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畜牧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畜牧杂志
中国畜牧杂志

李德发

半月刊

0258-7033

zgxmzz@cau.edu.cn

010-62732723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中国畜牧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北大核心CSTPCDCSCD
查看更多>>本刊是1953年创刊的畜牧类综合性科技刊物,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畜牧医学会主办,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北京博亚和讯农牧技术有限公司联合承办,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2006年改为半月刊,改版后设如下栏目:单期(科技版):专家论坛、业务名家、实验研究、经验交流、专题论坛、调查报告、综述、基层园地等;双期(市场与管理版):政策导读、行业动态、新闻聚焦、名家论坛、市场观察、产业透视、畜产品安全、动物保健、名企探索、国际畜产品市场、世界最新数据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皮山红羊产羔情况及影响羔羊初生重的因素分析

    木合塔帕·买买提江李延伸杨会国白永胜...
    187-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探析皮山红羊夏秋季产羔情况及影响羔羊初生重的因素。研究收集了 503 只皮山红羊母羊 2022 年 7-10 月的产羔数据,运用SAS 9。2 软件进行最小二乘方差分析,分析性别、产羔类型、出生月份及母羊年龄对皮山红羊羔羊初生重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场这段时期总产羔率为 145%;公羔与母羔之比为1:0。96;产羔类型上单羔至四羔的比例分别为:43%、44%、11%、2%;性别效应、产羔类型效应、出生月份及母羊年龄效应均对羔羊初生重有极显著影响。本研究通过对影响皮山红羊初生重的 4 个非遗传因素进行科学合理分析,以期为今后估计皮山红羊的遗传参数和育种值时划分固定效应和选育提供一定的依据。

    皮山红羊非遗传因素初生重产羔类型性别母羊年龄

    民猪与大白猪胴体和肉质性状的比较研究

    李忠秋刘春龙吴赛辉何鑫淼...
    191-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民猪和大白猪胴体和肉质性状之间的差异,试验以民猪和大白猪为研究对象,在相同的饲养方式及饲养条件下,选取大白猪(日龄 180 d)、民猪(日龄 180 d 和 240 d)各 6 头屠宰,分别测定活体重、活体瘦肉率、背膘厚、眼肌面积等胴体性状;测定pH值、肉色、滴水损失、剪切力、肌内脂肪含量等肉质性状。结果表明:胴体性状同体重与同日龄民猪和大白猪比较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民猪背膘厚显著高于大白猪,眼肌面积极显著低于大白猪,活体瘦肉率和生长速度显著低于大白猪;肉质性状同体重民猪和大白猪相比,民猪肌内脂肪含量极显著高于大白猪,滴水损失和剪切力极显著低于大白猪,肉色红度显著高于大白猪,肉色黄度、亮度和pH24h值与大白猪差异不显著;同日龄民猪肌内脂肪含量和肉色a*值显著高于大白猪,滴水损失和剪切力极显著低于大白猪,肉色黄度、亮度和pH24h值与大白猪差异不显著。说明民猪和大白猪具有较大的遗传基础差异,民猪生长速度慢、瘦肉率低,但肌内脂肪含量高、嫩度和保水性好、肉色鲜红,肉质明显优于大白猪。

    民猪大白猪胴体性状肉质性状

    浙东白鹅催乳素选择性剪接体基因克隆和活性初步鉴定

    周晓龙徐中宝樊金云赵阿勇...
    195-2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催乳素(Prolactin,PRL)在家禽卵泡发育和就巢行为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调控角色。本研究深入剖析了浙东白鹅的PRL基因选择性剪接体及其蛋白结构,进而发现了一种新的剪接体PRL-S。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 2 种剪接体的mRNA和蛋白序列进行了详尽的对比分析,成功获取了PRL-L和PRL-S的全长CDS序列。在对比中,发现PRL-S缺乏信号肽,且其N端缺失了 57 个氨基酸,其N端的前 19 个氨基酸序列与PRL-L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对PRL-S蛋白的二级结构分析,发现其N端的第一个α-螺旋已完全消失。为了深入研究PRL-S的生物学功能,利用原核表达系统成功制备了高纯度的PRL蛋白,并通过pET28a原核表达系统对重组PRL蛋白进行了表达。随后,通过CO-IP和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等试验,证实了PRL-S重组蛋白确实具有一定的生理活性。本研究不仅为深入理解浙东白鹅的PRL基因选择性剪接体在就巢行为调控中的作用提供了重要线索,同时也为通过调控这些剪接体来提高浙东白鹅的产蛋量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催乳素PRLR基因剪接体原核表达浙东白鹅

    HSD17B12对兔卵巢颗粒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韩旭东任宇尧刘燕赵博昊...
    206-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实验旨在研究羟基类固醇 17-β脱氢酶 12(17β Hydroxysteroid Dehydrogenase Type 12,HSD17B12)对兔卵巢颗粒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首先克隆了兔HSD17B12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分离原代兔颗粒细胞(Granulosa Cells,GCs),并利用FSHR免疫荧光法进行鉴定;构建HSD17B12基因过表达质粒及干扰RNA,转染GCs,利用qRT-PCR检测HSD17B12对增殖、凋亡相关基因的调控作用,并利用流式细胞、CCK8 等方法检测HSD17B12对GCs增殖、凋亡的影响。结果显示:①利用FSHR免疫荧光染色,鉴定分离原代细胞是GCs,FSHR表达呈阳性。②克隆HSD17B12基因,发现其cDNA全长为938 bp,编码312个氨基酸。进化树显示兔与黑猩猩(Pan Troglodytes)、猕猴(Macaca Mulatta)等聚在一起,鸡(Gallus Gallus)为外支。③过表达HSD17B12可以提高增殖相关基因AKT1-1的表达(P<0。01),降低凋亡相关基因Bad、Fas、FasL、P53(P<0。01)以及Bcl-2(P<0。05)的表达;干扰后,对基因的调控作用相反。④HSD17B12可促进GCs增殖,抑制GCs凋亡(P<0。01)。因此,HSD17B12可能通过调控AKT1、Bad、Fas、FasL、P53等基因的表达,显著促进兔GCs增殖,抑制其凋亡,为其在母兔卵巢发育中的作用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HSD17B12颗粒细胞增殖凋亡

    TGFA过表达对水牛卵巢颗粒细胞功能的影响

    刘青云程佳瑞秦慧婷程隽如...
    213-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探索转化生长因子α(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alpha,TGF-α)的编码基因TGFA对水牛卵巢颗粒细胞(BGCs)增殖、凋亡和类固醇激素分泌能力的影响,为进一步探明TGFA在调控水牛卵泡发育中的作用提供理论支持。构建TGFA过表达载体,采用脂质体将其转染至BGCs,CCK-8、EdU、流式细胞术、ELISA等技术分别检测细胞活力、增殖、凋亡和类固醇激素分泌情况,同时运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TGFA过表达后BGCs活力显著提高,EdU阳性细胞率显著升高,增殖相关基因PCNA和CyclinD1的表达量显著上调。同时,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促凋亡基因CASPASE 3、BAX和P53的表达量显著降低,促凋亡蛋白CASPASE 3 的表达量显著下调;雌激素(Estradiol,E2)和孕酮(Progesterone,也称黄体酮,缩写:PROG)的分泌量显著降低,类固醇激素合成相关基因3-βHSD和CYP19A1的表达量显著下调,其蛋白表达量也显著降低。综上,TGFA过表达促进BGCs增殖,抑制细胞凋亡和类固醇激素分泌,从而调节水牛卵泡发育。

    TGFA水牛卵巢颗粒细胞细胞增殖凋亡激素

    鸡血藤提取物对藏鸡精子低温及冷冻保存效果的研究

    赵特郭玉平措李键...
    219-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鸡血藤提取物对藏鸡精液低温及冷冻保存的作用,本实验采集健康的 25 周龄藏鸡精液,在精液中添加浓度为 0。01、0。03、0。05、0。1 mg/mL的鸡血藤提取物进行低温与冷冻保存,对照组用不含鸡血藤提取物的稀释液稀释,检测保存后精子的活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在 4℃保存条件下,与对照组相比,添加终浓度为0。01 mg/mL的鸡血藤提取物可显著提高保存 24、48 h时的精子活率、精液中SOD活力,显著降低精液中MDA含量。在精液冷冻保存中,与对照组相比,添加0。01 mg/mL的鸡血藤提取物可显著提高解冻后精子活率、精液中SOD活力,而显著降低精液MDA含量。本实验结果证明在藏鸡精液低温或冷冻保存时添加0。01 mg/mL的鸡血藤提取物可有效提升精子质量。

    鸡血藤提取物藏鸡冷冻保存低温保存

    牦牛输卵管壶腹部与峡部的转录组学差异分析

    李瑞哲徐惊涛马志杰李文浩...
    225-232页
    查看更多>>摘要:输卵管是配子和受精卵的运输通道,在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中起重要作用。为深入研究牦牛输卵管不同解剖部位功能差异的分子基础,本研究对发情期母牦牛输卵管壶腹部、峡部进行了转录组测序,筛选出1 395 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 500 个基因在壶腹部高表达,895 个基因在峡部高表达。基因功能分析及通路富集结果表明,壶腹部上调差异表达基因主要与上皮细胞的完整性、细胞增殖、细胞突起、纤毛、精子运动性、受精过程有关,峡部上调差异表达基因主要与平滑肌收缩、胞外基质、解剖形态和系统发育、精子获能和储存有关。本研究从转录组层面解释了牦牛输卵管壶腹部和峡部形态结构及功能差异的原因,为进一步研究牦牛输卵管不同解剖部位的生理功能提供了基础数据。

    牦牛输卵管腹壶部峡部转录组

    假蒟提取物对海南黑山羊体外瘤胃发酵参数和干物质消化率的影响

    盛子阳王定发吕仁龙周汉林...
    233-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探究底物中添加不同水平假蒟提取物(PSE)对海南黑山羊体外瘤胃发酵参数及干物质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选择 7 只体况良好、体重相近的健康海南黑山羊作为瘤胃液供体,以精粗比为 50:50 的混合日粮作为发酵底物。试验设计 6 个PSE添加浓度,分别为 0、300、600、1 200、1 800、2 400 mg/kg(干物质基础),即对照组、300 PSE组、600 PSE组、1 200 PSE组、1 800 PSE组、2 400 PSE组,每组 7 个重复,各组分别于 12、24、36 h停止发酵,记录发酵产气量、pH、干物质消化率、氨态氮(NH3-N)浓度和挥发性脂肪酸(VFA)组成。结果表明:随着PSE添加水平的增加,体外发酵产气量呈上升趋势,当添加量达到 600 mg/kg及以上时,各试验组产气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 600、1 200 mg/kg PSE可以提高体外发酵 36 h的pH(P<0。05);添加PSE对体外发酵的NH3-N浓度无显著影响;添加 2 400、600 mg/kg PSE可以分别提高12、24 h的干物质消化率(P<0。05);PSE可以调控瘤胃发酵模式,发酵12、24 h时300 PSE组、600 PSE组、1 200 PSE组和发酵36 h时600 PSE组发酵液中乙酸占比和乙酸/丙酸值低于各对照组(P<0。05),丙酸占比升高(P<0。05),发酵类型由乙酸发酵转向丙酸发酵,能量利用效率提高。本次体外试验结果表明,适量PSE可以通过调控瘤胃发酵参数,提高干物质消化率和能量利用效率,且以600 mg/kg为PSE适宜添加量。

    假蒟提取物体外发酵干物质消化率挥发性脂肪酸海南黑山羊

    菌酶协同发酵棉籽粕及其体外模拟消化研究

    张颖郭祥月李千禧曹云鹤...
    239-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旨在研究蛋白酶和干酪乳杆菌协同发酵对棉籽粕的营养价值及体外消化率的影响。试验一:以蛋白降解度和小肽含量的指标归一值(OD)为综合评价指标,采用 4 因素 3 水平的BBD-RSM试验设计,考察酶解温度、时间、酶添加量、料液比和pH对蛋白酶酶解棉籽粕效果的影响;试验二:将植物乳杆菌和蛋白酶协同发酵 48 h,分为 3 个处理组,即不加植物乳杆菌和酶的棉籽粕(对照组)、酶解棉籽粕、菌酶协同发酵棉籽粕,评定 3 组棉籽粕的营养成分及进行猪胃肠道体外模拟消化试验。结果表明:最佳酶解条件为酶添加量 1%、温度 40℃、时间 8 h、料液比 1:4 g/mL、pH 9。0;经过菌酶协同发酵预消化处理之后的棉籽粕与原棉籽粕相比,粗蛋白质、酸溶蛋白以及氨基酸含量有显著提高,粗蛋白质消化率以及干物质消化率也有显著增加。总的来说,蛋白酶与植物乳杆菌协同使用可以更大程度地降解棉籽粕中大分子蛋白,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和利用率,提高非常规蛋白原料棉籽粕在饲料中添加比例,降低饲料成本。

    蛋白酶干酪乳杆菌棉籽粕体外仿生消化

    岩藻多糖与益生菌对断奶仔猪生长、血清生化、粪便短链脂肪酸和微生物的影响

    姜国圆沈铭万波扬张大林...
    247-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旨在研究岩藻多糖、益生菌及两者联用对断奶仔猪生长、腹泻、血清生化指标和粪便短链脂肪酸与微生物的影响。将 96 头体重相近、健康的 28 日龄杜×长×大断奶仔猪随机分为 4 组,每组 6 个重复,每个重复 4 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 0。1%岩藻多糖、100 mg/kg益生菌制剂以及 0。1%岩藻多糖+100 mg/kg益生菌制剂。试验期共 3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断奶仔猪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耗料增重比均无显著差异,岩藻多糖+益生菌制剂组断奶仔猪腹泻率降低(P<0。01);岩藻多糖组断奶仔猪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8(IL-8)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1);岩藻多糖组、益生菌制剂组、岩藻多糖+益生菌制剂组断奶仔猪血清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提高(P<0。05);与对照组和岩藻多糖组相比,益生菌制剂组和益生菌制剂+岩藻多糖组断奶仔猪粪便丁酸含量均提高(P<0。05);岩藻多糖组粪便微生物Sob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Ace指数和Chao指数高于益生菌制剂组(P<0。05);在门水平上,与对照组和岩藻多糖组相比,益生菌制剂组Spirochaetota和Desulfobacterot相对丰度增加(P<0。05);在属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岩藻多糖组和益生菌组Norank-f-Eubacterium和Coprococcus相对丰降低(P<0。05),Roseburia和Norank-f-p-251 相对丰增加(P<0。05)。由此可见,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 0。1%岩藻多糖具有抗炎、抗氧化、提高粪便微生物群落相对丰度等作用;0。1%岩藻多糖与 100 mg/kg益生菌联用能有效防止断奶仔猪腹泻,提高抗氧化能力,降低炎性反应,促进肠道丁酸产生。

    岩藻多糖益生菌炎性因子短链脂肪酸微生物断奶仔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