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瓜菜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瓜菜
中国瓜菜

王坚

双月刊

1673-2871

zggc@163.com

0371-65330927

450009

河南省郑州市航海东路南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中国瓜菜/Journal China Cucurbits and Vegetables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报道西瓜甜瓜科研、生产、市场新动态,交流科研成果和生产经验,介绍先进技术,推广优良品种,传递西、甜瓜行业信息。面向科研,面向基层,面向西瓜甜瓜种子及产品市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主成分和隶属函数分析的露地大果番茄杂交组合综合评价

    摆福红王晓敏胡新华王凯彬...
    88-9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番茄杂交组合育种选育效率和筛选出适宜宁夏地区露地栽培的综合性状优良的大果番茄杂交组合,以62个露地大果番茄杂交组合为材料,以2个当地主栽品种丰收128(CK1)和美粉869(CK2)为对照,采用变异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28个表型性状数据进行分析,并对62个杂交组合和对照品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1个植物学性状中叶片长的变异系数最小,为7.73%,萼片形状的变异系数最大,为46.74%;17个果实性状中果形指数的变异系数最小,为6.31%,裂果性的变异系数最大,为43.38%;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到的前10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为73.31%,包含了杂交组合表型性状的大部分遗传信息.基于主成分分析与隶属函数法相结合的策略对62个番茄杂交组合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综合评价值比2个对照品种高的4个番茄杂交组合为AF07、AF46、AF44和AF55.研究结果为宁夏地区越夏露地大果番茄品种选育奠定了理论基础.

    番茄杂交组合变异分析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

    适宜贵州省安龙县夏季栽培香菇菌株的筛选

    周静卓琴任飞杨洪...
    96-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筛选出安龙县夏季适合栽培的香菇菌株,以安龙县各香菇种植企业收集的6株香菇菌株为试验材料,比较6株香菇的菌丝生长速度、拮抗反应、基因序列、子实体单棒产量,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AL3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较快,平均生长速度为4.51 mm·d-1,显著高于其他菌株,其次是AL6菌株,平均生长速度为4.37 mm·d-1,AL1和AL6菌株与其他菌株之间拮抗现象明显,其余菌株拮抗不显著或无拮抗;ITS序列比对及系统发育分析将6株香菇菌株聚为香菇属进化的3个大类,2个不同菌株及4个不同亚种;AL4菌株单棒产量最高,为0.58 kg,其次是AL6菌株,单棒产量为0.47 kg.综合各试验结果分析得出,6株菌株中,AL4、AL6和AL3菌株较适合在安龙县夏季栽培,研究结果可为安龙县夏季适栽香菇种质资源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

    香菇夏季栽培种质资源筛选

    淳安县大型真菌资源多样性调查

    杨育文刘明庆黄思杰李妍...
    103-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科学评价淳安县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及资源分布,连续2年利用网格化调查的方式采集淳安县大型真菌标本504份,通过形态及分子鉴定出大型真菌257种,隶属2门5纲18目60科140属.其中,多孔菌科Polypora-ceae、红菇科Russulaceae、蘑菇科Agaricaceae、小脆柄菇科Psathyrellaceae、小皮伞科Marasmiaceae和拟层孔菌科Fomitopsidaceae 6个优势科的物种占比44.75%;优势属9个,分别是红菇属Russula、鹅膏属Amanita、栓菌属Tram-etes、小皮伞属Marasmius、小脆柄菇属Psathyrella、小菇属Mycena、灵芝属Ganoderma、马勃属Lycoperdon和木耳属Auricularia,9个优势属的物种数占总数的28.02%.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大型真菌包括食用菌36种,药用菌42种,食药兼用菌32种,毒蘑菇22种.从生态系统类型分析,针阔混交林中分布的大型真菌种类最多,共176种,占物种总数的68.48%;从营养类型分析,以木生菌、外生菌根菌和土生菌为主,分别占比56.42%、22.57%、20.23%.以上研究结果将为该地区大型真菌资源的保护、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优势类群生态分布营养类型

    四种杀虫剂对平菇菌丝及子实体的安全性评价

    张智颖马林曲绍轩蒋宁...
    109-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除虫脲、呋虫胺、高效氯氰菊酯和氯虫苯甲酰胺4种杀虫剂对平菇菌丝和子实体生长的影响,采用拌料和喷雾两种方式对平菇进行药剂处理,使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和气相色谱法对其残留情况进行分析,并研究4种杀虫剂对蚊蝇类双翅目害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4种杀虫剂对平菇菌丝生长抑制率最高的是氯虫苯甲酰胺,达14.39%,其他3种药剂抑制率均较低.拌料处理中,100 mg·L-1除虫脲和高效氯氰菊酯对平菇子实体产量的影响较小,第一潮菇的生物转化率在56%以上;喷雾处理中,100 mg·L-1高效氯氰菊酯与呋虫胺对平菇产量的影响较小,第一潮菇的生物转化率在57%以上.呋虫胺对蚊蝇类双翅目害虫的防治效果最好,虫口减退率可在97.1%以上.平菇拌料处理子实体中均未检测出高效氯氰菊酯和氯虫苯甲酰胺农药残留;喷雾处理子实体中4种供试药剂均未超出残留限量.综上所述,平菇拌料处理可选用高效氯氰菊酯药剂,喷雾处理可选用呋虫胺药剂,对平菇子实体产品的安全性影响较小.

    平菇杀虫剂菌丝产量安全性

    套养蚯蚓对土壤重金属消解及鲜食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温学萍王昊任登成杨波...
    116-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明套养蚯蚓对土壤重金属的消解及对鲜食番茄产量、品质的影响,以鲜食番茄普罗旺斯为试材,蚯蚓套种套养为处理(T1),以常规种植为对照(CK),通过测定不同时期土壤理化性质和重金属含量变化,调查分析番茄产量及果实品质等指标.结果表明,与CK相比,蚯蚓取食90 d后,土壤pH显著降低,全盐、有机质、全氮、全磷、水解氮、速效钾和细菌数量分别显著增加212.7%、921.3%、358.5%、116.1%、312.4%、71.2%和191.7%;蚯蚓取食150 d后,铅、砷、铬、镍、镉和汞等重金属总含量降低53.8%;番茄产量较CK显著提高7.7%,可溶性糖、维生素C、番茄红素和钙含量分别显著提高0.41个百分点、13.6 mg·100 g-1、20.48 mg·kg-1和41.5 mg·kg-1,硝酸盐含量显著下降35.5%,氨基酸总量显著提高1.18个百分点.综上所述,与CK相比,套养蚯蚓可以显著降低土壤重金属含量,提高土壤养分和质量,能够促进番茄产量增加和品质提升.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鲜食番茄与蚯蚓套种套养的研究与应用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鲜食番茄套养蚯蚓土壤重金属氨基酸

    施氮对无土盆栽番茄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张雨昕冯海萍
    121-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明氮素对番茄生长指标以及产量品质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设置5个氮素水平处理,分别为CK(施氮0 g·株-1)、N1(施氮2.5 g·株-1)、N2(施氮5.0 g·株-1)、N3(施氮7.5 g·株-1)、N4(施氮10 g·株-1),利用随机区组设计,以不施氮作为对照,分析枸杞枝条基质下不同施氮量对番茄生长指标、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各施氮处理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番茄的植株高度、叶绿素含量和果实产量,在N3处理下,番茄在不同穗果期的产量均达到最大值,较CK分别增加了48.47%、30.00%、125.66%和46.41%.施氮也会显著增加果实总酸、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含量,但会抑制番茄红素含量.在氮肥施用量达到一定水平后,番茄相关指标的增幅逐渐减小,甚至下降.因此,适量施氮可促进番茄的生长发育,过量施氮会导致番茄营养生长过盛,抑制植株生殖生长,导致番茄产量降低,其中N3(施氮7.5 g·株-1)为最佳处理.

    番茄无土盆栽氮肥枸杞枝条基质生长产量品质

    不同叶面肥对温室番茄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王超张宗翊赵宝龙孙军利...
    126-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筛选出适宜南疆设施番茄生长的叶面肥种类,提高番茄产量及品质,以瑞粉518作为供试品种,采用随机区组试验,以清水喷施作为对照(CK),共设4个叶面肥处理,分别为腐植酸水溶肥料(T1)、流体硼+磷酸二氢钾组合(T2)、氨基酸水溶肥料(T3)、微量元素水溶肥料(T4),从幼苗期开始喷施,连喷4次,研究不同叶面肥处理对番茄生长指标、光合指标、产量及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4种叶面肥在促进番茄生长、提高光合效率和产量,以及改善果实品质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积极作用,其中微量元素水溶肥料(T4)与CK相比能显著促进植株生长,叶绿素含量显著提高8.74%,光合作用显著增强,商品果率显著提高10.54个百分点,产量显著提高10.45%,同时显著提高番茄的单果质量及番茄红素、可溶性糖、维生素C、总酚和类黄酮含量.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T4处理对提高番茄果实品质效果最佳.总体来说,喷施叶面肥可以有效促进番茄生长,提高光合能力,增加产量,改善品质,其中以喷施微量元素水溶肥料(T4)效果最佳.

    番茄叶面肥生长果实品质

    栽培密度与氮肥用量互作对叶用甘薯光合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丁芳孙喜云刘广卿
    133-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黄淮地区不同栽培密度和氮肥用量对叶用甘薯生产的影响,以颚菜薯10号为试材,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栽培密度(18、21、24万株·hm-2),副区为氮肥用量(800、1200、1600、2000 kg·hm-2),研究氮肥用量与种植密度互作对叶用甘薯光合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用量对叶用甘薯品质影响显著,种植密度对叶用甘薯茎尖生长、产量、光合作用、氮素吸收效率影响极显著,对茎尖品质无显著影响.茎尖粗度、茎尖数、茎尖总产量、功能叶面积、光合特性、氮素吸收效率受交互效应影响显著.其中,D2N3处理(密度21万株·hm-2,氮肥1600 kg·hm-2)和D2N4处理(密度21万株·hm-2,氮肥2000 kg·hm-2)可溶性蛋白含量(w,后同)、茎尖产量较高,分别为83.68 mg·g-1、41127.08 kg·hm-2和86.36 mg·g-1、41715.03 kg·hm-2,二者间无显著差异;D2N3和D2N4处理的硝酸盐含量分别为25.58、27.22 mg·kg-1,二者差异显著.D2N3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与D1N3、D3N3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D2N3处理的维生素C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氮素吸收效率与D2N2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综合分析认为,氮肥用量1600 kg·hm-2、密度21万株·hm-2的种植模式最优,可作为黄淮地区叶用甘薯生产的最优配置在生产中推广.

    叶菜型甘薯栽培密度氮肥用量光合特性品质与产量氮素吸收效率

    宁南山区设施芹菜水氮耦合效应研究

    张建国张晓娟关耀兵张倩男...
    141-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宁南山区水资源短缺、设施芹菜生产中水肥管理粗放、水肥利用效率低等问题,采用二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通过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研究了设施芹菜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对灌水量和施氮量的水肥耦合效应,为宁南山区设施芹菜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水氮耦合能显著促进芹菜的生长发育,增加植株的株高和茎粗,随着芹菜生育期的延长,株高和茎粗呈明显增加趋势,且不同试验组合间存在显著差异,SPAD值生育期内整体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且组合间存在显著差异;水氮耦合对提高芹菜产量和改善品质有显著正效应,水氮组合1产量最高,为94.82 t·hm-2,比产量最低的组合5增产9.26%,且水氮组合1的品质最好.过量的施用氮肥和灌水,反而会抑制芹菜品质的提升.在本试验条件下,经主效应分析得出水是影响芹菜产量的主要因素,由水肥耦合效应方程可得出最佳水和氮肥组合为灌水量1395 m3·hm-2+氮肥施肥量337.5 kg·hm-2,此组合可推广成为该地区设施芹菜的水肥管理制度.

    宁南山区设施芹菜水氮耦合综合效应

    C/N对陶粒强化蔬菜废弃物好氧堆肥过程和产品品质的影响

    朱颖梅娟郑傲陈泉...
    149-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蔬菜废弃物的结构性差不利于堆肥处理.用陶粒做结构调理剂,研究C/N对陶粒强化蔬菜废弃物好氧堆肥过程的影响.试验设置4个处理,用玉米粉调节蔬菜废弃物的C/N,SP1、SP2、SP3的初始C/N分别为15、20、25,不加陶粒的SP4的C/N为20.结果表明,SP450℃以上仅持续2 d,SP1~SP3持续8~16 d,陶粒有利于蔬菜废弃物堆肥升温,能明显加快堆肥进程.SP2升温速度最快且温度最高,60℃以上4 d,有机质的降解率为21.82%,也显著高于其他组.SP1、SP2、SP3最终的pH分别为8.46、8.19、8.00,EC值分别为3.85、3.78、3.79 mS·cm-1,C/N均小于14.SP2和SP3最终种子发芽指数分别为101.1%和91.4%,达到腐熟要求,而SP1仅为56.7%,未完全腐熟.且SP2、SP3相比SP1,有效提高了产品的总氮含量,最终总氮含量分别为初始值的1.42、1.55倍.综上所述,蔬菜废弃物加陶粒堆肥,初始C/N为20是最优条件,有利于加快有机质的降解和稳定过程,延长堆肥高温期,保证产品的安全性.

    好氧堆肥蔬菜废弃物C/N陶粒氮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