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瓜菜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瓜菜
中国瓜菜

王坚

双月刊

1673-2871

zggc@163.com

0371-65330927

450009

河南省郑州市航海东路南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中国瓜菜/Journal China Cucurbits and Vegetables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报道西瓜甜瓜科研、生产、市场新动态,交流科研成果和生产经验,介绍先进技术,推广优良品种,传递西、甜瓜行业信息。面向科研,面向基层,面向西瓜甜瓜种子及产品市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寒地玉米秸秆腐熟物复配基质在蔬菜育苗中的应用

    贺付蒙杨燕王雪张颖...
    87-9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索寒地玉米秸秆腐熟物替代传统草炭土基质的可行性,以草炭土、蛭石和珍珠岩混合而成的传统基质作为对照,以A(V腐熟物∶V蛭石∶V珍珠岩=2∶1∶1)、B(V腐熟物∶V蛭石∶V珍珠岩=1∶1∶1)两种复配基质为处理,研究复配基质对黄瓜和辣椒幼苗生长的影响,以及育苗前后营养物质和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两种复配基质的容重、水气比和电导率与传统基质呈显著差异;在幼苗定植28 d时,A、B两种基质的黄瓜幼苗株高分别比对照显著提高67.25%和44.95%,茎粗分别显著提高29.30%和17.83%,叶绿素含量分别显著提高7.42%和3.13%;A、B两种基质的辣椒幼苗株高分别比对照显著提高8.55%和15.36%,茎粗分别显著提高2.38%和6.21%,叶绿素含量分别显著提高4.74%和12.44%;育苗后基质铵态氮和有效钾含量均降低,速效磷含量升高,黄瓜育苗后A、B两种基质速效磷含量分别升高71.27%和76.36%;辣椒育苗后A、B两种基质速效磷含量分别升高249.22%和115.81%.A、B两种基质中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在育苗结束后升高,蔗糖酶活性降低.综上,A基质更适于黄瓜幼苗的生长,B基质更适于辣椒幼苗的生长,可分别代替传统草炭土基质用于黄瓜和辣椒育苗.

    秸秆腐熟物复配基质蔬菜育苗生长指标

    10份黔引生姜资源农艺性状及活性成分的分析评价

    侯颖辉李德文王少铭罗莉斯...
    94-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明10份省外生姜资源和5份省内资源的生物学性状及品质表现,为贵州生姜产业发展及相关标准制定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水蒸气法、GC-MS及HPLC等技术测定不同生姜资源的农艺性状及活性成分含量.结果表明,单株产量>500 g的有9份,其中,GZD单株产量最高.相关性分析表明,单株产量与姜球数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主茎叶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姜球直径与姜球数呈显著负相关,与分枝数呈显著正相关,与姜块宽度呈极显著正相关.JY干物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他资源,达21.72%.HL的纤维素含量达1.384%,显著高于其他资源.根据精油组分,15份生姜可分为2种类型:Ⅰ型11份,3种主要成分(α-姜烯,姜黄烯,α-法呢烯)含量之和约占总香气成分的50%;Ⅱ型4份,3种主要成分含量之和<30%.此外,除JY、FS外,其余13份生姜资源的6-姜酚含量(w,后同)均>6mg·g-1,其中GZD的6-姜酚含量显著高于其他资源,为12.36mg·g-1.其中省外引种资源中GG、YJ和HL的产量和品质表现俱佳,单株产量均在500 g以上,干物质含量适中,为14.75%~17.20%,精油得率相对较高,为0.022~0.029 mL·g-1,姜辣素含量为6.99~10.20 mg·g-1,适宜在贵州种植.

    引种生姜农艺性状精油GC-MS姜辣素

    乙氧氟草醚在姜中的残留及膳食摄入风险评估

    王彬曹俊丽齐艳丽
    103-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乙氧氟草醚在姜中的最终残留风险及安全性,建立姜中的乙氧氟草醚残留检测方法,并开展240 g·L-1乙氧氟草醚乳油在姜上的残留试验,获得最终残留数据,结合我国居民膳食数据及风险评估模型对慢性膳食摄入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姜中的乙氧氟草醚用乙腈提取,N-丙基乙二胺(PSA)、C18及石墨化碳黑(GCB)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在0.01、0.05、0.1mg·L-1的添加水平下,乙氧氟草醚的添加回收率在93%~9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2.6%~8.1%范围内.在山东、安徽、湖南和贵州4地,240 g·L-1乙氧氟草醚乳油以180 g·hm-2于播后苗前喷雾施药1次,收获期姜中乙氧氟草醚的最终残留量均低于我国及欧盟的最大残留限量值(MRL,0.01 mg·kg-1).一般人群乙氧氟草醚的国家估算每日摄入量为0.019 5 mg,占日允许摄入量的1.03%,姜中乙氧氟草醚的残留对慢性膳食风险的贡献仅为0.46%,表明不会对普通人群健康产生风险.研究结果为我国特色小宗作物姜中乙氧氟草醚制剂的科学合理使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乙氧氟草醚残留慢性膳食摄入风险评估

    三亚黄瓜主要种植区周边杂草分布

    杨梦飞夏玲郭静依任启鹏...
    109-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掌握三亚黄瓜主要种植区周边的杂草分布情况并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为黄瓜的绿色高效生产提供参考依据,对三亚黄瓜主要种植区周边的杂草进行棋盘式取样调查及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三亚黄瓜主要种植区周边的杂草共有16个科27个属29种杂草,其中占比最高的为菊科(25.96%),显著多于其他科,其次是苋科(15.38%)、莎草科(15.38%)、茜科(10.10%).香附子和藿香蓟具有明显的优势,其次是绿穗苋、苏门白酒草、鬼针草、皱果苋、牛筋草、龙葵、飞扬草.

    黄瓜三亚杂草分布防治措施

    19种杀菌剂对甜瓜细菌性果斑病菌的杀菌活性评价

    张媛媛付欣冯岗金永玲...
    115-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瓜类细菌性果斑病是由西瓜噬酸菌引起的一种种传病害,在生产上的危害极为严重,可造成大面积的减产甚至绝产,但目前在生产中还缺乏有效的防治药剂.为筛选出高效防治细菌性果斑病的杀菌剂,在室内筛选了 19种杀菌剂的离体活性成分,并对高活性杀菌剂进行毒力评价和活体盆栽验证.室内研究结果表明,0.3%四霉素水剂等8种杀菌剂离体杀菌活性显著,毒力强度依次为0.3%四霉素水剂>1%申嗪霉素悬浮剂>5%噻霉酮悬浮剂>20%辛菌胺醋酸盐水剂>20%丙硫唑悬浮剂>4%春雷霉素水剂>0.4%蛇床子素水剂>0.5%小檗碱水剂.活体盆栽试验结果表明,0.5%小檗碱水剂、20%丙硫唑悬浮剂、4%春雷霉素水剂和5%噻霉酮悬浮剂这4种药剂对甜瓜细菌性果斑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0.5%小檗碱水剂对甜瓜细菌性果斑病的保护和治疗作用最强,在供试质量浓度为100mg·L-1时的保护和治疗防效分别为79.66%和73.24%.上述研究试验表明,0.5%小檗碱水剂、20%丙硫唑悬浮剂、4%春雷霉素水剂和5%噻霉酮悬浮剂可作为田间防治甜瓜细菌性果斑病的有效候选药剂.

    甜瓜细菌性果斑病杀菌剂活性评价

    广西豇豆蓟马发生规律及防治药剂筛选

    黄立飞苏治友王欢廷曹雪梅...
    121-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广西南宁豇豆蓟马种群动态发生规律并筛选出豇豆蓟马防治药剂,调查豇豆蓟马数量以及在植株不同部位的分布,并开展了 9种杀虫剂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蓝板诱集数量的高峰在5月下旬至6月初和6月下旬,对植株不同部位的调查表明,蓟马对花具有偏好性,种群数量高峰期与盛花期重叠,花谢后部分蓟马转移到豆荚上,种群数量有所下降.田间药剂试验筛选出了 60g·L-1乙基多杀菌素SC和6%联苯菊酯·啶虫脒ME等两种防效显著的杀虫剂,药后1 d防效分别为82.0%和73.4%,持效期为7~10d,可以轮换使用,用于豇豆蓟马的田间防治.

    豇豆蓟马种群动态田间防效

    不同莲藕品种的营养品质分析与评价

    吴宇昊祝振洲丛欣李书艺...
    127-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究不同莲藕品种的营养成分和活性成分,为莲藕品种筛选、加工利用及产品开发等提供支撑.通过测定7个莲藕品种的10个成分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不同莲藕品种营养品质进行综合评价,并建立莲藕营养品质评价模型.结果表明,大白胖的蛋白质含量(w,后同)(10.50%)和不溶性膳食纤维含量(12.13%)最高,鄂莲6号的脂肪含量(0.98%)最高,544的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6.35%)最高,八月粉的淀粉含量(65.59%)最高;莲藕整体呈现高淀粉、低脂肪且富含膳食纤维和蛋白质的特征.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淀粉、脂肪、总酚和总黄酮含量累积贡献率达95.172%,可以用这4个主成分来综合评价莲藕营养品质的优劣,并建立莲藕综合营养品质评价模型F=0.692F1+0.308F2;综合得分表明鄂莲5号的品质最佳,小白胖的品质较差.

    莲藕营养成分品质评价因子分析聚类分析

    微生物菌剂与大豆秸秆生物炭配施对砂姜黑土养分及小白菜品质的影响

    蒋志洋周育智陈道坤黄美琴...
    133-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微生物菌剂与大豆秸秆生物炭协同配施对砂姜黑土的改良效果,以砂姜黑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原位盆栽试验,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设单施生物炭处理、菌剂与生物炭配施处理(BC1、BC2、BC3、MB1、MB2、MB3),探究不同处理对砂姜黑土化学性质(pH、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有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小白菜长势(株高、单株鲜质量、主根长和叶宽)和品质(小白菜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与对照组CK(常规施肥)相比,单施生物炭(BC1、BC2、BC3)和微生物菌剂配施生物炭(MB1、MB2、MB3)均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含量和小白菜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含量,其提升范围依次为18.98%~64.49%、11.82%~40.00%、23.41%~98.07%和 28.89%~66.37%、15.25%~46.33%、42.98%~152.76%;小白菜的长势、抗根肿病能力和品质均随生物炭添加量的增加呈现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MB2处理效果最优.大豆秸秆生物炭配施微生物菌剂协同改良了土壤化学性质并提高了小白菜的品质.在本试验范围内微生物菌剂配施2.5%生物炭添加比例效果最佳.

    小白菜微生物菌剂大豆秸秆生物炭

    硫酸钙与腐植酸配施对大蒜产量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王崇华王付彬徐祥文贾庆超...
    140-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河南蒜区大蒜生产和碱性潮土改良最佳措施,设常规施肥(CK)、常规施肥+硫酸钙(T1)、常规施肥+腐植酸(T2)、常规施肥+硫酸钙+腐植酸(T3)的处理,研究了不同施肥方式对大蒜产量、叶片抗氧化能力、土壤酶活性、土壤结构的影响,分析了不同施肥方式对大蒜产量和碱性潮土改良的效果.结果表明,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配合施用硫酸钙与腐植酸,能显著提高叶片SOD、POD、CAT活性,增强土壤酶活性,对团粒直径>0.25 mm 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形成有促进作用,效果优于CK、T1、T2;T3大蒜产量达15 620.95 kg hm2,比当地常规施肥极显著增产11.97%.综上所述,硫酸钙与腐植酸配施对河南蒜区的大蒜产量和土壤性质的改善具有较好的效果.

    大蒜硫酸钙腐植酸产量抗氧化能力土壤性质

    南方根结线虫对7种瓜菜作物根系分泌物的趋性

    周媛媛彭欣怡马建庆杨学瑾...
    146-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植物根系分泌物组分与南方根结线虫趋化性的关系,盆栽种植7种不同瓜菜作物(番茄、甜椒、苦瓜、蕹菜、芹菜、黄瓜、甜瓜),收集并测定根系分泌物中初级代谢物和次生代谢物的含量,观察南方根结线虫J2s对不同瓜菜作物根系分泌物的行为趋性,并对根系分泌物各组分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南方根结线虫J2s对7种瓜菜作物的根系分泌物均表现出正趋向行为,其中J2s对蕹菜根系分泌物的趋化指数最高,为0.52;且趋化指数与根系分泌物中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没有显著相关性,但与单宁、丁二酸、丙氨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44、-0.527、-0.522,与生物碱、甘氨酸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01、-0.550.研究结果可为利用趋性技术防控南方根结线虫提供理论基础.

    南方根结线虫根系分泌物趋化性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