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唐希灿

月刊

1007-7669

xyylc_tougao@126.com

021-64511836

200233

上海市柳州路615号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New Drugs and Clinical Remedi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集中报道国内外新药的医药科技期刊,着重报道国内外新药的临床研究,介绍国内外新药的进展和动态。主要登载新药(包括老药新用)的临床试验、临床应用、药理、药物的临床药理、不良反应、合理用药、相互作用与新药评价。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苯二氮(卓)类药物对肿瘤患者预后影响的研究进展

    刘艳王迎斌张丽曹璐...
    321-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影响肿瘤患者预后的因素较多,且相关机制尚不明确,其中麻醉药物对肿瘤患者的预后也有一定的影响。苯二氮(卓)类药物因其镇静特性被广泛用于肿瘤患者的手术麻醉,已有研究发现地西泮和咪达唑仑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凋亡或坏死。此外,咪达唑仑还能稳定患者围术期状态、提高化疗药物疗效,进而改善患者预后。瑞马唑仑可通过减轻肿瘤患者手术应激反应和免疫抑制作用改善患者预后,其对肿瘤患者预后的直接影响及相关机制需进一步探讨。

    苯二氮(卓)类肿瘤地西泮咪达唑仑瑞马唑仑

    呼吸抑制作用减弱的新型阿片类药物研究进展

    樊永正韩丽君赵亮
    327-3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阿片类药物通过激动阿片受体,激活G蛋白、β-抑制蛋白等下游信号通路而发挥镇痛与麻醉效应,但引起的呼吸抑制是临床常见的严重问题。一直以来,阿片类药物基础和临床研究的目标之一是将镇痛作用与呼吸抑制作用分离,研发镇痛活性强、呼吸抑制作用减弱的新型阿片类药物。目前,外周选择性阿片受体激动剂、偏向性阿片受体激动剂、混合性阿片受体激动剂、内源性阿片肽和阿片受体剪接异构体激动剂等药物相继被研发,其中偏向性阿片激动剂奥赛利定(TRV130)已上市。随着研究的深入,将有更多新型阿片类药物用于临床治疗,以提高用药安全性。

    镇痛药,阿片类呼吸抑制受体,阿片样偏向性激动剂

    新型动物和非动物药物心脏安全性评价模型

    温正超张可娇许金城蒋雅楠...
    333-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药物诱导的心脏毒性是药物研发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亟需建立方法早期筛查新药对心脏的影响。但是,传统药物心脏安全性评价模型已不能满足药物研发的需求。因此,开发高效、廉价的药物心脏安全性的评价和机制研究模型对新药研发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至关重要。近年来,除传统动物模型外,斑马鱼、果蝇、秀丽隐杆线虫等也被用于药物毒性研究。基于转基因技术可以建立基因表达谱和调节方式与人类相似的人源化动物模型,这类模型的开发和应用有助于解决药物研究中的种属差异问题。此外,器官芯片、类器官、网络毒理学等非动物方法也相继被开发。新型药物心脏安全性评价模型有助于药物心脏毒性防治及药物开发。

    心脏毒性药物评价,临床前模型,动物类器官

    新型抗精神病药研究进展

    刘鑫翟金国
    339-34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发现一些新的药物治疗靶点,为抗精神病药的精准治疗提供了相关依据,推动了新作用机制抗精神病药的研发。微量胺相关受体1激动剂、甘氨酸转运蛋白-1抑制剂、外周限制性毒蕈碱受体拮抗剂、5-羟色胺2A/2C受体反向激动剂等新药的问世,为精神病性症状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其因显著的疗效及较轻的不良反应而备受关注。

    抗精神病药临床试验药理作用机制药物不良反应

    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新药:奥特康唑

    周琳王磊邢曼杨涛...
    344-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是困扰女性的常见复发性、难治性疾病之一。奥特康唑是由美国Mycovia制药公司研发的口服靶向真菌甾醇14α-去甲基化酶(CYP51)的唑类金属酶抑制剂,于2022年4月26日在美国获批上市,是第一个用于治疗RVVC的药物。临床试验表明,奥特康唑对RVVC疗效显著,安全性较好。

    奥特康唑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临床研究

    罕见病专项立法的逻辑依据与构建路径

    张腾张铁薇
    349-3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罕见病确诊难、就医难、药物可及性低等问题,已成为我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卫生治理难题。我国罕见病防治与保障措施碎片化现象明显,相关政策急需以法律形式确定,罕见病药品研发缺乏有效的法律与政策激励。专项立法是破解罕见病防治与保障困局的有效路径,当下我国推进罕见病专项立法是实现社会正义和保障患者健康权的内在要求,有广泛的社会共识与域外成熟经验可供借鉴。应明确罕见病专项立法防治兼保障的功能定位,确立合理的差别待遇的价值导向,坚持中央统筹推进与地方先行先试并行的思路,推进罕见病专项立法构建。

    罕见病立法(主题)健康权合理化

    基于心理契约理论的兼职药品检查员出检意愿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王雪雅贾琪茅宁莹
    354-3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兼职药品检查员出检的影响因素。方法 基于心理契约理论,以江苏省13个地市的兼职药品检查员为样本进行问卷调查,从心理契约交易型、关系型和发展型3个维度分析兼职药品检查员出检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发放问卷212份,回收有效问卷212份,有效回收率为100%。心理契约的3个维度均与出检意愿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且呈正相关,其中关系型维度影响最大,发展型维度次之,交易型维度最小。结论 建议检查派出机构建立兼职药品检查员发展路径、加强对兼职药品检查员的激励肯定、建立健全制度保障,以提升兼职药品检查员的出检意愿。

    心理契约影响因素调查和问卷兼职药品检查员

    小剂量艾司氯胺酮复合舒芬太尼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的镇痛作用

    李星王昊
    360-3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小剂量艾司氯胺酮复合舒芬太尼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后镇痛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取全身麻醉下行OPCABG患者60例,随机分为S组和ES组,每组30例,2组患者麻醉诱导及维持方案一致。术毕即刻ES组给予艾司氯胺酮0。05 mg·kg-1静脉注射,后以0。5 μg·kg-1·min-1持续泵注72h,S组给予等容量氯化钠注射液。随后2组即刻行PCIA(ES组舒芬太尼1。8μg·kg-1,S组舒芬太尼3 μg·kg-1)72 h。观察2组术后72 h内阿片类药物用量、镇痛满意度、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和补救镇痛率,以及疼痛和镇静评分、生命体征指标的变化。记录术后苏醒、拔管和排气时间,检测术后第4日血肌钙蛋白Ⅰ水平,观察术后72 h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S组比较,ES组术后舒芬太尼和吗啡用量减少,镇痛满意度高、补救镇痛率低,术后12、24、48、72 h的Prince-Henry疼痛评分低,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2组苏醒时间和术后6、12、24、48、72 h的Ramsay镇静评分、心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术后第4日血肌钙蛋白Ⅰ水平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72 h内,ES组恶心、呕吐、低氧血症发生率显著低于S组(P<0。05),高血压、皮肤瘙痒等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小剂量艾司氯胺酮复合舒芬太尼PCIA可安全用于OPCABG术后,且可显著减少舒芬太尼用量,提高患者镇痛满意度。

    艾司氯胺酮舒芬太尼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非体外循环术后镇痛

    丙泊酚复合依托咪酯对老年患者腹腔镜腹部手术术后肺部并发症及恢复质量的影响

    王兴徐四七居霞疏腾...
    365-3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丙泊酚复合依托咪酯对老年患者腹腔镜腹部手术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及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腹腔镜腹部手术患者80例,年龄60~85岁,ASA分级Ⅱ~Ⅲ级,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2组均采用咪达唑仑0。02~0。05 mg·kg-1、舒芬太尼0。5μg·kg-1、罗库溴铵0。6 mg·kg-1麻醉诱导,对照组加用丙泊酚2。5 mg·kg-1,试验组加用依托咪酯0。2 mg·kg-1和丙泊酚1 mg·kg-1。对照组给予丙泊酚6~8 mg·kg-1·h-1和瑞芬太尼4~6 μg·kg-1·h-1静脉泵注维持,试验组给予丙泊酚4~6 mg·kg-1·h-1、依托咪酯0。2~0。4 mg·kg-1·h-1和瑞芬太尼4~6μg·kg-1·h-1维持。观察并记录患者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浓度,评估QoR-15量表评分和PPCs发生率。结果 麻醉诱导30 min和术毕时,试验组MAP和H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毕和术后24 h时,试验组血清IL-6和TNF-α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术前1d的QoR-15量表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 d试验组QoR-15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PPCs发生率为12%(5/40),对照组为38%(15/40),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丙泊酚复合依托咪酯麻醉可减轻老年患者腹腔镜腹部手术患者围术期炎症反应,降低PPCs发生率,提高患者术后恢复质量。

    丙泊酚依托咪酯手术后并发症老年人腹腔镜术后恢复

    布托啡诺联合腰方肌阻滞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镇痛及康复质量的影响

    王金忠韩硕沈社良许佳...
    369-3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布托啡诺联合腰方肌阻滞(QLB)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镇痛及早期康复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2组麻醉诱导和维持方案相同。术后B组采用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镇痛液配方为布托啡诺0。2 mg·kg-1,用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200mL;BQ组在B组基础上,在超声引导下行双侧前路QLB,双侧均注射0。25%罗哌卡因20mL。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与Bruggrmann舒适度量表(BCS)评估术后镇痛效果,检测术前、术后24h血清白细胞介素(IL)-6,C反应蛋白(CRP)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浓度,评估患者术后康复情况及住院满意度评分,记录术后补救镇痛、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2、6、12和24 h,BQ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B组(P<0。05),BCS评分均显著高于B组(P<0。05)。术后24h,2组的IL-6、TNF-α和CRP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而BQ组显著低于B组(P<0。05)。与B组相比,BQ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进流质食物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缩短(P<0。05),住院满意度显著增高(P<0。05)。BQ组术后48 h内布托啡诺消耗量少于B组,补救镇痛率低于B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但恶心呕吐发生率BQ组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 布托啡诺联合QLB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可以有效增强术后镇痛效果,减轻机体炎症反应,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布托啡诺镇痛结直肠肿瘤结直肠外科手术术后加速康复腰方肌阻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