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药房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药房
中国药房

张幸国

周刊

1001-0408

info@china-pharmacy.com

023-68586827;68585211

400042

重庆市渝中区大坪正街129号四环大厦8层

中国药房/Journal China Pharmac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药房》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主办的国家级、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药学技术类刊物。本刊以构建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临床应用及监督管理间的桥梁为己任。读者对象主要为从事医院药房(药剂科)、社会药房(店)工作的各级各类人员以及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临床应用和监督管理人员。本刊每月上、中、下旬出版。上旬刊为“药房与药事版”,主要栏目包括:药业专论、医药热点、药物研究、市场经纬、药房管理、制剂技术、医院制剂、新药和辅料、药品检验、药品监督、综述讲座、药师之友、社会药房等;中旬刊为“药房与临床版”,主要栏目包括:药物经济学、用药分析、临床药学、药物配伍、药物与临床、临床荟萃、药物警戒、不良反应监测、综述讲座等;下旬刊为“药房与中药版”,主要栏目包括:中药论坛、中药研究、中药房管理、中药应用、民族医药、中药检定、中药制剂、中药视窗、中药企业、综述讲座等。稿约内容主要有:业界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对医药行业有指导意义的理论研究;原始实验研究;医药市场动态分析与预测以及与市场有关的“大政小事”;医院药房(药剂科)管理经验交流;药物经济学方法学研究和应用实践;大样本的医院用药情况分析;新药、进口药品临床药理;合理用药资料总结;药品的监督、检验、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探讨;新药或药学新进展综述;海外药房事务;中药房业务;医药工、商企业及品种介绍;药店管理、经营经验介绍;继续医学教育,等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生物类似药临床应用循证管理指南(2024)

    宋再伟胡杨余玲玲朱军...
    1933-19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为生物类似药临床应用与管理提供规范化指导,促进其广泛、合理地用于临床治疗.方法 遵循《WHO指南制订手册(第2版)》等指南研究方法学规范进行《中国生物类似药临床应用循证管理指南(2024)》的设计、规划、制订流程和全文报告,并充分考虑当前最佳循证医学证据、多学科专家经验和患者意愿及价值观,采用推荐意见分级的评估、制订与评价(GRADE)方法评价证据质量并确定推荐意见强度.结果与结论《中国生物类似药临床应用循证管理指南(2024)》共形成10条推荐意见,其中强推荐7条、弱推荐3条.推荐意见涵盖生物类似药临床应用管理全流程,医疗机构及相关卫生监管部门可参考本指南科学管理生物类似药未获批适应证的外推应用,医务人员可参考本指南进行用药前评估、患者教育、用药前预处理、用药方案调整,多学科治疗团队可参考本指南提供涵盖治疗前、中、后全流程的药物警戒与患者管理.

    生物类似药临床应用指南循证医学患者意愿

    我国医疗机构药学会诊工作模式分析:一项范围综述

    周鹏翔刘晓霞李晓菲邢晓敏...
    1946-19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系统总结我国药学会诊的工作模式,为药学会诊的流程标准化、内容规范化与服务同质化提供参考.方法 系统检索中英文文献数据库,纳入我国医疗机构发表的药学会诊工作模式文献,由2名研究者筛选与提取关键信息,最终进行定性总结与描述性分析.结果 基于纳入的11篇文献,我国临床药师探索的药学会诊工作模式中,会诊内容主要涉及抗感染、肠外营养、癌性疼痛等.药学会诊的总体思路应参考已构建的流程图,具体的会诊问题可参考路径、思维导图或决策树等框架性指导开展工作,最后可根据会诊系统或专科会诊模板撰写会诊意见,采用新型的工作模式(如药师主动会诊)也可促进药学会诊数量和接受率的提升.结论 我国医疗机构已初步探索出一系列药学会诊的工作模式,但尚未完善,缺乏统一的质控与评价体系,未来的研究与实践应重点予以关注.

    药学会诊药学服务临床药师工作模式医疗机构

    栝楼桂枝颗粒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功能及突触可塑性的影响机制

    陈雯婷陈诗怡李亚男冯怡...
    1951-19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栝楼桂枝颗粒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功能和突触可塑性的影响机制.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栝楼桂枝颗粒组(3.6 g/kg),每组6只.采用线栓法构建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造模后2 h灌胃相应药物或生理盐水,每日1次,连续7 d.末次给药后,评价大鼠神经功能[以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和转角百分率计],检测大鼠缺血侧大脑皮层神经元凋亡率,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微管相关蛋白2(MAP2)阳性表达情况,神经元核抗原(NeuN)、神经突触素1(Syn-1)、突触后致密蛋白95(PSD-95)、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原肌球蛋白激酶受体B(TrkB)蛋白以及NeuN、Syn-1、PSD-95 mRNA表达情况.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栝楼桂枝颗粒组大鼠mNSS、转角百分率、神经元凋亡率均显著降低(P<0.01);GAP43呈弱免疫反应性,MAP2呈中等免疫反应性;NeuN、Syn-1、PSD-95、PPARγ、BDNF、TrkB蛋白以及Syn-1、NeuN、PSD-95 mRNA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 栝楼桂枝颗粒可通过激活BDNF/TrkB信号通路来提高突触可塑性,从而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神经功能损伤.

    栝楼桂枝颗粒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突触可塑性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生理病理状态下大鼠体内荭草花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活性成分筛选

    仁莎莎胡建春张元现陈轻轻...
    1957-19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生理病理状态筛选大鼠体内荭草花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潜在活性成分.方法 将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正常给药组、MIRI对照组和MIRI给药组,每组5只.经药物干预或造模、药物干预后,收集各组大鼠的血浆样品,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进行色谱分离和质谱数据采集,经比对对照品图谱、各血浆样品图谱并参考相关文献后,对原型入血成分和代谢产物进行分析;同时,确定正常给药组和MIRI给药组大鼠血浆样品中的共有峰,结合主成分分析和"有监督"的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以变量重要性投影(VIP)值>1为标准,筛选差异移行成分,并推测生理病理状态下荭草花抗MIRI的潜在活性成分.将SD大鼠分为对照组、MIRI组、阳性对照组(复方丹参片0.2 g/kg,每天3次)、各潜在活性成分组(各潜在活性成分均为10 mg/kg,每天2次),每组5只.各药物组大鼠灌胃相应药液,连续3 d.末次给药后,对各组大鼠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泄漏量进行检测、比较.结果 从荭草花提取物总离子流图中获取主要色谱峰26个,确定了其中14个色谱峰,包括没食子酸、儿茶素、原儿茶酸等.从正常大鼠血浆样品中检测到移行成分15个,其中原型入血成分6个、代谢产物9个;从MIRI大鼠血浆样品中检测到移行成分19个,其中原型入血成分6个、代谢产物13个.两者共有移行成分8个,其中山柰酚的葡萄糖醛酸化代谢产物、槲皮素的羰基化代谢产物和N-p-香豆酰酪胺对应色谱峰的VIP值均大于1.与MIRI组比较,各潜在活性成分组大鼠血浆SOD活性均显著升高(P<0.01),LDH、CK-MB、cTnⅠ泄漏量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 N-p-香豆酰酪胺、槲皮素、山柰酚和山柰素-3-O-β-D-葡萄糖苷可能是荭草花提取物抗MIRI的潜在活性成分.

    荭草花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活性成分血浆药物化学

    C-藻蓝蛋白纳米微球的制备及体外抗脂多糖联合海水诱导急性肺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

    解佑银汪鎔金邵丽林刘关童...
    1964-19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制备C-藻蓝蛋白纳米微球(CPC-NPs)并评价其对脂多糖(LPS)联合海水诱导急性肺损伤的体外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离子交联法,以CPC为药物、羧甲基壳聚糖(CMCS)为载体、CaCl2为交联剂制备CPC-NPs,对CPC-NPs进行基础表征.小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MLE-12和巨噬细胞RAW264.7均分为7组:正常组(Con组),模型组(Mod组),空白NPs组,CPC-NPs 30、60、120、240 μg/mL组.除Con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10 μg/mL LPS和25%海水联合处理6 h,造模后各给药组加相应剂量药物处理24 h.检测MLE-12细胞中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关联X蛋白(Bax)、胱天蛋白酶-3(caspase-3)蛋白和mRNA,以及CAT、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mRNA表达水平;检测RAW264.7细胞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水平,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剪切的caspase 1(cleaved-caspase-1)蛋白及IL-1β、TNF-α、IL-6、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表达水平.结果 制备的CPC-NPs粒径为(675.69±64.58)nm,Zeta电位为(-20.11±0.98)mV,多分散系数为0.455±0.010(n=3);包封率为35.60%,载药量为16.13%;形态为规则的球形;其中药物可持续释放30h以上.与Mod组比较,CPC-NPs各浓度组MLE-12细胞中T-AOC、SOD、CAT(除CPC-NPs 30 μg/mL组外)、GSH-Px水平和CAT、GST mRNA表达水平以及Bcl-2/Bax蛋白比值和mRNA比值均显著升高,MDA水平和caspase-3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或P<0.05).与Mod组比较,CPC-NPs各浓度组RAW264.7细胞中IL-1β、TNF-α、IL-6水平和NLRP3、cleaved-caspase-1蛋白表达水平以及IL-1β、TNF-α、IL-6、iNOS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或P<0.05).结论 成功制备了具有肺靶向性和缓释性的CPC-NPs.CPC-NPs可以通过抗氧化应激及抑制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来缓解LPS联合海水诱导的急性肺损伤.

    C-藻蓝蛋白纳米微球急性肺损伤氧化应激凋亡炎症反应海水脂多糖

    田基黄总黄酮提取工艺优化、降血糖活性评价及成分分析

    周志红胡勤肖明明
    1972-19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优化田基黄总黄酮的超声波辅助提取-低共熔溶剂提取工艺,评价其体外降血糖活性,并初步分析其化学成分.方法 以氢键受体及供体组成、摩尔比、含水量为考察因素,以总黄酮得率为响应值,筛选田基黄总黄酮提取的最适低共熔溶剂;以液料比、超声功率、超声温度、超声时间为考察因素,以总黄酮得率为响应值,结合单因素实验和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田基黄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并验证;以阿卡波糖为阳性对照,测定田基黄总黄酮对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的体外抑制活性;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通过对比对照品分析其化学成分.结果 最适低共熔溶剂为氯化胆碱-草酸(摩尔比1∶1,含水量30%);最优提取工艺为液料比52∶1(mL/g)、超声温度54℃、超声功率240 W、超声时间42 min,3次验证实验的总黄酮得率为(73.26±2.48)mg/g,与理论值(73.48 mg/g)的相对误差为-0.30%.田基黄总黄酮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0.73、0.44 mg/mL,均高于阿卡波糖的0.23、0.15 mg/mL.田基黄总黄酮提取物中含有异槲皮苷、槲皮苷、槲皮素-7-O-α-L-鼠李糖苷、槲皮素.结论 优化所得田基黄总黄酮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其提取物具有一定的体外降血糖活性,含有异槲皮苷、槲皮苷、槲皮素-7-O-α-L-鼠李糖苷等成分.

    田基黄总黄酮超声波辅助提取低共熔溶剂响应面法降血糖活性成分分析

    巴戟天水提液对双酚A染毒小鼠性激素及受体表达的影响

    张利信小兵胡欢欢李晓林...
    1979-19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巴戟天水提液对双酚A(BPA)染毒小鼠性激素及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60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巴戟天水提液低、中、高剂量组(20、40、60 mg/kg),每组12只.模型组和巴戟天水提液各剂量组小鼠灌胃BPA[50 mg/(kg·d),每天1次,连续4周]以建立BPA染毒模型.造模后,各药物组小鼠灌胃相应药液,每天1次,连续4周.末次给药后,称定各组小鼠的体重和睾丸质量,观察其睾丸组织病理改变,检测其血清性激素[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含量和睾丸组织中LH受体(LHR)、FSH受体(FSHR)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睾丸组织存在结构变性,生精细胞与支持细胞之间连接松散、出现明显裂隙,且生精细胞数量减少;睾丸组织中LHR、FSHR mRNA及蛋白的表达均显著下调(P<0.01),但其体重、睾丸质量和血清LH、FSH含量均无明显变化(P>0.05).与模型组比较,巴戟天水提液各剂量组小鼠睾丸组织病理改变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睾丸组织中LHR、FSHR mRNA及蛋白的表达亦有不同程度上调(P<0.05或P<0.01),且部分指标水平与对照组相当(P>0.05),但其体重、睾丸质量和血清LH、FSH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巴戟天水提液对BPA染毒小鼠睾丸损伤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可能与其提高LHR、FSHR蛋白及mRNA的表达有关.

    巴戟天水提液双酚A性激素性激素受体睾丸

    党参多糖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黏膜损伤的影响

    张然杨坤曾震军李素娟...
    1985-19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党参多糖(CPP)调节核转录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信号通路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大鼠胃黏膜损伤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CPP低、中、高剂量组(CPP 10、20、40 mg/kg)及ML385组(Nrf2抑制剂ML385 30 mg/kg联用CPP 40 mg/kg),每组10只,采用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联合不规律饮食法建立CAG大鼠模型后,连续给药6周.HE染色观察胃黏膜组织病理形态变化;检测血清胃泌素(GAS)、胃动素(MTL)、胃蛋白酶(PP)及胃黏膜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TUNEL染色观察胃黏膜组织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法观察胃黏膜组织Nrf2、B淋巴细胞瘤-2(Bcl-2)相关X蛋白(Bax)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胃黏膜组织Nrf2、HO-1、Bax、Bcl-2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黏膜组织损伤;GAS、MTL、PP、SOD水平,Nrf2、HO-1、Bcl-2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MDA、TNF-α、IL-8水平,细胞凋亡指数,Bax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CPP低、中、高剂量组胃黏膜组织病理有不同程度改善;各定量指标均显著逆转(P<0.05);Nrf2抑制剂ML385可显著减弱高剂量CPP对CAG大鼠上述指标的改善作用(P<0.05).结论 CPP能改善CAG大鼠胃黏膜损伤,抑制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有关.

    党参多糖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黏膜损伤Nrf2/HO-1信号通路

    鸦胆子苦醇调节SPHK1/S1P/S1PR3信号通路对卵巢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钟明艳杨帆李海珍占琪...
    1991-19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鸦胆子苦醇调节鞘氨醇激酶1(SPHK1)/鞘氨醇-1-磷酸(S1P)/鞘氨醇-1-磷酸酯受体3(S1PR3)信号通路对卵巢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随机分为对照组、鸦胆子苦醇组、SPHK1过表达组、鸦胆子苦醇+空载组、鸦胆子苦醇+SPHK1过表达组,检测各组细胞活力、克隆形成率、迁移数、侵袭数、凋亡率以及增殖相关蛋白[骨髓细胞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C-myc)]、凋亡相关蛋白[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上皮钙黏素(E-cadherin)、神经钙黏素(N-cadherin)]及SPHK1、S1P、S1PR3蛋白表达量.采用SKOV-3细胞构建裸鼠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鸦胆子苦醇低剂量组、鸦胆子苦醇中剂量组、鸦胆子苦醇高剂量组、SPHK1过表达组、鸦胆子苦醇高剂量+空载组、鸦胆子苦醇高剂量+SPHK1过表达组,检测各组移植瘤生长情况;随机分为对照组、鸦胆子苦醇组、SPHK1过表达组、鸦胆子苦醇+空载组、鸦胆子苦醇+SPHK1过表达组,检测各组移植瘤组织中增殖、凋亡、EMT及SPHK1/S1P/S1PR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量.结果 体外实验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鸦胆子苦醇组细胞活力、克隆形成率、迁移数、侵袭数和C-myc、Bcl-2、N-cadherin、SPHK1、S1P、S1PR3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凋亡率和Bax、E-cadherin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过表达SPHK1可减弱鸦胆子苦醇对SKOV-3细胞上述指标的影响.体内实验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鸦胆子苦醇低、中、高剂量组裸鼠干预21 d后的移植瘤体积均显著降低并呈剂量依赖性(P<0.05);高剂量鸦胆子苦醇还可显著降低移植瘤组织中C-myc、Bcl-2、N-cadherin、SPHK1、S1P、S1PR3蛋白表达量(P<0.05),显著升高Bax、E-cadherin蛋白表达量(P<0.05);过表达SPHK1可减弱鸦胆子苦醇对移植瘤组织上述指标的影响.结论 鸦胆子苦醇可通过下调SPHK1/S1P/S1PR3信号通路蛋白表达,进而抑制卵巢癌细胞体外增殖、克隆、EMT、迁移及侵袭并诱导其凋亡,还可抑制卵巢癌细胞在裸鼠体内的生长,最终抑制其恶性生物学行为,对卵巢癌起到显著的抗癌功效.

    鸦胆子苦醇SPHK1/S1P/S1PR3信号通路卵巢癌恶性生物学行为

    HPLC-DPPH法评价雪松松针抗氧化活性成分

    戴晓雁沈薇张燕赵艳萍...
    1998-20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雪松松针抗氧化活性成分.方法 以维生素C(VC)和没食子酸为阳性对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1,1-二苯基-2-苦肼基(DPPH)溶液加入雪松松针抗氧化活性成分后DPPH峰面积的衰减情况,并通过计算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和半数抑制浓度(IC50),来评价雪松松针3种有效部位及8个单体成分的抗氧化活性.采用Agilent Eclipse Plus-C18(250 mm×4.6 mm,5 μm)为色谱柱,乙腈-水(62∶38,V/V)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517 nm;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25℃;进样量为20 μL.结果 雪松松针各有效部位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的能力大小依次为总黄酮>总多酚>总木脂素,IC50 分别为76.10、100.50、115.40 μg/mL.与阳性对照比较,除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外,7个单体化合物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的能力大小依次为二氢杨梅素>金丝桃苷>原儿茶酸>没食子酸>阿魏酸>杨梅素>山柰酚-3-O-(6″-O-E-阿魏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VC>异鼠李素,IC50分别为16.50、19.40、23.73、27.24、32.10、32.20、47.60、93.20、297.20 μg/mL.结论 建立了HPLC-DPPH法用于评价雪松松针抗氧化活性;雪松松针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其中有效部位总黄酮、总多酚及单体成分二氢杨梅素、金丝桃苷等是具有开发前景的纯天然抗氧化剂.

    雪松松针抗氧化活性有效部位化学成分HPLC-DPPH