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李连达

月刊

1007-7693

xdyd@chinajournal.net.cn

0571-87297398

310003

杭州市中河中路250号改革月报大楼10楼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odern Applied Pharmac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是一份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综合性药学科技期刊创,创刊于1984年,原名《浙江药学》、《现代应用药学》。现由中国药学会主办,浙江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浙江省药学会承办。协办单位先后有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浙江海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民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康恩贝集团、海南亚洲制药有限公司、浙江康来特药业有限公司、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浙江大德制药有限公司等,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辟有论著、药化、中药与天然物、药剂、药品检验与分析、 医院药学、儿童用药、不良反应、综述和综合报导 等栏目,在医院、药检所、制药企业、高校、科研单位和各级管理部门拥有读者和作者,尤其注重为国家重点科技项目和边疆、基层和部队的药学科技人员服务。 杂志连续十年来与中国药学会、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品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多次全国医院药学学术研讨会和医院药学质量监督管理学术研讨会,是近年来药学界学术活动最为活跃的杂志之 一。杂志已纳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在万方数据资源系统(Chinainfo〉及其镜像系统向国内外用户提供网络信息服务,另外还被纳入了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是一份深受医药学科技人员喜爱的科技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桂利嗪片与哌醋甲酯缓释片配伍的抗运动病药效研究

    任畅蔡明亮周鑫徐丽华...
    362-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桂利嗪片与哌醋甲酯缓释片配伍的抗运动病效果.方法 人体实验检测8名男性受试者接受旋转刺激后的眼震电图变化;动物实验采用20条比格犬,以复合旋转刺激模式诱发其产生流涎、呕吐症状,比较各组动物的流涎、呕吐潜伏期.结果 受试者单独服用桂利嗪片或哌醋甲酯缓释片,或合用桂利嗪片与哌醋甲酯缓释片,在服药后1,2,4h均能抑制旋转刺激诱导的眼震持续时间和平均慢相速度,但桂利嗪片与哌醋甲酯缓释片配伍的效果更强.比格犬药物处理后,阳性对照药物茶苯海明组、桂利嗪片与哌醋甲酯缓释片配伍的小剂量组流涎、呕吐潜伏期较对照组有延长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桂利嗪片与哌醋甲酯缓释片配伍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流涎、呕吐潜伏期较对照组明显延长,且中剂量组流涎、呕吐潜伏期明显长于茶苯海明组.结论 桂利嗪片与哌醋甲酯缓释片配伍具有明显的抗运动病作用,且效果可能优于茶苯海明片.

    运动病旋转刺激比格犬桂利嗪片哌醋甲酯缓释片茶苯海明片

    基于加权TOPSIS法对注射用奥美拉唑钠专项点评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朱琳杨蕊姚杨卢健...
    366-3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以药物利用评价(drug use evaluation,DUE)为基础,建立基于加权优劣解距离法(technique for order of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TOPSIS)的奥美拉唑静脉用药的合理性评价标准,为质子泵抑制剂专项点评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国家指导原则、药品说明书、指南共识等,制定注射用奥美拉唑钠的合理性评价标准.随机调取2021年1-6月使用注射用奥美拉唑钠的病例作为对照组,7-12月的病例作为观察组.基于加权TOPSIS法计算各评价病例与正理想解的相对接近度(Ci),Ci≥80%判断为用药合理,60%≤Ci<80%判断为基本用药合理,Ci<60%判断为用药不合理.运用x2检验对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合理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对照组218例病例中,Ci≥80%的病例71例(32.57%),60%≤Ci<80%的 128 例(58.71%),Ci<60%的 19 例(8.72%).观察组 229 例病例中,Ci≥80%的病例 118 例(51.53%),60%≤Ci<80%的104例(45.41%),Ci<60%的7例(3.06%).观察组与对照组合理率相比,在适应证、给药剂量、给药疗程、药学监护及超医保限制用药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基于加权TOPSIS法所建立的注射用奥美拉唑钠的专项点评是合理且可行的,可降低点评人员的主观性评价,在加强医嘱点评力度、深度及实现标准化的专项点评方面可以提供参考.

    注射用奥美拉唑钠加权优劣解距离法专项点评方法

    合并使用P糖蛋白抑制剂致利奈唑胺血药浓度超标的病例对照研究

    徐强桑妍蕾马葵芬赵青威...
    373-3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包括合并使用P糖蛋白(P glycoprotein,P-gp)抑制剂在内的各项因素对利奈唑胺血药浓度超标的影响,以降低因利奈唑胺高浓度导致的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使用利奈唑胺治疗并进行浓度检测的患者,研究利奈唑胺浓度超标与血小板减少不良反应的相关性,并对利奈唑胺浓度超标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共纳入102例患者,发生血小板减少35例,该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利奈唑胺的最高谷浓度成正相关(Kendall's tau-b=0.418,P<0.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肌酐清除率、使用剂数及联合P-gp抑制剂是利奈唑胺浓度超标(>8mg·L-1)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P-gp抑制剂的OR值高达4.132(95%CI 1.250~13.657,P=0.020).联合P-gp抑制剂与血小板减少的相关性尚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利奈唑胺浓度超标与血小板减少有关,联合P-gp抑制剂是利奈唑胺浓度超标的重要危险因素,应关注利奈唑胺治疗时的合并用药,降低不良反应.

    浓度超标血小板减少相关性P-gp抑制剂危险因素

    头孢哌酮/舒巴坦与美罗培南轮换性治疗降低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和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的发生率

    范芳芳王艺儒周宇张振...
    378-3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与美罗培南治疗感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氏菌(extended spectrum β-lactamase producing Escherichia coli,ESBLs-E.coli)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轮换性治疗降低产ESBLs-E.coli和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carbapenem resistant E.coli,CR-E.coli)的发生率.方法 将2019年6月—2021年6月青岛大学上海临床医学院呼吸内科轻中度肺部感染ESBLs-E.coli的419例患者按照如下治疗方案分3组: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14 d的104例患者为舒普生组;采用美罗培南治疗14d的127例患者为美平组;先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7 d,再用美罗培南治疗7d的188例患者为轮换组.3组患者除抗菌药物使用方法不同外其他治疗方案一致,14 d后观察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连续3 d采集全部治疗未痊愈患者肺泡灌洗液做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分析,对治疗后患者肺泡灌洗液培养出ESBLs-E.coli 及CR-E.coli的例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轮换组未痊愈患者肺泡灌洗液检测出的E.coli对头孢三代(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和碳青霉烯类药物(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的耐药率与其他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轮换组的耐药率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治疗后舒普生组、美平组、轮换组未痊愈患者肺泡灌洗液分别检出ESBLs-E.coli63,66,53例,舒普生组与美平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轮换组检出例数与其他2: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轮换组检出率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治疗后舒普生组、美平组、轮换组未痊愈患者肺泡灌洗液分别检出CR-E.coli7,8,2例,舒普生组与美平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轮换组检出例数与其他2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轮换组检出率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结论 使用头抱哌酮/舒巴坦与美罗培南治疗感染ESBLs-E.coli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无显著性差异,使用头抱哌酮/舒巴坦与美罗培南轮换性治疗可有效降低ESBLs-E.coli和CR-E.coli的发生率.

    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氏菌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氏菌头孢哌酮/舒巴坦美罗培南轮换性治疗

    基于FAERS对白介素17A抑制剂相关炎症性肠病不良事件数据挖掘与分析

    赵晨张杜枭王晶
    383-3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白介素17A抑制剂相关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不良事件的情况进行数据挖掘与分析,为临床安全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04年第一季度—2021年第四季度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DAAdverse Event Reporting System,FAERS)以司库奇尤单抗、依奇珠单抗和布罗利尤单抗为首要怀疑药物,不良事件为IBD、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报告,采用报告比值比法(reported odds ratio,ROR)和比例报告比值比法(proportional reported odds ratio,PRR)对信号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共收集到IBD相关报告2 578份,其中司库奇尤单抗2 286份(88%),依奇珠单抗289份(11%),布罗利尤单抗3份(1%),涉及银屑病患者810例.3种药物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32.47%,33.11%和33.33%,均以"住院/住院时间延长"为主.司库奇尤单抗[ROR=4.123,95%CI(3.564,4.769),PRR=4.116,95%CI(3.559,4.759)]和依奇珠单抗[ROR=5.503,95%CI(4.127,7.336),PRR=5.448,95%CI(4.12,7.31)]均以未区分CD或UC的IBD信号最强,布罗利尤单抗没有检测到相关信号.结论 司库奇尤单抗和依奇珠单抗均有导致IBD的风险,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可能影响患者生存质量.使用时应注意评估,尤其对IBD高风险人群使用该类药物的安全性应引起关注.

    司库奇尤单抗依奇珠单抗布罗利尤单抗银屑病炎症性肠病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

    基于openFDA对PCSK9抑制剂致认知障碍的分析研究

    陈琪莹赖晓琴李毅敏
    388-3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9(proprotein convertase subtilisin/kexin type 9,PCSK9)抑制剂(阿利西尤单抗、依洛尤单抗)致认知障碍的风险,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MedDRA标准词典,将认知障碍分为广义认知障碍和狭义认知障碍两部分,并获取相应的检索词,调用美国openFDA数据库,检索时限自2015年1月1日至2021年9月18日.采用比例报告比值法(proportional reporting ratio,PRR)和贝叶斯可信区间神经网络传递法同时进行信号检测.结果 共检索到阿利西尤单抗致认知障碍的相关不良事件1 144份,整体风险的95%CI(PRR)下限值为0.81,IC-2SD值为-0.43,2种检测方法在广义认知障碍的相关不良事件共检测出健忘症、记忆障碍、感觉异常3个弱阳性信号,狭义认知障碍的相关不良事件未检测出信号;依洛尤单抗致认知障碍的相关不良事件3 632份,整体风险的95%CI(PRR)下限值为0.58,IC-2SD值为-0.86,2种检测方法在广义认知障碍的相关不良事件共检测出记忆障碍、感觉异常2个弱阳性信号,狭义认知障碍的相关不良事件未检测出信号.结论 虽然2个PCSK9抑制剂在广义认知障碍的相关不良事件均有检测出阳性信号,但信号强度均较弱,与药物的特异性关联性小,致认知障碍的风险低,该结论尚需进一步验证.

    阿利西尤单抗依洛尤单抗认知障碍比例报告比值法贝叶斯神经网络法

    基于FAERS数据库仑伐替尼相关结肠炎的真实世界研究

    赵敏李江章建军谢升阳...
    394-3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FAERS数据库研究仑伐替尼与结肠炎之间的关系.方法 基于2015年1季度—2021年3季度的FAERS数据,检索使用仑伐替尼后报告结肠炎的病例,使用比例失衡法和贝叶斯法进行数据挖掘.同时评估结肠炎的发生时间、仑伐替尼的使用剂量和患者结局.结果 共检索到101例仑伐替尼相关结肠炎病例.仑伐替尼使用后结肠炎报告例数逐年增加,这些病例大多数由医师提交.住院或住院延长(77例,76.24%)是最常见的不良事件报告结局.4种算法均检测到仑伐替尼的结肠炎不良事件信号(ROR=3.66,95%CI=3.01~4.46;PRR=3.63,x2=189.96;IC=1.86,IC025=1.53;EBGM=3.62,EBGM05=3.07).仑伐替尼用量≥12 mg的有66例,占比82.50%.结肠炎发生时间大多数≤60 d,占比58.21%.结论 仑伐替尼与结肠炎存在相关性,在使用仑伐替尼时,应考虑其诱发结肠炎的可能性,并仔细监测结肠炎或腹部症状的迹象.

    仑伐替尼FAERS数据库结肠炎真实世界研究

    基于FAERS数据库的双膦酸盐类药物不良事件信号挖掘研究

    杜雪亭朱小丽高玲娜孙红爽...
    399-4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DA adverse event reporting system,FAERS)数据库对双膦酸盐类药物(bisphosphonate,BPS)的不良事件信息进行分析对比,挖掘其潜在的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信号,以期优化患者治疗方案,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从FAERS提取2004年第1季度—2020年第4季度的不良事件报告数据,利用比值比(report odds ratio,ROR)法和比例报告比值(proportional report ratio,PRR)法对BPS的报告进行数据挖掘.得到有效信号后,利用国际医学用语词典术语集进行汉化及系统、器官归类.结果 经过筛选后,结果显示:阿仑膦酸钠累及19个系统,共1 072种信号;唑来膦酸共累及20个系统,共709种信号;利塞膦酸累及20个系统,共638种信号;帕米膦酸累及18个系统,共456种信号;伊班膦酸累及19个系统,共361种信号.结论 该研究有效利用ROR法和PRR法挖掘出5种BPS的ADR信号,5种BPS之间ADR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可为临床用药提供一定的参考,有利于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双膦酸盐类药物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不良事件信号挖掘比值比法比例报告比值法

    注射用尼麦角林致过敏性休克1例

    李茜茜钱先中周志
    406-407页

    注射用尼麦角林过敏性休克不良反应

    唑尼沙胺致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1例

    谭婕梁华蔡江晖帅淑平...
    408-409页

    唑尼沙胺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癫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