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唐希灿

月刊

1007-7669

xyylc_tougao@126.com

021-64511836

200233

上海市柳州路615号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New Drugs and Clinical Remedi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集中报道国内外新药的医药科技期刊,着重报道国内外新药的临床研究,介绍国内外新药的进展和动态。主要登载新药(包括老药新用)的临床试验、临床应用、药理、药物的临床药理、不良反应、合理用药、相互作用与新药评价。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健康受试者Ⅰ期临床试验不良事件分级标准专家共识

    《健康受试者Ⅰ期临床试验不良事件分级标准专家共识》编写专家组上海市药理学会药物临床试验专业委员会钱泓洁贾晶莹...
    561-567页

    谷氨酰胺代谢抑制剂调节肿瘤免疫的研究进展

    朱仲玲史业辉
    568-573页
    查看更多>>摘要:谷氨酰胺(Gln)是机体关键的碳元素和氮元素供体以及能量来源,不仅对肿瘤的发生发展至关重要,还参与调节免疫细胞的发育和活化。快速增殖的肿瘤细胞会从肿瘤微环境中大量摄取营养物质,由此导致的Gln匮乏会显著抑制T细胞的活性和功能,诱导T细胞耗竭。Gln抗代谢物、谷氨酰胺酶抑制剂、Gln摄取抑制剂等Gln代谢抑制剂能够显著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同时不会加剧T细胞耗竭,反而可通过调控免疫检查点表达、细胞外基质结构重塑、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极化等多重机制改善肿瘤微环境,增强抗肿瘤免疫反应。Gln代谢抑制剂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使用还可发挥协同增效的作用。

    谷氨酰胺肿瘤微环境免疫靶向药物

    局部抗青光眼药物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穆婉丁英卓席宇飞贲申煜...
    574-581页
    查看更多>>摘要:青光眼是导致全球不可逆性致盲性眼病的主要原因之一,病理性眼压升高是青光眼的主要危险因素,故其临床治疗宗旨是降低眼压至个体目标眼压水平。目前临床经典的局部抗青光眼药物主要有前列腺素类似物、肾上腺素β受体阻滞药、肾上腺素α2受体激动剂、碳酸酐酶抑制剂和胆碱能受体激动剂五类,作用机制包括减少房水产生,增加小梁网途径和经葡萄膜巩膜通路的房水外流,以及收缩瞳孔括约肌开放房角等。其中,前列腺素类似物因疗效和安全性较好,目前已成为临床上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控制眼压的首选药物。近年来,新型抗青光眼药物(包括Rho激酶抑制剂和一氧化氮供体抗青光眼药物等)的上市,以及相关药物缓释制剂(眼内及眼外药物递送系统)的研发,为青光眼的治疗提供了新的药物选择。

    青光眼眼压前列腺素类似物Rho激酶抑制剂一氧化氮供体缓释凝胶

    医疗机构中药人用经验收集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

    牟娜卓阳高敏洁
    582-5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建立符合中药特点的技术评价体系,推进中药传承与创新发展,我国正在构建中医药理论、人用经验和临床试验相结合的中药注册审评证据体系。人用经验支持中药新药注册审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调研上海市20家医疗机构分析中药人用经验收集现状和共性问题发现,医疗机构已有意识开展人用经验收集用于中药制剂或新药开发,但目前收集人用经验的硬件条件、人员能力和医疗机构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仍不容乐观,收集过程存在困难,90%的机构认为收集数据的质量无法达到药品注册要求。医疗机构与监管机构应共同努力,通过完善收集方法、统筹提升研究能力、加强信息化系统建设、参照GCP原则加强研究质量管理等,完善并规范中药人用经验收集,以获取高质量证据材料用于支持中药创新转化。

    医疗机构中药人用经验调研分析

    欧美日上市后药品风险控制措施介绍及对我国的启示

    李静唐雪黄勇王蔷...
    587-5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药物警戒工作中,风险控制措施(RMM)是将药品获益。风险比最大化的关键步骤。本文通过检索文献及查阅欧盟、美国、日本主要监管机构网站,对其RMM的法规要求及执行现状进行了梳理,发现欧美日均较早设立了相关法规指南并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且RMM的具体实施及监管强度因医疗体系的差异而存在区域间的不同,如日本与欧盟的特殊风险控制措施在美国以风险评估和减低策略的形式呈现等。笔者建议,我国应持续完善RMM相关法规和监管体系,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可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结合我国医疗体系现状,制订贴近实际情况的RMM执行方案,开展切实高效的RMM有效性评估,以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上市后风险控制措施安全性药物警戒

    人参皂苷Rb1通过SDF-1/CXCR4通路调节牙周膜干细胞增殖及成骨分化

    吴珊赵国廷董振耀马秀花...
    594-5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人参皂苷Rb1(GsRb1)对人牙周膜干细胞(hPDLSCs)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影响,及其与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R4)通路相关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hPDLSCs,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基质细胞抗原1(STRO-1)、分化簇146(CD 146)阳性细胞比例;分别用0、0。5、1。0、2。0、4。0、6。0 μmol·L-1 GsRb1处理hPDLSCs,CCK-8法筛选最佳作用浓度。将hPDLSCs 分为对照组、GsRb1(4。0 μmol·L-1)组、AMD3100(5 μg·mL-1)组、GsRb1+AMD3100 组,比较各组细胞增殖活力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RT-qPCR检测Runt相关基因2(Runx2)、oxterix、骨桥蛋白(OPN)mRNA表达情况,茜素红染色、定量分析检测hPDLSCs中矿化结节形成量,Western blot法检测SDF-1/CXCR4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hPDLSCs呈放射状排列,形态为长梭形,生长较为致密,STRO-1、CD146阳性细胞比例分别为97。19%、98。01%。随着GsRb1浓度的增加,hPDLSCs增殖活力增强,呈浓度依赖性(P<0。05)。与对照组比较,GsRb1组细胞增殖活力、ALP活性增强,runx2、oxterix、OPNmRNA表达增加,矿化结节形成量及SDF-1、CXCR4蛋白表达均增加(P<0。05),而AMD3100组与之相反(P<0。05)。与GsRb1组比较,GsRb1+AMD3100组细胞增殖活力、ALP活性降低,Runx2、oxterix、OPNmRNA表达降低,矿化结节形成量及SDF-1、CXCR4蛋白表达均减少(P<0。05)。结论 GsRb1能够促进hPDLSCs增殖及成骨分化,可能与增加SDF-1/CXCR4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有关。

    人参皂苷Rb1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CXC趋化因子受体4牙周组织间质干细胞移植细胞增殖

    埃克替尼联合二甲双胍对耐药非小细胞肺癌H1975细胞的抗肿瘤作用

    吴婷婷杨帆常珂任春霞...
    600-6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埃克替尼联合二甲双胍对耐药非小细胞肺癌H1975细胞的抗肿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用CCK-8 法检测埃克替尼(0、0。1、1、5、10、20、40μmol。mL-1)、二甲双胍(0、2、4、8、16、32、64mmol-mL-1)以及埃克替尼[0、0。125、0。25、0。5、1倍半数抑制浓度(IC50)]联合二甲双胍(0。5倍1C50)对H1975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和联合指数(CI);采用划痕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采用侵袭实验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采用Annexin V-FITC/PI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埃克替尼和二甲双胍抑制 H1975 细胞 48 h 的 IC50 分别为(49。90±4。84)μmol·mL-1 和(13。20±1。27)mmol·mL-1。埃克替尼与二甲双胍对H1975细胞具有协同抑制作用(CI<1)。与二甲双胍组和埃克替尼组比较,联合用药组的细胞迁移率显著下降、细胞侵袭能力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5);Akt、mTOR的磷酸化蛋白水平和Bcl-2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AMPK的磷酸化蛋白水平和Bax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 埃克替尼联用二甲双胍对非小细胞肺癌H1975细胞具有显著的协同抑制增殖作用和促凋亡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激活AMPK、抑制Akt/mTOR信号通路有关。

    埃克替尼二甲双胍癌,非小细胞肺药物协同作用

    环泊酚应用于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效果

    梅凤美曾琼陆军阮义峰...
    607-6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环泊酚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择期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患者120例,ASA分级I~Ⅱ级,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0例。麻醉诱导时采用咪达唑仑0。04 mg·kg-1、舒芬太尼0。25 μg·kg-1、环泊酚0。4 mg·kg-1(试验组)或丙泊酚2。0 mg·kg-1(对照组)及罗库溴铵0。6 mg·kg-1。麻醉维持2组均持续泵注瑞芬太尼1 μg·kg-1·h-1、顺阿曲库铵0。1 mg·kg-1·h-1,试验组加用环泊酚0。8 mg·kg-1·h-1,对照组加用丙泊酚5 mg·kg-1·h-1。术中调整泵注速度使脑电双频指数(BIS)维持在40~60,观察生命体征和BIS的变化,记录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拔管后Ramsay镇静评分等,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麻醉前、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后、手术结束时、气管导管拔除后各观察时点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手术结束时的BI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麻醉诱导期间对照组SBP、DBP和HR的波动值显著大于试验组(P<0。05)。试验组苏醒时间长于对照组,镇静药物总用量少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麻醉诱导后低血压、插管后高血压以及注射痛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环泊酚应用于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具有良好的镇静效果,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波动更趋平稳,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环泊酚丙泊酚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性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第12届编辑委员会青年编委

    611页

    罗沙司他对尿毒症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影响

    曲芹芹孙治华邵宁
    612-6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规律血液透析(HD)与腹膜透析(PD)尿毒症患者应用罗沙司他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差异。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3年3月尿毒症透析使用罗沙司他治疗肾性贫血的患者102例,按体重选择罗沙司他起始剂量,45~60 kg每次口服100 mg,≥60 kg每次口服120 mg,每周3次给药,连续服用12周,根据血红蛋白(Hb)情况调整药物剂量。患者根据透析方式分为PD组50例,HD组52例;将2组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6 mg·L-1设为高hs-CRP亚组,<6 mg·L-1设为正常hs-CRP亚组。观察罗沙司他治疗前后2组患者贫血相关指标、铁代谢、脂代谢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使用罗沙司他治疗12周后PD组与HD组Hb、红细胞计数(RBC)、血细胞比容(HCT)、血清铁(SI)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血清铁蛋白(SF)、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PD组治疗后Hb、RBC、HCT、SI、TC、LDL-C水平显著高于HD组(P<0。05);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总铁结合力(TIB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在治疗前后组内、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TG、SF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12周后2组患者高hs-CRP亚组和正常hs-CRP亚组Hb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亚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罗沙司他可有效改善尿毒症并进行规律HD或PD患者的肾性贫血,且短期安全性良好。与HD患者相比,PD患者的贫血改善更显著。

    罗沙司他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肾性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