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杨志寅

月刊

1674-6554

xwyxbjb@163169.net

0537-3616263

272067

山东省济宁市北湖新区荷花路16号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Behavioral Medicine and Brain Scien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济宁医学院主办。本刊是国家级学术期刊,为《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卫生部优秀期刊、中华医学会优秀期刊、中国期刊协会编校质量优秀期刊和山东省优秀期刊。本刊是亚洲行为医学领域惟一学术期刊,也是中国首份以脑科学命名的学术期刊。适合各级医院医护人员及各类院校师生阅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阿尔茨海默病中西医结合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阿尔茨海默病分会中国中药协会脑病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杜怡峰解恒革...
    97-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最常见的痴呆类型,严重危害中老年人身体健康.近年来AD现代诊治技术被不断探索并逐渐取得临床实效.中西医结合可充分结合中医和西医诊疗特点及优势,标本兼防兼治,进而取得积极的临床效果.因此,专家组在检索国内外AD临床试验文献和指南基础上,撰写AD中西医结合诊疗中国专家共识.基于循证医学证据,针对AD的中西医病因病理机制、诊断方法以及中西医防治等达成共识,旨在为AD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提供指导方案.

    阿尔茨海默病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

    六味地黄丸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行为及TLR4/NF-κB信号转导途径的影响

    崔勇王冰朱仲康许原...
    109-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六味地黄丸对β-淀粉样蛋白前体/早老素蛋白1(amyloid β-precursor pro-tein/presenilin-1,APP/PS1)双转基因小鼠行为及 Toll 样受体 4/核因子 κB(Toll-like receptor 4/nuclear factor kappa-B,TLR4/NF-KB)信号转导途径的影响.方法 3月龄雌性APP/PS1小鼠4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六味地黄丸低剂量组(0.59 g/kg,2次/d,灌胃)、中剂量组(1.18 g/kg,2次/d,灌胃)、高剂量组(2.36 g/kg,2次/d,灌胃)和布洛芬组(0.04 g/kg,2次/d,灌胃),每组8只;8只体质量相匹配的3月龄野生型C57BL/6小鼠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和模型组小鼠给予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灌胃(2次/d);所有小鼠连续干预3个月.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组织β-淀粉样蛋白(amyloid β-protein,Aβ)、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及 NF-κB 水平,Western blot 法检测海马组织 TLR4、髓样分化因子 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primary response gene 88,MyD88)及磷酸化 NF-κB(phosphorylated NF-κB,p-NF-κB)蛋白表达水平.采用SPSS 20.0进行数据处理,多组间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或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6组小鼠的逃避潜伏期比较,时间和组别的交互作用显著(F交互=117.219,P<0.001).各组小鼠第5天逃避潜伏期均低于第1天(均P<0.05);第1~5天布洛芬组和六味地黄丸中、高剂量组小鼠逃避潜伏期均低于模型组(均P<0.05);在第3~5天,六味地黄丸中、高剂量组小鼠的逃避潜伏期均低于六味地黄丸低剂量组(均P<0.05).6组小鼠平台象限停留时间百分比和穿越平台次数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451,4.824,均P<0.05).六味地黄丸高、中剂量组和布洛芬组小鼠在平台象限停留时间百分比[(50.77±5.49)%,(54.39±5.71)%,(51.98±6.12)%]、穿越平台次数[(5.9±1.1)次,(6.0±1.3)次,(5.1±0.8)次]均高于模型组[(27.32±3.22)%,(2.2±1.0)次](均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6组小鼠海马组织Aβ、GFAP和NF-κB积分光密度值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7.52,45.37,79.10,均P<0.05).六味地黄丸高、中剂量组和布洛芬组海马组织Aβ、GFAP和NF-κB积分光密度值均低于模型组(均P<0.05),六味地黄丸高、中剂量组海马组织Aβ、GFAP和NF-κB积分光密度值均低于六味地黄丸低剂量组(均P<0.05).ELISA结果显示,6组小鼠血清TNF-α和IL-1β含量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96,6.395,均 P<0.05);Western blot 结果显示 6 组小鼠海马组织 TLR4、MyD88 及 p-NF-KB 蛋白表达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710,3.522,4.119,均P<0.05).六味地黄丸高、中剂量组和布洛芬组血清TNF-α和IL-1β含量均低于模型组(均P<0.05),六味地黄丸高、中剂量组血清TNF-α[(18.90± 2.33)ng/L,(21.56±2.49)ng/L]和 IL-1β[(5.88±0.80)ng/L,(6.75±0.83)ng/L]含量均低于低剂量组[(30.77±2.89)ng/L,(9.11±1.27)ng/L](均P<0.05).六味地黄丸高、中剂量组和布洛芬组海马组织TLR4、MyD88及p-NF-κB蛋白表达均低于模型组(均P<0.05),六味地黄丸高、中剂量组海马组织 TLR4[(0.254±0.091),(0.318±0.122)]、MyD88[(0.229±0.077),(0.386±0.119)]及 p-NF-κB[(0.412±0.188),(0.358±0.119)]蛋白表达均低于低剂量组[(0.617±0.172),(0.672±0.166),(0.799±0.227)](均P<0.05).结论 六味地黄丸能够明显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学习记忆障碍,可能是通过抑制TLR4/NF-κB信号转导途径,降低TNF-α和IL-1β的表达,从而减轻中枢免疫炎性反应,发挥抗AD的作用.

    阿尔茨海默病六味地黄丸炎症核因子κBToll样受体4小鼠

    激活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对创伤性脑损伤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及小胶质细胞的影响

    杜娟张晗杨宇轩张波...
    116-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激活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7 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α7nAChR)对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大鼠认知功能及海马小胶质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 取36只6~8周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对照组(Sham组)(n=12)、TBI组(n=12)、TBI+α7nAChR激动剂组(n=6)、TBI+α7nAChR拮抗剂组(n=6).通过"自由落体撞击"建立TBI模型,造模后第4~6天,TBI+α7nAChR激动剂组大鼠腹腔注射α7nAChR激动剂PNU-282987(3mg/kg),TBI+α7nAChR拮抗剂组大鼠先腹腔注射α7nAChR拮抗剂甲基牛扁亭柠檬酸盐(5 mg/kg),45 min 后再注射 α7nAChR 激动剂 PNU-282987(3 mg/kg),TBI 组和 Sham 组大鼠腹腔注射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估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采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小胶质细胞标记蛋白离子钙结合接头蛋白1(ionized calcium binding adaptor molecule 1,Iba-1)及M2型小胶质细胞标志物精氨酸酶1(arginase 1,Arg-1),采用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组织Arg-1水平.使用GraphPad Prism 9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Tukey进行多重检验.结果 水迷宫结果显示,造模后第7天,4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134,P<0.05),TBI组和TBI+α7nAChR拮抗剂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Sham组(均P<0.05),TBI+α7nAChR激动剂组大鼠逃避潜伏期[(31.87±9.01)s]短于 TBI 组[(56.75±2.62)s]和 TBI+α7nAChR 拮抗剂组[(60.00±0.00)s)](均P<0.05).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4组大鼠Arg-1+/Iba-1+荧光强度和Arg-1+/Iba-1+细胞数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37,9.33,均P<0.05).TBI+α7nAChR激动剂组大鼠Arg-1+/Iba-1+细胞免疫荧光强度(0.27±0.03)和细胞数[(21.67±4.41)个]均高于 TBI 组[(0.14±0.03),(11.33±2.60)个]和TBI+α7nAChR 拮抗剂组[(0.10±0.03),(7.67±1.20)个](均 P<0.05).Western blot 结果显示,4 组大鼠海马组织Arg-1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323,P=0.001).TBI组和TBI+α7nAChR拮抗剂组大鼠Arg-1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BI+α7nAChR激动剂组大鼠Arg-1蛋白表达(1.06±0.22)高于 TBI 组(0.60±0.13)和 TBI+α7nAChR 拮抗剂组(0.35±0.10)(均P<0.05).结论 激活α7nAChR能够促进大鼠海马组织中M2型小胶质细胞表达,并改善TBI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

    创伤性脑损伤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小胶质细胞认知功能障碍大鼠

    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自杀未遂与童年创伤及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相关性

    刘乐伟夏磊田英汉杨铖...
    122-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自杀未遂与童年创伤及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2021年1月至12月,纳入164例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根据是否伴有自杀未遂分为自杀未遂组(n=108)和非自杀未遂组(n=56).采用MINI 5.0中文版自杀模块、儿童期创伤问卷(childhood trauma questionnaire,CTQ)、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the center for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CES-D)评估自杀行为、童年创伤和抑郁症状;并采用电化学发光技术检测血浆炎性细胞因子水平.采用SPSS 2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自杀未遂的独立影响因素,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各项独立风险因素对自杀未遂的预测价值.结果 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自杀未遂的检出率为65.9%(108/164).单因素分析显示,自杀未遂组患者CTQ总分[(55.19± 12.44)分,(45.50±12.11)分](t=-4.771,P<0.001)、CES-D 总分[(40.75±10.26)分,(32.98± 13.39)分](t=-4.131,P<0.001)、血浆 IL-6[1.87(1.32,2.69)pg/mL,1.56(1.05,1.87)pg/mL](Z=-3.102,P=0.002)、IL-10[0.53(0.38,0.83)pg/mL,0.47(0.31,0.69)pg/mL](Z=-2.100,P=0.036)和 IL-17A[2.20(1.52,3.65)pg/mL,1.67(1.25,2.97)pg/mL](Z=-2.254,P=0.024)水平显著高于非自杀未遂组.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CTQ总分、IL-6、IL-10、IL-17A是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发现CTQ总分与IL-6两项联合(AUC=0.782,95%CI=0.709~0.855,P<0.001),CTQ 总分与 IL-10 两项联合(AUC=0.765,95%CI=0.688~0.841,P<0.001),CTQ 总分与IL-17A两项联合(AUC=0.762,95%CI=0.684~0.840,P<0.001)的曲线下面积更大,对自杀未遂有更好的识别预测能力,且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结论 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自杀未遂的发生率较高,并且与童年创伤和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之间存在紧密联系.

    自杀未遂抑郁障碍童年创伤炎性细胞因子青少年

    大脑中动脉狭窄性脑梗死患者FLAIR序列高信号血管征与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的相关性

    刘振宝杨位霞李秋田青...
    128-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评价大脑中动脉狭窄性脑梗死患者磁共振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uid-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FLAIR)血管高信号征(FLAIR vascular hyperintensity,FVH)与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MR-PWI)相关参数的相关性,探讨 FVH 相关的血流动力学因素及FVH对患者短期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神经内科大脑中动脉狭窄性脑梗死患者共116例,根据FVH诊断标准分为FVH(+)组78例,FVH(-)组38例,所有病例均完善头颅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检查及MR-PWI检查.收集人口统计学、脑血管病危险因素,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估患者入院时及出院时临床神经功能,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定,出院90 d时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对患者进行短期临床转归的评估.评价与患者临床症状相关的大脑中动脉狭窄程度、FVH阳性与否、FVH评分、低灌注体积及PWI相关参数,包括达峰时间(peak time,Tmax)、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脑血容量(cerebral blood volume,CBV)及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采用 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x2检验及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FVH(+)组和FVH(-)组低灌注体积、Tmax、MTT、CBF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89,3.830,5.223,3.911,均P<0.05);短期临床转归方面,FVH(+)组神经功能好转率明显低于FVH(-)组[(8.25±6.39)%,(12.22±6.08)%],MMSE评分低于FVH(-)组[(25.48±1.59)分,(26.31±1.26)分],同时住院期间发生进展性卒中者多于FVH(-)组[22(28.21%),4(10.53%)],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FVH评分与低灌注体积(r=0.786,P<0.01)、MTT(r=0.692,P<0.01)呈正相关,与CBF呈负相关(r=-0.568,P<0.01),而与动脉的狭窄程度无相关性(r=0.363,P>0.05).结论 FVH与PWI所显示的Tmax、MTT、CBF值密切相关,FVH(+)组发生进展性卒中及短期不良预后可能性大,提示FVH可作为反映大脑中动脉狭窄性脑梗死患者低灌注状态的一种便捷的影像学指标,为进一步个体化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客观依据.

    脑梗死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血管高信号征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脑血流量脑血容量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代理决策者溶栓决策焦虑与决策时长的相关性

    杨彩侠马珂珂郭丽娜董小方...
    133-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代理决策者在溶栓决策过程中的焦虑程度、影响因素及其与决策时长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9月-2021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就诊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其代理决策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及代理决策者的社会人口学资料及患者疾病相关资料.对代理决策者进行状态-特质焦虑量表、决策参与期待量表、维克森林医师信任量表、感知社会支持量表评估.使用SPSS 26.0对数据进行处理,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Spearman相关分析和岭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代理决策者状态焦虑得分为(49.47±9.04)分,18.2%(70/383)的决策者决策时长超过15 min.代理决策者状态焦虑得分与决策时长呈正相关(r=0.189,P<0.001).代理决策者状态焦虑水平的影响因素包括社会人口学因素(决策者及患者年龄、付费者与患者关系、决策者是否承担本次医疗费用、患者医保类型)、心理因素(对医师的信任水平、感知社会支持)、患者疾病相关因素(患者脑卒中复发次数、患者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评分量表评分)、决策过程的特征(患者是否参与决策、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的角色)(均P<0.05).结论 大部分代理决策者存在焦虑情绪,医护人员在进行溶栓知情同意沟通时应关注决策者的情绪并采用适当的沟通技巧,缓解代理决策者的焦虑,从而缩减决策时间.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状态焦虑决策影响因素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第七届编辑委员会换届工作启动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编辑部
    139页

    情绪管理训练对冠心病患者认知性应对策略、心理健康及社会支持的影响

    程梦吟胡光珍张瑞星王梦佳...
    140-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康复助手构建以应对策略为核心的情绪管理训练,并验证其对冠心病患者认知性应对策略、心理健康及社会支持的影响.方法 2021年6月-2022年12月选取郑州市某医院心血管病区的106名冠心病患者,采用抛硬币法将106例冠心病患者分为干预组(n=53)和对照组(n=53).干预组在常规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实施7周情绪管理训练模式,对照组实施7周常规的健康教育.在基线、干预后对患者的认知性应对策略、心理健康和社会支持进行评分.统计软件采用SPSS 24.0.采用独立样本或配对t检验比较两组的认知性应对策略、心理健康及社会支持得分.采用Pearson分析认知性应对策略与心理健康及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结果 冠心病患者非适应性应对策略得分(69.52±7.60)分、适应性应对策略得分(35.22±6.15)分、抑郁得分(8.82±2.66)分、焦虑得分(8.78±1.99)分、失眠得分(10.97±2.86)分及社会支持得分(57.48±9.79)分.干预后干预组冠心病患者的非适应性应对策略、责难自己、沉思、灾难化、责难他人、理性分析、失眠、焦虑、抑郁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7.742,-4.395,-4.781,-6.105,-6.256,-5.327,-6.017,-7.288,-7.749,均 P<0.05);而适应性应对策略、积极重新评价、重新关注计划及社会支持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7.314,6.733,5.874,3.562,均P<0.05).干预组前后测的认知性应对策略各维度、失眠、焦虑、抑郁及社会支持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对照组前后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分析显示,冠心病患者的非适应性应对策略与抑郁、焦虑得分呈正相关(r=0.421,0.408,均P<0.05);而适应性应对策略与抑郁、失眠得分呈负相关(r=-0.225,-0.240,均P<0.05),与社会支持呈正相关(r=0.219,P=0.034).结论 基于康复助手的情绪管理训练能有效促进冠心病患者的心理健康及非适应性应对策略的积极转变,提高其适应性应对策略及社会支持.

    冠心病情绪管理训练认知性应对策略心理健康社会支持

    积极重评和分离重评对大学生负性情绪调节的性别差异

    张银星吴燕
    147-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积极重评和分离重评策略对大学生负性情绪调节的性别差异及其认知神经机制.方法 按照方便取样方法选取成都医学院在校学生40人作为被试,排除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分值超过临界值以及脑电伪迹过多的被试,最终纳入17名男性和17名女性的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所有被试均完成情绪调节任务范式,记录被试在积极重评、分离重评和自由观看条件下的行为和脑电数据.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 (1)行为学结果:在效价上,性别与情绪调节条件的交互作用显著[F(2.64)=27.475,P<0.001].在自由观看条件下,男性的效价评分显著高于女性[(3.94±1.70)分,(3.25±1.4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32)=33.098,P<0.001];在积极重评条件下,女性的效价评分显著高于男性[(6.84±1.33)分,(6.59±1.1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32)=7.002,P=0.008];在分离重评条件下,女性的效价评分显著高于男性[(5.84±1.61)分,(5.43±1.6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32)=10.942,P=0.001].在唤醒度上,性别主效应显著[F(1,32)=60.745,P<0.001],女性的情绪唤醒度显著高于男性[(4.27±0.05)分,(3.69±0.05)分].(2)ERP结果:在N200成分上,性别主效应显著[F(1,32)=4.253,P=0.047],女性N200波幅显著高于男性[(-1.05±0.53)μV,(-2.58±0.53)µV].在 P300 成分上,性别主效应显著[F(1,32)12.044,0.001],女性的P300波幅高于男性[(2.46±0.27)µV,(1.15±0.27)µV].在晚期LPP成分上,性别主效应显著[F(1,32)=18.998,P<0.001],女性的LPP波幅显著高于男性[(3.25±0.34)µV,(1.13± 0.34)µV].结论 女性采用积极重评和分离重评更能有效调节负性情绪的主观情绪体验,且有更大的早期情绪反应.

    积极重评分离重评负性情绪性别差异大学生

    青岛市老年居民认知功能现状及影响因素

    王立钢郑兆轩任继锋徐震世...
    153-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青岛市老年居民认知功能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和分层抽样的方法从青岛市选取65岁以上居民5 311人.研究对象均采用AD8痴呆早期筛查问卷、简版社区痴呆筛查表(community screening instrument dementia,CSI-D)评估认知功能.AD8痴呆早期筛查问卷得分≥2分或CSI-D得分≤7分认定为认知功能减退.使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Mann-Whitney U检验、x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Bootstrap验证.结果 所有5 311例研究对象中认知功能正常1 899人(35.76%),认知功能减退3 412人(64.24%).认知功能减退组的年龄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两组在性别、文化程度、农村居民、婚姻状况、慢性病史、高血压、类风湿关节炎、脑血管疾病、椎间盘疾病、缺血性心脏病、家庭月收入和饮酒情况等方面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β=0.313,OR=1.367,95%CI=1.221~1.530)、年龄(β=0.052,OR=1.053,95%CI=1.043~1.063)、农村居民(β=0.850,OR=2.340,95%CI=2.042~2.682)、丧偶(β=0.557,OR=1.745,95%CI=1.500~2.029)、有慢性病史(β=0.290,OR=1.336,95%CI=1.191~1.498)、高血压(β=0.134,OR=1.143,95%CI=1.020~1.281)、类风湿性关节炎(β=0.458,OR=1.581,95%CI=1.222~2.046)、脑血管疾病(β=0.584,OR=1.794,95%CI=1.352~2.380)、椎间盘疾病(β=0.578,OR=1.782,95%CI=1.370~2.319)、缺血性心脏病(β=0.501,OR=1.651,95%C/=1.272~2.143)是认知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较高的文化程度、较高的家庭月收入以及戒酒(β=-0.244,OR=0.783,95%CI=0.619~0.992)是认知功能减退的保护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β=0.035,OR=1.036,95%CI=1.025~1.047)、农村居民(β=0.215,OR=1.239,95%CI=1.047~1.468)、慢性病史(β=0.191,OR=1.210,95%CI=1.067~1.372)、脑血管疾病(β=0.480,OR=1.616,95%CI=1.195~2.187)、椎间盘疾病者(β=0.456,OR=1.578,95%CI=1.190~2.094)是认知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较高的文化程度和较高的家庭月收入是认知功能减退的保护因素.结论 认知功能减退的高危人群可能为患慢性疾病以及低收入、低文化程度老人,在早期筛查与干预中需要重点关注该类人群.

    认知功能减退危险因素老年人Logistic回归分析Bootstrap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