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畜牧兽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畜牧兽医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中国畜牧兽医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李琍

月刊

1671-7236

zgxmsy@caas.cn

010-62811226,62810371,62816020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

中国畜牧兽医/Journal China Animal Husbandry & Veterinary Medicine北大核心CSTPCDCSCD
查看更多>>《中国畜牧兽医》于1974年2月创刊,是国家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2014年第一批资质认定的学术期刊,前身为《国外畜牧科技》,2002年更名为《中国畜牧兽医》,是“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农林核心期刊”和“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收录期刊。本刊设有营养与饲料、生理生化、生物技术、遗传繁育、基础兽医、预防兽医、临床兽医、质量安全、环境安全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樱桃谷公鸭对玉米DDGS能量、蛋白质和氨基酸利用率的研究

    张海洋王爽陈伟郑春田...
    999-10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樱桃谷公鸭对5个地区玉米DDGS的能量、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利用率.[方法]将98只18周龄体重3.25 kg±0.25 kg的健康樱桃谷公鸭随机分为7组,每组14只,1只为1个重复,单只饲养于代谢笼.其中,5个试验组分别饲喂吉林、美国(粗)、美国(细)、山东和辽宁玉米DDGS与玉米淀粉按7∶3配制成的试验饲粮;玉米淀粉组饲喂100%玉米淀粉饲粮;内源组禁食.按强饲流程进行公鸭强饲试验和代谢试验,收集全部排泄物.测定强饲饲料及排泄物的总能、粗蛋白质和氨基酸等养分含量.[结果]辽宁玉米DDGS粗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其他4个试验组(P<0.05),美国(粗和细)玉米DDGS粗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吉林组(P<0.05).美国(粗)玉米DDGS总能显著低于其他4个试验组(P<0.05).美国(细)、辽宁组表观可利用蛋白质和真可利用蛋白质较美国(粗)、山东组均显著提高(P<0.05).美国(粗)、辽宁组表观代谢能和真代谢能均显著高于吉林、山东组(P<0.05).辽宁玉米DDGS苏氨酸、甘氨酸、组氨酸、精氨酸、支链氨基酸、苯丙氨酸和酪氨酸真可利用率均显著高于其他4个试验组(P<0.05),脯氨酸、天冬氨酸、丝氨酸、谷氨酸和丙氨酸5种非必需氨基酸真可利用率最高.[结论]5个不同地区玉米DDGS营养成分及能量、蛋白质和氨基酸利用率具有较大差异.樱桃谷公鸭的能量、蛋白质、氨基酸利用率排序为辽宁>美国(细)>美国(粗)>吉林>山东,5个不同地区玉米DDGS粗蛋白质含量排序为山东>吉林>美国(粗)>美国(细)>辽宁.

    玉米DDGS樱桃谷公鸭可利用蛋白质代谢能氨基酸真可利用率

    紫锥菊及其提取物的生物活性和在动物养殖中的应用

    吴艳玲杨楚王静肖天放...
    1007-10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紫锥菊(Echinacea)是备受欢迎的天然植物之一,具有抗炎、抗氧化和抑菌等多重生物活性.作为一种安全且具有强免疫活性的天然药物,紫锥菊及其提取物成为不同领域科学家的研究热点.从紫锥菊物种中分离出了多组具有药理活性的化合物,如多糖、糖蛋白、烷酰胺类化合物和咖啡酸类衍生物等,大量研究证明它们可能通过多种信号通路发挥作用,如通过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c-Jun N-末端激酶(JNK)等发挥免疫作用,以及通过核因子E2-相关因子2-Kelch样ECH关联蛋白1(Nrf2-Keapl)、核因子kappa B(NF-κB)等发挥抗氧化作用.近年来,在天然原料需求不断增加的背景下,紫锥菊及其提取物在动物养殖方面也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动物试验表明,紫锥菊及其提取物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动物生长,缓解氧化应激,提高繁殖性能,并调节机体免疫反应,提高抗病能力,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和传播风险,从而保障动物健康和生产效益.这种天然的功能性添加剂符合现代消费者对安全、健康食品的需求,也为畜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行的选择.作者就紫锥菊的主要化学组分及其生物活性、作用机制,以及紫锥菊及其提取物在畜禽和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旨在为规范紫锥菊有效成分的标准化提取、深入探究紫锥菊及其提取物在动物生产中的作用机制以及进一步拓宽其在畜禽和水产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紫锥菊烷酰胺类化合物咖啡酸类衍生物NF-κB/MAPK/TLR4信号通路

    全株青贮玉米粉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能力及免疫指标的影响

    程文昊徐裕宋科林石海霞...
    1021-10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添加不同比例全株青贮玉米粉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能力及免疫指标的影响,并确定最佳添加比例.[方法]选取平均体重(39.03±5.53)kg的"杜×长×大"育肥猪4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不添加全株青贮玉米粉),试验组分别饲喂添加5%(Ⅰ组)、10%(Ⅱ组)和15%(Ⅲ组)全株青贮玉米粉试验饲粮,正试期90 d.测定每头猪初始体重、终末体重,记算平均日采食量;试验结束后,每组随机选取3头体重相近的猪,前腔静脉采血10 mL,测定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指标及免疫指标.[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Ⅱ组猪料重比(F/G)显著降低(P<0.05),Ⅲ组终末体重(FBW)、平均日增重(ADG)极显著或显著降低(P<0.01;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Ⅱ组猪血清球蛋白(GLB)和Ⅲ组血清甘油三酯(TG)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Ⅰ和Ⅱ组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③与对照组相比,Ⅱ和Ⅲ组猪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极显著提高(P<0.01),Ⅰ和Ⅱ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均极显著提高(P<0.01),Ⅰ、Ⅱ、Ⅲ组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④与对照组相比,Ⅱ组猪血清IgG、IgM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Ⅱ组血清IL-1β含量较对照组、Ⅰ和Ⅲ组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饲粮中添加10%全株青贮玉米粉能降低育肥猪料重比,提高抗氧化能力,增强机体免疫力.

    全株青贮玉米粉育肥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指标免疫指标

    不同剂型苯甲酸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肠道菌群数量的影响

    赵晓南胡友军程皇座文伟...
    1031-10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不同剂型苯甲酸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食糜pH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72头23日龄杜×长×大断奶仔猪,按公母各半、体重(平均体重6.44 kg±0.23 kg)相近原则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2个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5%苯甲酸(benzoic acid,BA)和0.3%控释包被型苯甲酸(controlled-release-coated benzoic acid,CBA)颗粒的试验饲粮.试验分为第1~14和15~42天2个阶段,试验期42 d.分别于试验第1、15和42天对每头仔猪空腹称重,按重复记录每天采食量,计算生产性能;每天记录每头仔猪排便情况,计算腹泻率和腹泻指数;于第14天前腔静脉采血,检测二胺氧化酶(DAO)活性、D-乳酸(D-LA)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于第42天屠宰仔猪,收集胃肠道各段食糜及尿液并检测pH以及回肠、盲肠食糜中乳酸杆菌、大肠杆菌和总细菌数.[结果]与对照组比,①BA和CBA组断奶仔猪第1~42和第15~42天平均日增重(ADG)和平均日采食量(ADFI)均显著提高(P<0.05),CBA组仔猪各阶段的料重比(F/G)显著降低(P<0.05);②BA组第1~14天仔猪腹泻指数显著降低(P<0.05),CBA组第1~14和第15~42天仔猪的腹泻率和腹泻指数显著降低(P<0.05);与BA组比,CBA组第1~14和15~42天腹泻指数及第15~42天的腹泻率显著降低(P<0.05);③BA组仔猪胃、十二指肠食糜pH及尿液pH显著降低(P<0.05),CBA组仔猪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盲肠食糜pH显著降低(P<0.05);④BA和CBA组仔猪血清中DAO活性和MDA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同时仔猪血清中GSH-Px、SOD、CAT活性均显著提高(P<0.05),且CBA组效果显著优于BA组(P<0.05);⑤BA和CBA组回肠、盲肠大肠杆菌数及盲肠总细菌数均降低,CBA组差异显著(P<0.05);BA和CBA组回肠、盲肠乳酸杆菌数均显著提高(P<0.05).[结论]饲粮中添加0.5%苯甲酸和0.3%控释包被型苯甲酸颗粒,均表现出提高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改善肠道屏障功能的作用,其中0.3%控释包被型苯甲酸颗粒应用效果优于0.5%苯甲酸,具有降本增效的优势.

    苯甲酸控释包被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肠道微生物

    热应激对反刍动物瘤胃功能及潜在耐热标志物的影响

    郑洁怡杨舒黎赵开玲宫莉...
    1041-10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热应激是影响动物健康和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瘤胃功能与反刍动物的营养吸收、机体健康和生产性能等密切相关.热应激容易引起瘤胃微生物结构、瘤胃上皮结构及屏障功能发生改变,进而影响反刍动物的瘤胃功能.有研究表明,瘤胃内某些特定瘤胃微生物、代谢产物、瘤胃上皮蛋白表达等可作为评价反刍动物热应激大小的潜在标志物.通过筛选瘤胃潜在耐热标志物,准确判断瘤胃所受热应激程度的大小,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反刍动物的耐热机制,对研究瘤胃微生物结构、瘤胃代谢及瘤胃功能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作者主要综述了热应激对瘤胃微生物结构、瘤胃功能以及瘤胃潜在耐热标志物的影响,以期为热应激条件下的家畜健康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热应激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瘤胃功能耐热标志物

    豆蔻明对慢性热应激儋州鸡脏器系数、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能力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邓谭杰侯冠彧施力光方懿...
    1050-10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旨在探讨豆蔻明(CDN)对慢性热应激儋州鸡脏器系数、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能力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试验选取200只1日龄儋州鸡母鸡,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对照组(CON),热应激组(HS),豆蔻明低(L-CDN)、中(M-CDN)和高剂量组(H-CDN),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CON和HS组饲喂基础饲粮,L-CDN、M-CDN、H-CDN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0、100、200 mg/kg豆蔻明.试验期42 d,预试期21 d,正试期21 d.正试期间,HS、L-CDN、M-CDN、H-CDN组每天09:00~16:00饲养温度为(36±2)℃,其余时间饲养温度维持在(25±2)℃,CON组饲养全天温度维持在(25±2)℃.42 d时从每个重复选取2只体重接近的儋州鸡屠宰.采集血液制备血清,检测生化指标、抗氧化指标和血清炎性因子指标;采集肝脏、脾脏、胸腺及法氏囊等器官,计算脏器系数.[结果]①M-CDN、H-CDN组儋州鸡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显著低于HS组(P<0.05),L-CDN、M-CDN、H-CDN组鸡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含量显著低于HS组(P<0.05),且除H-CDN组TG含量显著低于CON组外(P<0.05),其余均与CON组无显著差异(P>0.05).②与HS组相比,M-CDN和H-CDN组儋州鸡法氏囊指数显著上升(P<0.05),H-CDN组儋州鸡脾脏指数显著上升(P<0.05),3个试验组肝脏指数均显著降低(P<0.05),且均与CON组无显著差异(P>0.05).其中,M-CDN、H-CDN组的法氏囊指数显著高于L-CDN组(P<0.05),H-CDN组的脾脏指数显著高于L-CDN、H-CDN组(P<0.05).③与HS组相比,3个试验组儋州鸡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M-CDN组儋州鸡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H-CDN组儋州鸡血清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均显著提高(P<0.05),且均与CON组无显著差异(P>0.05);3个试验组儋州鸡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升高(P<0.05),但仍显著低于CON组(P<0.05).M-CDN、H-CDN组的SOD活性显著高于L-CDN 组(P<0.05),H-CDN 组的 CAT、GSH-Px 活性显著高于 L-CDN、M-CDN 组(P<0.05).④与 HS 组相比,3个试验组儋州鸡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M-CDN、H-CDN组儋州鸡血清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均显著降低,IL-10含量显著升高(P<0.05),且均与CON组无显著差异(P>0.05),3个试验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饲料中添加豆蔻明可以对热应激儋州鸡部分血清生化指标起到调节的作用,促进免疫器官的发育,增强机体免疫能力,缓解热应激带来的肝脏损伤,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改善热应激诱导的免疫应激及炎症,儋州鸡慢性热应激豆蔻明推荐添加剂量为200 mg/kg.

    豆蔻明儋州鸡慢性热应激脏器系数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能力

    绿原酸与亮氨酸协同对育肥猪胴体性状、肉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吴青瑶殷运菊王敏潘俊毅...
    1060-10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饲粮添加绿原酸与亮氨酸对生长育肥猪胴体性状、肉品质、背部脂肪酶活性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并探究绿原酸与亮氨酸是否存在协同作用效果.[方法]试验选取24头(公母各半)115日龄健康、体重相近(68.3 kg±1.3 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育肥猪,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随机分成3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对照组(A组)饲喂基础饲粮,绿原酸组(B组)和亮氨酸+绿原酸组(C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05%绿原酸及0.25%亮氨酸+0.025%绿原酸.试验期25 d.试验结束后称重,统计试验猪生长性能;通过前腔静脉采集血液,检测血清生化指标;试验猪屠宰后进行胴体分割,测定胴体性状、背最长肌肉品质、背部脂肪脂代谢相关酶活性.[结果]与A组相比,B、C组育肥猪生长性能均差异不显著(P>0.05);B组育肥猪屠宰率和瘦肉率均显著提高(P<0.05),C组育肥猪瘦肉率显著提高(P<0.05),背膘厚显著降低(P<0.05);屠宰后45 min,B、C组育肥猪背最长肌pH均显著提高(P<0.05),B组背最长肌红度值显著降低(P<0.05),B、C组股二头肌粗脂肪含量显著增加(P<0.05);B组血清葡萄糖和丙二醛(MDA)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背部脂肪组织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AC AT)和脂蛋白脂肪酶(LPL)活性均显著增加(P<0.05);C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均显著增加(P<0.05),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AC AT、LPL和激素敏感性脂肪酶(HSL)活性均显著增加(P<0.05).与B组相比,C组育肥猪屠宰率显著降低(P<0.05),血清GSH-Px和SOD活性及T-AOC水平均显著增加(P<0.05),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饲粮添加0.05%绿原酸可以提高育肥猪屠宰率及胴体瘦肉率;添加0.25%亮氨酸+0.025%绿原酸可以显著促进肌内脂肪沉积,降低背部脂肪沉积,提高抗氧化能力.

    绿原酸亮氨酸育肥猪抗氧化能力脂质代谢

    饲粮表观代谢能水平对1~28日龄三穗鸭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

    韩雪李美娟代国滔王清峰...
    1069-10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饲粮表观代谢能(apparent metabolizable energy,AME)水平对1~28日龄三穗鸭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并根据回归模型估算AME需要量.[方法]试验选取336只健康1日龄三穗鸭公鸭,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将试验鸭平分为6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鸭.试验鸭分别饲喂AME为10.92、11.38、11.80、12.26、12.68和13.14 MJ/kg的玉米-豆粕型饲粮,试验期28 d.试验结束后,统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并检测血浆生化指标.[结果]饲粮AME水平显著影响日增重、料重比和腹脂率(P<0.05),且随着AME水平升高,日增重呈线性和二次曲线升高趋势(P<0.05),料重比呈线性降低趋势(P<0.05),腹脂率呈线性升高趋势(P<0.05);饲粮AME水平对总能量摄入、胸肌率、腿肌率以及肝脏指数、肌胃指数均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AME水平显著影响血浆谷草转氨酶(AST)活性(P<0.05),对其他血浆生化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基于直线-折线回归模型,以料重比、日增重和腹脂率为评价指标估测1~28日龄三穗鸭AME最低需要量分别为11.83、11.42和12.24 MJ/kg.[结论]饲喂11.38 MJ/kg AME饲粮可有效改善1~28日龄三穗鸭日增重和料重比,并降低腹脂率.综合考虑,1~28日龄三穗鸭AME最适需要量为11.42~12.24 MJ/kg.

    三穗鸭表观代谢能(AME)屠宰性能生长性能需要量

    角鲨烯的开发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周应卿刘雨宣叶枝旺裴欣茹...
    1077-1085页
    查看更多>>摘要:角鲨烯是一种天然的全反式三萜烯类化合物,是甾醇、藿烷类、三萜类物质的前体物质,在机体代谢中起关键作用.角鲨烯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抗炎和抑菌特性,在改善动物生长、保护肠道健康和提高抗逆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角鲨烯通过调控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2-related factor 2,Nrf2)促进相应抗氧化酶和解毒酶基因转录,提高机体抗氧化水平;还通过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γ,PPARγ)下调炎性反应通路,提高抗炎因子表达以终止炎症反应.在动物抗病方面,角鲨烯可改善动物的免疫功能,提高血清中抗体水平,进而改善动物抵御病原体和毒物的能力.在维护肠道健康方面,角鲨烯能够有效改善肠道的抗氧化功能,维持肠道机械屏障形态与通透性稳态,为肠道益生菌群附着提供场所,进而显著改善畜禽肠道耐受性及其消化功能.此外,角鲨烯在提高动物生殖性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如诱导发情、提高精液品质和改善胚胎健康等.综上,角鲨烯在动物生产中作为一种天然替抗产品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和研究潜力.作者综述了角鲨烯的开发及其生物学功能,以期为角鲨烯的增量扩产和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角鲨烯抗氧化炎症反应肠道健康

    过氧化氢酶对肉鸡生产性能、抗氧化能力、盲肠微生物及代谢物的影响

    张文翔王建平
    1086-10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过氧化氢酶(CAT)对肉鸡生产性能、抗氧化能力、盲肠微生物及其代谢物的影响,为CAT在动物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1日龄黄羽肉鸡600只,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CON)、抗生素组(Anti)和CAT低、中、高剂量组(CAT1、CAT2和CAT3),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其中,CON组饲喂基础饲粮;Anti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0 mg/kg金霉素;CAT1、CAT2和CAT3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100、150和200 U/kg CAT,试验期42 d.试验结束后,测定生产性能;采集血清、盲肠食糜用于测定抗氧化指标、微生物菌群及其代谢物含量.[结果]与CON组相比,CAT各剂量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均显著提高(P<0.05),且达到了 Anti组水平,但是增加CAT剂量没有进一步提高这些指标.与CON组相比,CAT各剂量组和Anti组血清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显著提高(P<0.05),丙二醛、蛋白羰基和8-羟基脱氧鸟苷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且CAT各剂量组8-羟基脱氧鸟苷与Anti组持平.盲肠微生物分析显示,与CON组相比,CAT各剂量组变形菌门、乳杆菌属和粪杆菌属的数量显著增加(P<0.05),但是梭菌属数量显著降低(P<0.05).与CON组相比,CAT各剂量组盲肠内容物中乳酸、乙酸、异戊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戊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CAT各剂量组甲胺、色胺、腐胺、尸胺和总胺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CAT2和CAT3组亚精胺显著降低(P<0.05),CAT剂量效应比较分析显示,CAT2和CAT3组腐胺、尸胺和总胺含量显著低于CAT1组(P<0.05).[结论]饲粮添加150或200 U/kg CAT可促进动物生长和健康.

    肉鸡过氧化氢酶生产性能抗氧化能力盲肠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