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北京市大学生人群2008-2022年艾滋病病毒(HIV)知识、获取途径及对艾滋病态度变化情况,为制定针对性的艾滋病综合预防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北京市3 098名在读本科生,以调查问卷形式了解大学生5年艾滋病知识掌握情况、艾滋病知识获取途径及对艾滋病患者的态度.采用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北京市大学生2018-2022年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8个问题的知晓率呈上升趋势,分别为66.93%,70.10%,72.14%,75.04%,76.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趋势=19.20,P<0.05);5年调查中对"与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或针刺器械可感染艾滋病"知晓率最高,分别为82.67%,83.01%,84.06%,84.99%,87.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6.14,P>0.05);对"使用新型毒品会增加感染艾滋病风险"知晓率最低,分别为50.08%,50.98%,52.98%,54.00%,5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87,P<0.05).2018-2022年大学生艾滋病知识获取的主要途径为互联网、艾滋病宣传资料、家人及亲朋好友告知;其中互联网途径获取艾滋病知识呈逐年上升趋势,分别占77.90%,80.88%,82.13%,83.03%,86.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趋势=14.37,P<0.01).2018-2022年大学生"知道身边朋友为艾滋病患者后选择逐渐疏远""接受和艾滋病患者握手""支持限制艾滋病患者在公共场所活动"报告率较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7.95,2.45,2.17,P值均>0.05).结论 北京市大学生2018-2022年对艾滋病知识的掌握情况仍有待提高,互联网是其获取艾滋病知识的主要途径,大学生人群对艾滋病患者歧视态度明显.应加强北京市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宣传,引导其树立正确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