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于欣

月刊

1000-6729

cmhj@bjmu.edu.cn

010-62010890

100191

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51号2号楼506室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Journal Chinese Mental Health JournalCHSSCDCSSCI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心理卫生杂志(Chinese Mental Health Journal)》以促进心理(精神)卫生各相关学科的交流和发展、促进心理(精神)卫生领域学术理论的创新和心理健康促进应用性新方法的研究和推广、促进全民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为办刊宗旨,主要刊登反映我国心理(精神)卫生相关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各种形式的论文,报道世界前沿信息,传播心理(精神)卫生新知识等。主要服务对象是从事临床、科研、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的专业人员。心理(精神)卫生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学术领域,本刊的一个重要特色是涉及的学科范围广,包括临床医学(主要是精神病学)、公共卫生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学科,在选稿时特别欢迎临床医学与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方法相结合的应用性研究论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警察的焦虑和睡眠质量1年纵向研究

    窦逸飞李颖张萌
    528-5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考察警察焦虑和睡眠质量的症状检出率、稳定性以及焦虑对睡眠质量影响的时间效应。方法:对564名警察,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间隔1年完成2次测查。SAS标准分≥50分、PSQI总分>7分分别为有焦虑症状与睡眠紊乱的检出标准。使用x2检验比较检出率的差异和不同症状转化分组的人数占比差异,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焦虑对睡眠质量影响的时间效应。结果:2次测查警察群体焦虑症状和睡眠紊乱的检出率高于其他以警察为对象的相关研究(均P<0。001)。2次测查均有和均无焦虑症状、睡眠紊乱的人数占比高于前后发生转变的其余两组(均P<0。05)。基线焦虑正向预测基线睡眠质量指数(β=0。26,P<0。001),1年后焦虑正向预测1年后睡眠质量指数(β=0。19,P<0。001);基线焦虑正向预测1年后睡眠质量指数(β=0。06,P<0。01)。结论:本研究显示出警察群体焦虑和睡眠质量的稳定性均较高,焦虑与睡眠质量存在较高程度关联。

    警察焦虑睡眠质量纵向研究

    男男性行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感知歧视与自我超越生命意义

    卢林鑫余婷张旭蔺秀云...
    534-5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大学生男男性行为者感知歧视与自我超越生命意义的关系,及惧怕否定评价、人生意义追寻、视角转换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大学生男男性行为者474人,采用简化Berger艾滋病耻辱量表(BHSS)、惧怕否定评价量表(FNE)、中文人生意义问卷(C-MLQ)、意义应对量表(MFCQ)、自我超越生命意义量表(SMLS)进行测查。结果:BHSS总分与SMLS总分负相关(r=-0。69,P<0。001);FNE得分与人生意义追寻得分是BHSS总分与SMLS总分之间的中介变量,效应估计值分别为-0。13和-0。11,且FNE得分与人生意义追寻得分在BHSS总分与SMLS总分中起链式中介作用,效应估计值为-0。16;MFCQ视角转化得分在人生意义追寻总分和SMLS总分中起调节作用(β=0。07,P<0。05)。结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大学生男男性行为者的惧怕否定评价和人生意义追寻在感知歧视与自我超越生命意义之间起中介作用,视角转换在人生意义追寻与自我超越生命意义之间起调节作用。

    男男性行为获得性免疫综合征自我超越生命意义歧视知觉惧怕否定评价意义追寻视角转换

    精神病学和心理卫生学科研论文写作讲习班(第16期)报名信息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541页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快感缺失的相关因素

    李云红鲁丽莉陈雪宇吕梦玉...
    542-5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艾滋病(AIDS)患者的快感缺失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某传染病医院HIV/AIDS患者237例,采用自编一般资料调查表、时间性愉快体验量表(TEPS)、自我接纳量表(SAQ)、歧视知觉量表(SIS)、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进行调查。结果:患者TEPS得分为(73。4±16。1)。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PSSS总分、受教育程度、个人月收入与TEPS总分正向关联(β=0。41、5。17、4。63),年龄与TEPS总分负向关联(β=-0。30)。结论:HIV/AIDS患者的快感缺失情况需引起重视,患者的快感缺失与个人月收入、受教育程度、年龄、领悟社会支持相关。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艾滋病(AIDS)快感缺失

    高校心理委员人际信任问卷的编制

    詹启生李楚洁张欢张丽莎...
    547-5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编制高校心理委员人际信任问卷(PMITQC)并检验其效度和信度。方法:建构高校心理委员人际信任结构模型,形成问卷初稿。选取515名高校心理委员进行条目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另外选取556名高校心理委员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及内部一致性信度检验,对其中114人4周后重测;使用信任量表(TS)和人际信任量表(ITS)进行效标效度检验。结果:PMITQC包含22个条目,由4个因子构成,解释方差变异的68。63%;验证性因子分析表明4因素结构模型拟合良好(x2/df=4。22,NFI=0。92,RFI=0。91,IH=0。94,TLI=0。93,CFI=0。94,RMSEA=0。076);效标效度检验显示,PMITQC总分及4因子得分与TS总分、ITS总分均呈正相关(r=0。28~0。48,均P<0。01)。问卷总分及4个因子得分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7~0。97;重测信度为0。73~0。89。结论:编制的高校心理委员人际信任问卷具有较好的效度和信度。

    心理委员人际信任问卷编制效度信度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简介及稿约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
    前插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