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畜牧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畜牧杂志
中国畜牧杂志

李德发

半月刊

0258-7033

zgxmzz@cau.edu.cn

010-62732723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中国畜牧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北大核心CSTPCDCSCD
查看更多>>本刊是1953年创刊的畜牧类综合性科技刊物,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畜牧医学会主办,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北京博亚和讯农牧技术有限公司联合承办,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2006年改为半月刊,改版后设如下栏目:单期(科技版):专家论坛、业务名家、实验研究、经验交流、专题论坛、调查报告、综述、基层园地等;双期(市场与管理版):政策导读、行业动态、新闻聚焦、名家论坛、市场观察、产业透视、畜产品安全、动物保健、名企探索、国际畜产品市场、世界最新数据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日粮中补充酵母硒对荣昌商品猪肠道屏障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邱小宇周晓容王琪王敬...
    247-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明确日粮中补充酵母硒对猪肠道屏障功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试验选用 150 日龄、体重85 kg左右的荣昌×约克夏二元杂交猪(荣昌商品猪)48 头,随机分为 2 组,每组 6 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硒含量 0。2 mg/kg),试验组日粮额外添加 0。5 mg/kg酵母硒,持续 48 d。试验结束时,每个重复选择 1 头猪屠宰后采集血液、回肠肠壁和结肠内容物用于生化指标、肠道形态结构和肠道菌群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猪相比,试验组猪的肠壁肌层厚度增加(P<0。001),紧密连接蛋白 Zo-1(P<0。01)和 Claudin(0。05<P<0。1)表达水平提高,但小肠绒毛高度降低(P<0。05)。基于 16srDNA测序的微生物组分析发现 2组猪的结肠菌群存在一定的区别,试验组猪的肠道菌群alpha多样性有轻微的减少。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猪体内具有纤维发酵能力的瘤胃球菌丰度提高(P<0。05),而条件性致病菌梭状芽孢杆菌UCG-014 数量减少(P<0。01)。由以上可知,日粮补充有机硒一定程度上强化了猪的肠道屏障结构和免疫功能,增加瘤胃球菌、普雷沃菌等功能菌丰度,对肠道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

    酵母硒肠道屏障肠道微生物

    嵊州地区长毛兔种兔舍2种围护结构的热环境及长毛兔适宜温度分析

    马笑晗李俊娇蔺娇耿仕夏...
    255-263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旨在探究季节环境因素和围护结构类型对兔舍内热环境以及长毛兔生产性能、行为表现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确定长毛兔适宜的环境温度范围和嵊州地区兔舍适宜的围护结构类型。试验选取 2 栋不同围护结构的兔舍,舍 1 的墙体上 1/3 为 60 mm厚聚苯乙烯复合彩钢板,下 2/3 为 200 mm厚砖墙,屋顶为 60 mm厚聚苯乙烯复合彩钢板;舍 2 墙体为 200 mm厚砖墙、屋顶为 100 mm厚草泥瓦。每栋舍四季均选择 13 只饲养在中层兔笼内的同一胎次、体重相近的健康成年长毛兔种兔,用于行为、生理和生产性能检测。结果表明:夏季高温高湿,长毛兔采食及产毛量降低(P<0。05),耳缘和直肠温度、兔毛皮质酮(CORT)浓度、血清CORT、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浓度和血清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升高(P<0。05),长毛兔热应激严重;舍 2 夏季舍内温度低于舍 1(P<0。05),兔采食量和产毛量高于舍 1(P<0。05),饮水量、耳缘和直肠温度、兔毛CORT浓度和血清CAT活性低于舍 1(P<0。05),兔热应激程度较轻;环境温度在16。0~25。5℃时,长毛兔耳缘和直肠温度相对稳定;嵊州地区春季和冬季温度均不高于此范围,长毛兔生理生化指标稳定,产毛性能良好。因此,嵊州地区兔舍围护结构采用 200 mm厚砖墙、100 mm厚草泥瓦屋顶的隔热效果良好,成年长毛兔适宜的环境温度不应高于 25。5℃,且嵊州地区春季和冬季的温度适合长毛兔生长。

    围护结构生理指标行为表现适宜温度热应激长毛兔

    新疆褐牛犊牛死亡、淘汰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苟穆荣胥磊张梦华马盛超...
    264-2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犊牛健康水平会影响牛群结构及质量,犊牛的死亡、淘汰对牧场经济具有重要影响。为探究新疆褐牛犊牛死亡、淘汰规律及影响因素,实验收集了 4 个新疆褐牛牧场 2013-2020 年间繁殖、产犊记录,通过卡方检验、Logistic回归等方法分析配种季节、产犊年份、产犊季节、场别、后代数量对新疆褐牛犊牛死亡、淘汰率的影响。结果表明,2013-2020 年间犊牛死亡率由 26%降至 11。9%,但淘汰率由 1。3%增长至 7。9%。配种季节、产犊年份、产犊季节、场别、后代数量均显著影响犊牛死亡、淘汰率。犊牛死亡率随年份的增加而降低,但淘汰率随年份的增加而升高;单胎犊牛死亡率、淘汰率均显著低于双胎。春季配种、夏季产犊的犊牛死亡率显著高于冬季;春季配种,春、夏、秋季产犊的犊牛淘汰率同样显著高于冬季。新疆褐牛犊牛的死亡淘汰受多种因素影响,应严格把控种质资源,避免先天遗传缺陷,持续选育的同时合理调控非遗传因素,从而降低犊牛死淘率、提高牧场经济效益。

    新疆褐牛犊牛死亡率淘汰率Logistic

    全自动挤奶系统牧场中奶牛泌乳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马攀李珊珊张海亮王磊...
    270-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采用全自动挤奶系统(Automatic Milking System,AMS)的牧场中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因素,本研究收集了北京地区某规模化奶牛场 2022 年 4 月—2022 年 12 月 528 头荷斯坦牛 192 148 条挤奶记录,数据集包含了每头奶牛每次挤奶各乳区的平均流量、峰值流量、电导率、日产奶量。利用SAS 9。2 软件的GLM过程分析了胎次、泌乳阶段的变化对各乳区泌乳性能指标的影响。研究获得了采用AMS的牧场中奶牛的平均流量(LF:1。16±0。36 kg/min、RF:1。19±0。36 kg/min、LR:1。19±0。36 kg/min、RR:1。16±0。36 kg/min)、峰值流量(LF:1。64±0。44 kg/min、RF:1。67±0。45 kg/min、LR:1。67±0。44 kg/min、RR:1。63±0。44 kg/min)、电导率(LF:4。21±0。33 ms/cm、RF:4。21±0。34 ms/cm、LR:4。21±0。34 ms/cm、RR:4。21±0。34 ms/cm)、日产奶量(LF:7。73±2。84 kg、RF:8。01±2。97 kg、LR:9。87±3。58 kg、RR:9。62±3。49 kg),表明胎次、泌乳阶段对荷斯坦牛各乳区平均流量、峰值流量、电导率、日产奶量有显著影响,3 胎次及以上荷斯坦牛各乳区电导率、日产奶量较高,同时胎次、泌乳阶段对前乳房指数有显著影响。基于AMS,本研究在国内首次以乳区为研究单位揭示了奶牛泌乳参数的群体特征和影响因素,不仅为研究奶牛泌乳生理提供了有用信息,同时为应用AMS的牧场精细化管理提供了参考。

    全自动挤奶系统泌乳性能荷斯坦牛乳房炎

    奶牛低血钙症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

    林茂森冯涛辛娜王东...
    276-2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奶牛低血钙症是影响围产期奶牛生产和健康的主要营养代谢疾病,该阶段奶牛因泌乳导致钙流失量突然激增,血钙水平偏低引起临床或亚临床低血钙症,临床上该病的患病风险位居产后代谢疾病的榜首。奶牛机体中血钙水平的降低不仅影响泌乳量,还易继发胎衣不下、子宫炎、真胃变位、乳房炎、奶牛酮病等多种产后疾病,增加了奶牛死淘率。预防奶牛低血钙症是提高奶牛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就奶牛低血钙症的发病机理及防治措施进行综述,结合实践梳理了应用日益广泛的阴离子盐预防方案,以期为奶牛低血钙症的预防提供指导。

    奶牛围产期低血钙症防治措施阴离子盐

    以科技创新引领支撑畜牧业现代化发展的实践思路

    邓小明王文月王小龙葛毅强...
    282-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畜牧业现代化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快农业强国建设的关键一环。畜牧业现代化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和提高农牧民收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我国基本国情,深入剖析了我国畜牧业现代化发展的特征和内涵,提出了以产业链-资金链-创新链-人才链"四链融合"为抓手,以科技创新引领畜牧业现代化发展的实践思路,旨在为畜牧业现代化发展和农业强国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畜牧业现代化农业强国科技创新乡村振兴

    我国畜牧业全产业链综合效益评价与高质量发展对策建议

    杨蕴丽王莹莹邱婷
    286-2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建设农业强国进程中,科学评价畜牧业全产业链综合效益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本文利用重点龙头企业大数据,基于变异系数法对我国畜牧业全产业链综合效益进行定量评价,研究发现:受龙头企业净利润、税收贡献和专利授权数量影响,西部地区畜牧业资源优势尚未转化为经济优势;受环境容量和绿色发展约束,东部和东北地区规模增长型畜牧业亟待转型。建议统筹谋划、分类施策,重点突破产业链"卡脖子"技术,改善企业营商环境,优化畜牧业支持政策。

    畜牧业全产业链综合效益评价高质量发展

    新疆禽蛋与禽肉消费趋势调查分析

    陈若晨杜曼拜克·努尔别克郑江霞
    291-2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通过调研新疆禽产品消费的影响因素及不同年龄段居民消费习惯的差异,了解了新疆禽产品消费趋势,以期最终服务新疆家禽产业发展。研究以问卷形式收集了 318 名受访者的数据,通过描述统计、卡方检验、Logistics回归等方法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收入水平显著影响禽产品的消费频率;新疆消费者对于质量安全、营养价值和生产日期的关注度较高;蛋重在 48~58 g的粉壳蛋最受消费者欢迎;30 岁以下消费者的鸡肉消费方式更加多样,对禽产品市场更有信心。本研究为推动新疆地区禽蛋和禽肉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

    新疆鸡蛋鸡肉消费特征

    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典型案例研究——以山东省阳信县为例

    丁海堂解忠信马文健
    297-30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山东省阳信县依托有力的基础条件,实现了肉牛产业的快速发展,肉牛产业基础不断夯实,产业链不断完备,品牌打造初见成效,绿色低碳循环模式愈加成熟,高标准智慧产业园快速推进,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但阳信县肉牛产业仍然面临产业标准化低、精深加工少、资源配置效率低、风险防控落后等问题。本文从阳信县肉牛产业发展成效入手,分析当前形势和问题,提出促进阳信县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阳信县肉牛产业发展成效对策建议

    2023年生猪产业与技术发展状况

    刘小红陈瑶生
    302-307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 年我国生猪产能持续增长,市场供应持续供大于求,价格长时间低迷,成为自 2014 年以来首个全年算总账的亏损年,整个生猪行业处于艰难苦撑状态,产能调减力度不足。美国猪肉供应充足,价格下跌;欧盟生猪产量下降,价格上升。猪肉贸易方面,我国仍是世界第一猪肉进口国,全年进口 227。5 万t。本文总结了 2023 年度国内外生猪生产与贸易概况,分析了生猪产业不同技术领域的变化,展望了 2024 年生猪产业发展前景,并提出生猪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生猪产业技术发展趋势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