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中国药科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中国药科大学

彭司勋

双月刊

1000-5048

cpuxuebao@sohu.com;

025-83271566/83271562

210009

南京市童家巷24号28信箱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国家教育部主管、中国药科大学主办的药学类综合刊物,1956年创刊,双月刊,96页,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登合成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生药学、中药学、药剂学、药物分析、药物生物技术、药理学、药代动力学等学科的原始研究论著。本刊分别被国内权威检索机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等列为药学类核心期刊。同时进入“CA千种表”、“国际药学文摘”、Elsevier数据库等国外权威检索数据库。屡获国家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科技部、教育部等各种奖项。据中国期刊引证研究报告(2003-2004)公布的最新数据,《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3年的影响因子为0.844,2004年的影响因子为0.810,分别位居高校学报(医药卫生)第1位和第2位。在药学学术期刊中也是名列前茅(分别位居第3位和第8位),在药学期刊界享有较高声誉。本刊突出创新成果、前导预测、科研跟踪、权威评述,具有“药学前沿”、“获奖成果”,“研究论文”,“研究简报”,“技术交流”,“综述”等品牌栏目,因此具有前瞻性、权威性、创新性、实用性、发行数量大、出版周期短的特点。本刊坚持以高学术品味示人,为医药科技人员报道新成果、提供新思路、应用新方法、开拓新视野架起了科技交流的桥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药用辅料及其功能性要求的药典演进和实践意义

    孙春萌
    721-724页

    药用辅料对无定形固体分散体中药物过饱和的影响

    王会建王衍飞苏伟付强...
    725-7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无定形固体分散体(amorphous solid dispersion,ASD)技术,可以将晶态的难溶药转变为高能量的无定形态,在胃肠道内形成具有动力学优势的药物过饱和溶液,有效提高其口服生物利用度.作为ASD的重要组成部分,药用辅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药物过饱和.因此,总结各类药用辅料对药物过饱和溶液的影响并明确其机制,对ASD的研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聚合物、小分子辅料以及多孔材料对ASD溶解后所形成药物过饱和溶液的影响,重点介绍了各类药用辅料对药物过饱和溶液的作用机制,为ASD处方中药用辅料的合理选择提供了理论指导.

    药用辅料无定形固体分散体药物过饱和溶液

    药用辅料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缪妍胡丽琴张珂钱帅...
    734-741页
    查看更多>>摘要:药用辅料作为制剂不可或缺的关键部分,扮演着充当药物载体、改善药物释放、保障药品稳定性及提高患者顺应性的重要角色.中医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发展,药学、化学与材料学深度交叉融合,为中药制剂的创新研发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而与此同时制药行业对优质辅料的需求也日益凸显.本文旨在综述中药制剂辅料的研究进展,具体涵盖预混与共处理辅料、物理及化学改性辅料、"药辅合一"辅料包括矫味剂、填充剂、促透剂及在递送系统中的应用等,通过对现有研究的梳理与分析,探讨各类辅料在中药制剂中的具体应用现状,以期为中药制剂辅料的选择提供思路,并促进中药制剂辅料领域的创新活力,呼吁开发适合中药制剂的个性化辅料.

    药用辅料中药制剂预混与共处理辅料改性辅料药辅合一

    超高效合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在司盘组成分析方法中的应用研究

    李樾许凯杨锐杨会英...
    742-7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超高效合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CC-QTOF-MS)检测方法,建立定性分析药用辅料司盘组成的方法.采用VIRIDIS HSS C18 SB 100A色谱柱(3.0mm×150mm,18 µm),以CO2和异丙醇-四氢呋喃(98∶5)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为50 ℃,流速为1 mL/min,以异丙醇-0.1%甲酸水溶液(8∶2)为补偿溶剂,背压为13.78 MPa,离子化模式为ESI+,采集模式为MS E,扫描范围m/z 100~1200,分别测定司盘20、40、60、80、85样品.建立的方法可区分不同牌号司盘间组成差异,对各司盘组分进行定性分析,其中司盘20可分析得到21种组分,司盘40可分析得到7种组分,司盘60可分析得到13种组分,司盘80可分析得到9种组分,司盘85可分析得到9种组分,并根据各组分质谱图开展了结构分析.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可区分不同牌号司盘间的组成差异,同时也可用于分析不同牌号的司盘组成及结构,此方法绿色环保,对司盘质量控制、工艺评价、制剂应用选择等具有指导意义.

    超高效合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司盘组成分析

    不同来源药用辅料二氧化钛12种元素杂质筛查及其与白度相关性分析

    蒋贇雷雅娟谢莹莹石蓉...
    750-7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推动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ICH)Q3D指导原则在我国的实施与转化过程中,天然来源药用辅料的元素杂质风险评估常面临元素杂质种类多、检测方法不足等挑战.本研究以常用天然来源药用辅料二氧化钛为例,采用优化后的酸提取前处理法,建立了筛查二氧化钛中12种元素杂质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方法.该分析方法在各元素测定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与重复性良好,镉、铅、汞、钴、镍、锂、钡、钼、铜、铬、铁的回收率为83.6%~101.6%,锑元素的回收率为54.1%,RSD为1.1%~10.2%(n=6).元素杂质评估结果显示本品镉、汞、钴、镍、锂、钡、钼、铜、铬、锑元素风险较低,铅元素风险较高,建议在本品药典标准中增设铅盐检查项.基于统计数据,对比分析了国内外10家生产企业29批二氧化钛样品的元素杂质和白度值控制水平的差异,并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法对元素杂质残留量与白度进行相关性分析,以可视化热图对结果进行直观展示.结果显示白度与钡残留量、元素杂质残留量总和呈显著负相关,建议生产企业将白度纳入内控指标,进一步提升药用辅料二氧化钛的质量.

    药用辅料二氧化钛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元素杂质

    2910型羟丙甲纤维素关键物料属性与薄膜包衣性能相关性研究

    蔡乃聪孙梦娟郭雨萌毕勇...
    758-7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2910型羟丙甲纤维素(HPMC)为研究目标,探究不同来源和不同型号HPMC在薄膜包衣性能方面的关键物料属性(critical material attributes,CMAs)及各CMAs与薄膜包衣相关特性间的相关关系.首先采用各种分析技术对HPMC的CMAs和薄膜包衣相关特性进行表征.其次,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squares discrimination analysis,OPLS-DA)对其 CMAs 和薄膜包衣相关特性进行系统地评估,阐明HPMC的CMAs与薄膜包衣相关特性间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厂家HPMC在黏度、重均分子量、薄膜拉伸强度、伸长率、弹性模量、溶解时间、柔韧性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PCA和OPLS-DA分析结果表明这11个变量之间显示出一定的相关性.这两个数学模型对HPMC样本均表现出较好的区分和分类效果,OPLS-DA模型比PCA模型分类效果更好.因此,本研究对HPMC辅料自身理化性质及其成膜特性进行了全面评价,进一步采用PCA和OPLS-DA建立二者相关性,明确了不同CMAs对HPMC薄膜包衣性能的影响程度,可作为辅料生产和制剂研发中选择辅料质控项目的重要参考.

    羟丙甲纤维素成膜性能关键物料属性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机械外力对中药提取物晶体学固态形式及溶出速率的影响研究——以女贞子提取物为例

    梁霖霖王志伟何小双衡伟利...
    767-7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女贞子提取物为例,考察不同制剂工艺条件下机械外力对晶体学固态形式及药物溶出这一关键质量属性的影响,为中药制剂的制备与质量控制提供指导.在不同粉碎和压片工艺条件下,采用偏光显微镜观察女贞子提取物的晶体学固态形式变化.同时,考察该变化对提取物溶出速率的影响,分析晶体含量和溶出速率之间的数学关系.结果显示,球磨及压片工艺对女贞子提取物的晶体学固态形式产生显著影响,无定形态的提取物出现了明显的转晶现象,且转晶后溶出速率显著下降.进一步的研究揭示了晶体含量和溶出速率之间存在负相关的线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药提取物在制剂过程中可能会存在晶体学固态形式转变现象,这一现象可能对中药制剂的质量产生潜在风险,提示我们在中药制剂的制备过程中,应重视和加强对中药提取物晶体学固态形式的研究,以保障中药制剂的安全性、有效性与质量可控性.

    中药提取物晶体学固态形式溶出速率中药制剂质量

    复方碘口腔喷雾原位膜的制备及促口腔溃疡修复评价

    张小军黄山芩郭潇涵季梦菲...
    775-782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原位凝胶技术,制备了新型复方碘口腔喷雾原位膜,用于发挥缓释作用,并促进口腔溃疡创面修复.首先以喷雾状态和成膜时间为指标,对喷雾药液的处方和工艺进行优化.以成膜时间和药膜黏附性为评价指标对药液混合比例进行考察.并对最优处方制备的复方碘口腔喷雾药液的药物含量、稳定性、pH、喷雾效果,及原位膜的成膜时间、溶解性、吸湿性、保湿性、体外释放等理化性质进行考察;此外,通过细胞实验考察了成膜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及复方碘口腔喷雾原位膜的促迁移效果;采用兔口腔溃疡模型,对复方碘口腔喷雾在体成膜效果及促修复效果进行评价.实验结果显示,最优处方制备的药液A和药液B的pH分别为6.21±0.02和6.42±0.03,符合正常口腔黏膜pH范围;稳定性好,具有良好的喷雾状态;药液B中碘含量为(1.96±0.01)mg/mL;原位膜体外成膜时间为(118.3±3.6)s,口腔内成膜时间为(133.3±4.6)s;24 h溶解率为(87.31±1.74)%,吸湿率为(124.17±7.13)%,保湿率为(26.85±2.50)%;复方碘口腔喷雾原位膜中碘含量为(47.42±0.39)mg/g;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黏附性,并具有一定的缓释效果.细胞实验中,原位膜表现出良好的促成纤维细胞迁移作用.兔口腔溃疡实验表明,复方碘口腔喷雾在体可快速成膜,并可显著促进口腔溃疡修复.本研究所开发的复方碘口腔喷雾原位膜,制备工艺稳定,并可有效促进口腔溃疡创面修复,为口腔黏膜制剂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了新思路,并具有良好的转化前景.

    口腔喷雾原位膜复方碘口腔溃疡缓释促修复

    乙酰辅酶A羧化酶调控肝癌细胞增殖的效应与机制

    简阿妮白雪霞杨南飞沈萍萍...
    783-7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巨噬细胞如何促进肝癌细胞的脂滴囤积,并深入研究脂滴的关键代谢酶在肝癌细胞恶性生物学中的作用,利用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上清液诱导Hepa1-6脂滴(lipid droplets,LDs)生成,发现TAMs中的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能够促进脂滴的积累.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CoA carboxylase alpha,ACC1)是脂肪酸合成的关键酶之一,影响着肝癌的发生发展.本研究发现,ACC1在LD high Hepa1-6中高表达,之后通过ACC1的小分子抑制剂、siRNA干扰和CRISPR-cas9敲除等手段阻断ACC1的活性,发现Hepa1-6脂滴积累降低,同时减少了 Hepa1-6增殖的恶性生物学行为,促进了 Hepa1-6发生凋亡事件.综上所述,TAMs释放的IL-10促进了肝癌细胞的脂滴形成,导致肝癌细胞的恶性增殖与凋亡.ACC1在TAMs促进肝癌细胞脂滴积累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并且可能受TAMs释放的IL-10的调控,这些发现可为肝癌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肝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代谢重编程脂滴乙酰辅酶A羧化酶1

    本刊编委徐寒梅教授团队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上对核酸药物的最新研究及未来发展进行总结与展望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79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