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李连达

月刊

1007-7693

xdyd@chinajournal.net.cn

0571-87297398

310003

杭州市中河中路250号改革月报大楼10楼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odern Applied Pharmac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是一份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综合性药学科技期刊创,创刊于1984年,原名《浙江药学》、《现代应用药学》。现由中国药学会主办,浙江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浙江省药学会承办。协办单位先后有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浙江海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民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康恩贝集团、海南亚洲制药有限公司、浙江康来特药业有限公司、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浙江大德制药有限公司等,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辟有论著、药化、中药与天然物、药剂、药品检验与分析、 医院药学、儿童用药、不良反应、综述和综合报导 等栏目,在医院、药检所、制药企业、高校、科研单位和各级管理部门拥有读者和作者,尤其注重为国家重点科技项目和边疆、基层和部队的药学科技人员服务。 杂志连续十年来与中国药学会、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品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多次全国医院药学学术研讨会和医院药学质量监督管理学术研讨会,是近年来药学界学术活动最为活跃的杂志之 一。杂志已纳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在万方数据资源系统(Chinainfo〉及其镜像系统向国内外用户提供网络信息服务,另外还被纳入了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是一份深受医药学科技人员喜爱的科技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敦煌医方大泻肺汤对肺炎的体外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的化学生物信息学分析

    林佳靳晓杰李程豪王锐峰...
    871-8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利用化学生物信息学探讨敦煌医方大泻肺汤防治肺炎的有效性、作用机制及功效组配伍特点。方法 通过细胞实验研究大泻肺汤冻干粉溶液对肺上皮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根据药味功效将方子分为清热、化痰、养阴3个功效组。利用TCMSP数据库和文献检索获取大泻肺汤化学成分,并在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其作用靶点。借助DrugBank、TTD、Genecards及DisGeNET数据库检索肺炎疾病靶点。采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构建交集靶点互作网络和"药味-成分-靶点-通路"网络,DAVID数据库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分析功效分组配伍规律的科学内涵。利用Schrödinger软件进行分子对接评估靶点-化合物亲和力,分子动力学模拟探究动态分子机制。结果 细胞实验显示大泻肺汤能够维持肺上皮细胞增殖、逆转LPS诱导的肺上皮细胞线粒体活性降低和减少细胞凋亡。复杂网络分析结果显示大泻肺汤3个功效组富集的通路主要分布于炎症调节和降低气道黏液高分泌2个模块,各模块间通过共有靶标基因联结又各有侧重。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化合物槲皮素、黄芩素、异鼠李素等可能是大泻肺汤起效的多靶点成分,SRC、EGFR、PPARA等靶点与各个潜在活性化合物之间的亲和力较好,可能是大泻肺汤防治肺炎的潜在作用靶点。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显示潜在活性化合物槲皮素与其靶蛋白SRC形成了稳定的分子间作用。结论 本研究初步揭示了大泻肺汤防治肺炎的物质基础和分子机制,并探讨了大泻肺汤不同功效组协同防治肺炎的科学内涵,为其现代化开发和临床推广提供化学生物信息学参考。

    敦煌医方大泻肺汤肺炎复杂网络分析化学生物信息学作用机制

    "新冠三方"的体外抗氧化作用比较

    李西蒙康媛高源刘壮壮...
    887-8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平行比较"新冠三方"(清肺排毒汤、化湿败毒方和宣肺败毒方,以下简称"三方")的体外抗氧化作用。方法 在非细胞体系中,采用FRAP法考察三方的总抗氧化能力;通过DPPH法考察三方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采用NBT还原法考察三方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作用;通过基于终产物丙二醛的荧光测定法考察三方对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用FeSO4体外诱导大鼠肝匀浆MDA法考察三方对抗脂质过氧化的作用。依据以上5个抗氧化指标,平行比较三方提取物在非细胞体系的抗氧化能力。进一步地,在脂多糖活化的RAW264。7细胞模型上,分别使用L-012探针和MitoSOX线粒体超氧化物红色荧光探针检测胞质与线粒体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生成情况;通过光泽精探针检测胞质NADPH氧化酶活性,以平行比较三方提取物在细胞体系的抗氧化能力。结果 在非细胞体系中,三方均能剂量依赖地清除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和羟自由基,并且能有效对抗脂质过氧化的发生。在等提取物浓度下,三方对DPPH自由基与超氧阴离子的清除作用相当,总抗氧化能力相当,而化湿败毒方在清除羟自由基和对抗脂质过氧化方面表现更优。在细胞体系中,三方均能通过抑制NADPH氧化酶的活性来减少脂多糖刺激RAW264。7细胞质ROS的生成;不仅如此,三方对线粒体ROS的生成也有抑制作用,其中清肺排毒汤的作用最佳。结论 三方在非细胞体系和细胞体系均展现了多重体外抗氧化作用,且在不同指标上的作用强度各有优劣。考虑到抗氧化应激对COVID-19治疗的重要意义,上述结果提示三方的抗氧化能力是它们发挥治疗COVID-19作用的药效学基础之一。

    清肺排毒汤化湿败毒方宣肺败毒方氧化应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基于指纹图谱及网络药理学探究胃宁散抗胃溃疡药效关联物质及作用机制

    周彤梁艺瑶谢颖苏雪蓉...
    895-9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根据指纹图谱及网络药理学探讨胃宁散(Weining San,WNS)抗胃溃疡(gastric ulcer,GU)的药效关联物质及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HPLC建立12批WNS指纹图谱,并进行方法学考察,结合对照品指认特征峰,筛选药效关联物质,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利用TCMIP、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检索成分靶点;利用OMIM、GeneCards和Drugbank数据库检索GU疾病靶点,取成分与疾病的交集靶点,采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图,并进行拓扑学参数分析;采用Cytoscape 3。8。2软件构建"成分-疾病-靶点"网络图;采用Metascape网站对交集靶点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随后采用灌胃无水乙醇的方式建立酒精性GU小鼠模型,对网络药理学预测的结果进行验证。结果 HPLC指纹图谱方法学考察的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均良好。经对照品比对及综合分析,确定三七皂苷R,、人参皂苷Rg1、1,4-二[4-(葡萄糖氧)苄基]-2-异丁基苹果酸酯、人参皂苷Rb1、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五味子甲素、五味子酯甲为WNS中的药效关联物质,其可能通过调控AKT1、IL-6、STAT3、TNF、IL1B等核心靶点及PI3K-Akt、JAK-STAT等关键信号通路来发挥作用。小鼠胃溃疡指数和溃疡抑制率测定、HE染色观察结果显示,WNS对GU小鼠胃黏膜损伤有良好的改善作用。ELISA、WST-1及TBA测定结果表明,WNS干预后能降低模型小鼠TNF-α、IL-6、IL-1β、MDA水平,升高SOD、PGE2水平,提示WNS抗GU作用与抑制炎症反应与氧化应激机制相关,进一步验证了网络药理学预测的结果。结论 本研究结合指纹图谱、网络药理学及动物实验验证,对WNS抗GU药效关联物质及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为WNS的质量控制及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胃宁散指纹图谱网络药理学胃溃疡

    五加参蛤蚧精对肺气虚模型大鼠药效学研究

    乔彬张政一史玉莲翟传佳...
    906-9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五加参蛤蚧精对肺气虚模型大鼠的药效学。方法 采用锯末烟熏法复制肺气虚大鼠模型,通过比较各组大鼠的一般活动状态、血气指标、慢性支气管炎相关生化指标、气道组织学特征,评价五加参蛤蚧精对肺气虚的药效作用。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五加参蛤蚧精干预后,大鼠的体质量明显增加(P<0。05);血液中血氧分压[p(O2)]、血氧饱和度(saturation of blood oxygen,SaO2)明显升高(P<0。001),血二氧化碳分压[p(CO2)]明显降低(P<0。05),pH 有升高的趋势;血清中的内皮素(endothelin,ET)、IL-1β明显降低(P<0。01或P<0。05),TNF-α有降低的趋势;肺部结构受损部位有明显改善。结论 五加参蛤蚧精能显著改善肺气虚大鼠活动状态及肺气虚证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改善受损肺部结构和肺通气功能,并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炎症细胞因子IL-1β、TNF-α和ET的表达相关。

    五加参蛤蚧精肺气虚药效学

    雷公藤甲素通过调节cAMP/PKA/BDNF信号通路促进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元可塑性

    穆秉桃郭敏芳于婧文张慧宇...
    911-9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雷公藤甲素(triptolide,TP)对脑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tion,I/R)损伤大鼠的疗效评价及其发挥效能的机制。方法 大脑中动脉线栓法手术复制大鼠脑I/R损伤模型,治疗组给予TP(0。1,0。2 mg·kg-1),同时设假手术组。Longa评分法测评鼠神经功能,尼氏染色呈现大鼠缺血侧脑组织神经元形态,免疫荧光法检测缺血侧脑组织中MAP2和Syn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cAMP、PKA、BDNF、Syn、PSD-95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TP治疗组神经学评分明显下降(P<0。01或P<0。001),对损伤神经元有保护作用,且TP治疗组cAMP、PKA、BDNF、PSD-95、Syn的表达均显著上调。结论 TP治疗能显著改善I/R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激活cAMP/PKA/BDNF信号通路有关。

    雷公藤甲素缺血再灌注突触可塑性环磷酸腺苷蛋白激酶A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半夏泻心汤对AOM/DSS致炎症相关性结直肠癌小鼠的保护作用

    乐音子顾云慧秦媛媛苏联麟...
    917-9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半夏泻心汤对结肠炎相关结直肠癌(colitis associated cancer,CAC)小鼠的影响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 将75只C57BL/6小鼠随机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美沙拉嗪组和半夏泻心汤低、高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采用腹腔注射氧化偶氮甲烷联合口服葡聚糖硫酸钠法构建CAC模型,分别给予半夏泻心汤和美沙拉嗪进行干预。观察并记录用药后全部小鼠一般情况,监测体质量、疾病活动指数变化情况;利用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学改变情况;免疫组化检测PCNA、NF-κB P65和IKB-α蛋白表达水平;qRT-PCR检测结肠组织IL-17A、N-cadherin和Bcl-2 mRNA水平;免疫荧光检测巨噬细胞标记物表达情况;Western blotting分析各组结肠组织中NF-κB、E-cadherin和N-cadherin蛋白表达。结果 正常组无明显肿瘤发生,模型组小鼠体质量明显减轻,结肠瘤体数量增多,半夏泻心汤组结肠长度及肿瘤数量、炎性细胞浸润程度均较模型组明显改善。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结肠组织PCNA、NF-κB P65和IκB-α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免疫荧光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结肠组织F4/80、CD80和CD206阳性巨噬细胞数目增多(P<0。05或P<0。01);qRT-PCR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结肠组织中IL-17A、N-cadherin和Bcl-2 mRNA水平明显升高(P<0。01),而E-cadherin mRNA水平显著下降(P<0。01);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结肠组织NF-κB和N-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E-cadherin蛋白水平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半夏泻心汤和美沙拉嗪组明显改善上述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以半夏泻心汤高剂量组变化更为显著。结论 半夏泻心汤对CAC小鼠表现出良好的抗炎及抑瘤作用,抑制结肠组织巨噬细胞的活化并促进其向M2型极化;降低肿瘤相关蛋白PCNA和Bcl-2的表达,阻断EMT相关蛋白(E-cadherin和N-cadherin)进展,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 P65和IκB-α的活化调控NF-κB信号通路有关。

    半夏泻心汤结直肠癌核转录因子kappaB巨噬细胞上皮-间质转化

    加味香薷口服液抗流感的药效学及作用机制

    李薇杜青陈丹王小青...
    927-9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狗肾细胞(MDCK细胞)与小鼠观察加味香薷口服液的抗流感作用,并结合网络药理学预测其治疗流感的作用机制。方法 观察不同浓度加味香薷口服液对甲型流感病毒3型致MDCK细胞病变的影响,以及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收集各味药的有效成分及作用靶点。采用GeneCards 5。14数据库、OMMI等数据库收集流感疾病相关靶点,构建网络图。借助STRING数据库及Metascape数据库构建PPI网络图、GO富集和KEGG通路分析。利用AutoDockTools和PyMOL软件完成分子对接及三维可视化展示。结果 体外实验表明加味香薷口服液对流感病毒引起的MDCK细胞病变及血凝现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体内实验表明其可延长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存活时间,提高病毒感染小鼠的死亡保护率、降低小鼠肺指数及肺组织病毒滴度。筛选出82个活性成分和168个共有靶点,其中胡萝卜苷、叶酸、3'-甲氧基大豆黄素、柯伊利素、山柰酚为关键成分;TNF、AKT1、EGFR、STAT3、SRC、MMP9、PTGS2为核心靶点;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其主要作用机制可能为通过TNF信号通路、趋化因子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VEGF信号通路发挥抗流感病毒作用。结论 药效学结果表明加味香薷口服液可有效治疗流感疾病,其机制可能与"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协同调节有关。

    加味香薷口服液流感网络药理学药效学

    基于最大熵模型的甘肃半夏生境适宜性评价

    张凤琴万广珍胡慧芳晋玲...
    939-9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半夏在甘肃省的潜在地理分布,明确其生境需求,为合理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基于100个半夏地理分布点和39个环境变量(包括19个生物气候变量、17个土壤变量和3个地形变量),利用最大熵模型(MaxEnt)和ArcGIS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对其进行生境适宜性评价以及适生区划分,以刀切检验结果评价影响半夏生境的环境变量,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预测结果可靠程度。结果 AUC值为0。993,表明MaxEnt模型预测结果可靠。月平均气温日较差、等温性、温度季节性变化标准差、年降水量、最湿月降水量、最干月降水量、最干季节降水量、最冷季节降水量和海拔是影响半夏生长主要环境变量。半夏在甘肃的适宜区主要集中在陇南、天水和平凉等地区,其中高适宜区、中适宜区和低适宜区的面积分别为16 180。4,15 413。96,21 204。84km2。结论 该研究结果可以为半夏资源保护和规范化栽培提供理论参考。

    半夏MaxEnt模型地理信息系统适生区预测

    UHPLC-Q-TOF-MS检测医院制剂胃特安片主要化学成分及入血成分

    彭秘徐兰张增珠李刚...
    946-9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UHPLC-Q-TOF-MS对医院制剂胃特安片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并寻找大鼠血浆中的药物移行成分。方法 0。05%甲酸水-乙腈流动相体系下,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色谱分离后进行Q-TOF正负离子扫描,SWATH采集模式下进行数据处理,定性鉴定的同时通过MRMHR数据处理功能进行血浆样品中各成分的定量分析研究。结果 实验中共分离鉴定出52种化学成分,黄酮类成分22种,酚酸类6种,萜类化合物5种,香豆素类3种,生物碱类2种以及氨基酸等其他类化合物。检出8种入血成分:6-羟基-7-甲氧基香豆素、橙皮素、川陈皮素、橘皮素、水苏碱、小檗碱、汉黄芩苷及槲皮苷。结论 该方法准确稳定,适用于胃特安片剂中化学成分分析与鉴定研究,实验结果为临床合理用药、后续药物组织分布及效应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基础。

    胃特安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化学成分医院制剂入血成分

    化妆品毒理学试验方法的标准比对(Ⅲ)

    谢珍瞿霖吉桑晶张劲松...
    957-9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已成为全球化妆品第二大消费市场,化妆品行业的飞速发展要求其监管管理和标准法规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本文对毒理学试验方法中的皮肤变态反应试验、皮肤光毒性试验和皮肤光变态反应试验的国内外相关标准情况进行梳理和比对,分析目前标准存在的具体问题,并提出建议。

    化妆品皮肤变态反应试验皮肤光毒性试验皮肤光变态反应试验标准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