炎症因子无相关性;此外,大鼠血浆MPO含量升高,与PPARγ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急性炎症期组相比,炎症消退后恢复期组大鼠血浆促炎因子TNF-α、IFN-γ含量及血浆MPO活性显著降低(P<0.05),而血浆抑炎因子IL-4与IL-13含量显著升高(P<0.05),结肠FXR、PXR、CAR、PPARγ mRNA表达水平则明显升高(P<0.05).结论 UC大鼠结肠组织核受体FXR、CAR、PPARγ水平与UC大鼠的发病及转归具有相关性.

    溃疡性结肠炎核受体炎症因子转归

    鸡尾酒法评价石蒜对大鼠细胞色素P450酶活性的影响

    李剑波陈毅芳张玮方俊杰...
    2501-25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运用鸡尾酒法评价石蒜对细胞色素P450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石蒜低、高剂量组.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石蒜低、高剂量组大鼠灌胃给药0.5,1.0 g·kg-1石蒜,连续给药15d.然后第16天给予探针药物,UPLC-MS/MS检测探针药浓度.结果 与对照组对比,石蒜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安非他酮AUC(0-t)、 Cmax都显著升高(P<0.05),CLz/F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对比,石蒜高剂量组的美托洛尔、咪迭唑仑和非那西丁AUC(0-t)显著降低(P<0.05)、CLz/F显著升高(P<0.05),而低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对比,石蒜组的甲苯磺丁脲AUC(0-t)、CLz/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max显著降低(P<0.05).结论 石蒜能抑制大鼠CYP2B1酶活性,诱导大鼠CYP2D1、CYP3A2和CYP1A2酶活性,稍有诱导大鼠CYP2C11酶活性的作用.

    石蒜CYP2B1CYP2D1CYP3A2CYP1A2UPLC-MS/MS

    共无定形盐酸鲁拉西酮-莽草酸的稳定性研究

    卢山邢天嫣胡义薛大权...
    2505-25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盐酸鲁拉西酮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对盐酸鲁拉西酮-莽草酸共无定形体系的稳定性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溶剂法(真空减压旋转蒸发法)制备得到3种摩尔比为1∶1,1∶2及2∶1的共无定形盐酸鲁拉西酮-莽草酸,采用熔点仪、偏光显微镜、HPLC、PXRD等方法对共无定形盐酸鲁拉西酮-莽草酸进行了理化性质的考察.结果 制备的3种共无定形盐酸鲁拉西酮-莽草酸中以摩尔比为1∶2的共无定形最为稳定.结论 通过提高莽草酸的比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共无定形的稳定性.

    盐酸鲁拉西酮莽草酸共无定形稳定性

    中国药典2020年版中药材基原问题探究

    郑成赵维良依泽曹晖...
    2512-25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查找中国药典2020年版中药材基原存在的问题,为完善修订中国药典药材基原内容奠定基础.方法 针对所有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药材标准和四部附录基原内容,查询《中国植物志》(中英文版)、《中国动物志》等权威著作,中国自然标本馆等专题数据库和相关研究文献,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考证或药材商品考察研究.结果 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和四部附录中,存在中药材基原物种问题的品种共计10个,药材基原拉丁学名问题4个,药材基原中文名称问题3个;另基原有争议的品种3个.结论 经研究考订,中国药典2020年版上述涉及基原物种、拉丁学名和中文名称问题的共计17个品种均需修订完善,并提出了初步的修改建议;另外3个品种基原虽有争议,但认为不需修改.

    中国药典基原考证基原物种

    双香退热口服液GC指纹图谱分析及4种指标成分含量测定

    孟萌李凤丽吴娇
    2518-25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双香退热口服液指纹图谱方法,并同时进行4种指标成分含量测定.方法 采用HP-5弹性石英毛细管柱(30 m×0.32 mm,0.25 μm);柱升温程序:起始温度110 ℃,保持10min,25℃·min-1的速度升温至230 ℃,保持9.2 min;进样口温度220 ℃;FID检测器温度220℃;载气:高纯N2(>99.99%);柱流量1.0 mL·min-1;分流比10∶1;进样量1μL.结果 建立了双香退热口服液GC指纹图谱方法,10批成品中检测到的色谱峰为13个,其中1,2,3,4号峰来源于香薷药材,5,6,7,8号峰来源于厚朴药材,9~13号峰在香薷和厚朴药材及其阴性中均有出现,初步推测此类成分为香薷和厚朴两药材共有成分.以对照品与样品出峰时间比对,标定1号峰为麝香草酚、2号峰为香荆芥酚、7号峰为厚朴酚、8号峰为和厚朴酚,4种指标成分线性范围分别为0.226~2.260 mg·mL-1,0.1055~1.0550 mg·mL-1,0.0828~0.8280 mg·mL-1,0.0720~ 0.7200 mg·mL-1.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1%~103.5%,100.2%~104.4%,99.4%~100.7%,96.3%~99.27%;RSD分别为2.8%,2.1%,2.4%,2.1%.结论 本法稳定、合理、可行,为该复方中药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双香退热口服液指纹图谱含量测定气相色谱法

    十五味赛尔斗丸的质量标准研究

    潘琳高洁毕若红韩云凤...
    2524-25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十五味赛尔斗丸定性定量检测方法,为其质量标准提高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诃子、小檗皮、风毛菊进行定性鉴别.通过HPLC同时测定没食子酸、木兰花碱、芒果苷、鞣花酸、盐酸小檗碱的含量.结果 TLC鉴别方法专属性好,斑点清晰且分离度好,阴性对照无干扰;含量测定结果显示,没食子酸在0.05464~0.43712 μg,木兰花碱在0.09012~0.72096 μg,芒果苷在0.01264~0.10272 μg,鞣花酸0.04056~0.32448 μg,盐酸小檗碱在0.03468~0.27744μg,线性关系良好.仪器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加样回收率的RSD值均符合要求.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操作简单,重复性较好,可用于十五味赛尔斗丸的质量控制研究.

    十五味赛尔斗丸质量标准薄层色谱含量测定

    五虎凝胶贴膏质量标准研究

    陈敏邓萌萌伍蕊嗣潘晓鹃...
    2530-25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五虎凝胶贴膏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处方中白芷、当归、防风、红花、制天南星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同时测定处方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阿魏酸、升麻素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的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Plus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0.025%磷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柱温28 ℃;检测波长403,300,254 nm.结果 处方中所有药味薄层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阴性无干扰;6种化合物在各自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5),平均加样回收率96.30%~100.56%,RSD为1.06%~1.65%.结论 建立的TLC鉴别方法专属性强、分离度好;HPLC测定方法准确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五虎凝胶贴膏的质量控制.

    五虎凝胶贴膏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质量标准

    脉络宁颗粒的质量标准提升研究

    姜军华许妍罗跃华李后如...
    2537-25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提升脉络宁颗粒的产品质量标准.方法 对现有质量标准进行增修订,修订组方中牛膝和玄参的薄层色谱(TLC)鉴定方法,增加石斛的HPLC鉴定方法,修订玄参的HPLC含量测定法.结果 脉络宁颗粒中牛膝和玄参的TLC图谱均与对应的对照药材及对照品在相同位置上显现相同颜色的斑点,且阴性对照样品无干扰,石斛的HPLC图谱中供试品色谱中呈现与对照品色谱峰保留时间相一致的色谱峰,且阴性对照样品无干扰.玄参含量测定采用AlltimaTM C18色谱柱(4.6 min×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3%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03 nm(0~20 min)、280 nm(20~40 min),柱温25 ℃.哈巴苷、哈巴俄苷进样量分别在0.07051~1.0576,0.02142~0.3214 μg内线性关系良好(r均>0.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87%,100.96%,RSD均<2%(n=6).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可靠、专属性强,提升和完善了该制剂的质量标准.

    脉络宁颗粒鉴别含量测定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质量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