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畜牧兽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畜牧兽医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中国畜牧兽医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李琍

月刊

1671-7236

zgxmsy@caas.cn

010-62811226,62810371,62816020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

中国畜牧兽医/Journal China Animal Husbandry & Veterinary Medicine北大核心CSTPCDCSCD
查看更多>>《中国畜牧兽医》于1974年2月创刊,是国家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2014年第一批资质认定的学术期刊,前身为《国外畜牧科技》,2002年更名为《中国畜牧兽医》,是“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农林核心期刊”和“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收录期刊。本刊设有营养与饲料、生理生化、生物技术、遗传繁育、基础兽医、预防兽医、临床兽医、质量安全、环境安全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复合添加剂对饲料桑与王草混合青贮品质与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陈荣强雷小文吴丽娟欧翔...
    2849-28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复合添加剂对饲料桑(Morus alba L。)与热研4号王草(Pennisetum purpureum × Pennisetum americanum cv。Reyan No。4)混合青贮品质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对照组(CK)、复合菌制剂组(J,植物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复合酶制剂组(M,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和复合菌酶制剂组(JM,植物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纤维素酶+木聚糖酶)4个处理组,每组6个重复,青贮60 d后,分析青贮饲料的营养成分、发酵品质和微生物多样性,并使用V-score评分体系、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对发酵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与CK组相比,其余各组混合青贮饲料的青贮品质均有不同程度提升,其中J、M、JM组粗蛋白质、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升高(P<0。05),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木质素、氨态氮含量、pH显著降低(P<0。05);M组的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降低(P<0。05),JM组的乳酸、乙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各组均未检测到丙酸、丁酸。各组V-score评分均在85分以上,其中JM组评分最高(88。93分)。各组隶属函数均值大小排序为JM>J>M>CK。与CK组相比,其余各组青贮微生物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Chao1指数、Ace指数均显著下降(P<0。05)。在门水平上,各组混合青贮饲料中微生物优势菌门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与CK组相比,J、JM组的厚壁菌门相对丰度显著提高、变形菌门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在属水平上,与CK组相比,J、M、JM组的植物乳杆菌属(Lactiplantibacillus)相对丰度显著提高,肠杆菌科未分类属(unclassified_Enterobacteriaceae)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J、JM组芽孢杆菌属(Bacillus)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JM组肠杆菌属(Enterobacter)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结论]添加复合菌制剂、复合菌酶制剂或复合菌酶制剂均能不同程度改善饲料桑与王草混合青贮营养成分、发酵品质,且能提高有益菌丰度、降低有害菌丰度。综合考虑,添加复合菌酶制剂更适合饲料桑与王草混合青贮。

    饲料桑王草混合青贮营养成分发酵品质微生物多样性

    甘露醇对放牧绵羊瘤胃、粪便菌群结构以及血清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

    晓敏阿拉达尔弓剑
    2860-28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甘露醇对放牧绵羊瘤胃、粪便微生物菌群及血清抗氧化、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7~8月龄、初始体重相近(27。10 kg±3。55 kg)的健康绵羊10只,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分为两组,每组5只。对照组绵羊补饲不添加甘露醇的玉米面100 g/d,试验组补饲添加1 g甘露醇的玉米面100 g/d。在自然放牧条件下饲喂35 d,其中预试期5 d,正试期30 d。在正试期开始和结束日放牧前称体重,计算平均日增重(ADG);在试验结束日放牧前分别采集瘤胃液、粪便及颈静脉血液,采用16S rRNA测序方法分析瘤胃及粪便微生物区系;采用相关试剂盒测定血清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①试验组绵羊ADG、瘤胃液pH和氨态氮(NH3-N)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瘤胃液的总短链脂肪酸(SCFAs)、乙酸和丙酸浓度均显著提高(P<0。05)。②试验组绵羊瘤胃及粪便微生物OTU数目、Alpha多样性指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瘤胃及粪便微生物基于abund_jaccard近似距离的PCoA均显著分离(P<0。05)。③在门水平上,试验组绵羊瘤胃微生物无显著差异(P>0。05),粪便中厚壁菌门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拟杆菌门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在属水平上,试验组绵羊瘤胃中瘤胃球菌科NK4A214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粪便中未分类的毛螺菌科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④试验组绵羊血清免疫相关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血清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放牧条件下补饲甘露醇可提高绵羊瘤胃液乙酸、丙酸和总SCFAs浓度和瘤胃中瘤胃球菌科NK4A214相对丰度;使粪便中厚壁菌门和未分类的毛螺菌科相对丰度降低,拟杆菌门相对丰度提高;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

    甘露醇放牧绵羊菌群结构免疫抗氧化

    饲粮中添加大豆异黄酮对安格斯肉牛生产及繁殖性能的影响

    丁辉刘欣王瑞玲毛永霞...
    2871-28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大豆异黄酮对安格斯肉牛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能力、免疫性能及繁殖激素的影响,探讨大豆异黄酮在肉牛生产实践中的适宜添加量。[方法]选取40头体重相近、2~3胎次且健康的安格斯母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对照组牛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Ⅱ、Ⅲ组牛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20和40 mg/kg大豆异黄酮。试验始末对牛进行称重,记录每日采食量,计算平均日采食量(ADFI)、平均日增重(ADG)及料重比(F/G);第40天时,采集血液检测血清生化、抗氧化、免疫指标及繁殖激素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①添加大豆异黄酮对安格斯肉牛ADFI、ADG及F/G均无显著影响(P>0。05)。②试验Ⅰ、Ⅱ组牛血清中总蛋白含量显著升高(P<0。05),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试验Ⅲ组牛血清中总蛋白和球蛋白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试验Ⅲ组牛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A、IgM、IgG)及γ-干扰素水平极显著或显著升高(P<0。01;P<0。05)。③试验Ⅱ组牛血清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活性均极显著升高(P<0。01);试验Ⅲ组牛血清中T-AOC、GSH-Px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均极显著升高(P<0。01),丙二醛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④试验Ⅱ组牛血清中雌二醇水平显著升高(P<0。05);试验Ⅲ组牛血清中孕酮、雌二醇、促卵泡激素及促黄体生成素水平均极显著升高(P<0。01)。[结论]饲粮中添加大豆异黄酮可有效提高安格斯肉牛免疫功能和繁殖机能,其中40 mg/kg大豆异黄酮添加量效果最佳。

    安格斯肉牛大豆异黄酮生长性能免疫功能抗氧化能力

    黄酮类化合物调控Keap1-Nrf2/ARE信号通路的抗氧化机制及其在畜禽生产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鄂晓迪赵晓南赵金标胡友军...
    2880-2889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酮类化合物属于多酚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天然植物中,具备很强的抗氧化能力。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黄酮类化合物作为饲料添加剂有益于畜牧生产。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抗氧化反应元件(Keap1-Nrf2/ARE)是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的关键信号通路,参与抵抗外界氧化应激。黄酮类化合物主要通过调控Keap1-Nrf2/ARE通路,激活上下游关键因子,提高抗氧化酶的活性,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从而改善畜禽生长性能、繁殖性能和机体免疫力。作者通过综述Keap1-Nrf2/ARE分子结构和发挥抗氧化作用的机制,以及黄酮类化合物调控Keap1-Nrf2/ARE信号通路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旨在为黄酮类化合物作为饲料添加剂的进一步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ap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机制

    发酵棉粕等量替代豆粕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肉质性状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林厦菁苟钟勇王一冰范秋丽...
    2890-28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试验旨在研究饲粮发酵棉粕水平对1~63日龄黄羽肉鸡生长性能、肉质性状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旨在为发酵棉粕在黄羽肉鸡养殖中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数据。[方法]试验选用1日龄快速型岭南黄羽肉公鸡960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对照组和低、中、高水平添加组),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鸡。4组小鸡阶段(1~21日龄)发酵棉粕添加水平分别为0、5%、7。5%、10%;中鸡阶段(22~42日龄)为0、6%、9%、12%;大鸡阶段(43~63日龄)为0、10。5%、14。0%、17。5%。试验期共63 d。试验期间,按重复记录每天采食量,于1、21、42和63日龄称重,计算生长性能;每个重复选取2只试验鸡采血,然后屠宰采样,测定免疫器官指数、血浆和肝脏抗氧化指标和肉质性状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在1~21日龄阶段,高水平添加组肉鸡的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在43~63日龄阶段,低水平添加组肉鸡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降低(P<0。05),但料重比无显著差异(P>0。05);在整个试验期(1~63日龄),添加低水平发酵棉粕显著降低肉鸡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P<0。05),但料重比无显著差异(P>0。05)。添加发酵棉粕对63日龄黄羽肉鸡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和法氏囊指数、胸肌剪切力、滴水损失、pH(45 min和96 h)、肉色(45 min和96 h)均无显著影响(P>0。05),肝脏切片分析未见明显病变。中水平添加组肉鸡血浆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P<0。05);低和中水平添加组肉鸡肝脏总抗氧化能力(T-AO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o[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在快速型黄羽肉鸡小鸡、中鸡和大鸡阶段饲粮中分别添加10%、12%和17。5%发酵棉粕(游离棉酚含量为12。21 mg/kg)替代等量豆粕不会影响黄羽肉鸡的生长和肉品质;分别添加7。5%、9。0%和14。0%发酵棉粕可以获得最低的料重比。

    发酵棉粕黄羽肉鸡肉质性状生长性能抗氧化性能

    添加不同水平鞣花酸对哈萨克羊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任斐儿杨帆李明浩梁应涛...
    2899-29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试验旨在探究添加不同水平鞣花酸对哈萨克羊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为鞣花酸在反刍动物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体重(25。58±2。85)kg、体况一致且健康的3月龄哈萨克羊公羊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5只,各组鞣花酸添加水平分别为0、15、30、45 mg/kg BW,分别为对照组、15 EA组、30 EA组和45 EA组。预饲5 d后开展为期60 d的饲养试验,每30 d空腹称重1次并于第60天晨饲前采集血液样品,测定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甲状腺激素、葡萄糖、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尿素氮、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总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丙二醛等指标。[结果]①各组试验羊的初始体重、终末体重、采食量、日增重和料重比在整个试验期内均无显著差异(P>0。05)。② 各组羊血浆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和甲状腺激素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③ 30 EA和45 EA组试验羊血浆中总蛋白含量比对照组提高了 11。28%和10。46%(P<0。05),且随着鞣花酸添加水平的增加呈线性增加(P<0。05);3个试验组试验羊血浆中白蛋白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了 17。47%、25。38%和24。85%(P<0。05),且随着鞣花酸添加水平的增加呈线性增加(P<0。05);各组羊血浆中葡萄糖、球蛋白、尿素氮和总胆固醇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30 EA组血浆中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④ 与对照组相比,3个试验组羊血浆总抗氧化能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均随着鞣花酸添加水平的增加而呈线性增加(P<0。05),且30 EA和45 EA组血浆总抗氧化能力提高了 10。24%和11。02%(P<0。05),3个试验组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分别提高了 29。49%、55。78%和52。36%(P<0。05)。[结论]添加不同水平鞣花酸对哈萨克羊的采食量、日增重以及血浆中生长激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含量均无显著影响,但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并显著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其适宜的添加水平为30 mg/kg BW。

    鞣花酸哈萨克羊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抗氧化能力

    宁夏地区奶牛体型外貌性状遗传参数估计

    黄越川张海亮徐伟韩丽云...
    2908-29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体型外貌性状是奶牛育种中较早关注的一类性状,选育体型外貌性状对实现奶牛生产潜力非常关键。试验旨在揭示宁夏地区奶牛体型外貌性状的表型和遗传特征,为宁夏地区开展具有区域特色的奶牛育种提供数据支撑。[方法]本研究收集了宁夏地区32个牧场共32 532头荷斯坦牛的体型外貌线性鉴定记录,利用SAS 9。2软件中mixed程序分析了宁夏地区奶牛体型外貌性状的影响因素;使用DMU软件中DMUAI模块估计了20个体型性状、5个部位得分及体型总分的遗传参数,包括性状的遗传力及性状间的遗传相关。[结果]宁夏奶牛各体型外貌性状平均表现与对应性状最优分离差在0。03(乳房深度)~3。73(中央悬韧带)之间,5个部位得分及体型总分平均值介于80。77(尻部)~87。02(体躯容量)之间。头胎产犊月龄、泌乳月份和胎次对宁夏奶牛5个部位得分均有影响。单性状动物模型估计结果显示,宁夏奶牛体型外貌性状具有低至高遗传力,各性状的遗传力估计值介于0。04(胸宽)~0。45(体高)之间;双性状动物模型估计结果显示,体躯容量系统各性状间的遗传相关介于0。04(胸宽和腰强度)~0。72(体高和体躯容量得分)之间,尻部系统各性状间的遗传相关介于0。32(尻宽和腰强度)~0。78(尻角度和尻部得分)之间,肢蹄系统各性状间的遗传相关介于-0。36(蹄踵深度和后肢后视)~0。78(蹄踵深度和肢蹄得分)之间,泌乳系统各性状的遗传相关介于-0。13(中央悬韧带和后乳房附着高度)~0。73(乳房深度和前乳房附着)之间,乳用特征系统各性状间的遗传相关介于0。54(骨质地和棱角性)~0。96(棱角性和乳用特征得分)之间。[结论]宁夏地区奶牛体型性状的表现总体较好,体型外貌性状遗传力介于0。04~0。45之间,遗传相关介于-0。36~0。96之间,相同系统的体型性状间大多存在中高遗传相关。研究结果为宁夏地区奶牛遗传评估提供了可用的遗传参数。

    奶牛体型外貌遗传力遗传相关

    ALDH7A1和EDNRB2基因分型及其与乌骨鸡皮肤乌色度关联分析

    屠云洁栾德琴章明巨晓军...
    2923-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进一步验证醛脱氢酶7家族成员A1(ALDH7A1)和内皮素受体B2(EDNRB2)在乌骨鸡黑色素沉积中的作用,本研究对ALDH7A1和EDNRB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分析其多态位点与皮肤乌色度的关联性,找出对皮肤乌色度有显著效应的SNP标记,为培育乌色度高的屠宰型乌骨鸡肉鸡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基于飞行时间质谱对丝羽乌骨鸡192个个体的ALDH7A1和EDNRB2基因SNPs位点进行基因分型,采用HaploView 4。1软件分析这些SNPs位点的连锁不平衡(LD)程度,并分析不同基因型和单倍型与皮肤亮度(L*)值的相关性。[结果]ALDH7A1基因的2个SNPs位点(rs317018616 C>A和rs15992676 T>C,分别为 SNP1 和 SNP2)和 EDNRB2 基因 2 个 SNPs 位点(rs739725493 G>A 和 rs316614064 C>T,分别为SNP3和SNP4)质谱检出率为100%,ALDH7A1基因2个SNPs位点只有2种纯合子基因型,EDNRB2基因2个SNPs位点都有3种基因型。卡方检验表明,ALDH7A1基因2个SNPs位点偏离Hardy-Weinberg 平衡(P<0。05),EDNRB2 基因 2 个 SNPs 位点均处于 Hardy-Weinberg 平衡状态(P>0。05)。SNP1 位点遗传多样性较低(PIC<0。25),其他3个SNPs位点为中度多态(0。25<PIC<0。5)。关联分析结果表明,4个SNPs位点不同基因型间乌骨鸡背部皮肤和胸部皮肤L*值均差异不显著(P>0。05);SNP2位点TT基因型乌骨鸡大腿部皮肤L*值显著低于CC基因型(P<0。05),SNP4位点CC和CT基因型乌骨鸡大腿部皮肤L*值显著低于TT基因型(P<0。05),SNP1和SNP3位点不同基因型间乌骨鸡大腿部皮肤L*值无显著差异(P>0。05)。连锁不平衡分析表明,ALDH7A1基因SNP1和SNP2位点处于强连锁不平衡状态,SNP1-SNP2连锁后产生3种单倍型,其中AATT和CCTT单倍型乌骨鸡大腿部皮肤L*值显著低于CCCC(P<0。05),但3种单倍型个体间背部皮肤和胸部皮肤L*值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ALDH7A1和EDNRB2基因与丝羽乌骨鸡大腿部皮肤乌色度密切相关,ALDH7A1基因的AATT、CCTT单倍型和EDNRB2基因的TT基因型可作为研究丝羽乌骨鸡大腿部皮肤乌色度的候选分子标记,本研究为下一步利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加快培育乌色度高的丝羽乌骨鸡新品种提供参考。

    乌骨鸡ALDH7A1基因EDNRB2基因乌色度SNP

    基于全基因组重测序评估郏县红牛保种群遗传多样性与群体结构

    张岩魏稚彤虎业浩张花菊...
    2933-29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了解郏县红牛保种群的群体结构和遗传多样性,从而更好地保护和利用郏县红牛遗传资源。[方法]基于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对30头郏县红牛的全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进行检测,并通过分析群体遗传多样性、群体结构、连续纯合片段(runs of homozygosity,ROH)分布特征和亲缘关系,对郏县红牛保种群的保种效果进行综合评估。[结果]在30头郏县红牛个体中共检测到41 215 797个高质量SNPs位点;郏县红牛群体遗传多样性丰富,最小等位基因频率为0。13±0。13,多态性标记比例为0。58±0。33,期望杂合度为0。192±0。152,观测杂合度为0。191±0。158,核苷酸多样性为0。003±0。001。郏县红牛群体的有效群体含量呈逐代下降趋势,在1 000代前有效群体含量为2 716头,在20代前为143头;郏县红牛个体间的遗传距离介于0。80~0。89之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83±0。02。聚类分析显示,30头郏县红牛共分为7个家系,15头公牛可分为5个家系;30头郏县红牛个体中共检测到5 947个ROH,总长度为2。8 Gb,长度为0~0。5 Mb的ROH占比最多(73。08%),2~4 Mb的ROH占比最少(0。40%),基于ROH的平均近交系数为0。19±0。07,15头公牛的平均近交系数为0。15±0。05。[结论]郏县红牛保种群遗传多样性丰富,群体结构没有出现明显分层,整体上保持了较高水平的近交,出现了一定的近交风险,需加强选种选配工作,以确保郏县红牛遗传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郏县红牛全基因组重测序遗传多样性群体结构

    千金藤素对牛体外卵母细胞和早期胚胎抗凋亡能力的影响

    郑湘民王玉琪徐冰洁孙朝阳...
    2943-2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千金藤素(Ceph)对牛卵母细胞及早期胚胎抗凋亡能力的影响,为提高牛体外胚胎生产效率提供参考,同时为Ceph抗癌过程中的药理作用提供新的数据。[方法]将牛卵母细胞分别在含不同浓度(0、10、100、500、1 000 μmol/L)Ceph的体外成熟培养液中培养,观测卵母细胞成熟率及受精后的早期胚胎发育,确定Ceph的最适浓度,并对牛卵母细胞组织蛋白酶B(CB)活性、细胞自噬相关蛋白LC3水平、凋亡相关基因Survivin和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及囊胚细胞凋亡率进行检测。[结果]经500 μmol/L Ceph处理的牛卵母细胞成熟率及早期胚胎分裂率、囊胚率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添加Ceph显著降低了牛卵母细胞CB活性和LC3水平(P<0。05),显著提高了抗凋亡相关基因Survivin mRNA表达水平(P<0。05),显著降低了促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及囊胚细胞凋亡率(P<0。05)。[结论]在体外胚胎生产过程中添加Ceph能够通过调控凋亡相关基因Survivin和Caspase-3的表达影响CB和LC3水平,提升牛卵母细胞抗凋亡能力和体外胚胎生产效率。

    千金藤素卵母细胞早期胚胎抗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