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周晓农

双月刊

1005-6661

xfbjb@sohu.com,xfbjb@yahoo.com.cn

0510-68781021,6878102

214064

江苏省无锡市梅园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内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Schistosomiasis Control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和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主办的全国血吸虫病(寄生虫病)专业性技术类科技期刊。1989年2月创刊,为双月刊,逢双月15日出版。办刊宗旨为贯彻预防为主方针,面向全国、面向基层、面向防治、促进血吸虫病(寄生虫病)防治事业发展,为进一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20年安徽省羊群无浆体感染调查

    吴星华王继谱高思潮罗昕雨...
    620-6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2020年安徽省羊群无浆体感染率和分子特征,为羊群无浆体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0年6-12月,从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亳州市利辛县、六安市裕安区、安庆市望江县、芜湖市南陵县、滁州市天长市和滁州市凤阳县的7个羊场共采集355份羊新鲜血液样本,采用基于牛无浆体和嗜吞噬细胞无浆体16S核糖体RNA(16S ribosom-al RNA,16S rRNA)基因、绵羊无浆体主要表面蛋白4(major surface protein 4,MSP4)基因、山羊无浆体柠檬酸合酶(citric acid synthase,gltA)基因的PCR技术对所有血液样本进行扩增,统计羊群中牛无浆体、嗜吞噬细胞无浆体、绵羊无浆体和山羊无浆体感染率,并对获得的PCR阳性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 355份羊血液样本中,无浆体总感染率为17.5%(62/355),其中牛无浆体、嗜吞噬细胞无浆体、绵羊无浆体和山羊无浆体感染率分别为2.8%(10/355)、2.5%(9/355)、2.5%(9/355)和7.0%(25/355),牛无浆体和嗜吞噬细胞无浆体、嗜吞噬细胞无浆体和绵羊无浆体、嗜吞噬细胞无浆体和山羊无浆体以及牛无浆体、嗜吞噬细胞无浆体、绵羊无浆体合并感染率分别为0.8%(3/355)、1.1%(4/355)、0.3%(1/355)和0.3%(1/355).除凤阳县羊场未检出无浆体外,其他羊场均检出至少3种无浆体,且存在多种无浆体合并感染.355份羊血液样品中,山羊羊群和绵羊羊群无浆体感染率分别为14.7%(24/163)和19.8%(38/192),<6月龄和≥6月龄羊群无浆体感染率分别为31.0%(31/100)和12.2%(31/255),不同品种和年龄羊群中均存在上述4种无浆体感染.结论 2020年安徽省羊群普遍存在多种无浆体感染,尤其是嗜吞噬细胞无浆体、绵羊无浆体和山羊无浆体,具有人兽共患风险;应加强羊群无浆体感染监测和防控.

    无浆体嗜吞噬细胞无浆体绵羊无浆体山羊无浆体牛无浆体山羊绵羊安徽省

    血吸虫病消除进程中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Ⅰ基于社区资源整合的健康教育需求及可用资源调查

    张晶李兰曹淳力谢曙英...
    626-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基于社区资源整合的血吸虫病流行区健康教育需求和可用资源,探索血吸虫病消除阶段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运行路径.方法 选择江西省鄱阳湖区的南昌市新建区南矶乡社区作为调查地点,于2022年6-7月采用面对面询问方式对20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血吸虫病防治(血防)健康教育需求问卷调查.采用现场观察、实地调研及专题访谈对乡属专职机构工作人员、民间组织成员,以及村民、老师和中小学生开展社区血防健康教育可用资源调查.结果 共304人参与社区血防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分别有94.41%(287/304)和93.42%(284/304)的调查对象最希望了解/掌握血吸虫形态和血吸虫病传播途径相关知识;最受调查对象欢迎的4种血防健康知识传播方式依次为现场播放血防视频(94.41%,287/304)、平面宣传册(89.80%,273/304)、医生专题讲座(62.50%,190/304)和实物类血防宣传品(61.51%,187/304);认同并接受乡卫生院和乡政府/村委会参与血防健康知识宣传的调查对象占比较高,分别为96.71%(294/304)和77.63%(236/304);居民既往主要通过村里发放宣传册获取血防健康知识[95.72%(291/304)],获取知识的场所主要为血防义诊活动现场[80.59%(245/304)];96.71%(294/304)的调查对象既往曾参与村委会、乡卫生院、中小学校/幼儿园等机构举办的血防健康知识宣传活动,61.25%(177/289)的调查对象愿意参加血防志愿工作.共115人参与社区血防健康教育可用资源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社区具备可用于开展健康传播服务的组织、人力和丰富的文化资源.结论 在血吸虫病流行区,可将社区充足的人力和物力资源与血防健康教育进行资源整合,形成由血防机构-乡镇政府-社区部门-社区居民共同参与的乡村健康教育路径.该路径为未来血防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方向.

    血吸虫病健康教育健康促进资源整合鄱阳湖区

    2020-2023年上海市市售水产品寄生虫感染监测及居民食源性寄生虫病认知和行为调查

    戴思敏余晴王真瑜张耀光...
    631-6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上海市市售水产品寄生虫感染情况,并调查居民食源性寄生虫病认知和行为现状,为完善相关寄生虫病监测方案及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2020-2023年分别在上海市黄浦区、普陀区、闵行区和青浦区农贸市场、超市、零售店和餐饮店等采样点采集淡水类、海水类产品及其腌制类产品,分别采用压片法、人工消化法、解剖法检测不同类型水产品中寄生虫感染情况.2023年在上述4个区的农贸市场、超市、社区街道等人群聚集地,随机抽取10~80岁居民,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其对食源性寄生虫病的认知行为状况和健康行为形成情况.结果 2020-2023年在上海市黄浦区、普陀区、闵行区和青浦区累计采集检测各类水产品2 109件,检出寄生虫感染阳性317件,总感染率为15.03%.其中,淡水类产品共采集检测1 221件,寄生虫感染阳性8件,感染率为0.66%,感染寄生虫以华支睾吸虫为主,见于麦穗鱼、鰟鲌鱼和鲫鱼等3类淡水鱼中;海水类产品共采集检测501件,寄生虫感染阳性82件,感染率为16.37%,感染寄生虫以异尖线虫为主,见于带鱼、小黄鱼、青占鱼、梅童鱼、鲻鱼、大黄鱼、马鲛鱼、鲳鱼和秋刀鱼等9类鱼种;腌制类产品共采集检测387件,寄生虫感染阳性227件,感染率为58.66%,其中黄泥螺和蟹糊棘口吸虫囊蚴感染率分别为76.27%(225/295)和11.11%(2/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9.511,P<0.05).淡水虾、蟹和腌制类产品中均未检出并殖吸虫感染阳性,淡水鱼和海水鱼中均未检出阔节裂头蚴感染阳性.上述4个区居民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人群食源性寄生虫病知晓率为79.00%(222/281);饭前便后洗手、不直接喝过滤水或自来水、不生食或半生食食物、愿意为了健康改变特殊饮食喜好或者不良生活习惯、愿意了解更多关于食源性寄生虫病知识等健康行为的形成率分别为99.64%(280/281)、72.24%(203/281)、56.23%(158/281)、96.80%(272/281)、97.51%(274/281).结论 上海市市售水产品存在食源性寄生虫污染,尽管居民对食源性寄生虫病相关知识有一定了解,但仍应持续开展食源性寄生虫病监测,并加强健康教育力度,以降低人群寄生虫感染风险.

    食源性寄生虫市售水产品感染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上海市

    江西省HIV阳性人群隐孢子虫感染现状及基因特征分析

    胡主花路亮俞英昉李琳...
    637-6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江西省HIV阳性人群隐孢子虫感染现状及虫种和基因型分布.方法 2022年1月—2023年3月,于江西省3家艾滋病治疗定点医院收集HIV阳性人群社会人口学特征和临床资料,并采集其新鲜粪便样本.提取粪样基因组DNA,采用基于隐孢子虫小亚基核糖体RNA(small subunit ribosomal RNA,SSU rRNA)基因的巢式PCR方法检测样本,阳性样本再扩增其隐孢子虫60 kDa糖蛋白(60 kDa glycoprotein,gp60)基因.阳性样本两种基因均重复进行3次PCR扩增.采用1.5%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第二轮PCR扩增产物,对两基因的疑似阳性产物进行双向基因测序和比对.应用MEGA 11.0软件基于邻接法绘制系统进化树,以鉴定隐孢子虫虫种、基因型和基因亚型.结果 累计将382例江西省HIV阳性者纳入研究,其中2例感染隐孢子虫,感染率为0.52%(2/382),感染者均无腹痛、腹泻等临床症状.经测序与序列比对,2例感染样本隐孢子虫分离株与火鸡隐孢子虫分离株相似性分别为99.76%和99.88%.基于隐孢子虫SSU 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2份隐孢子虫阳性样本虫种均为火鸡隐孢子虫.对2株火鸡隐孢子虫gp60基因进行巢式PCR扩增、测序和序列比对,分别鉴定为火鸡隐孢子虫ⅢeA17G2R1亚型和ⅢbA25G1R1a亚型,其中ⅢbA25G1R1a亚型为人体中首次发现.结论 江西省HIV阳性人群隐孢子虫感染率较低.临床治疗中应关注无腹泻症状的HIV阳性者隐孢子虫感染可能性.

    隐孢子虫HIV基因特征江西省

    人工智能辅助寄生虫虫卵检测平台的建立与应用

    朱辉银李昱婷祝黛芊王雅茜...
    643-6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一种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辅助寄生虫虫卵检测平台,评价其检测效率及精准度,为防控寄生虫病提供技术支持.方法 收集蠕形住肠线虫、钩虫、毛首鞭形线虫、华支睾吸虫、带绦虫、似蚓蛔线虫、日本血吸虫、卫氏并殖吸虫和布氏姜片吸虫等9种寄生虫虫卵玻片标本共1 003张,通过自动扫描显微镜将寄生虫虫卵玻片转化为数字图像,分类、整理并建立数据集.基于百度Easy DL"物体检测"平台,通过上传、标记、训练、评估优化等环节,建立AI辅助的寄生虫虫卵检测平台.随机抽取70%的数据用于模型训练,计算精确率、召回率、平均精度以评价模型识别效果.将模型部署于电脑端及智能手机端,供用户使用.结果 成功建立了AI辅助的寄生虫虫卵检测平台.采用公有云应用程序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部署时,模型识别寄生虫虫卵的平均精度、精确率和召回率分别为93.42%、92.55%和89.32%;采用离线软件开发工具包(software development kit,SDK)部署时,模型识别寄生虫虫卵的平均精度、精确率、召回率分别为92.97%、94.78%、87.63%.该检测平台对带绦虫和华支睾吸虫虫卵的识别精确率分别为97.00%和96.23%.结论 成功建立了基于AI的寄生虫虫卵检测平台,其识别寄生虫虫卵精确率高、使用灵活,有望为寄生虫病诊断提供技术支持.

    寄生虫虫卵人工智能检测效能

    蝎毒液及其抗菌肽抗寄生虫活性研究进展

    敖日格乐
    649-657页
    查看更多>>摘要:蝎毒液是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复杂混合物,主要包含黏蛋白类、酶类、脂类、生物活性多肽及其他有机或无机分子.蝎毒抗菌肽是从蝎毒液中分离出来的小分子多肽,具有抗病毒、抗细菌、抗真菌和抗肿瘤细胞等生物活性.本文对蝎毒液及其抗菌肽抗寄生虫活性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新型抗寄生虫类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

    蝎毒液抗菌肽寄生虫抗寄生虫活性

    蚊虫唾液过敏原研究进展

    姜尚德臧潇汪伟洪善超...
    658-663页
    查看更多>>摘要:蚊虫唾液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且多数对人类具有致敏性.蚊虫叮咬可能会引起人体产生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介导的过敏反应,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甚至危及生命.已知蚊虫过敏原包括11种唾液过敏原和8种非唾液过敏原.目前,对于蚊虫叮咬引起的过敏反应缺乏高敏感性、高特异性和安全性的诊断方法;同时,由于天然蚊虫唾液过敏原难以获取,导致针对蚊虫叮咬所致过敏的免疫疗法无法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主要就蚊虫叮咬后过敏症状、过敏机制和经过鉴定并已在过敏原命名综合数据库中注册的蚊虫唾液过敏原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蚊虫过敏原唾液

    血浆置换及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联合治疗输入性重症恶性疟疾1例

    马晓阳李彬余晓林宋立兴...
    664-66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报道了1例输入性重症恶性疟疾病例的诊治过程,以及其采用血浆置换和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的效果.重症恶性疟疾临床症状复杂且并发症多,采用血浆置换和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联合治疗效果较好.

    重症恶性疟疾输入性疟疾血小板急性肾损伤血浆置换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

    感染对儿童康复过程的影响及干预措施

    杨志红
    后插3页

    脑卒中后神经康复中的感染控制与康复策略

    郭金龙胡清慧张艳艳田明旺...
    后插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