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于欣

月刊

1000-6729

cmhj@bjmu.edu.cn

010-62010890

100191

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51号2号楼506室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Journal Chinese Mental Health JournalCHSSCDCSSCI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心理卫生杂志(Chinese Mental Health Journal)》以促进心理(精神)卫生各相关学科的交流和发展、促进心理(精神)卫生领域学术理论的创新和心理健康促进应用性新方法的研究和推广、促进全民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为办刊宗旨,主要刊登反映我国心理(精神)卫生相关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各种形式的论文,报道世界前沿信息,传播心理(精神)卫生新知识等。主要服务对象是从事临床、科研、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的专业人员。心理(精神)卫生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学术领域,本刊的一个重要特色是涉及的学科范围广,包括临床医学(主要是精神病学)、公共卫生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学科,在选稿时特别欢迎临床医学与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方法相结合的应用性研究论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父母愤怒表达与儿童对立违抗障碍症状的关系

    司飞飞何婷杨靓靓赵梦婕...
    254-2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父母愤怒表达与儿童对立违抗障碍(ODD)症状的关系。方法:选取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诊断标准的ODD儿童46例,及性别、年龄匹配的46例正常对照。用状态-特质愤怒表达量表评估父母的愤怒表达,用儿童情绪管理量表评估儿童的愤怒管理。结果:母亲愤怒指数(β=0。13,P<0。05)和愤怒向外表达(β=0。25,P<0。05)能直接预测ODD症状。儿童愤怒应对在母亲愤怒指数与儿童ODD症状间起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3%;儿童愤怒应对和愤怒失调均在母亲愤怒向外表达和ODD症状间起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29%和18%。结论:对立违抗障碍儿童愤怒应对和愤怒失调可能在母亲愤怒表达和ODD症状间起中介作用。

    儿童对立违抗障碍愤怒表达愤怒管理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期间酒店隔离中小学生焦虑抑郁状态

    陈敏仝璐李国华于艳华...
    260-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期间酒店隔离的中小学生焦虑抑郁状态。方法:对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2022年9月-10月在酒店集中隔离的726名中小学生,采用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进行测评,回收有效问卷624例,应答率为86%。SCARED≥23分、DSRSC≥15分为筛检阳性。结果:焦虑检出率为17。9%,抑郁为15。4%;初中生焦虑、抑郁检出率高于小学生(均P<0。05);女生广泛性焦虑、社交恐怖因子得分高于男生(均P<0。05);初中生分离性焦虑因子评分、抑郁评分高于小学生(均P<0。01)。结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期间酒店集中隔离的初中生较小学生更易出现焦虑、抑郁症状,女生较男生更易出现焦虑症状。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初中生小学生焦虑抑郁隔离

    大学生未来自我连续性与家庭支持和生命意义感的关系

    郭佩佩姜茂敏于海燕
    265-2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估大学生未来自我连续性状况及其与家庭支持、生命意义感的关系。方法:在上海市选取高校大学生912名(男448名,女464名),采用未来自我连续性问卷(FSCQ)、家庭支持自评量表(PSS-Fa)、生命意义感量表(MLQ)进行测评。结果:FSCQ得分为(3。3±1。1)分,女性、≥25岁、大四年级、外地户籍、独生子女FSCQ得分较低(均P<0。001)。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SS-Fa得分及MLQ生命意义寻求、生命意义体验得分均与FSCQ得分正向关联(β=0。80、0。69、0。74)。结论:本研究提示提升家庭支持水平以及生命意义感可能有助于增进大学生未来自我连续性水平。

    高校大学生未来自我连续性家庭支持生命意义感

    手机成瘾的大学生自我损耗对抑制控制的影响

    吴怡霖冯喜珍姬梦璇
    271-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考察情绪损耗和认知损耗情况下大学生的手机成瘾对抑制控制的影响。方法:招募大学生553人,使用手机成瘾倾向量表(MPATS)筛选出手机成瘾组和非成瘾组各108、194人,选取其中99人参与实验1,考察情绪损耗对手机成瘾大学生抑制控制的影响。另选取其中101人参与实验2,考察认知损耗对手机成瘾大学生抑制控制的影响。使用GO/NOGO范式比较不同情绪损耗和认知损耗情况下不同手机成瘾大学生的正确率和反应时。结果:实验1中,情绪损耗的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F(1,55)=6。16、178。91,P<0。05或P<0。001],高情绪损耗组抑制控制正确率、反应时均低于低情绪损耗组。实验2中,组别的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F(1,57)=17。90、19。06,均P<0。001],手机成瘾组的抑制控制正确率低于非成瘾组,而抑制控制反应时高于非成瘾组;组别与认知损耗类型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F(1,57)=7。95,P<0。01],高认知损耗情况下手机成瘾组的抑制控制正确率更低。结论:大学生的情绪损耗和认知损耗可能会降低其抑制控制能力,且手机成瘾的大学生更容易受到认知损耗的影响。

    抑制控制手机成瘾情绪损耗认知损耗

    大学生焦虑与压力知觉和忍耐的关系

    廖洪雁杜静雯肖蓉
    277-2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大学生焦虑、压力知觉与忍耐的关系。方法:选取广东省高校大学生3 056 人(男1 102人,女1 954人),采用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得分≥10分为焦虑症状阳性)、压力知觉量表(PSS-10)、忍耐力量表(FS)进行调查。采用SPSS宏程序PROCESS中的模型2检验不同类型忍耐的调节作用。结果:大学生中焦虑症状阳性486人(15。9%)。PSS-10得分与GAD-7得分正向关联(β=0。63),FS压抑性忍耐维度得分在PSS-10得分与GAD-7得分间起调节作用(β=0。05),FS主动性忍耐维度得分在PSS-10得分与GAD-7得分间起调节作用(β=-0。04)。结论:大学生焦虑和压力知觉与忍耐相关,压抑性忍耐和主动性忍耐在压力知觉与焦虑之间具有调节作用。

    大学生焦虑压力知觉压抑性忍耐主动性忍耐

    身体被他人接纳量表第2版测评成年人的效度和信度

    郭风霞黄喜珊陈苗黄可钰...
    283-2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引进身体被他人接纳量表第2版(BAOS-2),检验BAOS-2在成年人群体的效度和信度。方法:选取616名成年人(年龄18~56岁),检验量表的结构效度及内部一致性信度,以身体欣赏量表第2版(BAS-2)、身体功能欣赏量表(FAS)、自我同情量表(SCS)、自尊量表(SES)、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为效标考察量表的效标关联效度;随机选取其中55名成年人间隔2周进行重测。结果: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1个因子,各条目的因子负荷在0。59~0。76之间;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单因子模型拟合较好(x2/df=2。99,CFI=0。91,GFI=0。90,TLI=0。89,RMR=0。04,RMSEA=0。08);BAOS-2 得分与BAS-2、FAS、SCS、SES 和 SWLS 得分均正相关(r=0。43~0。66,均 P<0。001)。BAOS-2 的 Cronbacha系数为0。90,2周后的重测信度(ICC)为0。65。结论:身体被他人接纳量表第2版(BAOS-2)中文版具有良好的效度和信度。

    身体被他人接纳量表第2版身体意象效度信度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简介及稿约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
    前插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