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畜牧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畜牧杂志
中国畜牧杂志

李德发

半月刊

0258-7033

zgxmzz@cau.edu.cn

010-62732723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中国畜牧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北大核心CSTPCDCSCD
查看更多>>本刊是1953年创刊的畜牧类综合性科技刊物,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畜牧医学会主办,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北京博亚和讯农牧技术有限公司联合承办,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2006年改为半月刊,改版后设如下栏目:单期(科技版):专家论坛、业务名家、实验研究、经验交流、专题论坛、调查报告、综述、基层园地等;双期(市场与管理版):政策导读、行业动态、新闻聚焦、名家论坛、市场观察、产业透视、畜产品安全、动物保健、名企探索、国际畜产品市场、世界最新数据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夏洛来羊体重与体尺相关性及多元回归分析

    王鑫王国春夏德翠王泽英...
    13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辽宁省夏洛来羊的生长发育情况,加快种质资源的开发,提高选育速度,本研究随机选取 145只健康且发育良好的 15 月龄夏洛来羊测定体重与体尺,对羊的体重及体尺进行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最优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夏洛来羊体重与胸围、体高、体长、管围呈极显著正相关,影响体重的主要体尺指标为胸围和体高。夏洛来公羊体重和体尺的最优回归方程为BWr=2。268CG+2。148BH-0。873PG-327。646(R2=0。961),母羊体重和体尺的最优回归方程为BWe=9。558BH-539。407(R2=0。941)。在生产和育种实践中,回归模型可根据胸围和体高预测夏洛来羊的体重,有助于选育出更优秀个体。

    夏洛来羊体重体尺回归分析

    miR-1307-3p在不同猪种肌肉和脂肪中的差异表达研究与靶基因验证

    胡紫惠顾以韧陶璇杨雪梅...
    137-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miR-1307-3p对不同猪种脂肪酸代谢的影响,试验采用RT-qPCR技术对中外7个猪种/类群(成华猪、藏猪、内江猪、青峪猪、丫杈猪、雅南猪和大约克夏猪)的肌肉和脂肪中miR-1307-3p的表达量进行比较分析,利用miRBase、Starbase和RNAhybrid等生物信息学网站对miR-1307-3p进行靶基因预测,并在细胞水平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对其进行靶标关系验证。结果表明:除藏猪以外的其他地方猪肌肉组织中miR-1307-3p的表达量均高于大约克夏猪,丫杈猪的表达量最高。miR-1307-3p在不同猪种脂肪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相似。生物信息学预测显示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 5(Stearoyl-CoA desaturase 5,SCD5)为miR-1307-3p的潜在靶基因。双荧光素酶活性检测显示,miR-1307-3p与SCD5基因存在极显著靶向调控关系,表明miR-1307-3p可能通过潜在靶基因SCD5调控不同猪种肌内脂肪酸代谢,SCD5可作为影响猪肉质的候选基因。本研究为猪重要经济性状的遗传改良提供了重要基因资源。

    miR-1307-3pSCD5脂肪酸代谢

    哈萨克羊屠宰性能与体尺性状的相关及回归分析

    玛尔孜娅·亚森白锋于丽娟阿米妮古丽·阿不力孜...
    141-143,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哈萨克羊是优良地方品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发展壮大哈萨克羊的产业规模,对农民增收以及畜牧业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加强对哈萨克羊的种质资源研究,本试验选取 26 只 11 月龄的健康哈萨克羊(母羊 13 只、公羊 13 只)进行屠宰性能与生产性能测定分析。结果显示:哈萨克羊公羊的活重、胴体重、净肉重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哈萨克羊母羊,屠宰性能和体尺性状各指标接近 12 月龄哈萨克羊标准。哈萨克羊的活重与胴体重、净肉重、胸围、尾长的回归模型公式分别为y胴=0。685x-6。513、y净=0。430x-2。681、y胸=0。597x+58。699、y尾=0。640x+5。255。11 月龄哈萨克羊的屠宰性能符合正常发展水平,研究结果可作为哈萨克羊屠宰性能与生产性能的参考。

    哈萨克羊屠宰性能生产性能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

    吉林地方鸡及其杂交群体RB1基因多态性及屠宰性状、肉质性状相关分析

    陈小辛丛含羽刘艺柳俭强...
    144-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探寻吉林地方鸡(吉林芦花鸡、吉林矮小芦花鸡和吉林黑鸡)及其杂交群体RB1基因多态性及特定SNP位点与屠宰、肉质性状的相关性。首先通过基因组PCR直接测序方法检测RB1基因多态性,特定SNP位点利用高分辨率溶解曲线法(High Resolution Melting,HRM)对其在不同群体间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最后结合屠宰与肉质数据对不同群体内各基因型个体间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PCR产物测序结果发现,RB1基因多态位点较为丰富,共发现 6 处单碱基突变和一处 8 碱基插入突变,但上述突变均位于内含子区。以g。28256G>A位点为目标,HRM检测发现 3 个亲本和 6 个正反杂交群体除黑鸡与矮小鸡杂交群体外其他群体中GG基因型均为优势基因型;Hardy-Weinberg检验显示除了矮小鸡群体外,其他群体均处于不平衡状态;各群体该位点均处于中度多态信息含量(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PIC)水平。差异性分析结果发现该位点不同基因型个体屠宰及肉质性状多个指标差异显著,但在不同群体间差异不显著。其中值得关注的是腹脂率指标,除矮小鸡群体外,各群体均表现为显著差异。地方鸡RB1基因多态性的发现及屠宰、肉质性状相关性鉴定为利用该基因进行地方鸡选育奠定了基础。

    吉林芦花鸡矮脚芦花鸡吉林黑鸡杂交群体RB1基因多态性

    不同发育时期绵羊乳腺组织lncRNAs筛选、鉴定及功能分析

    刘艳郭世伟甄慧敏刘圆...
    150-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s,lncRNAs)是一类长度大于 200 个核苷酸(Nucleotide,nt)的非编码RNA分子,它们的表达调控了奶牛和奶山羊的乳腺发育和泌乳性能,但它们调控绵羊乳腺发育的报道较少。为深入研究lncRNAs在绵羊乳腺发育中的作用,本试验以泌乳高峰期和空怀期小尾寒羊的乳腺组织为研究对象,利用RNA-Seq构建lncRNAs表达谱,筛选差异表达lncRNAs,进行靶基因的GO注释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构建lncRNA-miRNA-mRNA的网络互作图。结果表明,4 183 个lncRNAs在绵羊乳腺组织中表达,803 个lncRNAs和 1 637 个lncRNAs仅分别在泌乳高峰期和空怀期乳腺组织中特异性表达。在 2 组之间筛选到 246 个差异表达lncRNAs,其中 28 个lncRNAs在空怀期乳腺组织中上调表达,218 个lncRNAs的表达量显著下调。GO注释和KEGG富集分析发现,差异表达lncRNAs的靶基因显著富集在行为负调节、脂肪垫发育和碳水化合物生物合成过程的调控等条目,以及cAMP、ECM、AMPK和Rap1等信号通路。lncRNA-miRNA-mRNA分析结果表明,差异表达lncRNAs可作为miR-199a-3p、miR-432、miR-200c等的"海绵体",在绵羊乳腺发育中发挥作用。本研究揭示了小尾寒羊泌乳高峰期和空怀期乳腺组织中lncRNAs的表达特征及生物学功能,为深入研究lncRNAs在绵羊乳腺发育中的调控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绵羊乳腺长链非编码RNA泌乳性能

    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PDIA3对牛骨骼肌卫星细胞增殖与成肌分化的影响

    王梅甄珍胡德宝张林林...
    158-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牛骨骼肌卫星细胞是一种多功能干细胞,能修复受损的骨骼肌。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PDIA3在肌肉再生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本试验旨在研究PDIA3 对牛骨骼肌卫星细胞增殖和成肌分化的影响。利用牛骨骼肌卫星细胞体外成肌分化模型,设计合成PDIA3的干扰模型,并构建PDIA3的过表达载体pcDNA3。1-PDIA3,检测其干扰和过表达效果。采用EdU染色法检测PDIA3 表达量的改变对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肌管形成状态检测对分化进程的影响,并采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牛骨骼肌卫星细胞在RNA水平和蛋白水平上增殖标志因子和分化标志因子的变化,综合分析干扰和过表达PDIA3对牛骨骼肌卫星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干扰或过表达PDIA3后Pax7 在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无明显变化,EdU阳性细胞率无明显变化,表明PDIA3表达水平的改变对其增殖无明显影响。干扰PDIA3后,可发现肌管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肌管直径明显变小,分化标志因子MyHC的RNA表达水平极显著降低,MyHC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而过表达PDIA3后,可发现肌管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肌管直径明显变大,且分化标志因子MyHC的RNA表达水平和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以上结果表明PDIA3能正向调节牛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分化过程。本研究结果为PDIA3 在肌肉发育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PDIA3牛骨骼肌卫星细胞细胞增殖细胞分化

    文昌鸡胚胎期胸肌发育特征的研究

    陈岸鸿徐铁山顾丽红蒋启程...
    164-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文昌鸡胚胎期胸肌发育规律及肌肉调控基因(MyoG、MRF4)对肌纤维发育的影响,本研究挑选了100枚蛋重(40±2)g的文昌鸡种蛋进行同条件孵化,测定8~20日胚龄(E8~E20)的胚胎重和胸肌重,计算其胸肌率,并取胸肌进行冰冻组织切片,观察胚胎期胸肌纤维变化情况。随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qRT-PCR)方法分析其胸肌中MRF4、MyoG、β-actin的表达量。结果显示:文昌鸡胚胎重在E19 前随着胚龄增加而增加,在E19 后略微下降;胸肌重在E16 前随着胚龄增加而增加,并在E16 后波浪式下降;胸肌率在E8~E14呈波浪式上升,E14 后显著下降。E8~E14 阶段成肌细胞大量增殖;E14 阶段成肌细胞开始出现少量融合分化形成的多核肌管;E16 阶段细胞核开始完全移动至肌纤维周围,肌纤维雏形形成;到E20 阶段胸肌肌纤维已经具备成年动物肌纤维相同的形状。MYOG和MRF4在胸肌中分别在E14 和E16 达到表达高峰。综上,E14至E16 阶段是文昌鸡胚胎胸肌发育最快的时期,是胸肌发育的关键转折期,其中,E14 是胸肌从增殖到融合的关键过渡点,而E16 是胸肌肌纤维成熟的关键点。本文通过探究文昌鸡胸肌发育与其关键调控基因之间的潜在联系,为制定高效养殖策略并提升文昌鸡胸肌产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文昌鸡胚胎胸肌MyoGMRF4

    藏绵羊冷、暖季瘤胃微生物菌群代谢组特征分析

    谢转回沙玉柱刘秀王继卿...
    169-177,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反刍动物的表型特征受瘤胃微生物菌群及其代谢物的调控,为明确藏绵羊冷、暖季瘤胃微生物代谢物的变化特征及其功能,本研究选择1周岁±1月龄、健康状况良好、体重(35。12±1。43)kg的藏绵羊母羊12只,分别对其暖季(8 月)和冷季(12 月)瘤胃内容物进行代谢组学分析,并与瘤胃微生物菌群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藏绵羊瘤胃微生物代谢物在冷、暖季存在差异,在阳离子模式下有1 649个差异代谢物(824个上调,825 个下调),冷季特有代谢物 25 种,在阴离子模式下有 1 599 个差异代谢物(1 048 个上调,551 个下调),冷季特有代谢物 131 种。差异代谢物功能分析发现,阳离子模式和阴离子模式下分别有 145 个和 140 个差异代谢物被注释到KEGG功能中,其中冷季特有代谢物主要富集在花生四烯酸代谢、亚麻酸代谢以及氨基酸代谢相关通路中。相关性分析发现,理研菌科_RC9_gut_group和Christensenellaceae_R-7与肌酸、胍基乙酸及组胺呈负相关(P<0。05),差异代谢物二氧化碳与丁酸弧菌_2、uncultured_bacterium_f_Muribaculaceae和Succiniclasticum间呈负相关(P<0。01)。因此,藏绵羊冷、暖季瘤胃菌群代谢物存在差异,相关代谢物可对藏绵羊的新陈代谢、抗病力和免疫力等适应性特征发挥调控作用,从而保障藏绵羊的冷季适应性。

    藏绵羊瘤胃微生物代谢物季节关联分析

    湖羊公羔体重与体尺的主成分分析及回归模型的建立

    张衍震章晓炜曹丁壬张文龙...
    178-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湖羊体重和体尺性状的关联,试验选取浙江省内湖羊种羊场 80 只 6 月龄湖羊公羔,分别测定其体重和11个体尺性状并进行相关性、主成分分析及建立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湖羊公羔的体重、尾长、尾宽、尾周长、肥周长、胸宽以及睾丸围的变异系数均大于 10%;羔羊体重与除体高外所有体尺指标呈显著正相关,胸围与体重间的相关系数最大,其次为体斜长和管围,睾丸围与体重间的相关系数最小。在主成分分析中,12 个性状可简化为 3 个主成分指标,相关矩阵特征值为 4。286、2。131 和 1。552,累计贡献率为 66。408%。使用体尺指标建立体重的最优回归方程为Y=-56。55+0。65×X1+0。671×X2(Y为体重,X1为胸围,X2为体斜长),R2=0。727,P<0。01。综上,在针对湖羊公羔选育时,可将多个性状简化为综合指标以提高育种效率;逐步回归分析的结果提示,胸围和体斜长可作为重要性状进行选育。

    湖羊公羔体重体尺性状主成分分析回归模型

    不同品种肉鸽生长与繁殖性能的比较分析

    梁亚飞刘佳佳
    183-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旨在通过对墨玉县蓝海鸽业发展有限公司同舍内的 4 个肉鸽品种进行分析,比较不同肉鸽品种在相同管理条件下的繁殖性能差异。随机选择健康、体重无显著差异的180日龄白羽王鸽、白卡奴鸽、欧洲肉鸽、塔里木鸽各 100 对,保证每个品种的个体遗传背景相同,每个品种的 100 对为一个组,每个组 10 个重复,每个重复 10 对,试验观察期为 6 个月。结果表明:在相同饲养环境下,白卡奴鸽平均产蛋数最高,平均产蛋数为 19。6 枚,高于白羽王鸽、欧洲肉鸽、塔里木鸽(P<0。05);塔里木鸽平均受精蛋枚数、出雏数均最高,分别为 16。8 枚、13。6 只;塔里木鸽死胚数、死雏数均最低,分别为 3 枚、1 只;出栏数 4 个品种差异不显著。在生长性能方面,欧洲肉鸽的平均出栏重为 525。12 g,大于其他 3 个品种的肉鸽(P<0。05)。综上所述,根据 4 个品种鸽繁殖性能的生产数据比对结果,可知白卡奴鸽可重点关注产蛋性能,欧洲肉鸽需高度利用其出栏重,而塔里木鸽对新疆南疆环境的适应性强。

    品种生长性能繁殖性能肉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