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稀土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稀土学报
中国稀土学报

徐光宪

双月刊

1000-4343

xtxb@grinm.com;jrechina@263.net

010-62014832

100088

北京新街口外大街2号

中国稀土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Rare Earth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学报(双月刊)是由中国稀土学会主办、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承办、北京大学协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它涉及的主要内容有稀土化学与湿法冶金;稀土金属学与火法冶金;稀土新材料(磁性材料、超导材料、纳米材料等);稀土固体物理与固体化学;稀土应用研究;稀土分析检测;稀土地质、矿物和选矿等。主要栏目有综合评述、学术论文、研究快报及研究简报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柠檬酸从拜耳法赤泥中选择性浸出钪、钇研究

    单馨可黄魁卢远桓丁艳...
    1146-1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柠檬酸作为浸出剂,探究不同柠檬酸浓度、浸出时间、液固比和浸出温度对赤泥中钪、钇和铁的浸出率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柠檬酸浓度0.8 mol·L-1,浸出时间45 min,液固比12∶1 mUg,温度80℃的条件下选择性浸出效果最佳,温度对浸出效果影响显著,钪、钇和铁浸出率分别为88.79%,91.93%和5.42%.XRD,SEM-EDS分析结果表明,柠檬酸对赤泥中不同的矿物有着不同的分解能力,对赤铁矿的溶解能力差,对钪、钇与铁的浸出具有良好的选择性.钪浸出过程符合多相液-固反应模型,钇浸出符合缩核反应模型,表观活化能分别为43.68和52.51 kJ·mol-1,两者反应过程均受化学反应控制.

    赤泥柠檬酸稀土元素酸浸选择性

    硫酸低温液相分解独居石行为过程研究

    张鹏飞瞿业栋崔建国徐萌...
    1157-1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混合稀土精矿为原料,研究了硫酸低温液相分解独居石的行为过程.主要探究了H2SO4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液固比和浸出时间等因素对独居石分解率的影响,阐明了反应过程中的物相变化,分析了动力学过程.最佳的反应条件:H2SO4浓度为98%,反应温度为130 ℃,反应时间为120 min,反应液固比为3∶1(mUg),浸出时间为80 min,该条件下,P2O5浸出率为99.84%,F浸出率为76.38%,REO浸出率为72.46%.通过分析,混合稀土精矿中的独居石基本被完全分解,水浸渣中的主要物相组分为氟碳铈矿.P元素的转化过程符合外扩散控制模型,其反应动力学模型为:Kt=1-3(1-X)2/3+2(1-X),表观活化能为74.71 kJ·mol-1.

    独居石硫酸低温液相浸出率动力学稀土

    冷变形与时效对Cu-15Cr-Ce原位复合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李亚明李文生李文有陈维铅...
    1169-1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子拉力试验机、金属电导仪研究了冷变形量与时效处理Cu-15Cr-0.1Ce合金微观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u-15Cr-0.1Ce合金经冷变形和时效处理后性能显著提高,形成弥散分布的纤维相是该合金获得高强度高硬度的重要原因,同时时效处理促进Cu基体中固溶原子大量析出,减少电子散射率,使得导电率升高.当变形量(η=6)+(550℃,1 h)时效处理后综合性能最佳,强度、导电率、硬度、伸长率分别达到802 MPa,72.8%IACS,28HRC,8.45%.在此基础上,建立起Cu-15Cr微观组织演化模型,解释其纤维组织形成机制.

    稀土CeCu-15Cr合金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导电性能

    Mg-5Sm-(3,4)Gd合金热压缩行为的对比研究

    赵洁崔扬张清李萍...
    1178-1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对铸态的Mg-5Sm-3Gd和Mg-5Sm-4Cd合金进行了变形温度在350~500 ℃,应变速率在0.01~1 s-1条件下的热压缩实验,确定其发生动态再结晶的临界应变与峰值应变的关系,构建了两种合金的热变形本构方程以及热加T图.结果表明:两种合金的流变应力曲线均有明显的动态再结晶特征,在相同条件下Mg-5Sm-4Gd的峰值应力和流变应力均高于Mg-5Sm-3Gd合金.其发生动态再结晶的临界应变几乎都是峰值应变的1/2,升高变形温度或降低应变速率会使发生再结晶的临界应变减小.Gd含量的增加使热变形激活能增大,减缓动态再结晶的发生,但两种合金的热加工图基本一致.

    Mg-5Sm-(3,4)Gd合金热压缩临界应变激活能热加工图

    氢等离子体电弧精炼制备低氧镍镧合金及其应用研究

    吴佳岳余建波刘亮张小新...
    1187-1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等离子体熔炼工艺制备低含氧量的Ni-La合金,探究熔炼参数以及La含量对熔炼后合金中氧含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等离子气氛中H2的加入更有助于合金的脱氧,熔炼时活性氢等离子体向熔融态金属冲击,与金属中氧杂质接触和反应达到深脱氧的目的.随着H2含量的增加,脱氧速率加快.经过Ar+14%H2氢等离子弧精炼15 min后试样中的氧含量降低至9×10-6,脱氧率达到96.25%.不同初始La含量的Ni-La合金随等离子气氛中H2含量变化趋势一致.将制得的低氧稀土合金加入到CMSX-4合金中制备成稀土单晶合金,对稀土单晶合金进行了 1000 ℃恒温氧化实验.结果表明微量La能有效地提高CMSX-4合金的抗氧化能力.

    镍镧合金氢等离子体熔炼低氧含量抗氧化性

    稀土复合粒子改性变压器油绝缘性与导热性研究

    郭红兵胡学超杨玥王琼...
    1196-1203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CeO2掺杂的CeO2/Al2O3稀土复合纳米粒子对矿物变压器油进行改性研究,对比复合CeO2/Al2O3与单纯Al2O3改性变压器油的绝缘性和导热性,发现CeO2掺杂使得改性变压器油的各项性能均有所改善.对CeO2/Al2O3改性变压器油进行优化,制备了0.3%,0.6%,0.9%,1.2%和1.5%(质量浓度)的5种复合纳米粒子改性变压器油.通过综合比对油品各项性能指标,确定复合纳米粒子的最佳分散浓度为0.9%,在该条件下测得变压器油击穿电压为63.9 kV,微水含量为5.49 mg·L-1,介质损耗因素为0.971%.利用瞬态热针法测定油液热导率,分散量为0.9%的复合纳米改性变压器油热导率为0.132 W·(m·K)-1,与纯油热导率相比提高了约17%.

    稀土复合纳米粒子变压器油绝缘性能散热能力

    聚乙烯亚胺对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浸取传质过程研究

    阳慧芳沙傲阳徐志高何正艳...
    1204-1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原地浸出时通常采用(NH4)2SO4作为浸取剂,存在稀土浸取传质效率低、浸取剂消耗多和浸矿工期长等难题.为解决上述难题,本文将表面活性剂聚乙烯亚胺(PEI)与2.0%(质量分数)的(NH4)2SO4进行复配组成复合浸取剂,借助色谱塔板理论探讨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柱式浸取时浸取剂流速、PEI浓度、温度和pH对稀土和铝的浸取传质过程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复合浸取剂对稀土和铝的浸取传质过程符合Van Deemter方程,PEI的加入能强化(NH4)2SO4对稀土和铝的传质过程.随着浸取液温度和pH的增加,稀土和铝浸出时的理论塔板数增大,理论塔板高度(HETP)减小,浸出传质效率增加.考虑到黏土矿物具有较好的pH缓冲性,稀土矿浸取作业时不需要调节浸取液的pH.复合浸取剂浸取稀土和铝的优化传质条件是:(NH4)2SO4浓度为2.0%,PEI浓度为0.4%,流速为0.5mL·min-1,夏季作业时可强化稀土浸取的传质效果.

    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聚乙烯亚胺复合浸取剂浸取传质

    粤中三水盆地过碱性长英质火山岩稀土元素赋存状态与矿化潜力研究

    陈佩嘉钱波周志伟方念乔...
    1214-1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稀土元素需求的增加促使稀土元素潜在来源的研究,高分异流纹岩中高含量的稀土元素被视为稀土元素的潜在来源之一.为探究高分异流纹岩中稀土元素赋存状态与富集机制,本文通过岩相学与矿物化学对粤中三水盆地中经过长期结晶分异形成的过碱性长英质火山岩进行详细研究.结果显示过碱性长英质火山岩中稀土元素相较上地壳富集3.8~11.3倍,稀土元素主要赋存于稀土氟氧化物、稀土氟碳酸盐、稀土磷酸盐与稀土氧化物四类含稀土矿物中,并以稀土氟氧化物与稀土磷酸盐矿物为主.结合过碱性长英质火山岩中稀土元素的超最低工业品位的超常富集,认为三水盆地狮岭地区过碱性长英质火山岩具有稀土元素成矿潜力.

    稀土元素赋存状态成矿潜力过碱性长英质火山岩三水盆地

    《中国稀土学报》征稿简则

    前插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