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稀土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稀土学报
中国稀土学报

徐光宪

双月刊

1000-4343

xtxb@grinm.com;jrechina@263.net

010-62014832

100088

北京新街口外大街2号

中国稀土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Rare Earth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学报(双月刊)是由中国稀土学会主办、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承办、北京大学协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它涉及的主要内容有稀土化学与湿法冶金;稀土金属学与火法冶金;稀土新材料(磁性材料、超导材料、纳米材料等);稀土固体物理与固体化学;稀土应用研究;稀土分析检测;稀土地质、矿物和选矿等。主要栏目有综合评述、学术论文、研究快报及研究简报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Sm1-xErx)2(Zr0.7Ti0.3)2O7陶瓷材料的热物理性能研究

    牟仁德谢敏张永和王志刚...
    515-5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固相合成法制备了(Sm1-xErx)2(Zr0.7Ti0.3)2O7(x=0,0.2,0.4)陶瓷材料,研究其物相结构及热物理性能.结果表明:(Sm1-xErx)2(Zr0.7Ti0.3)2O7(x=0,0.2,0.4)陶瓷材料均为单一立方烧绿石结构,晶格常数随Er3+掺杂量的增加而降低.掺杂Er2O3可显著降低Sm2(Zr0.7Ti03)2O7陶瓷材料的热导率,屏蔽热辐射,减缓高温下热导率异常上升的趋势.Er3+部分取代Sm3+导致陶瓷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从11.52 K-1降低到10.89 K-1,但仍与YSZ陶瓷材料的热膨胀系数接近,满足热障涂层材料的应用要求.

    热障涂层陶瓷热导率热膨胀系数掺杂锆酸钐

    一种作为潜在热障涂层材料的新型高熵铌酸盐氧化物热物理性能研究

    张奕雄王盼盼何君杰徐陆润...
    522-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固态反应法成功制备出高熵(La0.2Ho0.2Er0.2Y0.2Yb0.2)NbO4陶瓷,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热膨胀计和热分析仪对比研究了高熵铌酸盐和稀土铌酸盐的微观结构、热膨胀系数和热导率.结果表明:高熵铌酸盐为单相单斜结构,掺杂的稀土元素分布均匀,存在明显的铁弹性域,铁弹性相变导致的体积膨胀基本可以忽略不计.相对于YNbO4的热膨胀系数(10.60×10-6K-1,829 ℃)和热导率(3.12 W·m-1·K-1,100 ℃),高熵(La0.2Ho0.2Er0.2Y02Yb0.2)NbO4陶瓷具有更高的热膨胀系数(11.19×10-6K-1,686 ℃)和更低的热导率(2.34 W·m-1·K-1,100 ℃),是潜在的新型热障涂层候选材料.

    热障涂层高熵铌酸盐热膨胀系数热导率稀土

    喷涂法制备ZnAl-ER复合涂层结构与性能研究

    杨友文孙盈中苏禄水邓卜峰...
    528-5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空气喷涂工艺在粘结NdFeB磁环表面制备锌铝/环氧树脂(ZnAl-ER)复合涂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XRD)和3D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LCSM)对涂层形貌结构、化学成分进行了表征.ZnAl涂层表面为层状结构,孔隙率高、粗糙度大.经过ER涂层的复合,ER渗透到ZnAl涂层孔隙中,可以有效地填补ZnAl表面的凹坑与孔隙,复合涂层表面粗糙度降低.ZnAl-ER涂层具有较好的腐蚀防护效果,其表面氧化速率明显降低.耐蚀性能研究表明,ZnAl-ER/NdFeB的耐中性盐雾(NSS)时长达到240 h,腐蚀电流密度较NdFeB磁环降低了约1个数量级.并且,所制备的涂层对粘结NdFeB磁环的磁性能影响较小.

    粘结NdFeB空气喷涂ZnAl-ER复合涂层耐腐蚀性能磁性能

    钪精矿与硫酸法钛白废液协同浸出分离钪

    钟楠岚肖军辉邓冰高德强...
    537-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含钪钒钛磁铁尾矿经过分选工艺富集至含钪量为66.24g·t-1的钪精矿;含钪钛白废酸采集于四川德阳地区,其钪含量为3.661 mg·L-1.钪精矿采用焙烧改性处理后,利用含钪钛白废液作为协同浸出分离钪的浸出剂.研究结果表明:在无盐焙烧、焙烧温度为850 ℃,焙烧时间2.0h,浸出温度80 ℃,浸出时间2.0h,浸出液固比8mUg,助剂为NH4F,助剂用量为12%条件下浸出效果最佳,钪的浸出率可达到83.90%,浸出渣钪含量下降到11.50 g·t-1.钪精矿、焙烧矿和浸出渣的SEM-EDS,XRD表征表明:主要含钪矿物辉石类、长石类等经过焙烧改性后,为钛白废液浸出钪创造了有利条件,钪离子在酸浸时能够被有效地释放,实现了从废渣和废酸中协同强化浸出钪的目的.同时热重分析显示钪精矿在焙烧时会有两次失重现象.浸出过程中的热力学分析证明了浸出反应的可行性.

    钛白废液钪精矿焙烧协同浸出

    集残留置浸矿的离子型稀土浸-淋一体化工艺研究

    肖信锦王慧娟黄金郭安...
    549-5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离子型稀土经(NH4)2SO4浸矿后尾矿内有大量的铵盐残留,在闭矿后长期缓释对矿区环境造成污染,制约了(NH4)2SO4浸矿剂的应用和离子型稀土的高效开采.试验通过室内柱浸模拟试验,对浸矿与集中淋洗工艺的组合优化工艺进行了小试条件探索和扩大化试验验证.结果发现,在(NH4)2SO4加入量为4.53 g·g-1 REO,MgSO4加入量为(NH4)2SO4加入摩尔量的120%的工艺条件下,均配制成2%(质量分数)的溶液先后进行浸矿和淋洗,小试和扩大化试验中铵浸+镁淋的稀土浸出率分别为96.81%和98.61%,稀土混合浸出液中的Mg2+浓度分别为57.24和77.34 mg·L-1,NH4HCO3沉淀得到的碳酸稀土精矿中镁含量均小于15 mg·kg-1;结合一倍柱内矿土孔隙体积纯水淋洗,镁淋+水淋洗的尾矿氨氮淋出率在90%左右,尾矿中残留的氨氮含量小于200 mg·kg-1,符合绿化种植土壤要求.采用浸-淋一体化工艺在利用淋洗药剂淋洗和推动离子型稀土尾矿中铵根向下浸矿的同时并未对浸出液质量造成影响,同等稀土浸出率条件下,可大幅降低浸矿剂(NH4)2SO4的用量,缩短浸矿和淋洗周期,具有较好的工业推广价值.

    离子型稀土浸矿淋洗

    喷雾热解法直接制备微泡中空结构铈锆固溶体的研究

    王振峰赵爽伍永福黄娟...
    559-5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喷雾热解工艺,以氧氯化锆、稀土萃取分离液氯化铈为原料,柠檬酸为助剂,制备了含碳铈锆复合氧化物前驱体,经二次焙烧后成功制备出低氯且具有中空结构、比表面积为22.8~36.3 m2·g-1的铈锆复合氧化物.对制备出的样品用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透射电镜(TEM)和比表面积分析(BET)进行了表征.FESEM分析结果显示样品的厚度随着柠檬酸摩尔比的增加逐渐变薄.BET分析结果显示样品的比表面积在铈锆-柠檬酸的摩尔比中存在最大值,在摩尔比为1:1.5时比表面积达到最大值,为36.3 m2·g-1左右,制备的微泡中空结构颗粒尺寸在1.1~11.3 μm之间,可为稀土萃取分离液直接制备稀土材料的短流程绿色制备工艺提供参考.

    铈锆固溶体喷雾热解微泡中空结构

    锌对固溶态Mg-Y-Nd-Zr合金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苏再军默辰星陈东瑞梁秋贤...
    568-573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分析(EDS)、X射线衍射分析(X-ray)及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研究少量Zn元素(0,0.5%,1.0%,1.5%(质量分数))对固溶态Mg-Y-Nd-Zr合金显微组织及抗拉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经固溶处理后,合金中的Mg12Nd相和Mg24Y5相已熔入基体,仅在晶界中存在有Mg12YZn相;随着Zn含量的增加,Mg12YZn相的体积分数逐渐增加,合金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先升高后降低.Zn含量为0.5%时,固溶态合金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达到最大值:252,158 MPa;提高Zn含量到1.0%时,合金的伸长率达到最大值13.2%.对固溶态合金屈服强度贡献最大的因素为固溶强化,占总强度值的54%以上.随Zn含量的增加,生成的Mg12YZn相体积分数增加,导致固溶强化效果随之下降,第二相强化效果略有提高.

    Mg-Y-Nd-Zn-Zr合金固溶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强化机制

    贵州早寒武世磷块岩型稀土矿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沉积环境和成矿物质来源的指示

    王昌建谢宏汪宇航
    574-590页
    查看更多>>摘要:黔中台地相区织金下寒武统戈仲伍组(∈1gz)磷块岩和黔东台地边缘斜坡相区铜仁坝黄下寒武统牛蹄塘组(∈1n)底部磷块岩中均高度富集稀土元素.本文在早寒武世梅树村期等时地层格架的基础上,利用剖面实测、岩矿鉴定、ICP-MS等分析手段,对比分析了织金戈仲伍与铜仁坝黄典型含磷(稀土)岩系的沉积特征、稀土元素及部分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发现,两研究区磷块岩中稀土总量(ΣREE+Y)均高度浓集,平均值分别可达1258.66×10-6,808.09×10-6,且与P2O5具有明显相关性,推测稀土可能主要以类质同象形式存在于碳氟磷灰石当中,坝黄富稀土磷块岩中还有少量稀土可能被粘土矿物所吸附.含磷(稀土)岩系明显的Ce负异常及低V/Cr值表明,沉积期水体介质动荡变化,相对氧化的沉积环境更有利于磷块岩型稀土沉积."帽型"或略微左倾的稀土配分曲线、大部分样品具有的强烈Eu正异常、ΣREE-La/Yb关系图投点于花岗岩区域或花岗岩-玄武岩交汇区、高U/Th值及低Co/Ni值均揭示,两含磷(稀土)岩系成矿物质为同一来源,主要为热水来源,其次来自于深水富P-REE水团.

    磷块岩型稀土矿成矿物质来源沉积环境地球化学特征贵州

    滇中老街子Pb-Ag矿床稀土元素富集特征及其赋存状态

    王博吴鹏杨航
    591-602页
    查看更多>>摘要:滇中姚安铅多金属矿床是金沙江-红河富碱斑岩多金属成矿带的典型代表,带内铅多金属矿床中出现稀土矿化富集的现象鲜有报道.近年来,在姚安老街子Pb-Ag矿床发现稀土元素超常富集,部分地段含量已超过工业品位,形成矿(化)体.稀土与铅多金属同空间矿化富集现象引发该类矿床成矿作用研究的问题:稀土元素富集特征及其赋存状态如何?本文系统采集2108,2073,2038,2003 m中段坑道中富碱斑岩样品231件,采用ICP-MS测定稀土元素含量,并绘制其异常分布图,总结稀土元素空间富集规律.研究发现在垂向空间上由浅及深,稀土元素含量呈现递增趋势.通过电子探针分析,识别出独居石、褐帘石等稀土矿物.综合对宏观空间尺度稀土元素的富集特征以及微观尺度稀土赋存状态的研究,认为稀土富集与北东-近东西向断裂、黄铁矿化、方铅矿化在空间上关系密切,该矿床稀土具有成矿潜力与找矿前景.

    稀土元素富集特征赋存状态老街子Pb-Ag矿床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