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周晓农

双月刊

1005-6661

xfbjb@sohu.com,xfbjb@yahoo.com.cn

0510-68781021,6878102

214064

江苏省无锡市梅园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内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Schistosomiasis Control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和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主办的全国血吸虫病(寄生虫病)专业性技术类科技期刊。1989年2月创刊,为双月刊,逢双月15日出版。办刊宗旨为贯彻预防为主方针,面向全国、面向基层、面向防治、促进血吸虫病(寄生虫病)防治事业发展,为进一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石菖蒲提取物有效成分及对粉尘螨杀灭活性研究

    王慧勇汪梅青汤非凡王澜...
    179-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石菖蒲提取物对粉尘螨的杀灭活性,并对其有效成分进行分离鉴定.方法 以甲醇为溶剂,采用旋蒸法从石菖蒲根茎磨粉中获得冷浸提取物,再以石油醚进行萃取,再次旋蒸获得石菖蒲精油成分.将石菖蒲精油与吐温-80以1∶1比例混匀后用蒸馏水进行倍比稀释至1.000 00%、0.500 00%、0.250 00%、0.125 00%、0.062 50%和0.031 25%等6个浓度,同时将吐温-80用蒸馏水以同样比例稀释作为对照组.取200 μL各浓度石菖蒲精油分别均匀滴加于有100只成螨的滤纸上,每一浓度重复实验3次,各浓度石菖蒲精油均设置1个对照组,于25℃,75%相对湿度培养箱内处理24h后,计算螨虫校正死亡率平均值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硅胶柱层析法分离精油成分,石菖蒲精油经正向柱中压制备,收集其中各个组分.运行条件:流动相为含10%乙酸乙酯的石油醚溶液和纯乙酸乙酯,检测波长为254 nm,色谱柱使用正向硅胶柱,柱温为室温.将分离纯化得到的石菖蒲精油各组分均稀释至1.000 00%浓度进行杀螨活性测定,舍弃杀螨活性低于100%的组分后,将保留组分稀释至上轮50%浓度后再进行多轮杀螨活性测定.将有杀螨效果的组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和超导脉冲傅里叶变换核磁共振波谱仪进行质谱和核磁分析,通过计算机标准谱图库检索并与文献资料比较,确定活性单体化合物结构.结果 1.000 00%、0.500 00%、0.250 00%和0.125 00%浓度石菖蒲精油可将实验粉尘螨全部杀灭,校正死亡率均为100%.石菖蒲提取物有效浓度为0.062 50%时对粉尘螨的24h致死率可达94.33%.采用硅胶柱层析法对其进行分离纯化,分离出A~F等6个组分,对分离出的不同成分进行杀螨活性对比,发现D、E组分杀螨效果良好,在0.500 00%浓度下均达到100%的杀螨率.质谱和核磁分析结果显示,D组分为异丁香酚甲醚、E组分为β-细辛脑.结论 石菖蒲精油提取物具有杀螨活性,其中异丁香酚甲醚对粉尘螨有显著杀灭活性.

    粉尘螨石菖蒲杀螨活性异丁香酚甲醚

    1993-2022年恶性疟原虫RIFIN蛋白研究文献计量学分析

    尹静娴孙芷珊赵翰卿周晓农...
    184-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1993-2022年恶性疟原虫重复散布蛋白家族(repetitive interspersed families of polypeptides,RIFIN)研究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总结研究热点,为RIFIN蛋白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检索1993-2022年RIFIN蛋白研究相关论文,采用CiteSpace 6.2.4.0软件分析1993-2022年各年发文量并构建国家、作者、机构合作网络图谱;提取文献的关键词绘制关键词共现、聚类、突现和时间线图谱,分析RIFIN蛋白研究热点.结果 共纳入745篇英文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1993-2022年年发文量为18~36篇.RIFIN蛋白研究领域活跃度居前3位的国家为美国、英国、法国,活跃度较高的机构是高校和研究机构,未发现活跃度特别高的作者.关键词共形成重复DNA序列、分子流行病学、抗原变异等3个聚类.关键词共现、突现和时间线分析结果显示,既往RIFIN蛋白研究主要集中在基因性质、功能等方面,涉及的关键词包括重复DNA序列、进化等;近年来研究热点转向基因多样性和免疫反应等方面,涉及的关键词包括基因多样性、抗原变异、结合等.结论 1993-2022年RIFIN蛋白研究相关论文逐年发文量相对稳定,本研究结果可望为RIFIN蛋白后续研究提供借鉴.

    恶性疟原虫重复散布蛋白家族文献计量学分析CiteSpace

    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构建全球卫生人才培训评价指标体系

    陶晓晴马雪娇费思伟段磊...
    191-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当前全球卫生培训研究热点,构建全球卫生人才培训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检索2003-2022年公开发表的有关全球卫生培训评价的文献.采用CiteSpace软件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关键词共现和聚类分析.基于关键词聚类分析结果,以决策导向(context,input,pro-cess,product,CIPP)评价模型作为理论框架,构建全球卫生人才培训指标体系.结果 共纳入692篇中文文献、1 264篇英文文献进行分析.经关键词共现和聚类分析,获得中、英文关键词聚类各10个,中文关键词聚类依次为层次分析法、卫生外交、人员结构、跨学科、教育考核、全球健康学科发展、培训需求、课程设置、质量评价、后勤保障,英文关键词聚类依次为循证实践、能力建设、全球卫生、生活质量、机器学习、领导力、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健康平等、公共卫生安全、全球卫生外交.基于上述关键词聚类,以CIPP作为理论框架,构建了包括4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59个三级指标的全球卫生人才培训评价指标体系,其中一级指标包括背景评价、投入评价、过程评价、结果评价4个维度.结论 成功构建了全球卫生人才培训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可为未来全球卫生人才培训提供有效的评估工具和量化依据.

    全球卫生人才培训评价指标文献计量学决策导向评价模式

    地笼使用对钉螺扩散的影响

    钟梦婷陆先权方四海蒋雪峰...
    198-2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地笼使用对钉螺扩散的影响,为制定钉螺精准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购买捕鳝者常用地笼20只,其中包装带编织地笼11只、塑料地笼7只、尼龙绳编织地笼2只.于适宜钉螺繁殖的2024年4月13、26、28日15:00至次日8:00,将20只地笼分别放置在浙江省平湖市新埭镇钉螺密度相对较高(≥1.00只/0.1 m2)和相对较低(<1.00只/0.1 m2)环境中,比较不同钉螺密度环境中不同材质地笼携带钉螺数量.结果 在钉螺密度相对较高环境中共放置地笼11笼·次,检获钉螺77只,平均7只/(笼·次)、2.15只/0.1 m2地笼,其中包装带编织地笼和塑料地笼平均钉螺携带数量为2.47只/0.1 m2地笼和0.37只/0.1 m2地笼;在钉螺密度相对较低环境中共放置地笼 24 笼·次,检获钉螺 8 只,平均 0.33 只/(笼·次)和0.09只/0.1 m2地笼;其中包装带编织地笼平均钉螺携带数量为0.12只/0.1 m2地笼,塑料地笼和尼龙绳编织地笼均未观察到携带钉螺.在钉螺密度较高环境中,地笼钉螺携带数量多于钉螺密度相对较低环境(Z=-4.019,P<0.01),包装带编织地笼在钉螺密度相对较高环境中的钉螺携带数量多于钉螺密度相对较低环境(Z=-4.086,P<0.01),不同材质地笼钉螺携带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873,P>0.05).结论 在有螺环境中使用地笼可导致钉螺扩散.

    钉螺地笼扩散钉螺密度

    国内外结核病临床在研疫苗最新研究进展

    周方斌张逸龙张冬梅
    201-206,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核病是全球最大的传染病杀手之一,接种疫苗是预防结核病最理想的方法,但此前广泛用于预防结核病的卡介苗保护效果存在局限性,亟需开发新型结核病疫苗.目前,国内外已有包括减毒疫苗、灭活疫苗、亚单位疫苗及病毒载体疫苗等在内的15种新型结核病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为最终实现"终结结核病流行目标"带来了曙光.本文就国内外临床在研结核病疫苗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后续结核病防治提供参考.

    结核病结核分枝杆菌疫苗临床试验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与组蛋白乙酰转移酶及其抑制剂抗血吸虫作用研究进展

    王宇昕许静夏超明
    207-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血吸虫病是一种被忽视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目前,吡喹酮是治疗血吸虫病的首选药物,也是治疗日本血吸虫病的唯一有效药物.自20世纪70年代问世以来,吡喹酮已在大规模血吸虫病化疗中应用了40余年,长期大规模使用导致部分地区血吸虫对其产生了抗性,因此迫切需要研发新型抗血吸虫药物作为候选替代药物.近期研究表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和组蛋白乙酰转移酶在血吸虫的生长发育以及繁殖等阶段中均起关键作用,被认为是治疗血吸虫病的潜在药物靶点.本文总结了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与组蛋白乙酰转移酶抑制剂在抗血吸虫药物研究中的最新进展,以期为抗血吸虫新药的研发提供参考.

    血吸虫病抗血吸虫药物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组蛋白乙酰转移酶抑制剂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辅助诊断内脏利什曼病1例

    李维苹王兴蕾马丽豆欣蔓...
    215-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1例患者因"反复高热、肝脾肿大、伴全血细胞减少待查"收住入院,排除细菌、病毒、真菌感染及血液系统疾病后,采集患者外周血行宏基因组二代测序,结果显示婴儿利什曼原虫感染.rk39快速诊断试剂检测显示抗利什曼原虫抗体阳性,骨髓涂片检出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最终确诊为内脏利什曼病.给予葡萄糖酸锑钠、激素进行抗感染、保肝、升白细胞等治疗及个性化护理后,患者康复出院.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在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病因检测中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内脏利什曼病宏基因组二代测序辅助诊断病因检测

    以急性腹痛为首发症状的恶性疟1例

    张东友李娜周文奇张蕾...
    219-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恶性疟是由恶性疟原虫感染所致的虫媒传染性疾病,高发于非洲热带地区.该病表现复杂且不典型,临床上易误诊漏诊,若不及时治疗,可危及患者生命.本研究报道了1例以急性腹痛为首发症状的胃肠型恶性疟病例的诊治过程.

    恶性疟腹痛误诊病例报道

    健康教育背景下降低糖尿病患者皮肤感染的策略

    蒲新露宋万里季天皓孟亚东...
    后插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